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奎屯地区地方性砷中毒致癌致突变远期作用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国荃 郑玉建 +4 位作者 姚华 胡宇 魏丽 康玲 张建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防治新疆奎屯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前后患者砷中毒病情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皮肤癌变、内脏癌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奎屯砷中毒地区改水防病干预 15年后进行致癌、致突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结果 :干... 目的:探讨防治新疆奎屯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前后患者砷中毒病情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皮肤癌变、内脏癌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奎屯砷中毒地区改水防病干预 15年后进行致癌、致突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结果 :干预实验 15年来 ,77%的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学要求 ,90 %以上砷中毒患者病情有了好转 ,无新发病例 ,但原有的中度和重度砷中毒患者中仍有癌症发生 ,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结论 :砷致癌、致突变的远期效应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砷中毒 干预实验 远期作用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砷致癌机制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国荃 胡宇 +3 位作者 姚华 郑玉建 刘开泰 金喜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 探讨砷致癌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建立砷诱导NIH3T3细胞转化模型。测定细胞液中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 (GR)水平 ,通过NorthernBlot测定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的基因表达。结果 NI... 目的 探讨砷致癌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建立砷诱导NIH3T3细胞转化模型。测定细胞液中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 (GR)水平 ,通过NorthernBlot测定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的基因表达。结果 NIH3T3细胞在 0 1 μmol/LAs(Ⅲ )诱导的 1 1 0d后发生了细胞生物学改变 ,由体外有限传代变为无限传代 ,在半固体琼脂上可以每千个细胞形成 60个集落。GR和GST活性显著增高。结论 建立了可行的砷诱导体外细胞转换的模型 ,提出了在引起细胞转化的机制中GSH的水平的下降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GST和GR蛋白的上升也与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致癌物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转移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细胞转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地方性砷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国荃 吴顺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砷中毒 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 氟中毒
下载PDF
新疆维族apoE基因多态性与寿命和血脂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荃 王新利 +3 位作者 杨春荣 李萱 肖碧玉 郑玉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寿命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 RFLP技术检测了 1 60名维族 apo E基因型 ,其中长寿老人 35名、男性心肌梗死病人 54名、青年男性 71名 ,就 apo E基因频率分布及血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寿命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 RFLP技术检测了 1 60名维族 apo E基因型 ,其中长寿老人 35名、男性心肌梗死病人 54名、青年男性 71名 ,就 apo E基因频率分布及血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维族长寿老人 ε4等位基因的频率最低 (0 .0 57) ,普通青年男性居中 (0 .1 2 7) ,心肌梗死病人最高 (0 .2 1 3) (P<0 .0 1 )。冠心病病人中 ε4携带者心肌梗死首次发病年龄平均为 51 .3岁 ,而非携带者为 58.3岁 ,两组比较 P<0 .0 5。 apo E基因与血脂的关系在长寿老人和青年对照组表现为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高 (P<0 .0 5) ,但冠心病病人中无此差异。结论 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平均寿命低于其他等位基因携带者 ,其机制还有待于从不同方面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 寿命 血脂 新疆 维吾尔族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新疆饮水型地方性氟、砷及其联合中毒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荃 黄月珍 +11 位作者 冈竞民 钱戍春 肖碧王 王士平 姚华 胡宇 顾玉竺 张晨 邢绥光 刘开泰 郑玉建 马龙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5期19-20,共2页
新疆奎屯地区自本世纪60年代起大量打井,由于井水中氟、砷含量过高,以致居民长期饮用后出现大批氟、砷及其联合中毒三种地方病同时共存的国内外前所未见的病情。1982年起新疆医学院组织有关学科的专家前往病区进行研究及综合性防治,至... 新疆奎屯地区自本世纪60年代起大量打井,由于井水中氟、砷含量过高,以致居民长期饮用后出现大批氟、砷及其联合中毒三种地方病同时共存的国内外前所未见的病情。1982年起新疆医学院组织有关学科的专家前往病区进行研究及综合性防治,至今已历时15年。 1.对该区619口井水的水质进行全面检测,确定了在奎屯市北部有2500km^2大面积农村的井水中含氟量过高,最高含氟为21.5mg/L,使10多万人受氟中毒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砷联合中毒 饮水型 地方性 砷含量 新疆 氟中毒 井水 地方病 砷中毒 综合性
下载PDF
地方性砷中毒的干预实验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国荃 郑玉健 +7 位作者 刘开泰 姚华 杨磊 楼屹 胡宇 魏丽 张跃新 张建文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为探讨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方法及效果 ,在新疆奎屯病区对干预实验前后不同时间的高砷井水、患者病情和居民患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实验 15年来 77%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要求 ,环境已无砷污染 ,砷中毒患者90 %以上病情... 为探讨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方法及效果 ,在新疆奎屯病区对干预实验前后不同时间的高砷井水、患者病情和居民患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实验 15年来 77%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要求 ,环境已无砷污染 ,砷中毒患者90 %以上病情有了好转 ,再无新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砷中毒 干预实验 流行病学 效应分析
下载PDF
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球的方法比较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学农 张强 +2 位作者 温浩 王国荃 孙殿甲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优化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 ,比较了一步、二步和三步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三步乳化聚合法 (种子乳化聚合法 )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球... 目的 优化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 ,比较了一步、二步和三步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三步乳化聚合法 (种子乳化聚合法 )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球处方工艺 ,并考察了光照、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三步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包封率为( 82± 6 ) % ,载药量为 ( 5 6± 5 ) % ,显著地优于一步法和二步法 (P <0 .0 1) ,且具有良好的抗光、寒和湿热性。结论 三步乳化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球具有包封率和载药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聚合法 制备 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球 方法比较 稳定性考察
下载PDF
氟砷染毒对大鼠生殖发育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晨 凌冰 +2 位作者 刘继文 王国荃 肖碧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为探讨氟砷染毒对生殖功能和子代发育的影响 ,采用两代一窝繁殖实验的方法 ,观察 Wistar大鼠暴露于氟 (Na F)砷 (As2 O3)后其生殖功能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变化 ,以及卵巢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 ,受孕率、正常分娩率、... 为探讨氟砷染毒对生殖功能和子代发育的影响 ,采用两代一窝繁殖实验的方法 ,观察 Wistar大鼠暴露于氟 (Na F)砷 (As2 O3)后其生殖功能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变化 ,以及卵巢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 ,受孕率、正常分娩率、出生存活率和哺育成活率随之降低 ,如高剂量组受孕率 F0 和 F1 代分别为73.0 8%和 6 1.5 4% ,而对照组为 92 .31%和 84.6 2 % ;而体氟和体砷显著增加 ;高剂量组子代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如高剂量组 F2 代出生第 30天平均体重只有 38.45 g,而对照组为 6 0 .84g。经扫描电镜观察 ,各阶段卵母细胞均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氟砷染毒对大鼠生殖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并对子代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砷染毒 生殖发育毒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新疆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玲 姚华 +1 位作者 肖碧玉 王国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对患者远期致突变、致癌效应。方法 采用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对 112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 88名居民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病例组染色体畸变率 (1.0 770‰±0 .195 3% )高于... 目的 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对患者远期致突变、致癌效应。方法 采用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对 112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 88名居民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 病例组染色体畸变率 (1.0 770‰±0 .195 3% )高于对照组 (0 .42 86‰± 0 .12 41% ) ,P<0 .0 1。病例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0 .85 47‰± 0 .0 5 6 7‰ )高于对照组 (0 .392 8‰± 0 .0 36 8‰ ) ,P<0 .0 1) ;病例组轻度及中度患者的微核率 (0 .6 6 6 7‰± 0 .0 44 2‰ ,1.5 333‰± 0 .0 2 5 5‰ )均高于对照组 (0 .392 8‰± 0 .0 36 8‰ ,P<0 .0 5 ;P<0 .0 0 1;轻度组的微核率低于中度组 (P<0 .0 1)。结论 地方性砷中毒可引起人类染色体的损伤 ,存在远期致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微核 染色体畸变 新疆 地方性砷中毒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地方病
下载PDF
氟-砷联合染毒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晨 凌冰 +2 位作者 刘继文 王国荃 肖碧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7-338,F004,共3页
为揭示氟-砷共存对子代健康的影响,采用两代一窝繁殖的实验方法,测定Wistar大鼠暴露于氟、砷后其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早期生理发育指标阳性率和早期神经反射阳性率逐渐减少,各染毒组仔鼠学... 为揭示氟-砷共存对子代健康的影响,采用两代一窝繁殖的实验方法,测定Wistar大鼠暴露于氟、砷后其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早期生理发育指标阳性率和早期神经反射阳性率逐渐减少,各染毒组仔鼠学习及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逐渐缩短。电镜观察可见脑组织有明显病变,表现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核形态不规则,细胞器病变,突触数量显著减少。说明氟-砷对子代的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砷 子代 神经行为 发育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剑冰 林仁勇 +3 位作者 温浩 许晏 魏晓丽 王国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应用 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 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 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 U Cm- T载体 ,测序确定...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应用 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 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 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 U Cm- T载体 ,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 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 p ET2 8上 ,根据选择标记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 ,通过酶切分析和 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确定序列。结果:测序表明所有 p ET2 8- 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 Eg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p ET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95抗原基因 原核表达质粒 构建 基因克隆
下载PDF
氟化钠对成骨样细胞功能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龙丽 李灵芝 +3 位作者 刘开泰 张永亮 姚华 王国荃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样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四唑盐比色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对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比色 (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及放免法测定骨钙素分泌量 ,研究不同浓度 ( 10 -7mol/L~ 10 -3 mol/L...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样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四唑盐比色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对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比色 (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及放免法测定骨钙素分泌量 ,研究不同浓度 ( 10 -7mol/L~ 10 -3 mol/L)氟化钠 (NaF)对成骨样细胞UMR10 6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NaF对UMR10 6细胞增殖及早期分化呈双向调节作用 ,主要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染氟一定时间后 ,与对照组相比 10 -7mol/L、 10 -6mol/L、 10 -5mol/LNaF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均增加 (P <0 0 5 ) ,而 10 -4mol/L、 10 -3 mol/LNaF组则表现为抑制细胞增殖及ALP活性 (P <0 0 5 )。但是 ,NaF对UMR10 6细胞晚期分化呈单一作用 ,上述不同浓度的NaF均可促进骨钙素分泌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且 ,随NaF浓度升高骨钙素分泌量增加。结论 NaF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呈双向调节 ,但对其分化因暴露时间和浓度不同而呈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成骨样细胞 功能 表达 细胞增殖 氟骨症
下载PDF
Eg95基因疫苗不同免疫途径的体液免疫应答比较 被引量:17
13
作者 丁剑冰 魏晓丽 +4 位作者 林仁勇 温浩 阿孜古丽.吐尔逊 张亚楼 王国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用构建的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 DNA3- Eg95 ,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 ,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3种免疫途径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质粒免疫小... 目的:用构建的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 DNA3- Eg95 ,直接免疫小鼠 ,观察其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提取重组质粒 ,采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3种免疫途径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 ,用 EL 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在相同剂量下 ,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反应强度的免疫途径依次为肌肉、皮下和静脉注射 ,阳性反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小鼠的抗体反应维持时间较长 ,主要产生 Ig G2 a为主的抗体。 结论 :用 pc DNA3-Eg95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95基因疫苗 免疫 体液免疫应答 比较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大鼠心肌内钙超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田宏 汪师贞 +2 位作者 刘豫阳 王国荃 盛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Fura-2 法测定大鼠红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EryCai);生化法测定红细胞膜钙泵(Ca-pum p)、...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Fura-2 法测定大鼠红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EryCai);生化法测定红细胞膜钙泵(Ca-pum p)、钠泵(Na-pum p)活性,同步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后EryCai较缺血组显著降低(1.68±0.10 F335/F385 vs1.56±0.15 F335/F385 P< 0.05),但仍高于对照组(1.56±0.15 F335/F385 vs1.36±0.10F335/F385 P< 0.001);钙泵(105.1±29.4 μm olPi·gHb- 1 ·2h- 1vs 126.8±30.7 μm olPi·gHb- 1 ·2h- 1 P> 0.05)及钠泵(35.1±18.2 μm olPi·gHb- 1·2h- 1 vs 43.3±10.2 μm olPi·gHb- 1·2h- 1 P> 0.05)活性较缺血组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且钙泵(126.8±30.7 μm olPi·gHb- 1 ·2h- 1 vs 168.6±39.6 μm olPi·gHb- 1 ·2h- 1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肌缺血 红细胞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开泰 王国荃 +4 位作者 肖碧玉 姜平 张晨 马丽英 冯东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92-295,共4页
采用亚慢性动物实验的方法,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的损伤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 SOD、GSH-Px 酶活性和-SH 含量均有影响。氟与砷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对肝组织 Zn、Fe、Ca、Mg 及肾组织 Mg、Ca、Sr、Al 的... 采用亚慢性动物实验的方法,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的损伤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 SOD、GSH-Px 酶活性和-SH 含量均有影响。氟与砷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对肝组织 Zn、Fe、Ca、Mg 及肾组织 Mg、Ca、Sr、Al 的影响也属于拮抗作用。对肾脏 Fe 有明显蓄积作用,但对肾脏 Mn 的影响属协同作用。提示氟砷联合作用对肝、肾的损伤,一方面是氟和砷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是氟砷通过影响肝、肾组织酶活性而引起自由基平衡紊乱及无机元素紊乱而造成损伤。尽管氟砷联合作用在对肝脏、肾脏多项指标影响方面呈拮抗作用,而这种拮抗作用也是通过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体现的,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组织细胞正常代谢活动而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类 氟中毒 砷中毒 肝脏 肾脏 损伤
下载PDF
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 cDNA抗砷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泽民 杨磊 +5 位作者 吴顺华 刘开泰 顾永清 王国荃 应康 谢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cDNA对砷化物的抵抗作用。方法将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C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方法将带hARRG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的表达质粒与空pcDNA4/HisC质粒分别转染... 目的探讨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cDNA对砷化物的抵抗作用。方法将人类抗砷相关基因hARRG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C中。通过磷酸钙共沉淀方法将带hARRG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的表达质粒与空pcDNA4/HisC质粒分别转染到人正常肝L鄄02细胞中,细胞分别用2、4、6、8、10μmol/LNaAsO2染毒,根据染砷细胞存活数确定hARRGcDNA的抗砷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hARRG蛋白为膜外蛋白,转染含hARRG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的pcDNA4/HisC质粒在砷环境中细胞存活数目多于未带hARRG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空质粒。结论hARRGcDNA基因具有一定的抗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基因 开放阅读框 细胞存活 转染 DNA基因 人类 表达质粒 克隆 数目 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砷对大鼠子代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晨 姚华 +2 位作者 凌冰 刘继文 王国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为了解砷对大鼠子代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两代一窝繁殖试验的方法,观察了暴露于As2O3大鼠子代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在75mg/L的高剂量As2O3暴露组脾和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和T淋巴细... 为了解砷对大鼠子代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两代一窝繁殖试验的方法,观察了暴露于As2O3大鼠子代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在75mg/L的高剂量As2O3暴露组脾和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和T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炭粒廓清速率的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低剂量和中剂量As2O3暴露组其免疫学指标的改变则不明显。说明砷可以通过胎盘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免疫功能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性质及其组织靶向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学农 张强 +2 位作者 温浩 王国荃 孙殿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 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albendazolepolybutycyanocrylatenanoparticles,ABZ PBCA NP)TDDS给药系统 ,并考察相关特性及组织分布靶向性。方法 种子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 ;等温吸附法考察纳米粒载药特性 ... 目的 制备阿苯达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albendazolepolybutycyanocrylatenanoparticles,ABZ PBCA NP)TDDS给药系统 ,并考察相关特性及组织分布靶向性。方法 种子乳化聚合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粒 ;等温吸附法考察纳米粒载药特性 ;动态透析法研究 4种制剂的体外释药动力学 ;同位素标记阿苯达唑纳米粒在小鼠脏器组织分布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ABZ PBCA NP体外释药遵循Higuchi方程 ,加入PVP制成的载药纳米粒符合双指数函数。纳米粒的载药方式遵循Langmuir吸附方程。小鼠ig3 H ABZ PBCA NP后 ,药物的肝、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 1 1 4和3 9,阿苯达唑纳米粒和混悬剂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76 0 %和 36 9%。结论 制备纳米粒加入PVP可使药物具吸附性和分散性 ,纳米粒载体可降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增强药物的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苯达唑 纳米粒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组织分布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氟对体外培养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开泰 马丽英 +2 位作者 李玲芝 张永亮 王国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氟对体外培养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骨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骨器官培养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剂量氟(0.0、2.5、5.0、10.0、20.0μg/ml)对小鼠胚胎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KP)、羟脯氨酸(Hyp)、... 目的探讨氟对体外培养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骨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骨器官培养实验方法,观察不同剂量氟(0.0、2.5、5.0、10.0、20.0μg/ml)对小鼠胚胎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KP)、羟脯氨酸(Hyp)、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染氟2.5μg/ml时,尺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刺激长骨生长的趋势;骨组织Hyp和LPO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K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染氟剂量≥5.0μg/ml,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尺骨和尺骨骨干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尺骨面积和尺骨骨干面积明显减少(P<0.05,P<0.01),形态结构出现异常改变;骨组织Hyp、LPO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骨组织SOD活性进一步明显降低(P<0.01)。染氟10.0μg/ml和20.0μg/ml,AKP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但染氟5.0μg/ml时,骨组织AK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过量氟对体外培养长骨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和骨Hyp、LPO含量以及骨AKP、SOD活性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碱性磷酸酶 羟脯氨酸 脂质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改水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顺华 张跃新 +3 位作者 朱明 王晓岚 郑玉建 王国荃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检测停止饮用高砷井水 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分析砷对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原病区病人中停用高砷井水 5年以上的 33例慢性砷中毒患者和 4 7例对照组的血浆白介素 - 2 (IL- ... 目的 :检测停止饮用高砷井水 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分析砷对免疫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原病区病人中停用高砷井水 5年以上的 33例慢性砷中毒患者和 4 7例对照组的血浆白介素 - 2 (IL- 2 )、白介素 - 4 (IL- 4 )、白介素 - 10 (IL- 10 )和干扰素 - γ(IFN- γ)水平。结果:慢性砷中毒组的 IFN- γ、IL- 4、IL- 10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慢性砷中毒组的血浆 IL- 2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同性别的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除慢性砷中毒组患者血浆的 IL- 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外 ,其他 3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慢性砷中毒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一种不利于疾病转归的免疫调节 ,其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白介素-2 白介素-4 白介素-10 干扰素-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