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和鸣教授对于理筋整脊手法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定家 陈盛 +3 位作者 张建新 何亚标 吕伟明 王和鸣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5期43-44,46,共3页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多从事长期低头坐位的工作,脊柱负荷加大,产生了许多脊柱的相关疾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有一半的人为各种脊柱疼痛问题所累;美国脊柱矫正协会认为美国30岁以上人口脊柱退化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越来越多从事长期低头坐位的工作,脊柱负荷加大,产生了许多脊柱的相关疾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有一半的人为各种脊柱疼痛问题所累;美国脊柱矫正协会认为美国30岁以上人口脊柱退化的占三分之一以上;而在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9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患。理筋整脊疗法是根据脊柱以及周围筋肉组织解剖生理及病理变化,整脊医师应用分筋弹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整脊 王和鸣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王和鸣教授治疗筋伤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文亮 方月龙 王和鸣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3期51-52,共2页
筋伤,现代医学称为软组织损伤,好发于骨关节周围,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所谓筋伤,应除外骨折、脱位或皮肉破损,乃人体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外力损伤、过度牵拉或扭转、跌仆闪挫或经久积劳等原因引起之疾患。故临床常见之颈腰椎... 筋伤,现代医学称为软组织损伤,好发于骨关节周围,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所谓筋伤,应除外骨折、脱位或皮肉破损,乃人体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外力损伤、过度牵拉或扭转、跌仆闪挫或经久积劳等原因引起之疾患。故临床常见之颈腰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炎等均归为筋伤论治。王和鸣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 王和鸣 南少林
下载PDF
基于“活血生骨”理论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论治
3
作者 严锦贤 宋红梅 +4 位作者 张宽 郑文炜 周季萱 倪立坚 王和鸣 《中医学》 2024年第3期390-396,共7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是一种由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疾病,机制不清,危害极大。本文旨在探讨王和鸣教授提出的“活血生骨”理论在SANFH治疗中的应用和科学内涵。首先,回顾了SANFH的中医病因病机和现代致病机制,强调脾肾...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是一种由长期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疾病,机制不清,危害极大。本文旨在探讨王和鸣教授提出的“活血生骨”理论在SANFH治疗中的应用和科学内涵。首先,回顾了SANFH的中医病因病机和现代致病机制,强调脾肾亏虚、痰瘀互结等中医病因在SANFH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阐述“活血生骨”理论与传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治则的关系,以及其与现代医学“成血管–成骨偶联”理论在治疗SANFH上的深度相互关联和作用。最后,总结基于“活血生骨”理论的中药复方在治疗SANFH方面的显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后续SAN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强调了中医“活血生骨”理论在SANFH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活血生骨 病因病机 王和鸣 成血管–成骨偶联
下载PDF
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腰骨骼肌萎缩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陈艺敏 杨正瑜 +4 位作者 陈群 金京 郑其开 王和鸣 陈少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脾俞改善骨骼肌萎缩以防治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0 m... 目的观察针刺脾俞对衰老大鼠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脾俞改善骨骼肌萎缩以防治腰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300 mg/(kg·d)],其余3组大鼠每日项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的D-半乳糖,连续12周。第9周开始,针刺组取双侧脾俞进行针刺,阳性药物组采用混合氨基酸灌胃,连续4周。用HE染色对骨骼肌组织形态进行观察,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IL-1β、IL-6T、NF-α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细胞间隙变宽,部分肌细胞圆形化,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01、P<0.01和P<0.05),p-Akt、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肌间隙窄,肌细胞排列更紧密,凋亡数量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下降(P<0.01、P<0.01和P<0.05),p-Akt、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01)。结论针刺脾俞可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骨骼肌衰老,并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针刺脾俞治疗腰痛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 针刺 脾俞 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王和鸣治疗骨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胜杰 王和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75-76,共2页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较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退变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病骨质增生、老年性关节炎等,在中医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较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退变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病骨质增生、老年性关节炎等,在中医属痹证范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者,闭也;闭塞不通,邪气凑虚,着而不去,血气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风寒湿三气之为病,痹证其要徵也。惟三气之至有偏胜,体气之禀赋有厚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经验
原文传递
基于Caspase-3/PARP通路探究龟鹿二仙胶及拆方对IL-1β诱导的退变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6
作者 吴伟欣 郑珍萍 +3 位作者 顾富城 杨美鑫 王和鸣 李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 基于半胱氨酸蛋白酶3/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aspase-3/PARP)通路探究龟鹿二仙胶及拆方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退变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制备空白血清、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龟甲胶... 目的 基于半胱氨酸蛋白酶3/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aspase-3/PARP)通路探究龟鹿二仙胶及拆方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退变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制备空白血清、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龟甲胶含药血清及鹿角胶含药血清,采用酶消法体外培养C57BL/6小鼠软骨细胞。将软骨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加入空白血清培养,模型组加入IL-1β和空白血清培养,龟鹿组加入IL-1β和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培养,龟板组加入IL-1β和龟甲胶含药血清培养,鹿角组加入IL-1β和鹿角胶含药血清培养,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aspase-3、PARP-1表达情况,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PAR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Caspase-3、PARP-1平均荧光强度和Caspase-3、PARP-1、MMP-1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Aggreca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龟鹿组、龟板组及鹿角组软骨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均<0.05),软骨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Caspase-3、PARP-1平均荧光强度和Caspase-3、PARP-1、MMP-1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Aggreca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龟板组、鹿角组比较,龟鹿组软骨细胞活性更高(P均<0.05),软骨细胞凋亡率更低(P均<0.05);细胞中Caspase-3、PARP-1平均荧光强度和Caspase-3、PARP-1、MMP-1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低(P均<0.05),细胞中Aggreca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高(P均<0.05)。与龟板组比较,鹿角组软骨细胞活性,软骨细胞凋亡率,细胞中Caspase-3、PARP-1平均荧光强度,细胞中Caspase-3、PARP-1、MMP-13、Aggreca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高均更高(P均<0.05)。结论 龟板胶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及ECM降解,鹿角胶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ECM合成代谢,龟鹿二仙胶作用效果优于龟板胶及鹿角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3/PARP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二仙胶 软骨细胞 凋亡 细胞外基质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下载PDF
基于Micro-CT评价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股骨头微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谢文博 宋红梅 +2 位作者 林菲菲 吴毅泽 王和鸣 《中医康复》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评价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股骨头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只,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温阳补肾方临床等效剂量组)。用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 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评价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股骨头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只,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温阳补肾方临床等效剂量组)。用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正常组等量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则给予温阳补肾方灌胃,第四周处死所有兔子取材双侧股骨头,用Micro-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大体形态观察:模型组股骨头破损变薄,骨质脆弱,软骨面颜色苍白,表面粗糙;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股骨头破损程度较降低,软骨面颜色较白,骨质较硬,与正常组相比,光泽度较弱。Micro-CT图像显示:模型组股骨头变形,骨皮质不连续且较正常组薄弱,骨质密度不均,“星芒征”消失;软骨面可见剥脱裂纹,骨小梁排列紊乱,甚至断裂;中药组各个骨组织形态与正常组接近;与模型组相比,股骨头外形饱满;骨小梁的排列趋于规则,软骨层增厚,骨皮质连贯。结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股骨头形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外形塌陷、骨皮质连续性破坏、骨密度降低、软骨面剥脱、骨小梁紊乱等;温阳补肾方的应用可扭转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骨组织形态变化,使已变形塌陷的股骨头外形趋于饱满、紊乱的骨小梁排列整齐、恢复骨皮质连续性、增厚薄弱的软骨层。从直观的影像学角度,证明了温阳补肾方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温阳补肾方 MICRO-CT 微结构
下载PDF
福建省中老年人骨密度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和鸣 汪宝军 +6 位作者 王竹风 钱松涛 高丽萍 陈敏 柯晓红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正常中老年人骨密度的水平和特点,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3个地区共计2643例中老年人腰椎及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 目的 了解福建省正常中老年人骨密度的水平和特点,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3个地区共计2643例中老年人腰椎及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部位的BMD逐渐下降,女性更为明显,尤其是50岁左右绝经后妇女更加突出,50岁以后女性BND低于男性。结论 OP的防治重点应放在50岁女性;测定的腰椎BMD与临床情况不相符时,应参考股骨近端的BMD进行诊断;福建省中老年人应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维持骨密度,抑制骨丢失,预防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骨密度 BMD 股骨近端 腰椎 流行病学调查 OP 女性 诊断 人骨
下载PDF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5 位作者 殷海波 冯兴华 朱立国 张军 郭振江 罗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杜仲健骨颗粒(bonestrong,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伯司庄组)40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20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伯司庄组... 目的观察复方杜仲健骨颗粒(bonestrong,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伯司庄组)40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20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伯司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控显率为47%,伯司庄疗效明显优于壮骨关节丸。(2)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伯司庄组优于对照组。(3)伯司庄组比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加快。(4)伯司庄对病情轻的患者疗效较好。结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治疗 壮骨关节丸 临床总有效率 对照组 肝肾不足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对照方法 中医证候 起效时间
下载PDF
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3 位作者 田金洲 彭淑莲 沈霖 吴育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评价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强骨胶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中强骨胶囊试验组162例,骨松宝颗粒对照组93例,其余52例为开放试验组。结果中医证候疗效... 目的评价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强骨胶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其中强骨胶囊试验组162例,骨松宝颗粒对照组93例,其余52例为开放试验组。结果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骨痛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0%,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3个部位的骨密度均有上升,但均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骨质疏松症 肾阳虚证
下载PDF
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早期骨量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和鸣 田金洲 +4 位作者 彭淑莲 沈霖 吴育宁 林炳辉 葛继荣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强骨胶囊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与岐黄药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中药二类新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8XL-131批文,由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主持进行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早期骨量减... 强骨胶囊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与岐黄药业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中药二类新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8XL-131批文,由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主持进行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早期骨量减少(肾阳虚证)临床试验,评价强骨胶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黄酮类
下载PDF
可调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和鸣 严孟宁 赖玉链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及脉冲重复频率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手术造成双侧桡骨中段3mm缺损,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后早、中、后期分别予2Hz、15Hz、2Hz的脉...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及脉冲重复频率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手术造成双侧桡骨中段3mm缺损,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后早、中、后期分别予2Hz、15Hz、2Hz的脉冲电磁场刺激,每天持续5小时;对照组,同样处理但治疗线圈不通电。术后2、4、6周心脏采血,处死取材,行X线、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及血清激素放免测定,以评价骨折愈合。结果从X线、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显示,治疗组的骨痂形成、骨愈合及弯曲强度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其血清骨钙素(BGP)在第2、4周高于对照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在第2周高于而第4周低于对照组。结论可调频脉冲电磁场可促进骨折愈合。其可能作用为:促进骨盐沉积,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和活性及频率变化符合细胞频率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电磁场 骨折愈合 实验
下载PDF
龟鹿二仙胶汤及其拆方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和鸣 余丹丹 +2 位作者 汤亭亭 李楠 李文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龟鹿二仙胶汤方、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药理血清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建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采用MTT法,筛选出龟鹿二仙胶汤、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作... 目的:分析龟鹿二仙胶汤方、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药理血清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建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采用MTT法,筛选出龟鹿二仙胶汤、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作用软骨细胞的最佳药理血清浓度。通过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观察、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增殖指数测定,分析龟鹿二仙胶汤方、鹿茸、龟板、人参和枸杞含药血清以及IGF-I对照组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建立了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通过MTT法筛选了龟鹿二仙胶汤及其拆方最佳药效的药理血清。龟鹿二仙胶汤药物血清组、IGF-I对照组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其余各拆方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药效低于全方组。结论:证实了药物血清的制备与获得应通过实验筛选得出。龟鹿二仙胶汤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全方药效优于拆方各组,体现了中药复方配伍的优越性。深化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软骨细胞增殖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肾主骨"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龟鹿二仙胶汤 拆方 软骨细胞 培养 增殖 肾主骨
下载PDF
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Ⅲ期临床试验总结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3 位作者 沈冯君 石关桐 熊昌源 白书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丹鹿通督片试验组301例,骨仙片对照组101例。结果:①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7%,显效率57.8%,对照组总有效率75.3%,显效率30.7%,两组比较... 目的:评价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丹鹿通督片试验组301例,骨仙片对照组101例。结果:①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7%,显效率57.8%,对照组总有效率75.3%,显效率3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效,但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患者症状疗效均显著,试验组在改善患者间歇性跛行、腰部疼痛、腰椎过伸试验、跟腱反射、皮肤感觉减退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④试验组治疗患者跛行、腰痛症状起效比对照组快。⑤丹鹿通督片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确切,起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鹿通督片 腰椎管狭窄症 中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强骨胶囊(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3 位作者 田金洲 彭淑莲 沈霖 吴育宁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痛症状进行评分,对61例骨量减少,162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骨痛的... 目的:评价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痛症状进行评分,对61例骨量减少,162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骨痛的治疗作用。结果: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量减少患者骨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1.80%,愈显率70.94%,对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为5.85±2.25周,平均缓解时间为7.52±2.45周。患者服药4-6周骨痛可以减轻1-2个级别,37.71%的患者服药6-8周时骨痛症状完全消失。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痛的疗效,总有效率94.44%,愈显率70.99%,对骨痛的平均起效时间为4.94±2.26周,平均缓解时间为7.47±2.81周。患者服药4-6周左右,骨痛可以减轻1-2个级别,46.67%的患者服药6-8周时,骨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黄酮类 强骨胶囊
下载PDF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400例分析(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5 位作者 殷海波 冯兴华 朱立国 张军 郭振江 罗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166-168,共3页
背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精神,进行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试验。目的:评价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治疗的安全性。设计:以壮骨关节丸为对照药,双盲双模拟随机方法。单位:福... 背景: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精神,进行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试验。目的:评价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治疗的安全性。设计:以壮骨关节丸为对照药,双盲双模拟随机方法。单位: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和北京中医医院。对象:自1999-09/12,进行Ⅱ期临床试验,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其中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组100例,壮骨关节丸组100例;自1999-12/2000-03,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0例,其中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组300例,壮骨关节丸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经X射线检查确诊;中医证见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组:复方杜仲健骨颗粒(1包/次,3次/d)+壮骨关节丸模拟剂;壮骨关节丸组: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模拟剂+壮骨关节丸(1包/次,2次/d)。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经治疗后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中医证侯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参选的600例患者全部完成数据采集,无脱落者。①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壮骨关节丸组(92%,82%)。②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组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壮骨关节丸组。③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在改善中医证侯方面优于壮骨关节丸组(积分下降值分别为7.03±3.38,5.43±3.16)。④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症状,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疗法 骨关节炎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骨疏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总结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2 位作者 石关桐 赵文海 田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0-15,共6页
目的观察骨疏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兼气血不足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试验方法,将骨疏康胶囊(试验组)120例与骨疏康颗粒(对照组)12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骨质疏松症试验组总有效率86.667%... 目的观察骨疏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兼气血不足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试验方法,将骨疏康胶囊(试验组)120例与骨疏康颗粒(对照组)12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骨质疏松症试验组总有效率8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7.619%,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4.286%,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骨密度疗效腰椎(L2-L4)试验组总有效率72.38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3%;股骨颈试验组总有效率73.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8%;Ward’s三角试验组总有效率61.905%,对照组总有效率61.905%;大粗隆试验组总有效率7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2.381%,各部位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骨疏康胶囊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康胶囊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Cbfα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和鸣 王力 李楠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22-26,29,共6页
目的 :探讨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 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成骨诱导方法培养 BMSCs,分别在 3、6、9、1 2、1 5、1 8天通过 RT-PCR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 Cbfα1的表达 ,然后分 A组 (巴戟天水提物组 )、B组 (巴... 目的 :探讨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 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成骨诱导方法培养 BMSCs,分别在 3、6、9、1 2、1 5、1 8天通过 RT-PCR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 Cbfα1的表达 ,然后分 A组 (巴戟天水提物组 )、B组 (巴戟天醇提物组 )、C组 (对照组 )、D组 (经典成骨诱导 )、E组 (巴戟天水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 )、F组 (巴戟天醇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 )培养 ,在 Cbfα1 m RNA的表达最强的时间检测上述各组 Cbfα1 m RNA的表达。结果 :经典成骨诱导方法诱导至第 3天的时间点开始观察到 Cbfα1 m RNA的表达 ,并逐渐加强 ,至第 1 2天达到高峰 ,1 5天、1 8天有所减弱 ,在 Cbfα1 m RNA的表达最强的时间点 (第 1 2天 ) ,A组、B组、D组、E组、F组均较 C组的表达强 ,均有显著性差异 ,其表达强弱顺序是 :F组 >E组 >D组 >B组 >A组 >C组。结论 :巴戟天水提物、巴戟天醇提物能使 Cbfα1的表达加强 ,且巴戟天醇提物表达强于巴戟天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 Cbfα1 含药血清
下载PDF
艾灸镇静穴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19
作者 杨文亮 陈白 +1 位作者 林坚 王和鸣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镇静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艾灸镇静穴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 目的:探讨艾灸镇静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艾灸镇静穴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颈椎中立位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5.0%(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椎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比较显著。结论:艾灸镇静穴治疗颈性眩晕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椎动脉血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镇静穴 颈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Ⅲ期临床试验总结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和鸣 葛继荣 +5 位作者 殷海波 冯兴华 朱立国 张军 郭振江 罗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 :评价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 )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试验组 30 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 10 0例对比研究。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单项症状... 目的 :评价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 )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试验组 30 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 10 0例对比研究。结果 :①试验组治疗单项症状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治疗单项症状均有效。②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积分下降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起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④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 % ,显效以上率为 4 7%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⑤在治疗过程中 ,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心、肝、肾、血象等均无不良影响。说明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确有滋补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的功效。结论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在目前的口服剂量、疗程范围内 ,用药安全 ,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