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热能全流发电用两相单螺杆膨胀机理论膨胀过程热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聂涛 周宏洋 +1 位作者 邵华 王增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存在的系统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全流循环发电系统中替代传统汽轮机使用的单螺杆膨胀机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基于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与湿蒸汽维里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液体闪蒸与气液平衡的单螺杆膨胀... 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存在的系统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全流循环发电系统中替代传统汽轮机使用的单螺杆膨胀机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基于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与湿蒸汽维里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液体闪蒸与气液平衡的单螺杆膨胀机理论全流膨胀过程的热力学模型,探索了进气温度与干度对气液两相工质状态及膨胀机热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进气温度由140℃升高至170℃时,湿蒸汽工质的质量、压力和温度均得到提升,单螺杆膨胀机的输出功率也由210 kW提升至约260 kW,等熵效率在进气温度为160℃时取得77%的最佳值;进气干度的提高会减少进入工作腔湿蒸汽工质质量,进而导致膨胀结束后介质压力与温度的降低,但显著促进了膨胀机的性能参数包括输出功率和等熵效率的提高,当进气干度为0.3时,单螺杆膨胀机的输出功率超过了500 kW,等熵效率也可达76.5%。上述研究结果对应用于地热能全流发电的两相单螺杆膨胀机的热力特性分析与改善以及全流发电技术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两相湿蒸气 单螺杆膨胀机 热力特性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稳态摩擦特性研究
2
作者 郝木明 宋勇 +4 位作者 王顺吉 孙彭涛 任宝杰 李勇凡 王增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接触式机械密封在运转中主要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其端面间隙与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数量级。为探究混合润滑状态下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摩擦磨损特性,分析端面温度和摩擦扭矩等性能参数受工况参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平均雷诺方程以及ZMC接触模型,... 接触式机械密封在运转中主要处于混合润滑状态,其端面间隙与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数量级。为探究混合润滑状态下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摩擦磨损特性,分析端面温度和摩擦扭矩等性能参数受工况参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平均雷诺方程以及ZMC接触模型,求解混合润滑端面间的接触特性,建立混合润滑磨损模型,研究接触式机械密封在润滑条件下,摩擦特性参数随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介质压力增加,微凸体接触力占比增加,通过改变端面间接触状态来改变摩擦状态;随转速增加,端面间接触状态不变,但转速加大了端面间磨损距离与温度,进而导致磨损加剧;在压力影响试验中,密封环温度和密封腔温度随压力变化成正比,且每次压力变化都使得密封环温度产生阶跃变化。所得结论对机械密封因过热和磨损导致的失效现象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机械密封 混合润滑 摩擦特性 端面温度 摩擦扭矩 接触状态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预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能力、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门德盈 王增丽 +4 位作者 项全燕 陶亮 代佳和 刘俐彤 田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201,共9页
本研究基于超声波、微波预处理核桃粕蛋白肽及CaCl_(2)的混合物制备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率、结构变化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未处理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WPP-Ca),超声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 本研究基于超声波、微波预处理核桃粕蛋白肽及CaCl_(2)的混合物制备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率、结构变化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未处理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WPP-Ca),超声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UP-WPP-Ca)和微波处理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MP-WPP-Ca)的螯合率均有所提升,超声波和微波处理有效提高了肽钙螯合能力。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超声波、微波主要是影响了核桃粕蛋白肽的氨基、羰基、羧基、酰胺键及羧酸盐基团等钙离子结合位点;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处理改变了核桃粕蛋白肽的分子排列进而使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结构更有序;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处理促进了芳香族氨基酸与钙离子的螯合。此外,UP-WPP-Ca和MP-WPP-Ca在不同pH值、温度和胃肠道消化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总之,超声波、微波预处理后进行的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反应可提高其钙离子螯合能力和稳定性,结果对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加工生产及补钙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微波 核桃粕蛋白肽钙螯合物 结构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4
作者 潘诗洋 任纯吉 +4 位作者 王君 赵鑫 辛远杰 王增丽 崔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2023年12期封面图片来自论文“爪式氢气循环泵高密封型转子及瞬态流动特性”,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种流体机械实验室王君教授课题组提出的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的高密封型齿轮爪式氢气循环泵。爪式压缩机具有结构... 2023年12期封面图片来自论文“爪式氢气循环泵高密封型转子及瞬态流动特性”,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特种流体机械实验室王君教授课题组提出的一种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的高密封型齿轮爪式氢气循环泵。爪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干式无油和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是最具潜力的氢气循环泵泵型。但传统爪式氢气循环泵转子间采用点与点的啮合方式,导致氢气在此处产生严重的泄漏,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制约爪式氢气循环泵的发展。为减小爪式转子间的气体泄漏、提高泵的容积效率,本研究采用圆弧、高次曲线及其共轭曲线代替传统爪式转子的节圆型线,提出一种爪式转子间的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进而构建一种新型高密封型齿轮爪式转子,有效解决了爪式转子间的气体泄漏问题。同时,建立新型齿轮爪式转子的几何模型,推导其截面型线方程。在工作过程中,对具有复杂几何边界的爪式氢气循环泵的内部气体的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传统泵和新型泵工作腔内部的压力分布和瞬态流动特征;搭建了爪式氢气循环泵性能实验平台,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爪式转子,在压缩和排气过程中新型齿轮爪式转子间气体泄漏速度减小了31.42%和33.09%,容积效率提高了1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泄漏 容积效率 密封型 排气过程 流体机械 瞬态流动 封面图片 泵性能
下载PDF
爪式氢气循环泵高密封型转子及瞬态流动特性
5
作者 潘诗洋 任纯吉 +4 位作者 王君 赵鑫 辛远杰 王增丽 崔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5,共10页
爪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干式无油和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是最具潜力的氢气循环泵泵型。传统爪式氢气循环泵转子间采用点与点的啮合方式,导致氢气在此处产生严重的泄漏,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制约爪式氢气循环泵的发展。为减小爪式转子间的... 爪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干式无油和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是最具潜力的氢气循环泵泵型。传统爪式氢气循环泵转子间采用点与点的啮合方式,导致氢气在此处产生严重的泄漏,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制约爪式氢气循环泵的发展。为减小爪式转子间的气体泄漏、提高泵的容积效率,本研究采用圆弧、高次曲线及其共轭曲线代替传统爪式转子的节圆型线,提出一种爪式转子间的新型曲折型啮合结构,进而构建一种新型高密封型齿轮爪式转子,有效解决了爪式转子间的气体泄漏问题。同时,建立新型齿轮爪式转子的几何模型,推导其截面型线方程。在工作过程中,对具有复杂几何边界的爪式氢气循环泵的内部气体的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传统泵和新型泵工作腔内部的压力分布和瞬态流动特征;搭建了爪式氢气循环泵性能实验平台,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爪式转子,在压缩和排气过程中新型齿轮爪式转子间气体泄漏速度减小了31.42%和33.09%,容积效率提高了1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循环泵 齿轮爪式转子 几何性能 工作过程 间隙泄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单螺杆压缩机增压槽道内喷液成膜特性研究
6
作者 代泽宇 邵华 +3 位作者 王增丽 张建辉 崔庆杰 冯全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6,共8页
为厘清单螺杆压缩机喷液压缩过程中喷入液体的运动状态、弥散分布和成膜铺展特性,实现喷液参数的合理调控,根据单螺杆压缩机基本结构和多圆柱复合包络啮合副空间啮合原理,建立了单条螺旋槽道的三维空间扭曲槽道模型,并依据螺旋槽道几何... 为厘清单螺杆压缩机喷液压缩过程中喷入液体的运动状态、弥散分布和成膜铺展特性,实现喷液参数的合理调控,根据单螺杆压缩机基本结构和多圆柱复合包络啮合副空间啮合原理,建立了单条螺旋槽道的三维空间扭曲槽道模型,并依据螺旋槽道几何特征及啮合副相对运动关系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简化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开展了喷液压缩过程中工作腔内部水气液两相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变工况下喷入液体在增压槽道内的弥散分布和成膜特性以及介质压力和温度、螺杆转动速度、喷液流量和速度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喷入的液体在壁面上汇聚成膜,随着腔内压力的上升,形成液膜平均厚度呈下降趋势;腔内温度自80℃上升到200℃,液膜平均厚度变化不大,上下波动范围在8.3%以内;螺杆转子转速过快或者喷液速度过慢都会使得喷入液体还未接触壁面就被星轮撵出槽道,进而降低压缩过程的冷却效果;喷液流量的增大将有效提升形成液膜的平均厚度,可以有效防止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压缩机 喷液 计算流体动力学 成膜特性
下载PDF
轮作条件下秸秆施用方式对农田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增丽 冯浩 +2 位作者 余坤 张春强 王缠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粉碎、氨化秸秆以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硫酸钙)混合配施措施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秸秆利于提高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显著增加0—100cm土层土壤蓄水量。在夏玉米一冬小麦轮作中,氨化秸秆...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粉碎、氨化秸秆以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硫酸钙)混合配施措施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秸秆利于提高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显著增加0—100cm土层土壤蓄水量。在夏玉米一冬小麦轮作中,氨化秸秆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主要反映在夏玉米苗期和冬小麦抽穗期。粉碎秸秆氨化与硫酸钙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粉碎秸秆覆盖提高了4.97%、30.32%,效果显著。氨化秸秆施人土壤的措施较未氨化秸秆覆盖还田的措施夏玉米、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4.56%-10.00%和6.65%~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轮作 农田水分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粉碎氨化还田对土壤体积质量及持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增丽 王珍 冯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1-215,共5页
为尝试解决秸秆还田中秸秆分解缓慢、易诱发病虫害及与作物争氮等问题,通过室内土柱培养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程度及秸秆不同C/N值对自身分解速率、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秸秆粉碎程度对秸秆分解速率影... 为尝试解决秸秆还田中秸秆分解缓慢、易诱发病虫害及与作物争氮等问题,通过室内土柱培养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程度及秸秆不同C/N值对自身分解速率、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秸秆粉碎程度对秸秆分解速率影响不大,但粉碎秸秆在试验后期分解速率明显高于长秸秆,氨化措施可显著加快秸秆的分解速率;粉碎秸秆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减小作用明显较长秸秆为好,在整个试验期,粉碎氨化秸秆处理的土壤体积质量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其他处理;各处理土壤持水能力差异不大,但粉碎氨化秸秆能明显增强土壤耐旱性。该结果为探索一种能最大效益发挥秸秆改良土壤作用的秸秆还田新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分解 土壤水分 氨化 土壤体积质量 持水特性
下载PDF
麦秸预处理方式对黄绵土结构及低吸力段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增丽 冯浩 方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62,72,共8页
通过土柱模拟培养试验,对比研究秸秆经过粉碎、氨化预处理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硫酸钙)混合配施对黄绵土结构及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粉碎、氨化预处理及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后能显著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土壤结构分... 通过土柱模拟培养试验,对比研究秸秆经过粉碎、氨化预处理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硫酸钙)混合配施对黄绵土结构及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经粉碎、氨化预处理及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后能显著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降低土壤结构分形维数。其中粉碎氨化秸秆对提高土壤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迟效性。秸秆经过不同预处理后施入土壤使土壤孔隙连通性降低,并随着秸秆的分解得到改善。其中长秸秆对土壤孔隙连通性改善作用较粉碎秸秆差。试验表明,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结构评价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与低吸力段土壤孔隙分形维数Dp之间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FD与Dp两者结合分析可定量描述不同预处理秸秆对土壤结构、低吸力段持水特性的动态影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氨化 粉碎 土壤结构 持水性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预处理麦秸改良土壤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增丽 冯浩 余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以7种不同预处理(T1~T7)麦秸改良土壤为试验数据,选用150 min累积入渗量(I150)、有效含水率(θ)、土壤累积蒸发量(Ec)、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孔隙分形维数(Dp)、秸秆分解率(Rd)、全氮含量(wTN)7个相互独立的指... 以7种不同预处理(T1~T7)麦秸改良土壤为试验数据,选用150 min累积入渗量(I150)、有效含水率(θ)、土壤累积蒸发量(Ec)、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孔隙分形维数(Dp)、秸秆分解率(Rd)、全氮含量(wTN)7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土壤入渗特性、土壤水分有效性、持水性、结构稳定性、土壤孔隙、秸秆分解率、土壤全氮含量7个方面的改良土壤效果进行评价。将各评价指标的加权和作为改良土壤效果的综合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改良效果综合主成分可以代表86.93%的不同预处理麦秸改良效果变异信息,且服从正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客观性,可以用于预处理麦秸改良土壤效果的评价。在7个指标中,第一公因子以全氮含量(wTN)、孔隙分形维数(Dp)、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FD)、土壤有效含水率(θ)的贡献率较大(达49.92%);第二公因子以秸秆分解率(Rd)、累积入渗量(I150)和土壤累积蒸发量(Ec)的贡献率较大(达37.01%)。不同预处理秸秆改良土壤综合效果优劣依次为T6、T7、T3、T5、T4、T2、T1。氨化秸秆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优于未氨化秸秆,粉碎秸秆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优于未粉碎秸秆,氨化秸秆与硫酸钙改良剂混合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优于与硫酸铝改良剂混合配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 预处理 改良土壤 主成分分析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预处理秸秆对土壤蒸发及秸秆分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增丽 王珍 冯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6-821,共6页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培养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氨化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配施后对土壤蒸发特性及秸秆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施入土壤后明显提高了土壤的累积蒸发量,粉碎氨化秸秆具有降低累积蒸发量的作用,其与无机土壤改良...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培养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氨化及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配施后对土壤蒸发特性及秸秆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施入土壤后明显提高了土壤的累积蒸发量,粉碎氨化秸秆具有降低累积蒸发量的作用,其与无机土壤改良剂混合配施后,降低土壤蒸发强度作用显著,提高了土壤的耐旱性.长秸秆和粉碎秸秆单独施入土壤后明显提高了土壤的蒸发失水比,粉碎氨化秸秆能持续降低土壤的蒸发失水比,当其与土壤改良剂混合后抑制土壤无效蒸发作用周期延长.秸秆施入土壤后的分解高峰主要发生在30 d内.短期内秸秆粉碎程度对其分解速率作用不明显,粉碎氨化秸秆提高秸秆分解率效果显著.土壤耗水特征各指标累积蒸发量E c、蒸发速率a·b、蒸发失水比pwl各指标之间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能较好地表征土壤蒸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粉碎 氨化 累积蒸发量 蒸发失水比 秸秆分解率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单螺杆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平台开发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增丽 王青阳 +2 位作者 孙卓辉 王宗明 刘兆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为推进过程流体机械一流课程建设步伐,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培养的要求,完善了实验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了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基于... 为推进过程流体机械一流课程建设步伐,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培养的要求,完善了实验课程内容体系,设置了开放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可实施开放性、探索性实验的单螺杆压缩机工作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既能够实现单螺杆压缩机关键性能参数及p-V图的测试,还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参数,开展变工况性能研究及热力变形特性研究。该平台可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较高的教学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技术 单螺杆压缩机 开放探索式 实验教学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单螺杆压缩机几何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增丽 冯全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7,78,共5页
根据单螺杆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特性,分析了单螺杆压缩机中啮合副的几何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不同中心距系数和星轮螺杆直径比情况下压缩机的排气量,排气孔口位置和面积以及在排气孔口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流动损失... 根据单螺杆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特性,分析了单螺杆压缩机中啮合副的几何参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不同中心距系数和星轮螺杆直径比情况下压缩机的排气量,排气孔口位置和面积以及在排气孔口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流动损失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排气量随星轮螺杆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中心距系数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排气开始位置不受星轮螺杆直径比变化的影响,只随中心距系数的增大而往排气侧延迟,排气孔口面积则随星轮螺杆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在排气孔口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随星轮螺杆直径比增大,排气过程的流动阻力损失线性增加。该分析结果为压缩机改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压缩机 中心距系数 星轮螺杆直径比 性能
下载PDF
舰船用星型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增丽 申迎峰 +2 位作者 王振波 余小玲 冯全科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1,15,共7页
为了研究舰船用星型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工作机理,本文根据星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多台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的数值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多台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热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并联压缩机台数及充气工作参数对任意时刻气... 为了研究舰船用星型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工作机理,本文根据星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多台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的数值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对多台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热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并联压缩机台数及充气工作参数对任意时刻气罐内的压力、压缩机的实际排量和充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充气时气瓶内压力升高增快,单台压缩机的瞬时充气量降低。随并联台数的增加,气瓶内压力的升高值成线性增加,但单台压缩机的瞬时充气量的减小值及充气时间会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气瓶内的瞬时压力逐渐升高,单台压缩机的瞬时充气量逐渐降低,初始压力越高,单台压缩机瞬时充气量的减小值越小,并联充气过程中达到充气终压的时间越少,且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通过对星型压缩机并联充气过程的研究,可为海洋工程中压缩机的选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压缩机 并联充气过程 数值计算模型 工作机理
下载PDF
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增丽 冯浩 温广贵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为探求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制种玉米合理的水肥调控措施,在石羊河流域中游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了灌水定额(A)、灌水次数(B)、次追肥量(C)和追肥次数(D)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水定额大于400 m^3/hm^2时,对制种玉米大... 为探求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制种玉米合理的水肥调控措施,在石羊河流域中游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了灌水定额(A)、灌水次数(B)、次追肥量(C)和追肥次数(D)的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水定额大于400 m^3/hm^2时,对制种玉米大喇叭口期的深层(6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显著,同时能明显延长制种玉米的营养生长周期,促进物株高增长;不同试验因素相比,灌水定额效应最大,依次为灌水次数、追肥次数和次追肥量,次追肥量的效应最小.垄膜沟灌条件下,制种玉米全生育期灌水6次(播种、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灌水定额为500 m^3/hm^2,灌溉定额为3 000 m^3/hm^2,拔节期追施N肥1次(追肥量200 kg/hm^2)为最优水肥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垄膜沟灌 水肥调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单螺杆制冷压缩机单滑阀能量调节机构的几何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增丽 刘飞龙 +2 位作者 程军明 余小玲 冯全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123,共7页
为了分析单螺杆制冷压缩机单滑阀能量调节机构的工作特性,基于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确定了滑阀在不同负荷下的特征角度,得到了不同负荷下任意转角位置处的有效旁通面积和有效排气孔口面积。分析了旁通口初始位置与排气口初始位置对有效旁通... 为了分析单螺杆制冷压缩机单滑阀能量调节机构的工作特性,基于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确定了滑阀在不同负荷下的特征角度,得到了不同负荷下任意转角位置处的有效旁通面积和有效排气孔口面积。分析了旁通口初始位置与排气口初始位置对有效旁通面积、有效排气口面积、气量调节范围和内容积比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旁通口初始位置越靠近排气端,滑阀在相同的轴向位移下所能调节的气量范围越大,当旁通口初始位置向排气端移动的距离从0增加到15mm时,气量调节范围增大了20%;排气孔口初始位置影响排气开始时间及内容积比,当排气口初始位置向排气侧移动的距离从0增加到15mm时,排气开始角延迟了10°,内容积比增大至2.25倍。通过对单滑阀调节机构几何特性的分析,为今后滑阀调节过程的研究以及滑阀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螺杆制冷压缩机 单滑阀 几何特性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热力循环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增丽 崔庆杰 +3 位作者 崔晋豪 李晓晨 贾广成 孙卓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8-222,共5页
该文基于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设计了开放探索式多热源-多热力循环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既能支持学生开展多种类型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热力性能模拟及热经济性分析,又能支持学生自主进行单螺杆膨胀机、换热器、泵、节流装置等关... 该文基于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设计了开放探索式多热源-多热力循环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既能支持学生开展多种类型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热力性能模拟及热经济性分析,又能支持学生自主进行单螺杆膨胀机、换热器、泵、节流装置等关键设备选型,以及装置运行参数对余热回收系统节能特性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工过程节能原理与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教学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多热源 多热力循环 虚拟仿真系统
下载PDF
往复压缩机混合气体注气增压过程凝析特性分析
18
作者 代泽宇 邵华 +1 位作者 王增丽 肖刚 《压缩机技术》 2023年第4期16-23,共8页
往复压缩机多组分混合气体注气增压过程中,级间冷却发生的介质凝析对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影响极大。为了揭示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增压机理及多级增压级间冷却过程介质凝析特性,基于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基本原理及实际气体状态参数方程,... 往复压缩机多组分混合气体注气增压过程中,级间冷却发生的介质凝析对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影响极大。为了揭示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增压机理及多级增压级间冷却过程介质凝析特性,基于变质量系统热力学基本原理及实际气体状态参数方程,构建了混合气体增压、冷却过程数值计算模型,得到了各组分的多级增压过程压力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合气体增压过程级间冷却凝析特性和确保不发生凝析的最适级间冷却温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气体注气增压过程中,水蒸气更易发生凝析,且不同压比工况下,压比为2∶4∶8∶25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凝析量最小;随着压缩机级数的增加,最适级间冷却温度逐渐升高;水蒸气的最适级间冷却温度恒大于二氧化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增压机理 凝析特性 级间冷却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