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固氮微生物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俊德 黄小芳 +3 位作者 龙爱民 王友绍 凌娟 杨清松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微生物固氮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产生的新氮源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氮素营养供给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聚焦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固氮速率及其测... 微生物固氮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产生的新氮源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氮素营养供给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聚焦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固氮速率及其测定方法,探讨了固氮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及其对红树林生境的指示作用,阐述了固氮微生物在耦合红树林碳、氮、硫元素循环的重要角色,并展望了红树林固氮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和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微生物固氮 固氮速率 生态修复 环境指示
下载PDF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分布特征
2
作者 孙翠慈 岳维忠 +1 位作者 赵文杰 王友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91,共16页
微生物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 active enzymes,CAZymes)是海洋沉积物有机碳降解过程中的关键。文章基于大亚湾2020年春季表层沉积物的宏基因组数据,分析鉴定编码CAZymes序列种类及其在微生物中的分布,并预测了微生物群落对不... 微生物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 active enzymes,CAZymes)是海洋沉积物有机碳降解过程中的关键。文章基于大亚湾2020年春季表层沉积物的宏基因组数据,分析鉴定编码CAZymes序列种类及其在微生物中的分布,并预测了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结构聚糖的利用。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对不同结构聚糖的利用能力不同。δ-变形菌纲是编码降解肽聚糖和几丁质相关酶类序列的最大贡献者;γ-变形菌纲、拟杆菌门和浮霉菌门具有最高的CAZymes家族的α-生态多样性(香浓指数),是编码降解结构复杂多糖(岩藻聚糖、昆布多糖、纤维素等)的CAZymes基因优势种群;酸杆菌是编码裂解寡聚半乳糖醛酸多糖酶序列的优势菌群。古菌对大部分CAZymes贡献低于1%,但对编码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酯酶(carbohydrate esterase,CE)序列、结合模块(carbohydrate binding module,CBM)基因序列贡献较突出(贡献介于2.18%~11.1%)。CAZymes的底物主要源自于湾内自生的有机碎屑,降解藻源有机碎屑的CAZymes序列的相对丰度于湾口高于湾东北部。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辅助活性家族(auxiliary activity families,AAs)序列相对丰度在湾东北部最高,主导的AAs可能有助于增加木质纤维素的溶解度,进而提高糖苷酶对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利用度。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及其CAZymes序列组成主要与上层水体有机颗粒沉降以及水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沉积物 宏基因组 大亚湾
下载PDF
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26
3
作者 王友绍 王肇鼎 黄良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95,共11页
依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20a来获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环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状态,局部海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N/P比的平均值由20... 依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20a来获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环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状态,局部海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N/P比的平均值由20世纪80年代的1/1.5上升到近年的大于50,大亚湾营养盐限制因子由80年代的N限制过渡到目前的P限制;生物群落组成明显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衰退。大亚湾具有珊瑚礁、红树林、岩礁等多种海岸类型,但近年出现了石珊瑚白化现象,珊瑚礁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在大亚湾的澳头港附近水域多次发生赤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生态环境 变化 趋势
下载PDF
药用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4
作者 王友绍 何磊 +1 位作者 王清吉 张偲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31,共6页
红树林植物在全球有红树植物约 2 4科 83种 ,其中 ,我国约 2 0科 37种 ,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其药用价值在我国未得到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树植物所具有的抗艾滋病病毒、抗肿瘤、抑菌和抗氧化等活性与其含有萜类、甾体、生物碱和多糖等化合... 红树林植物在全球有红树植物约 2 4科 83种 ,其中 ,我国约 2 0科 37种 ,作为药用植物资源其药用价值在我国未得到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树植物所具有的抗艾滋病病毒、抗肿瘤、抑菌和抗氧化等活性与其含有萜类、甾体、生物碱和多糖等化合物相关。本文主要介绍近 2 0年来国际上对药用红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展 ,以便于进一步揭示它们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海洋药用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铀(VI)的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友绍 包伯荣 +1 位作者 谭旭芳 杨爱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研究了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TBMA)以甲苯为稀释剂,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和铀(Ⅵ)的机理。在该萃取体系中,TBMA和 HNO_3形成 TBMA· HNO_3,和 U(Ⅵ)形成为 UO_2(NO_3)_2... 研究了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TBMA)以甲苯为稀释剂,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和铀(Ⅵ)的机理。在该萃取体系中,TBMA和 HNO_3形成 TBMA· HNO_3,和 U(Ⅵ)形成为 UO_2(NO_3)_2· 3TNMA。借助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在萃合物中NO_3~-不参与UO_2^(2+)的直接配位,并对萃合物中配体的配位方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A 萃取机理 配位方式
下载PDF
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友绍 候万国 +1 位作者 张春光 王果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着温度的变化6不同,并由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及紫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的动力学失水方程,得出了磺化甲基酸醛树脂...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着温度的变化6不同,并由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及紫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的动力学失水方程,得出了磺化甲基酸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失效最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钻井液 热稳定性
下载PDF
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萃取铀、钍及硝酸的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友绍 孙宗勋 +2 位作者 何磊 包伯荣 孙思修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合成了 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THSA)。以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THSA萃取硝酸的平衡,认为在低酸度下主要形成THSA·HNO3加合物,在高酸度下主要形成加合物THSA·HNO3和THSA·(HNO3)2;还研究了TH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 合成了 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THSA)。以正十二烷为稀释剂研究了THSA萃取硝酸的平衡,认为在低酸度下主要形成THSA·HNO3加合物,在高酸度下主要形成加合物THSA·HNO3和THSA·(HNO3)2;还研究了TH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机理,通过考察 HNO3浓度、THSA浓度及温度对铀和钍分配比的影响,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O2(NO3)2·THSA和Th(NO3)4·2THSA,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热焓。实验结果表明THSA具有较强的对铀、钍萃取能力,并有望实现铀、钍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 N' N’-四己基丁二酰胺 铀(VI) 钍(IV) 萃取机理 分离 乏燃料后处理 硝酸
下载PDF
N,N,N',N'-四丁基己二酰胺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及硝酸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友绍 包伯荣 +2 位作者 徐坤 刘鹏起 孙思修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研究了N,N,N',N'-四丁基己二酰胺(TBA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及硝酸的机理,考察了HNO3浓度、TBAA浓度、温度及盐析剂(LiNO3)对铀和钍分配系数的影响,还对铀、钍的反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O2(NO3)2·T... 研究了N,N,N',N'-四丁基己二酰胺(TBA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及硝酸的机理,考察了HNO3浓度、TBAA浓度、温度及盐析剂(LiNO3)对铀和钍分配系数的影响,还对铀、钍的反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O2(NO3)2·TBAA和Th(NO3)4·TBAA。在低酸度下,TBAA与硝酸主要以TBAA·HNO3的形式存在;在高酸度下,TBAA与硝酸的加合物不但有(TBAA)2·HNO3,而且还有TBAA·HNO3、TBAA·(HNO3)2的存在。对萃取反应的表现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也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AA 萃取 盐析效应 硝酸介质
下载PDF
淀粉类聚合物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友绍 张春光 王果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改性淀粉类聚合物:土豆改性淀粉(Drp-Ⅱ)、予凝胶化淀粉(BPS)和羧甲基淀粉(CMS)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的降解机理为动力学一级降解,经拟合认为半衰期与老化温度呈指数关系...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改性淀粉类聚合物:土豆改性淀粉(Drp-Ⅱ)、予凝胶化淀粉(BPS)和羧甲基淀粉(CMS)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的降解机理为动力学一级降解,经拟合认为半衰期与老化温度呈指数关系,且得出三者在钻井液中的耐温序列及失效最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 降解动力学 钻井液 热稳定粉
下载PDF
降滤失剂的耐温性研究——差热分析与特性粘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友绍 韩书华 +2 位作者 孙德军 张春光 王果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差热分析法和水溶液密封老化后的特性粘度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十种降滤失剂的耐温性。通过差热分析和水溶液老化后的特性粘度测出了各种降滤失剂的耐温次序和分解温度。所获得降滤失剂的耐温次序大体与在钻井液中的情况一致... 采用差热分析法和水溶液密封老化后的特性粘度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十种降滤失剂的耐温性。通过差热分析和水溶液老化后的特性粘度测出了各种降滤失剂的耐温次序和分解温度。所获得降滤失剂的耐温次序大体与在钻井液中的情况一致,而耐受温度的最高限却与在钻井液中的情况不符,差热分析法高出甚远而特性粘度法则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耐温性 差热分析 粘度 钻井液
下载PDF
CMC类聚合物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友绍 韩书华 +2 位作者 孙德军 张春光 王果庭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7年第4期14-16,共3页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LV-CMC和MV-CMC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聚合物的降解均为一级动力学降解,降解机理同分子主链的结构密切相关,LV-CMC比MV-CMC的耐温性更强;降解的半衰期与老化温度呈指数关系,用半衰期为16h来评价,... 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LV-CMC和MV-CMC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聚合物的降解均为一级动力学降解,降解机理同分子主链的结构密切相关,LV-CMC比MV-CMC的耐温性更强;降解的半衰期与老化温度呈指数关系,用半衰期为16h来评价,LV-CMC和MV-CMC在钻井液中最高失效温度分别为131℃和132℃。在老化时间不超过4h、老化温度低于180℃的条件下,这两种聚合物可在淡水钻井液中任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水基 钻井液 热稳定性 石油
下载PDF
水解聚丙烯腈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友绍 王果庭 张春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4,共4页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解聚丙烯腈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低于180℃时,为动力学一级降解;高于180℃时,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生复杂降解机理加以解释,由微机拟合出连续...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解聚丙烯腈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低于180℃时,为动力学一级降解;高于180℃时,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生复杂降解机理加以解释,由微机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动力学失水曲线,得出水解聚丙烯腈在钻井液中失效的最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聚丙烯腈 降解 动力学 钻井液 热稳定性
下载PDF
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钍(Ⅳ)的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友绍 沈朝洪 +1 位作者 竺建康 包伯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27-536,共10页
研究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Th(Ⅳ)的机理,得出了萃合物的结构为Th(NO3)4.TBSA,分析THNO3、Th4+、TBSA的浓度及温度对Th4+分配比的影响,并计算出萃取反应... 研究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Th(Ⅳ)的机理,得出了萃合物的结构为Th(NO3)4.TBSA,分析THNO3、Th4+、TBSA的浓度及温度对Th4+分配比的影响,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四丁基丁二酰胺
下载PDF
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和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友绍 孙国新 包伯荣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7-590,共4页
研究了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TH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机理,考察了HNO3浓度、THSA浓度、温度对铀和钍分配系数的影响。还对铀、钍的反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O2(NO3)2·... 研究了N,N,N′,N′-四己基丁二酰胺(TH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机理,考察了HNO3浓度、THSA浓度、温度对铀和钍分配系数的影响。还对铀、钍的反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O2(NO3)2·THSA和Th(NO3)4·2THSA,并计算出萃取UO2+2和Th4+的表观平衡常数分别为3.10和0.0598;萃取反应的热焓分别为-15.19kJ/mol和-17.3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己基丁二酰胺 萃取 硝酸介质 乏燃料
下载PDF
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友绍 刘永举 +2 位作者 锁守丽 孙国新 包伯荣 《铀矿冶》 CAS 1999年第4期269-272,共4页
通过考察NHO3 浓度,TBSA 浓度及温度对铀和钍分配比的影响,研究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机理,得到的萃合物组成为UO2(NO3)2·TBSA 和Th(NO3)4·TBSA,计算了萃取反应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 通过考察NHO3 浓度,TBSA 浓度及温度对铀和钍分配比的影响,研究了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钍的机理,得到的萃合物组成为UO2(NO3)2·TBSA 和Th(NO3)4·TBSA,计算了萃取反应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 丁二酰胺 萃取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友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共14页
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四高"特性(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率和高抗逆性)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目前,全球约有红树林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25℃等温线内。红树... 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四高"特性(高生产力、高归还率、高分解率和高抗逆性)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目前,全球约有红树林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25℃等温线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高达2000gC·m^(-2)·a^(-1),具有高强度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热带、亚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在全球变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3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红树林生态系统位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一个脆弱的、敏感的生态系统,也是首先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作为全球海岸带地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着全球红树林的生存和分布方式。本文将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和极端天气4个主要方面,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变化特征,阐述红树林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和极端天气响应与适应的生态学机制,并简要概述了红树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危害中的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也将为红树林的研究、保护和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红树林 全球气候变化 响应与适应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N,N,N’,N’-四丁基己二酰胺在硝酸介质中萃取铀(Ⅵ)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友绍 孙国新 包伯荣 《铀矿冶》 CAS 2000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 N,N,N ,N -四丁基己二酰胺 (TBA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通过考察HNO3 浓度、UO2 2 + 浓度、TBAA浓度及温度对铀分配系数的影响 ,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 O2 (NO3 ) 2 · TBAA,还对 TBAA萃取 HNO3 及铀的反萃取进行了... 研究了 N,N,N ,N -四丁基己二酰胺 (TBA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通过考察HNO3 浓度、UO2 2 + 浓度、TBAA浓度及温度对铀分配系数的影响 ,得出了萃合物的组成为U O2 (NO3 ) 2 · TBAA,还对 TBAA萃取 HNO3 及铀的反萃取进行了研究 ,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研究了饱和萃合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四丁基己二酰胺 TBAA 萃取
下载PDF
固氮酶催化机制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友绍 李季伦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0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综述了固氮酶催化机制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根据固氮酶在生理条件下,具有固氮和放氢双重功能的事实,认为在研究确定N_2络合和还原位点的同时,也应确定H^+还原成H_2的位点,才能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提供全面信息,以指... 综述了固氮酶催化机制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最新进展和问题。根据固氮酶在生理条件下,具有固氮和放氢双重功能的事实,认为在研究确定N_2络合和还原位点的同时,也应确定H^+还原成H_2的位点,才能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提供全面信息,以指导化学模拟物的设计与合成;并提出组成固氮酶活性中心原子簇的[FeS_3Fe_3]和[MoS_3Fe_3]可能分别是N_2还原和H^+还原位点的设想。此设想如经验证,将会简化模拟物的化学合成,可望加速实现在较温和的条件下(<300℃,<5066 kPa(50atm))将N_2还原成N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酶 铁钼辅因子 催化机制 化学模拟 生物固氮
下载PDF
磺化甲基酚醛树脂(I)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19
作者 王友绍 袁月莲 +1 位作者 王果庭 张春光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I)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在低于180℃时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在高于210℃时为动力学二级降解,并由红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由计算机... 本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I)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在低于180℃时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在高于210℃时为动力学二级降解,并由红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由计算机拟合出连续一级动力学失水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甲 基酚醛树脂 降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水解聚丙烯腈在粘土悬浮体的耐温性研究
20
作者 王友绍 王果庭 张春光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5-50,共6页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解聚丙烯腈在钠膨润土体系的降解机理,发现其耐温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低于180℃时,其降解机理为动力学一级降解,当高于180℃时,其降解机理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解聚丙烯腈在钠膨润土体系的降解机理,发现其耐温机理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低于180℃时,其降解机理为动力学一级降解,当高于180℃时,其降解机理为动力学连续一级降解,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由计算机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动力学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聚丙烯腈 降滤失剂 钠膨润土 耐温性 钻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