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enatide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JAK1/STAT1的表达及胰岛B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奇金 邹大进 +3 位作者 田建卿 丁薇 丁长花 冯正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肽Exenatide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组织JAK1/STAT1的表达及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别用Exenatide、二甲双胍和生理盐水作用于模型大鼠...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肽Exenatide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组织JAK1/STAT1的表达及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分别用Exenatide、二甲双胍和生理盐水作用于模型大鼠。检测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Exenatide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疗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胰岛组织JAK1转录激活子1(STAT1)的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Ⅴ/PI染色法比较各组胰岛B细胞对氧化应激诱发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Exenatide治疗组ISI增高,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均<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相比,Exenatide组胰岛组织中JAK1/STA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且H2O2诱发的胰岛B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结论 Exenatide可能通过调节JAK1/STAT1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B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胰岛素抵抗 JAK1/STAT1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教学医院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奇金 徐晓璐 +2 位作者 邹大进 徐正梅 赵家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96-98,共3页
住院医师是教学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后备力量。其临床技能的提高是医院医疗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住院医院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统一培训标准,规范培训步骤与管理,有助于住院医师成长及其临床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 教学医院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Ku70反义寡核苷酸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奇金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Ku70反义寡核苷酸(ASODNs)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的放疗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31I标记Ku70 ASODNs,建立甲状腺癌TT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通过Ku70 ASODNs和(或)放射处理,观察小鼠成瘤率、死亡率和肿瘤生长情况... 目的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Ku70反义寡核苷酸(ASODNs)对甲状腺癌荷瘤小鼠的放疗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31I标记Ku70 ASODNs,建立甲状腺癌TT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通过Ku70 ASODNs和(或)放射处理,观察小鼠成瘤率、死亡率和肿瘤生长情况。利用AnnexinⅤ/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不同处理后小鼠肿瘤组织Ku70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PCNA)和凋亡指标(Bcl-2)的表达。结果经131I标记Ku70 ASODNs处理后,肿瘤组织Ku70蛋白表达下调;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降低,而且小鼠成瘤率下降,死亡率亦降低(P<0.01);并且131I-ASODNs组肿瘤体积与单纯131I-Na处理组相比也有降低(P<0.05)。细胞凋亡检测发现131I-ASODNs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35.6%)高于ASODNs组(10.4%)和生理盐水组(9.2%),与131I-Na组(26.6%)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检测发现131I-ASODNs组肿瘤组织细胞中的PCNA和Bcl-2表达与对照组和ASODNs组相比都降低。结论 131I标记Ku70 ASODNs能显著抑制甲状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Ku70表达抑制和PCNA及Bcl-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 反义寡核苷酸类 KU70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
原文传递
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医院的实施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奇金 王艺伟 +3 位作者 刘随意 王峰 邹大进 徐晓璐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18期7-8,共2页
医学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目前我国高校育人的新模式。现就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医院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措施和方法、效果对比、存在问题和思考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 医学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目前我国高校育人的新模式。现就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医院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措施和方法、效果对比、存在问题和思考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培养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教学医院 实习阶段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荣炜 邹大进 +8 位作者 王奇金 丁长花 王鸿燕 高从容 李慧 冯正康 鲁瑾 徐茂锦 黄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3-837,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13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血糖和血压控制组(简称对照组,32例),B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组(32例),C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加维生素E组(32例)和D组血糖、血压...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13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血糖和血压控制组(简称对照组,32例),B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组(32例),C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加维生素E组(32例)和D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加复方丹参滴丸组(34例)。其中D组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证8例、气阴两虚证5例、阴阳两虚证8例及血瘀气滞证13例。定期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压(BP),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年时均行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动态观察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分析与FBG、血脂和BP等关系。结果共有105例患者完成了5年随访。4组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呈降低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升高之势,C组和D组略优于B组,但明显优于A组;5年间,各组患者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波动不明显。病程中4组患者颈动脉IMT均逐渐增厚,且斑块数量逐渐增多,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D组增厚的程度明显小于其他3组(均P<0.01)。糖尿病患者IMT与HbA1c、HDL-C、LDL-C、TC和TG密切相关,尤其是D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有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复方丹参滴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解读 被引量:88
6
作者 王一然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8-831,共4页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我国慢性病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未来8年慢性病防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 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我国慢性病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未来8年慢性病防治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规划》的重点在于加强慢性病的宣教和预防,减轻医疗负担;难点在于分级诊疗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综合预防 分级诊疗 资源分配 指南
原文传递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前勇 邹大进 +1 位作者 黄勤 王奇金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治疗组,两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1.d-1灌胃,1次/d,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糖尿病...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治疗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治疗组,两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1.d-1灌胃,1次/d,每组10只。后两组大鼠糖尿病模型构建成功后的第10周末测定血糖、肾重/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并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肾组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结果:糖尿病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但肾重/体重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组织MDA含量、CAT活性明显增加(P<0.01),T-AOC、GSH含量和Cu,Zn-SOD、GSH-Px、GR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治疗组肾组织MDA含量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T-AOC、GSH含量和Cu,Zn-SOD、GSH-Px、GR活性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存在明显氧化应激反应,吡格列酮具有不依赖其降糖效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而起到保护肾脏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 糖尿病肾病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 被引量:12
8
作者 邹大进 王奇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盐酸吡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 抗糖尿病药物 血糖 胰岛素血症 三酰甘油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西布曲明减重治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从容 杨凌辉 +1 位作者 王奇金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 :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 IL- 6水平及西布曲明减重治疗对其的影响。 方法 :4 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别接受西布曲明 (2 5例 )和安慰剂 (2 0例 )治疗 2 4周 ,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及 IL- 6的浓度 ,计算... 目的 :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 IL- 6水平及西布曲明减重治疗对其的影响。 方法 :4 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别接受西布曲明 (2 5例 )和安慰剂 (2 0例 )治疗 2 4周 ,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及 IL- 6的浓度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并与正常对照组 (1 6例 )进行比较。 结果 :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5 ) ,经过 2 4周治疗后 ,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质量、BMI和腰围均有明显下降 (P<0 .0 0 5 ,P<0 .0 5 ) ,但西布曲明治疗组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P<0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比 ,单纯性肥胖患者空腹血清 IL- 6、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明显升高 (P<0 .0 0 5 )。西布曲明治疗后 ,血清 IL- 6、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 .0 0 5 ) ,而安慰剂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及 HOMA- IR较治疗前下降 (P<0 .0 5 ) ,IL- 6有下降趋势 ,但 P>0 .0 5。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 IL- 6水平与 BMI、腰围、空腹胰岛素及 HOMA- IR密切相关 (P<0 .0 5 ,P<0 .0 0 5 ,P<0 .0 1 )。西布曲明组的血清 IL- 6的下降与 BMI、HOMA- IR的下降呈明显正相关 (P<0 .0 5 ) ,与腰围下降相关性更大 (P<0 .0 1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血清 IL-6 西布曲明 治疗
下载PDF
胆汁酸与糖脂代谢疾病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逸飞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0-784,共5页
胆汁酸(bile acid,BA)作为胆汁的成分之一,参与脂肪消化吸收和胆固醇代谢。近年研究发现,胆汁酸还是一种信号分子,不仅可以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G protein 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 胆汁酸(bile acid,BA)作为胆汁的成分之一,参与脂肪消化吸收和胆固醇代谢。近年研究发现,胆汁酸还是一种信号分子,不仅可以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G protein 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5,TGR5)等结合调节自身代谢,还在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阐明其作用机制将为诊治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胆汁酸在糖脂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类和盐类 2型糖尿病 减重手术 非酒精性脂肪肝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G蛋白偶联的胆汁酸受体
原文传递
艾塞那肽对高原地区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永明 李素芝 +5 位作者 陈仕迅 李川 邹密 龚运兵 黄勤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高原地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监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高原地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监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后,患者FBG、2hPBG、HbA1c、体质量指数,血脂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并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高海拔 血糖
原文传递
格列美脲 被引量:7
12
作者 邹大进 王奇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7-548,共2页
关键词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药物 药理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翟骁 王一然 +1 位作者 朱明向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6-721,共6页
氧化应激损伤是导致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编码RNA及非编码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受损的组织细胞修复再生,因此MSC-exo在氧化应激所致疾病的治疗中有巨... 氧化应激损伤是导致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编码RNA及非编码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受损的组织细胞修复再生,因此MSC-exo在氧化应激所致疾病的治疗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MSC-exo在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心血管损伤、肺组织损伤、肾脏损伤、肝细胞损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氧化性应激 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多因素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髂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那娜 王奇金 +3 位作者 吴鸿 黄勤 丁长花 邹大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通过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多种因素后,其髂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照研究强化控制100例资料完整的新诊断T2DM患者3年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指标及髂总动脉IMT的...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通过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多种因素后,其髂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对照研究强化控制100例资料完整的新诊断T2DM患者3年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生理指标及髂总动脉IMT的变化情况。先单因素分析,再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别分析干预前后髂总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3年的强化干预,髂总动脉IMT治疗后为(0.72±0.18)mm,较治疗前的(0.80±0.15)mm明显降低(P<0.01);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改善(P<0.05),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强化干预前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TC为髂总动脉IMT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TC、体质量指数(BMI)、性别为髂总动脉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的髂总动脉IMT可通过早期多因素强化干预而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其强化干预前后的影响因素分别为SBP、FPG、TC及TC、BMI、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髂动脉中膜厚度 危险因素 多元分析 回归分析 血脂异常 血糖 人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检测对甲状腺腺瘤患者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逸飞 王奇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17-419,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腺瘤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采用RT-PCR方法检测Wnt-1,β-catenin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腺瘤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采用RT-PCR方法检测Wnt-1,β-catenin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疾病组Wnt-1,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升高。肿瘤组织中,疾病组的Wnt-1蛋白表达阳性率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Wnt-1表达与甲状腺腺瘤患者肿瘤直径密切相关。β-catenin表达也与甲状腺腺瘤患者肿瘤直径密切密切相关。甲状腺腺瘤患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且其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Wnt-1蛋白 Β-CATENIN蛋白
下载PDF
网络互动平台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联合应用研究——以甲状腺结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一然 翟骁 +4 位作者 何逸飞 陈榕 王雅杰 袁鹏群 王奇金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索微信等互动软件在内科(以甲状腺结节为例)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13级本科生随机选取2个班级,分为微信班(实验组)和普通班(对照组)。微信组学生使用微信、"Hi现场"以及"问卷星"等预习、上课和答题;... 目的:探索微信等互动软件在内科(以甲状腺结节为例)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13级本科生随机选取2个班级,分为微信班(实验组)和普通班(对照组)。微信组学生使用微信、"Hi现场"以及"问卷星"等预习、上课和答题;普通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获得学习反馈。结果:微信班和普通班的随堂测验分数分别是(77.58±16.64)分和(72.73±19.53)分,P=0.027;并且微信班的学生反馈收获更大。结论:微信、"Hi现场"以及"问卷星"等互动软件能提高甲状腺结节大班课教学的效果,值得在内科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Hi现场 问卷星 内科学 甲状腺
下载PDF
抑胃多肽主动免疫治疗对大鼠行为活动的影响
17
作者 田建卿 王越 +4 位作者 林宁 邹大进 孙树汉 曹怡 王奇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943,共5页
目的:观察抑胃多肽(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的SD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GIP靶向的人工抗原(GIP-KLH);对照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KLH。检测血清中GIP抗体滴度水平,观察疫苗... 目的:观察抑胃多肽(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的SD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GIP靶向的人工抗原(GIP-KLH);对照组如期皮下多点注射KLH。检测血清中GIP抗体滴度水平,观察疫苗诱生抗体对GIP促进胰岛β细胞MIN6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两组在行为学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首次免疫接种后4周,即产生了高滴度GIP特异性抗体,如期继续免疫接种,抗体水平进一步增高;实验组血清较对照组可以显著抑制GIP的促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P<0.01);行为学实验中,自发活动测试实验组总路程(P<0.01)、平均速度(P<0.01)、活动时间(P<0.05)、活动次数(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休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Morris水迷宫测试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抗原GIP-KLH能打破机体免疫耐受,诱生GIP特异性抗体;GIP靶向的主动免疫干预治疗使大鼠自发活动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胃多肽 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 自发活动 学习 记忆
原文传递
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脂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倪婷婷 邹大进 +3 位作者 黄勤 王奇金 丁长花 冯正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8-981,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25例,强化血糖、血压控制;B组12例,A组基础上加用强化血脂治疗;C组20例和D组15例,在... 目的观察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25例,强化血糖、血压控制;B组12例,A组基础上加用强化血脂治疗;C组20例和D组15例,在B组基础上分别加用维生素E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 A组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水平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均<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逐步校正年龄、性别、BMI、WHR、血糖和血压后,较高水平的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浓度与强化控制血脂相关(P<0.01)。结论强化控制血脂较未强化控制血脂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水平升高,肥胖抑制素可能与脂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抑制素 强化控制血脂 脂代谢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晶晶 王一然 王奇金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241-244,304,共5页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现有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存在局限性。随着疾病的进展,较多病人虽联合多种口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干预,仍不能长期良好控制...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现有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存在局限性。随着疾病的进展,较多病人虽联合多种口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干预,仍不能长期良好控制血糖和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目的,还存在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风险,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包括胰岛细胞、干细胞移植,诱导胰岛α细胞向B细胞转化,或诱导肝细胞转化的细胞治疗为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2型糖尿病的细胞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细胞治疗 细胞移植 细胞转化 综述
下载PDF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仁辉 翟骁 +1 位作者 鲁瑾 王奇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 muciniphila)是一种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肥胖患者肠道菌群中的A. muciniphila丰度明显降低。许多证据表明A. muciniphila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低度炎症呈负相关。A. muciniphila不仅可以保护肠道上皮细胞...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 muciniphila)是一种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肥胖患者肠道菌群中的A. muciniphila丰度明显降低。许多证据表明A. muciniphila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低度炎症呈负相关。A. muciniphila不仅可以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及黏液层的完整性发挥代谢保护作用,在炎症反应过程中A. muciniphila也能通过调节性T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以及非经典Toll样受体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就A. muciniphila与肥胖的相关性及分子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