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进程及发展模式研究
1
作者 韩金博 史佳林 +2 位作者 孙国兴 胡文星 王姝逸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天津市落实中央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的具体实践。本文在总结归纳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做法基础上,依据广泛实地调研,按全市10个涉农区每个区各选1个取得初步成效的典型村,进行发...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是天津市落实中央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的具体实践。本文在总结归纳天津市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主要做法基础上,依据广泛实地调研,按全市10个涉农区每个区各选1个取得初步成效的典型村,进行发展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方案的科学性需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要素制约瓶颈亟待破解、示范带动和可复制性任重道远等问题。为有利、有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笔者提出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远近结合;培育特色产业,推进融合发展;破解要素瓶颈,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示范带动,实现区域共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乡村振兴 示范村 创建进程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浅谈示范户在农业科技项目推广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姝逸 杨靖峰 +1 位作者 李冰 刘悦芳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第3期39-41,共3页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加快农业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的农技推广新方法,使科技示范户真正成为农村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进行科技示范的带头人。文章探讨了科技示范户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培训、...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加快农业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的农技推广新方法,使科技示范户真正成为农村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进行科技示范的带头人。文章探讨了科技示范户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培训、管理与扶持等问题,以引起在实际操作中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户 农业科技项目 重要作用
下载PDF
浅谈农业科技档案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11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章对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作者多年的档案管理经验对农业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进行了比较科学地划分,并对归档材料及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今后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 归档范围 管理要求
下载PDF
机械起垄覆膜栽培 实现紫甘薯高产高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第2期8-8,共1页
紫甘薯起垄覆膜栽培是实现其高产、优质及高效的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在肥力低下的地块,地膜覆盖产生的增温、保墒、灭草及防止肥料营养流失等作用非常明显。起垄栽培可增厚土层,有利于块根膨大。特别是紫甘薯下扎能力强,起垄栽培能最... 紫甘薯起垄覆膜栽培是实现其高产、优质及高效的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在肥力低下的地块,地膜覆盖产生的增温、保墒、灭草及防止肥料营养流失等作用非常明显。起垄栽培可增厚土层,有利于块根膨大。特别是紫甘薯下扎能力强,起垄栽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栽培 覆膜栽培 紫甘薯 机械 地膜覆盖 营养流失 厚土层 肥力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智能监控系统的使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姝逸 陆建高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章通过对设施番茄的灰霉病发生与番茄生育期、环境温度及湿度间的关系进行田间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番茄灰霉病预测与防治管理系统进行生产指导。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智能 监控 系统
下载PDF
农技宝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王姝逸 张鑫 +1 位作者 单宏亮 张伯平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农技宝业务是依托中国电信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和农技宝平台,为农户和农业主管部门、农技专家提供的一套满足农技推广、交流、互动、服务、管理等应用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本文介绍了农技宝的系统总体框架及特点、网络架构、安全机制、Ap... 农技宝业务是依托中国电信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和农技宝平台,为农户和农业主管部门、农技专家提供的一套满足农技推广、交流、互动、服务、管理等应用需求的综合信息服务。本文介绍了农技宝的系统总体框架及特点、网络架构、安全机制、App端系统设计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宝 系统设计 实现
下载PDF
移动农技通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王姝逸 刘伟 +1 位作者 卢东琪 李冰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铺开,高速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范围己遍布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手机这一便携式终端搭建的移动信息传播平台较传统网络和计算机更易掌握、更有时效,这为广大农户获取农业信息增加了一个新途径,为实现及时的农业信息服...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铺开,高速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范围己遍布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手机这一便携式终端搭建的移动信息传播平台较传统网络和计算机更易掌握、更有时效,这为广大农户获取农业信息增加了一个新途径,为实现及时的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农技通 系统设计 实现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移动农技通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靖峰 邓永卓 +1 位作者 王姝逸 李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9-371,共3页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降低作物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的损失。通过对移动终端行业应用和农民需求的分析,结合农业生产技术、模型技术、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Android的C/S架构的移动农技通。
关键词 ANDROID 农业信息化 移动农技通
下载PDF
浅议微信平台对农技推广的作用
9
作者 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18年第1期42-43,共2页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农业信息传播已是"最后1m"的问题。微信时代的开启为广大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又增加了一个新途径。基于手机和微信这一便携式终端共同搭建的移动信息传播平台,较其他传播途径更为时效...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农业信息传播已是"最后1m"的问题。微信时代的开启为广大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又增加了一个新途径。基于手机和微信这一便携式终端共同搭建的移动信息传播平台,较其他传播途径更为时效,为实现新媒体时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农技推广 作用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靖峰 王姝逸 杜佳林 《农业网络信息》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机构、人员信息在收集、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可以覆盖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系统,避免了因逐级上报产生的数据不统一、数据错误、效率低、成本高、...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基本完成,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机构、人员信息在收集、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可以覆盖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系统,避免了因逐级上报产生的数据不统一、数据错误、效率低、成本高、保密性差、统计时间过长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天津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与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洁 邓永卓 +2 位作者 杨靖峰 王姝逸 李冰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第4期3-5,共3页
天津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采用J2EE标准,以3S、专家系统、物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核心,开发智能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市场交易信息系统、专家视频会诊系统、政务公开系统及温室智能管理六类应用系统,开发Web网络、触摸屏和基于A... 天津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采用J2EE标准,以3S、专家系统、物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为核心,开发智能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市场交易信息系统、专家视频会诊系统、政务公开系统及温室智能管理六类应用系统,开发Web网络、触摸屏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三种应用终端。实现产前、产中及产后信息快速采集、综合管理、监测预警及实时发布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信息平台 开发与构建
下载PDF
温室生态健康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永卓 李洁 +1 位作者 王姝逸 杨靖峰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第6期8-9,共2页
文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目前发展现状,延伸到设施农业的温室生态健康问题,提出了基于温室生态健康理念下的温室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温室生态系统综合症诊断技术、温室病虫害动态模型技术以及温室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管理配套措施的实... 文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目前发展现状,延伸到设施农业的温室生态健康问题,提出了基于温室生态健康理念下的温室生态系统模拟技术、温室生态系统综合症诊断技术、温室病虫害动态模型技术以及温室生态系统健康综合管理配套措施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温室作物生产过程中种植作物种类及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和温室操作调控等各个生产环节的预警、决策和技术实施,保障设施农业生产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生态健康 设施农业 应用
下载PDF
天津市水稻旱直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爱军 王姝逸 +2 位作者 杜佳林 邓国凤 柳青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章介绍了天津市水稻旱直播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在水稻旱直播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前发展水稻旱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发展水稻旱直播技术的技术条件、技术要点及广阔前景。
关键词 水稻旱直播 存在问题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天津市粮食生产与施肥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强 李小刚 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化肥利用率低、施肥不合理以及化肥施用后大量损失等问题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作物需肥规律,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作物吸收养分能力;运用农业实用技术体系与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 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化肥利用率低、施肥不合理以及化肥施用后大量损失等问题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作物需肥规律,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作物吸收养分能力;运用农业实用技术体系与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作物、土壤进行施肥,这些技术对提高化肥利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施肥 化肥利用率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土壤墒情测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永卓 杨靖峰 +1 位作者 王姝逸 祁欣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土壤墒情测报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物联网墒情监测的关键技术、土壤墒情测报模型技术以及物联网交互服务终端的开发运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土壤墒情测报工作显著提升了测报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物联网 墒情测报
下载PDF
基于Web的GIS/CCSODS/ES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洁 邓永卓 +1 位作者 杨靖峰 王姝逸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Web的GIS/CCSODS/ES系统的设计、结构、功能与实现。该系统是一套依托PAID平台,基于WebGIS下运行的具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模拟模型预测功能,以及农业基础资源可视化空间查询功能的信息系统。系统具备智能化、数字化...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Web的GIS/CCSODS/ES系统的设计、结构、功能与实现。该系统是一套依托PAID平台,基于WebGIS下运行的具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模拟模型预测功能,以及农业基础资源可视化空间查询功能的信息系统。系统具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集成性、拟合性、实用性6大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WEB 地理信息系统 模拟优化模型
下载PDF
水稻良种生产技术
17
作者 郑爱军 于福安 +2 位作者 王姝逸 顾红艳 李冰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9-21,共3页
文章针对天津市水稻良种繁育采用粮食生产栽培模式的现状,从播前准备、育秧技术、本田管理及收获技术方面,详细阐述了水稻良种生产技术,对提高天津市水稻良种生产水平,保持品种种性,起到规范作用。
关键词 水稻 良种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拱棚盘秧打孔炼苗及机插配套技术
18
作者 谷守贤 李春富 +2 位作者 郑爱军 王姝逸 李艳军 《天津农林科技》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水稻机插秧作业的关键在于与之配套的育秧方式。目前,广泛采用旱育拱棚盘秧,但这种育秧方式易发生水稻秧苗立枯病。防治秧苗立枯病的核心技术是床土调酸培育壮秧,盘育壮秧依赖于科学的床土配方和合理的通风炼苗等措施的落实。通过采用... 水稻机插秧作业的关键在于与之配套的育秧方式。目前,广泛采用旱育拱棚盘秧,但这种育秧方式易发生水稻秧苗立枯病。防治秧苗立枯病的核心技术是床土调酸培育壮秧,盘育壮秧依赖于科学的床土配方和合理的通风炼苗等措施的落实。通过采用打孔通风炼苗的创新技术,实现拱棚昼夜自然通风,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棚盘秧 立枯病 床土调酸 打孔炼苗
下载PDF
紫甘薯色素 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
19
作者 郑爱军 王姝逸 +1 位作者 吴江 李强 《天津农林科技》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文章阐述了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的技术思路、技术难点、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并针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生产的产品色价高,澄清度好。经权威... 文章阐述了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的技术思路、技术难点、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并针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紫甘薯色素、淀粉一体化生产技术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生产的产品色价高,澄清度好。经权威部门检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出口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色素 淀粉 一体化生产
下载PDF
郑州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陈旭宗 王萍 王姝逸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78-83,90,共7页
生境质量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要指标,生境质量的评估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探究郑州市的生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为郑州市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做出权衡,并提供理论支持,以建... 生境质量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重要指标,生境质量的评估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探究郑州市的生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为郑州市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做出权衡,并提供理论支持,以建设高质量生态宜居城市。运用InVEST模型中的Habitat Quality模块,基于2018年、2020年和2022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郑州市的生境质量及其变化情况。郑州市的整体生境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有下滑的趋势,主要受到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开发、建筑施工、耕地转建设用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郑州市生境质量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差异特征。在时间上,郑州市生境质量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能源消耗增加、非法采矿等因素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境质量可以为郑州市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为InVEST模型在中国区域尺度上的应用提供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 郑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