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性压力控制通气对外伤引起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双养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2期272-272,共1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严重阶段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进一步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急性肺损伤(ALI)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严重阶段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进一步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主要治疗方法是应用机械通气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治疗方法 压力控制通气 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非心源性肺水肿 无创性
下载PDF
饮食指导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双养 祝捷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康复新液和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药物疗程均为2周,试验组联合饮食指导,8周后复查胃镜。结果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康复新液和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药物疗程均为2周,试验组联合饮食指导,8周后复查胃镜。结果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两周后,两组症状积分均降低(<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6、8周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治疗前黏膜损伤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为3.33±0.98和8.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79,=0.005)。结论康复新液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糜烂性胃炎疗效相当,联合饮食指导有利于糜烂性胃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糜烂性 饮食指导 康复新
下载PDF
心电图aVR导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双养 邬易琳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心电图诞生至今已逾百年,现已深入到临床的各个学科,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在常规心电图的12导联中aVR导联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据调查发现仅6%~20%的心电图分析者会注意分析导联[1]。更多的人认为aVR导联在心电图诊断中价值有限,... 心电图诞生至今已逾百年,现已深入到临床的各个学科,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在常规心电图的12导联中aVR导联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据调查发现仅6%~20%的心电图分析者会注意分析导联[1]。更多的人认为aVR导联在心电图诊断中价值有限,忽视它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心电学的一个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R导联 常规心电图 心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诊断 12导联 中价值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态军 唐跃华 +1 位作者 王双养 徐冬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对照组单独使用标准三联疗法。三联疗法...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对照组单独使用标准三联疗法。三联疗法停药时及停药4周后复查14C快速尿素酶试验,并记录主要症状及不良反应,三联疗法结束后12周行胃镜检查。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黏膜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改善胃黏膜损伤,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三联疗法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演变1例
5
作者 虞钧芬 王双养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电图演变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1-V3导联ST段 腰椎间盘突出症 营养神经治疗 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诊断 血电解质
下载PDF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双养 王芳 +1 位作者 吴福婷 金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浙江省3所三级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前来就诊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用药生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重用药负担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浙江省3所三级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前来就诊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用药生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多重用药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221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负担得分为(108.81±21.0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用药负担在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照顾者、家庭月收入、用药数目、每天用药频次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有无照顾者、家庭月收入和主观支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一定的用药负担,医护人员应根据用药负担的影响因素关注重点人群,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减轻用药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重用药 负担
下载PDF
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在轻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双养 王芳 唐跃华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运用于轻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前后... 目的研究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运用于轻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4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前后分别检测乳酸、尿素氮、血肌酐、血清淀粉酶(AMY)、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两组腹痛缓解、首次排便、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另外干预前后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分级评分(Balthazar CT)、生活质量评分(QOL)调查,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乳酸、尿素氮、血肌酐、AMY、AST、ALT、总胆红素及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首次排便、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干预前两组的APACHEⅡ、Balthazar C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和日常生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积极液体复苏联合微生态制剂运用于轻症急性胰腺炎中效果显著,快速控制病情,减轻疼痛,促进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避免并发症产生,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轻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积极液体复苏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双养 吴福婷 唐跃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A组30例予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B组30例仅给予叶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 目的探讨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A组30例予胃复春联合叶酸治疗,B组30例仅给予叶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PGR、CD4^+T、CD8^+T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GR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CD4^+T、CD8^+T、CD4^+T/CD8^+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D4^+T、CD4^+T/CD8^+T水平高于治疗前,CD8^+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T、CD4^+T/CD8^+T高于对照组,CD8^+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胃复春联合叶酸可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CD4^+T水平,降低CD8^+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 慢性 胃复春 叶酸 胃蛋白酶原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糖与骨伤科相关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双养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1118-111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糖 骨伤科 糖尿病 胰岛素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华 王双养 华园园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采取口服兰索拉唑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共4周,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四项不适症状GSRS评分餐后饱胀不适分、早饱感分、上腹痛分、上腹灼烧感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对应分,同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给予特殊处置,基本于数日后得以缓解。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有效消除或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下载PDF
理气健脾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芳 王双养 汪丙柱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2期258-259,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经检查后排出器质性病变,而出现以消化不良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早饱感、嗳气、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临床症候群[1]。F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消化、精神、内分泌...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经检查后排出器质性病变,而出现以消化不良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早饱感、嗳气、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临床症候群[1]。F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与消化、精神、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生活、工作环境、精神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3],但治疗效果一般,患者易受外界环境和心理等因素影响而反复发作[4]。中医药遵循个体化治疗、整体调节的原则,效果良好。笔者通过中医辨证运用自拟理气健脾方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现将临床观察内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腹部胀痛 临床症候群 精神心理状态 脾虚气滞型 个体化治疗 免疫系统功能 抗抑郁药
下载PDF
健脾软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跃华 丁贤君 +2 位作者 周国儿 汪丙柱 王双养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散联合恩替卡韦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软肝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剂)联合恩替卡韦,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散联合恩替卡韦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脾软肝颗粒(中药配方颗粒剂)联合恩替卡韦,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纤维化指标、APRI指数(AST与血小板比值)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检测肝横向剪切波速度(s)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LN、CV-IV、PIII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CV-I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APR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两者下降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 ARFI检测值,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血胃部不适,程度轻,自行缓解。结论:健脾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能够改善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症状,对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减轻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软肝散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APRI指数 肝横向剪切波速度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合真武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芳 汪丙柱 +1 位作者 吴福婷 王双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分析柴胡疏肝散合真武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联... 目的 分析柴胡疏肝散合真武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真武汤联合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学积分及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GT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肝纤维化[III前胶原(PIIIP)、Ⅳ型胶原(Ⅳ-C)]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临床疗效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其各中医症状学积分、IgG、GTP、GGT、DBil、PIIIP、Ⅳ-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体C3水平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与同时间对照组相比,中医症状学积分、IgG、GTP、GGT、DBil、PIIIP、Ⅳ-C水平更低,补体C3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真武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疗效良好,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系统,改善其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对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真武汤 熊去氧胆酸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文传递
逍遥颗粒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0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跃华 丁贤君 +2 位作者 王双养 汪丙柱 王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1期17-18,共2页
笔者运用逍遥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逍遥颗粒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生长抑素注射剂治疗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双养 周医宾 唐跃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注射剂治疗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肠胃减压,保持体内酸碱、电解质平衡,抑制胰腺分泌并进行营养输入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注射剂治疗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肠胃减压,保持体内酸碱、电解质平衡,抑制胰腺分泌并进行营养输入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每次3 mg,qd,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二胺氧化酶(DAO)、尿淀粉酶(UAMY)和血浆内霉素(PE)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42例/49例)和67.35%(33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AO分别为(2.68±0.73)和(4.29±1.13)ng·L^-1,UAMY分别为(6.57±1.53)和(9.82±1.96)U·L^-1,PE分别为(3.31±0.83)和(5.34±1.21)EU·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心律不齐、呕吐和恶心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和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注射剂治疗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注射剂 胰腺炎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消蕈汤灌肠治疗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芳 王双养 汪丙柱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27-230,235,共5页
目的:研究消蕈汤灌肠治疗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8例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 目的:研究消蕈汤灌肠治疗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医证候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8例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蕈汤灌肠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统计2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部胀痛、大便稀溏、便血、食欲减退、畏寒怕冷各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OX-2、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AFP、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半年及后半年复发率均稍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蕈汤灌肠治疗可明显改善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患者中医证候症状,改善炎症反应,且可有效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蕈汤 灌肠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 中医证候 复发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芳 王双养 唐跃华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阴转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疼痛、反酸、恶心、嗳气等相关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观察组为92.5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反酸、恶心、嗳气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食欲减退、便秘、发热、头痛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阴转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半夏泻心汤
原文传递
综合分析中医“和法”在中医院消化内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邬易琳 汪丙柱 +1 位作者 王双养 王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23期212-213,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和法"在中医院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2019~2020年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和法"... 目的:综合分析中医"和法"在中医院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2019~2020年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和法"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整体临床总有效率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肝硬化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及SF-36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头晕及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中医"和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和法” 消化内科疾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