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SB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妍春 左剑恶 肖晶华 《中国沼气》 2002年第4期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处理自配有机废水小试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 ,随着运行时间和水力上升流速 (Vup)的增加 ,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增大 ,且污泥床下部污泥的粒径大于污泥床上部的 ;颗粒污泥在清水中的静沉速与颗粒粒径成正比 ,二者... 本文研究了处理自配有机废水小试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 ,随着运行时间和水力上升流速 (Vup)的增加 ,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增大 ,且污泥床下部污泥的粒径大于污泥床上部的 ;颗粒污泥在清水中的静沉速与颗粒粒径成正比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Allen公式来描述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B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颗粒粒径 沉速 细菌分布 废水处理
下载PDF
EG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妍春 左剑恶 肖晶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在间歇条件下 ,针对未接触和接触过氯苯的颗粒污泥 ,研究了氯苯对它们产甲烷活性的抑制及恢复 ;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EG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的情况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氯苯均会对未接触氯苯的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 ;而接触... 在间歇条件下 ,针对未接触和接触过氯苯的颗粒污泥 ,研究了氯苯对它们产甲烷活性的抑制及恢复 ;在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EGSB反应器处理含氯苯有机废水的情况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氯苯均会对未接触氯苯的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 ;而接触过氯苯的颗粒污泥具有一定适应能力 ,只有氯苯浓度为 1 0 0mg/L时才有较明显抑制 .在动态运行过程中 ,进水氯苯浓度为 1 0~ 5 0mg/L ,前 65天出水氯苯浓度均低于 7mg/L ,66d后出水氯苯浓度突增至 2 5mg/L以上 ,停止投加氯苯后 ,出水氯苯浓度在 3 4~ 3 8 3 2mg/L之间无规律波动 ,说明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对氯苯有较强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B反应器 颗粒污泥 含氯苯有机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脉黄芪合剂对鼠环孢素肾病保护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2 位作者 童俊容 王寅 唐咸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生脉黄芪合剂(SMHQM)对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橄榄油5 ml/(kg.d);模型组给予CsA25 mg/(kg.d);预防组给予CsA25 mg/(kg.d)+SMHQM5 ml/(kg.d... 目的观察生脉黄芪合剂(SMHQM)对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橄榄油5 ml/(kg.d);模型组给予CsA25 mg/(kg.d);预防组给予CsA25 mg/(kg.d)+SMHQM5 ml/(kg.d)。观察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24 h尿量、血肌酐、尿素氮和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CD68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尿量增多,尿素氮、肌酐上升,肾脏组织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CD68、TIMP-1、MMP-9表达均增高;预防组体质量、尿量、尿素氮、肌酐等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肾脏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CD68、TIMP-1、MMP-9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结论SMHQM可防护CsA所导致的肾毒性,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肾脏CD、TIMP-1、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黄芪合剂 环孢素A 肾毒性 肾脏保护作用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海洛因成瘾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妍春 张虹 +1 位作者 朱起之 李村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一次性使用炭肾进行血液灌流(HP),一组用碳酸氢盐透析液、一次性使用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D);两者均通过透析机完成。结果 HP或 HP+ H...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一次性使用炭肾进行血液灌流(HP),一组用碳酸氢盐透析液、一次性使用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D);两者均通过透析机完成。结果 HP或 HP+ HD组,除1例死亡外,患者全部脱瘾,戒断症状消失。 HD组经治疗后戒断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加用 HP治疗 2~3次后,戒断症状完全消失。两组中各有 1例复吸后经 HP+ HD治疗仍有效。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结合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戒毒方法,且安全、少痛苦、患者易接受、无成瘾性、无耐受性、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洗 血液透析 海洛因成瘾
下载PDF
舒洛地特用于慢性肾炎患者巩固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妍春 童俊容 +1 位作者 刘宏 梁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633-3636,共4页
目的用舒洛地特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巩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30例。IgA肾病2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应用舒洛地特之前均已持续治疗1年以上;所有病例入选时晨尿红细胞计数>3万... 目的用舒洛地特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巩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30例。IgA肾病2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应用舒洛地特之前均已持续治疗1年以上;所有病例入选时晨尿红细胞计数>3万/mL,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0.5 g小于1 g;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正常。所有患者维持原方案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用药组维持原治疗不变;舒洛地特组停用双密达莫片改为舒洛地特2粒/次,250 LSU/粒,2次/d,应用1个月后改为1粒/次,2次/d。加药前及后每月末复查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并计数、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观察3个月。结果尿蛋白定量正常用药组于治疗2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1),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P<0.01);舒洛地特组于治疗1个月后已明显降低(P<0.01),后每月均较前月明显降低(P<0.01),2、3个月与正常用药组比较更低(P<0.01)。尿红细胞计数方面:舒洛地特组于1个月后明显降低(P<0.01),之后逐月降低(P<0.01);而正常用药组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发现异常,无出血等意外情况发生,无一例退出研究。结论在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巩固治疗疗效确切,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慢性肾炎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大黄有效部位保护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机制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3 位作者 童俊容 王淑美 王寅 唐咸国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有效部位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大黄有效部位干预1、2、3组。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CD68、Ⅲ型和Ⅳ型胶原... 目的:探讨大黄有效部位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大黄有效部位干预1、2、3组。HE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CD68、Ⅲ型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HE染色发现阳性对照组和大黄有效部位组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比模型组明显减少;模型组肾组织的CD68、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表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大黄有效部位干预组。结论:大黄有效部位可下调CCN大鼠CD68、Ⅲ型胶原、Ⅳ型胶原表达,表明其在延缓CCN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有效部位 慢性环孢素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贝那普利 大鼠
下载PDF
舒洛地特干预肾间质纤维化进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2 位作者 童俊容 梁莹 唐咸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03-380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舒洛地特能否干预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F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及舒洛地特干预1、2、3组。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测定肾组织胶原Ⅲ、胶... 目的初步探讨舒洛地特能否干预肾间质纤维化(RIF)进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F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及舒洛地特干预1、2、3组。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测定肾组织胶原Ⅲ、胶原Ⅳ及CD68的表达。结果光镜观察发现,RIF模型组肾组织有较多单核巨噬细胞(MC/MP)浸润,各舒洛地特干预组及阳性对照组浸润的MC/MP数明显减少,而正常对照组仅见少量MC/MP浸润。各组大鼠肾组织测定的肾间质胶原Ⅲ、胶原Ⅳ、CD68表达变化趋势与光镜观察的MC/MP浸润变化趋势相似。以RIF模型组浸润的MC/MP最多,胶原Ⅲ、胶原Ⅳ、CD68的表达也最高。结论舒洛地特可减少MC/MP浸润从而下调RIF模型大鼠胶原Ⅲ、胶原Ⅳ、CD68表达,表明其在延缓RIF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肾间质纤维化 慢性环孢素肾病
下载PDF
大黄有效部位对环孢素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1 位作者 王寅 唐咸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mL/(kg.d)橄榄油]﹑模型组[30 mg/(kg.d)CsA]﹑治疗组[1~2周:30 mg/(kg.d)CsA,3~4周:30 mg/(kg.d)CsA+50 mg/(k...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 mL/(kg.d)橄榄油]﹑模型组[30 mg/(kg.d)CsA]﹑治疗组[1~2周:30 mg/(kg.d)CsA,3~4周:30 mg/(kg.d)CsA+50 mg/(kg.d)Rep]﹑预防组[30 mg/(kg.d)CsA+50 mg/(kg.d)Rep],每组各15只。每周观察大鼠24 h尿量,取血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4周后,取肾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时做组织切片病检,用肾小管评分评价肾脏损害程度。结果给药2周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尿量明显增加,Scr和BUN水平明显增高,肾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明显异常;3~4周后给予Rep,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明显改善。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尿量、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差别,其肾脏损伤程度也轻于模型组。结论大黄有效部位能有效减轻CsA所致的肾组织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有效部位 环孢霉素A 肾毒性 肾脏保护作用
下载PDF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病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妍春 朱起之 何燕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凯时加速尿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尿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妍春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凯时 速尿 治疗 血液透析 残余尿量 保护作用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3 位作者 童俊容 王淑美 王寅 唐咸国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CCN)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三组舒洛地特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变化;实验末取肾组织行HE、PAS及Masson染色...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大鼠(CCN)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三组舒洛地特干预组,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尿素氮和肌酐的变化;实验末取肾组织行HE、PAS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分析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电镜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4周后所有用药组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可见典型CCN改变,各用药组大鼠的CCN病变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细胞核固缩,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各用药组病变较轻。结论舒洛地特干预用药可减轻环孢霉素肾毒性,早期干预效果更好,舒洛地特预防环孢霉素A肾毒性优于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慢性环孢素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病人粒细胞表面Mac-1、CD18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3-586,共4页
本研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了创伤性休克时,多形核粒细胞(poly一morphonuclearleukocytes,PMNs)表面Mac一1、CD18的表达。结果表明,创伤后PMNs表面Mac一1和CD1... 本研究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了创伤性休克时,多形核粒细胞(poly一morphonuclearleukocytes,PMNs)表面Mac一1、CD18的表达。结果表明,创伤后PMNs表面Mac一1和CD18表达有下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休克 粒细胞 膜糖蛋白
下载PDF
舒洛地特干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2 位作者 童俊容 王寅 唐咸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301-302,共2页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肾组织TGF-β1、TIMP-1、MMP-9 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机理.方法1. 雄性大鼠 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H);模型组(MX);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舒洛地特干预 1、2、3 组...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环孢素肾病肾组织TGF-β1、TIMP-1、MMP-9 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机理.方法1. 雄性大鼠 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H);模型组(MX);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舒洛地特干预 1、2、3 组(WY1、WY2、WY3).实验末冰上分离肾脏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TIMP-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GF-β1、TIMP-1 和MMP-9 蛋白表达.结果1.VH组有少量 TGF-β1与TIMP-1mRNA表达,其它各组表达增加,而舒洛地特各干预组及YDY组的表达要低于 MX组,各干预组的表达低于YDY组.舒洛地特干预组表达水平随着用药时间的延迟而逐渐增高.2.三种蛋白表达.① TGF-β1蛋白表达:WY1、WY2 组表达与VH组相近,WY3组比之降低,YDY组比之升高;各组均高于MX组,低于YDY组.②TIMP-1 蛋白表达: WY1、WY2 组表达与VH组相近,WY3 组比之降低;各干预组均低于MX及YDY 组,而YDY组高于MX组.③MMP-9蛋白表达:MX、WY1 组表达水平与VH组相近,而其它干预组及YDY组均增高,以 YDY组为最高.结论 舒洛地特通过影响大鼠肾组织TGF-β1、TIMP-1、MMP-9的表达,参与了慢性环孢素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慢性环孢素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尸体移植肾80例穿刺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妍春 胡卫列 赖晃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91-1892,共2页
目的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 目的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0例移植肾进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24例,其中1例合并移植肾感染,1例合并肾小球轻微病变,1例合并膜性肾病Ⅰ期;环孢霉素肾病23例,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Ⅳ级,2例合并移植肾肾小球疾病;移植肾肾小球疾病15例(主要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血管性排斥反应1例;IgA肾病3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移植肾感染1例;IgM肾病1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休克时白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为探讨休克时白细胞膜表面ICAM-1的变化。方法:以烧伤和创伤休克为模型,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休克时白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结果:烧伤及创伤后白细胞表面ICAM-1表达未见增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灼伤 白细胞 膜蛋白 烧伤 休克 ICAM-1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LFA-1、ICAM-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4-244,25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外周血白细胞 LFA-1 ICAM-1
下载PDF
高危出血血透患者应用舒洛地特抗凝1例
17
作者 王妍春 李静 唐湘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3-663,共1页
关键词 血透患者 舒洛地特 高危出血 右侧输尿管恶性肿瘤 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功能不全 多脏器功能衰竭 抗凝 高血压病Ⅲ期 多发性脑梗死
下载PDF
烧伤休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LFA-1及其配基表达的变化
18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徐安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烧伤休克大鼠为模型 ,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结果 烧伤后 2h白细胞表面LFA -1,I CAM -1表达无明显变化。在烫伤后 ... 目的 探讨烧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烧伤休克大鼠为模型 ,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结果 烧伤后 2h白细胞表面LFA -1,I CAM -1表达无明显变化。在烫伤后 5h ,多形核粒细胞表面LFA -1,ICAM -1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单核白细胞表面LFA -1表达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ICAM -1始终无变化。结论 烧伤后白细胞表面LFA -1与ICAM -1表达量随着休克进展而呈下降趋势 ,尤以LFA -1为明显 ,说明白细胞表面LFA -1表达量与休克不同时期相关联 ,而ICAM -1表达变化与LFA -1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白细胞 膜蛋白 LFA-1 配基
下载PDF
海洛因过量昏迷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重症肺炎1例
19
作者 王妍春 朱起之 童俊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82-882,共1页
关键词 海洛因过量 昏迷 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肺炎
下载PDF
成功救治氟吗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
作者 王妍春 杨佩芝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22-622,共1页
关键词 救治 氟吗宁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