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数字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应用
1
作者 张铭洋 张喜悦 +7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高宏伟 孙敏 程慧敏 徐佳微 王君玮 邹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α-毒素是其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主要靶标。试验选取Clper引物及探针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tial PCR,ddPCR)方法,最佳引物浓度0.85μmol/L,探针浓度为0.3μmol/L,退火温度为60℃。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的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合成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制成DNA标准品,选取3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试验,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采用7个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进行重复检测,计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2.39 copies/μL,定量限为33.97 copies/μL。通过对68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证实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且用于检测质粒DNA时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应用ddPCR方法对标准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联合9家实验室进行定值,最终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标准物质证书(GBW(E)091237)。α-毒素基因ddPCR方法的建立和DNA标准物的研制,为产气荚膜梭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ddPCR α-毒素基因 标准物质 特异性 灵敏度 可重复性 定值
下载PDF
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喜悦 张铭洋 +11 位作者 赵格 曲志娜 刘俊辉 王娟 赵建梅 高玉斌 黄秀梅 刘娜 程慧敏 徐佳微 邹明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弯曲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当前国内外进行的弯曲杆菌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的靶基因均为16S rRNA基因。为满足检测试剂标准化需求,制备了候选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 弯曲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当前国内外进行的弯曲杆菌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的靶基因均为16S rRNA基因。为满足检测试剂标准化需求,制备了候选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证实其于-20℃保存12个月,4℃短期保存8 d,反复冻融30次后依然稳定。对候选标准物质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联合8家实验室进行联合定值,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合成,确定了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确定弯曲杆菌16S rRNA质粒DNA标准物质标准值为4.95×10^(3)copies/μL,扩展不确定度(k=2)为0.47×10^(3)copies/μL。临床试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该标准物质的研制,为我国弯曲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杆菌 16S rRNA基因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可重复性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不同家禽弯曲菌流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娟 黄秀梅 +9 位作者 刘俊辉 李彦 刘娜 赵建梅 段笑笑 高玉斌 王琳 赵格 曲志娜 王君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7-1094,1111,共9页
目的通过了解胶东地区不同禽源弯曲菌的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控禽源弯曲菌对家禽产品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常规分离培养、质谱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目的通过了解胶东地区不同禽源弯曲菌的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控禽源弯曲菌对家禽产品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常规分离培养、质谱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2021年8月至10月期间,在胶东地区采集的565份泄殖腔样品进行弯曲菌分离鉴定,并别对131株代表性菌株(67株空肠弯曲菌、64株结肠弯曲菌)进行了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显示出高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6.18%、96.18%、94.66%,除2株结肠弯曲菌外,其余62株结肠弯曲菌对这3种药物均为完全耐药(100%);131株菌株中共65株多重耐药,总体多重耐药率为49.62%,其中11株空肠弯曲菌(16.42%)分布在3~5耐,54株结肠弯曲菌(84.38%)分布在3~6耐;在不同禽源分离菌株中,水禽分离菌株耐药程度最严重,其次是肉鸡。MLST分型结果表明,67株空肠弯曲菌共得到72个等位基因、35个序列型,分布较分散,无优势ST型和同源复合体;64株结肠弯曲菌共得到27个等位基因、19个序列型,59.38%(38/64)的菌株为同源复合体CC-828,其中ST-1586序列型最多,其次是ST-825;肉鸡源结肠弯曲菌主要以ST-1586、ST-9944、ST-3735为主,水禽以ST-825、ST-1586居多。结论胶东地区不同家禽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携带存在差异,蛋鸡携带两种菌的现象较肉鸡、水禽较为普遍;胶东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耐药严重,对其它药物敏感性好,结肠弯曲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多重耐药普遍;空肠弯曲菌ST型分散,该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肠弯曲菌在肉鸡和水禽以ST-1586为主的克隆传播;家禽携带能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空肠弯曲菌,应加强禽源弯曲菌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家禽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三类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翠函 曲志娜 +12 位作者 高玉斌 李彦 王娟 段笑笑 王琳 张喜悦 赵格 黄秀梅 赵建梅 张青青 王君玮 黄保续 刘俊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3-166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的群间分布、耐药特征及菌株间亲缘关系,为阻断CREC的潜在危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胶东地区采集肉鸡、蛋鸡、水禽三类家禽泄殖腔拭子1131... 【目的】研究不同禽源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的群间分布、耐药特征及菌株间亲缘关系,为阻断CREC的潜在危害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胶东地区采集肉鸡、蛋鸡、水禽三类家禽泄殖腔拭子1131份,利用选择性分离培养、质谱鉴定、PCR、微量肉汤稀释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全基因组测序(WGS)等方法进行CREC菌株鉴定与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64株bla NDM基因阳性的CREC菌株,分离率为32.18%,阳性场总体占比为76.32%,肉鸡场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93.33%和55.56%。三类禽源菌株均多重耐药,83.65%菌株对8类及以上药物同时耐药,对多数测试药物耐药率在80%以上。肉鸡多重耐药问题最严重,水禽次之,蛋鸡相对较轻。45株全基因组测序的CREC菌株携带12类52种耐药基因,4种bla NDM变异体,以bla NDM-5(77.78%)为主,三类家禽对同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共检出46种ST型,多样性比为44.23%。三类家禽CREC菌株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差异位点为82~71307个,且携带的优势型不同。【结论】携带bla NDM的CREC在不同家禽养殖场尤其是肉鸡场广泛存在,以bla NDM-5亚型最为常见,对多种抗菌药普遍耐药,且携带大量耐药基因,以质粒传播为主。CREC菌株在三类家禽中呈多样化分布,且多数菌株间亲缘关系相差较远。提示应针对不同动物群体,加强监测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降低CREC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杆菌(CREC) 群间分布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全基因组测序(WGS)
下载PDF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来源、危害与消减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沙 赵格 +4 位作者 赵建梅 张喜悦 刘娜 徐莹 王君玮 《中国乳业》 2023年第5期65-70,76,共7页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为我国生鲜乳全产业链中致病微生物认知、防控、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同时结合我国生鲜乳不同生产模式,提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消减措施:养殖环节要加强饲料、牛舍和牛体的微生物控制;挤奶环节加强挤奶工具、挤奶员工、和药浴时的微生物控制;贮运环节要加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这些针对性防控策略建议,将促进相关方及时跟进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降低乳制品消费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致病微生物 污染来源 危害分析 消减措施
下载PDF
生猪屠宰过程沙门菌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传播风险
6
作者 刘云哲 赵格 +10 位作者 赵建梅 王琳 杨腾腾 高玉斌 黄秀梅 张青青 张喜悦 刘俊辉 耿国芹 王君玮 邹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6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沙门菌在生猪屠宰各环节和猪肉产品中的污染分布和耐药状况,揭示沙门菌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及耐药情况。选取山东省5个代表性生猪屠宰场为风险观测点,采集肛拭子、屠宰环境拭子、水样品和胴体拭子共552份,参照食...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沙门菌在生猪屠宰各环节和猪肉产品中的污染分布和耐药状况,揭示沙门菌在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及耐药情况。选取山东省5个代表性生猪屠宰场为风险观测点,采集肛拭子、屠宰环境拭子、水样品和胴体拭子共552份,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其中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参照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鉴定沙门菌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58株沙门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0.5%(58/552);中小型屠宰场(15.6%,33/212)较大型屠宰场(7.4%,25/340)沙门菌污染严重;屠宰环节预冷前样品检出率最高,为26.7%(8/30);不同类型样品中肛拭子样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5.1%(16/106)。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58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6.6%,56/58),多重耐药率为96.6%(56/58);中小型屠宰场分离株较大型屠宰场的整体耐药严重,胴体拭子(46.4%,26/56)和肛拭子(28.6%,16/56)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率高于环境拭子(25.0%,14/56)。MLST基因分型结果显示,58株沙门菌共对应6个ST型,其中ST40型分布最为广泛,在各个环节中均有检出;其次是ST19型。结果表明,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屠宰过程的卫生管控;各规模屠宰场应关注耐药菌和耐药基因在产业链和食物链的传播,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防范其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屠宰 沙门菌 污染风险 耐药传播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从“One Health”视角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7
作者 王浩然 王琳 +6 位作者 刘俊辉 王娟 赵格 刘娜 张喜悦 王君玮 曲志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0期61-66,94,共7页
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卫生危机,抗生素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日趋严重,耐药病原菌、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等问题逐步成为公共卫生、畜牧兽医、环境卫生等领域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近年来... 作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卫生危机,抗生素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日趋严重,耐药病原菌、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等问题逐步成为公共卫生、畜牧兽医、环境卫生等领域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One Health”理念的兴起和探索实践,该理念逐步成为应对AMR挑战、实现人-动物-环境共同健康的共识。本文从“One Health”视角看待AMR问题,综述了“One Health”及AMR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应用“One Health”理念遏制AMR问题的方法策略,提出了应对AMR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共同应对AMR挑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Health 细菌 耐药性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不同家禽MSSA和MRSA的流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肖震 刘娜 +13 位作者 赵建梅 李彦 隋明华 王娟 段笑笑 韩云 刘俊辉 王琳 张青青 黄秀梅 高玉斌 王君玮 曲志娜 刘焕奇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通过了解胶东地区肉鸡、蛋鸡和水禽(鸭、鹅)中甲氧西林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传播提供依据。采用细菌常规分离培养、质谱/PCR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spa分型... 通过了解胶东地区肉鸡、蛋鸡和水禽(鸭、鹅)中甲氧西林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传播提供依据。采用细菌常规分离培养、质谱/PCR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spa分型等方法,对2021年8月至10月在青岛地区采集的2730份禽源咽拭子进行MSSA及MRSA分离鉴定、spa分型及药敏试验,利用SPSS26.0软件和BioNumericsv7.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2730份禽源咽拭子中共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742株(27.18%),其中MSSA 528株(19.34%),MRSA 214株(7.84%)。三种家禽菌株分离率依次为水禽(38.33%)、蛋鸡(28.45%)、肉鸡(20.33%)。351株代表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获得16种spa型别,MSSA(70.80%)和MRSA(95.30%)均是以t899为主。部分型别仅在蛋鸡(t010、t002、t3155)或肉鸡(t571、t011)或水禽(t1793、t5268、t267)中分离到。MSSA和MRSA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多种药物显示出高水平耐药,分别对8种和1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62.89%以上,MRSA对7种药物完全耐药(100%)。除磺胺异噁唑、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利奈唑胺5种药物外(0.24<P<0.97),MRSA对其余13种药物耐药率均极显著高于MSSA(P<0.01)。199株代表性菌株中共191株多重耐药,总体多重耐药率高达95.98%。其中,89株(91.75%)MSSA多重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6~8耐,102株MRSA(100%)主要分布在9~10耐。综上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在胶东地区家禽中分布较为广泛,且MRSA是以t899为主的克隆传播;胶东地区不同家禽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携带存在差异,水禽携带MSSA和MRSA的现象较其它两种家禽更为普遍;胶东地区禽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普遍耐药,且MRSA较MSSA耐药更为严重,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实际临床用药中应尽量减少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高度耐药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抗生素,以缓解严重的耐药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MSSA 家禽 spa分型 流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发展历程及思考
9
作者 张倩 常凯 +5 位作者 陈颖 李沐洋 孙洪涛 王君玮 陶雨风 富宏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1期30-34,共5页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实验室实际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发达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体系虽已逐步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管...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实验室实际发展需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发达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体系虽已逐步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标准更新滞后、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因素已阻碍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下一步制定科学的标准、法规和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 管理体系 发展历程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君玮 王娟 +3 位作者 曲志娜 黄秀梅 赵思俊 盖文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空肠弯曲菌是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的又一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导致人类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而且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米勒-费希尔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认知该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是防止该... 空肠弯曲菌是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的又一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导致人类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而且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米勒-费希尔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认知该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是防止该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防止空肠弯曲菌污染对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有关部门前瞻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动物源产品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四川分离株猪体回归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君玮 王志亮 +7 位作者 赵永刚 赵云玲 郑东霞 王伟伟 王涛 刘华雷 陈义平 王珊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8-511,共4页
选用35~38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21头,分3组,用2005四川分离株SSsc0501分别经静脉、肌肉注射和口服3种途径感染,进行猪体回归试验。肌肉注射组(含菌0.6×10^8个/mL)16h开始出现症状,至36h全部死亡,发病率、病死率均为100%... 选用35~38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21头,分3组,用2005四川分离株SSsc0501分别经静脉、肌肉注射和口服3种途径感染,进行猪体回归试验。肌肉注射组(含菌0.6×10^8个/mL)16h开始出现症状,至36h全部死亡,发病率、病死率均为100%;静脉注射组(含菌0.2×10^8个/mL)25h开始出现症状,48h内全部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为100%;口服攻毒组(含菌2×10^8个/mL)90h后开始有发病症状,第9天有1头死亡,发病率75%,病死率33%。从感染病死猪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血、大脑、脑脊液、淋巴结、肺脏和关节液中均分离到链球菌,经鉴定为试验攻毒的目的菌,表明猪体能够很好地用于猪链球菌2型动物感染模型,同时说明该菌侵害器官广泛,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综合防制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回归试验 PCR试验 毒力因子
下载PDF
貂、狐、貉源犬瘟热病毒分离株H和N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君玮 姜平 +3 位作者 王志亮 张维 李林 赵永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为研究鼬科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变异特性,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貉、狐、貂的5个CDV分离株(其中HD-m、LN-m为貂源,HTp-r、THD1-r为貉源,HB-f为狐源)和1个CDV国内弱毒疫苗株(vCh)的N基因和部分H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构建系统... 为研究鼬科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变异特性,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貉、狐、貂的5个CDV分离株(其中HD-m、LN-m为貂源,HTp-r、THD1-r为貉源,HB-f为狐源)和1个CDV国内弱毒疫苗株(vCh)的N基因和部分H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7.5%以上,而N基因为94.5%-99.8%。vCh与5个分离株的H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H基因:90.5%-91.8%;N基因:90.9%-93.5%),而与国外疫苗株vCon和vOnder的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6.8%和97.2%。分离株之间H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差别不大(97.1%-100%),而N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差别较大(91.6%-100%)。5个CDV分离株与vCh疫苗株H蛋白和N蛋白同源性均普遍较低,H蛋白为89.7%-91.8%,N蛋白为92.8%-96.8%。vCh与vOnder、vCon有很高的同源性,其H蛋白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5.6%,vCh与vOnder N蛋白氨基酸同源性达97.3%。结果显示,最近犬瘟热的流行和免疫失败现象的发生与国内所用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遗传关系甚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H基因 N基因 同源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危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君玮 张玲 +2 位作者 王志亮 王华 包静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 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疫情不断向非洲以外的欧洲、美洲国家蔓延,亚洲国家也面临非洲猪瘟侵入的严重威胁,引起各国政府及兽医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剖析目前该病在全球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流行状况,分析该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传播特性,以及传入我国的可能途径,再分析我国对该病的防控现状等因素,认为目前我国存在传入非洲猪瘟的较高风险,需要按照我国既定的新发、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风险分析 危害 外来病 ASFV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君玮 徐天刚 +2 位作者 吴延功 王志亮 宋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3,共2页
应用ELISA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群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流行情况进行初步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61个猪场中 ,PRRS阳性猪场 46个 ,占 75 4%。检测血清 2 1 70份 ,其中阳性 1 4 0 6份 ,阳性率 64 8%。分别用 2种不同... 应用ELISA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猪群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流行情况进行初步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61个猪场中 ,PRRS阳性猪场 46个 ,占 75 4%。检测血清 2 1 70份 ,其中阳性 1 4 0 6份 ,阳性率 64 8%。分别用 2种不同ELISA试剂盒检测同组血清样品 ,结果显示本诊断中心建立的PRRSELISA试剂盒与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为 94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血清学 ELISA PRRS 抗体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君玮 王志亮 +1 位作者 张喜悦 徐培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7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多重荧光Real-time PCR快速鉴定猪链球菌2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君玮 王志亮 +5 位作者 王伟伟 赵永刚 孙承英 李林 赵云玲 张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鉴定链球菌2型(S.suis2)和确定主要毒力标志MRP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S.suis2CPS2J与MRP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及其相应探针。通过优化各反应物的浓度、配比和循环程序,建立能从组织中直接检测CPS2J和MRP的... 目的建立能同时鉴定链球菌2型(S.suis2)和确定主要毒力标志MRP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S.suis2CPS2J与MRP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及其相应探针。通过优化各反应物的浓度、配比和循环程序,建立能从组织中直接检测CPS2J和MRP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能在3h内对送检组织样品检测确定S.suis2型和MRP毒力基因,最低检测菌体浓度24CFU/ml。与普通PCR相比,敏感性在检测CPS2J时比普通PCR高至少10倍以上,而在检测MRP时比其高100倍。与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沙门氏菌、S.suis1型、9型等无交叉反应。同一人在试剂放置0d、20d和60d检测,以及不同人用同一方法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5%,差异不显著。用于检测SSsc0501攻毒后的样品,结果在心、肝、脾、肺、肾、淋巴结、脑中均检测到S.suis2阳性,MRP阳性。而在肌肉中,S.suis2和MRP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多重荧光Real-timePCR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能用于可疑S.suis2型组织样品的快速定型和毒力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多重荧光PCR MRP CPS2J
下载PDF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君玮 刘国庆 +5 位作者 丁德鹅 徐天刚 宋芳 徐培莲 王志亮 吴延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29,共2页
用本中心分离鉴定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强毒株接种Marc-145细胞,制备病毒抗原液,毒价不低于10-7.0TCID50/0.1mL。经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灭活后与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3批。经对该制品的安全性能测定 ,结果表明该品对初生... 用本中心分离鉴定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强毒株接种Marc-145细胞,制备病毒抗原液,毒价不低于10-7.0TCID50/0.1mL。经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灭活后与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3批。经对该制品的安全性能测定 ,结果表明该品对初生仔猪、断奶仔猪及妊娠母猪3倍剂量注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呼吸综合征 油乳剂灭活疫苗 制备 安全性试验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貉、狐、貂分离株N蛋白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君玮 张维 +6 位作者 李林 赵永刚 姜平 王志亮 孙承英 任炜杰 王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为分析从不同地区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抗原性差异,对5个CDV分离株和1个CDV弱毒疫苗株的N蛋白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与11个参考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4.5%-99.8%。China(国内疫苗株)与分... 为分析从不同地区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抗原性差异,对5个CDV分离株和1个CDV弱毒疫苗株的N蛋白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与11个参考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4.5%-99.8%。China(国内疫苗株)与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90.9%-93.5%)。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差别大(87.9%-100%),其中,HT-P与THD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而与China疫苗株氨基酸同源性普遍较低,为89.7%-91.8%。China疫苗株与Onderstepoort有着很高的同源性,同源性比例分别为97.1%。分析结果显示,最近CDV的流行和免疫失败现象发生,与国内所用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遗传关系甚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CDV N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貉群暴发犬瘟热的诊断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君玮 张维 +3 位作者 任炜杰 张莉 钟永彬 李林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为了对2006年7-9月间山东、河北的多个地区貉群发病情况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犬瘟热病。
关键词 犬瘟热 诊断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君玮 尹燕博 +4 位作者 刘清河 郭福生 孙淑芳 赵德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加蔗糖垫离心纯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抗原 ,用提纯的IBV抗原包被微量板,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抗体的ELISA试剂盒。抗原、被检血清和酶标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0ug/ml、1∶200和1∶3200。与IDEXX试剂盒... 采用加蔗糖垫离心纯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抗原 ,用提纯的IBV抗原包被微量板,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抗体的ELISA试剂盒。抗原、被检血清和酶标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0ug/ml、1∶200和1∶3200。与IDEXX试剂盒相比 ,其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均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对SPF鸡血清、实验免疫与攻毒的SPF鸡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ELISA特异性为95.6% ,与IDEXX试剂盒符合率为95.6%。用于检测抗IBV特异性IgG抗体发现在免疫接种IB弱毒苗后 ,第4天即可检测到IgG抗体 ,峰值在第3周。试验鸡在通过滴鼻、点眼途径人工感染IBV强毒后 ,第5天抗体滴度明显上升。我们认为 ,该法是目前我国SPF鸡质量监测、养鸡生产中进行IB监测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ELISA抗体 检测试剂盒 研制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