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中成药对SARS-CoV-23CLpro和PLP活性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刘衍梁 韩雨秀 +6 位作者 王含雪 杜瑞坤 容蓉 叶冬雪 齐冬梅 刘孝云 杨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9-1284,共6页
目的研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时期的6种中成药对3C样蛋白酶(3CLpro)和木瓜样蛋白酶(PLP)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方法经镍柱纯化获得原核表达且纯度高的3CLpro和PLP。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3CLpro和... 目的研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时期的6种中成药对3C样蛋白酶(3CLpro)和木瓜样蛋白酶(PLP)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方法经镍柱纯化获得原核表达且纯度高的3CLpro和PLP。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3CLpro和PLP活性检测的药物筛选模型,分别以3CLpro抑制剂依布硒、PLP抑制剂GRL0617验证筛选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不同时期(医学观察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代表性6种中成药靶向抑制3CLpro和PLP活性的研究。结果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对3CLpro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80%),同时疏风解毒胶囊、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对PLP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80%)。结论金花清感颗粒等6种中成药对3CLpro或PLP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它们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不同时期发挥抗SARS-CoV-2的内在机制。另外,疏风解毒胶囊、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对新型冠状病毒2个靶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都较强,可能具有潜在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新型冠状病毒 3CLpro PLP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抗病毒
下载PDF
探讨不同浓度Matrigel对小鼠Lewis肺癌异位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2
作者 邢淑雁 晋一帆 +8 位作者 王含雪 孙竹筠 孙启慧 刘孝云 叶冬雪 宫宁远 李正昊 杨勇 容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atrigel对小鼠Lewis肺癌异位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 Nifdc小鼠随机分为肺癌组、50%基质胶组、75%基质胶组、100%基质胶组,每组各6只。将Lewis肺癌细胞(LL/2)分别与0%、50%、75%、100%Matrigel按照体积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atrigel对小鼠Lewis肺癌异位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 Nifdc小鼠随机分为肺癌组、50%基质胶组、75%基质胶组、100%基质胶组,每组各6只。将Lewis肺癌细胞(LL/2)分别与0%、50%、75%、100%Matrigel按照体积1∶1混合,于小鼠右侧前肢腋下进行皮下注射,每日测量各组小鼠体重、饮食量及饮水量;观察比较各组成瘤时间、成瘤率和肿瘤大小,于肿瘤形成后每天测量肿瘤的长径、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变化;于肿瘤接种第15天处死动物,完整剥离肿瘤组织并称重,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肺癌组相比,75%基质胶组小鼠自造模第2天起体重显著升高(P<0.05或P<0.01);100%基质胶组小鼠自造模第10天起,体重明显上升(P<0.05或P<0.01)。各组小鼠平均饮食量于造模8 d后有所降低,饮水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添加基质胶组的小鼠相比肺癌组小鼠成瘤时间早,肿瘤生长速度快,且肿瘤较大。其中,75%基质胶组肿瘤体积增长最快,肿瘤重量最大,为(1358.88±388.14)mg,与肿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基质胶组肿瘤体积增长次之,肿瘤重量为(1142.37±423.08)mg,与肿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0%基质胶组肿瘤体积增长最慢,肿瘤重量最小,为(808.83±393.41)mg。HE染色结果显示,相比于肺癌组,添加基质胶组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轮廓清晰、细胞核体积较大,肿瘤组织间质中血管成分明显增多。结论基质胶能稳定成瘤率,加快肿瘤生长,增大成瘤体积,且75%基质胶浓度条件下肿瘤增长最快、肿瘤体积最大,肿瘤的均一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肿瘤 基质胶浓度 小鼠
下载PDF
金贝口服液抗SARS-CoV-2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衍梁 张爱均 +8 位作者 王含雪 叶冬雪 孟兆青 田景振 陶凯 张良棕 容蓉 刘孝云 杨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0-738,共9页
目的探讨金贝口服液(黄芪、党参、北沙参等组成)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和蚀斑实验证明金贝口服液对SARS-CoV-2的抑制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基于3... 目的探讨金贝口服液(黄芪、党参、北沙参等组成)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和蚀斑实验证明金贝口服液对SARS-CoV-2的抑制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基于3C样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3CLpro)和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活性的药物筛选体系,测定金贝口服液对3CLpro和PLP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金贝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并将鉴定出的成分与3CLpro和PLP进行分子对接,推测金贝口服液中可能抑制SARS-CoV-2的物质基础。结果金贝口服液在体外具有抑制SARS-CoV-2作用,对3CLpro和PLP的IC50分别为(2.757±0.082)μL·mL^(-1)和(3.527±0.188)μL·mL^(-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出的金贝口服液中12个主要成分中的连翘酯苷A、黄芩苷、丹酚酸B、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与3CLpro和PLP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可能是金贝口服液中抑制SARS-CoV-2的物质基础。结论金贝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3CLpro和PLP活性发挥抗SARS-CoV-2的作用,为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贝口服液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3C样蛋白酶(3CLpro) 木瓜样蛋白酶(PLP) 超高效液相色谱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