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8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炎性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俊 罗国松 +1 位作者 郑英俊 王学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54例)与PTCD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肝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高于PTCD组(χ^(2)=4.193,4.877,P<0.05);CD3^(+)、CD4^(+)、CD4^(+)/CD8^(+)高于PTCD组,CD8^(+)低于PTCD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PTCD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PTCD组(P<0.05);导管堵塞等并发症7.41%低于PTCD组22.92%(χ^(2)=4.873,P<0.05)。结论ERCP胆管支架置入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支架置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免疫炎性反应 肝功能
下载PDF
王学文作品
2
作者 王学文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 2020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王学文
原文传递
乳头处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并乳腺炎一例
3
作者 王学文 昌健 +3 位作者 冯令军 李佩瑞 孙秀红 申志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98-898,共1页
病人,女,28岁。因发现左乳乳头肿物于2021年11月2日入院。肿物长至约花生米大小时发生破溃,乳头无内陷、无溢液。行左乳乳头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术后半年肿物复发并快速增长至约鸡蛋样大小,呈菜花状,伴压痛及破溃,... 病人,女,28岁。因发现左乳乳头肿物于2021年11月2日入院。肿物长至约花生米大小时发生破溃,乳头无内陷、无溢液。行左乳乳头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术后半年肿物复发并快速增长至约鸡蛋样大小,呈菜花状,伴压痛及破溃,无溢液。既往体健,无HPV病毒感染史。体格检查:双侧乳房对称,左乳头可见大小约7 cm×5 cm的赘生物,呈菜花状,中心破溃,乳房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 乳头状瘤 乳头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扶贫中的问题、意义与路径
4
作者 王学文 李菊红 《体育风尚》 2023年第1期116-118,共3页
为了尽快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美好宏图,全面促进体育扶贫工作的落实。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当前体育扶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扶贫工作落实实际意义,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 为了尽快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美好宏图,全面促进体育扶贫工作的落实。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当前体育扶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扶贫工作落实实际意义,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扶贫工作的优化路径,旨为促进我中农村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服务,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体育扶贫 问题 意义
下载PDF
三种不同饮用水处理方式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王学文 武卫国 +3 位作者 吴征宏 邱丽媛 李晓庆 刘佐民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饮用水对SPF级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54只SPF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饮用高压灭菌水、高压酸化水和无菌水袋水90 d,其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在饲养过程中对饮用水中常规水质指标、微生物以及动物体...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饮用水对SPF级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54只SPF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饮用高压灭菌水、高压酸化水和无菌水袋水90 d,其他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在饲养过程中对饮用水中常规水质指标、微生物以及动物体质量、饮水量、脏器重量和脏器病理形态学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应用SPSS 13.0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饮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合格;14 d内无菌水袋水和酸化水无菌检测均为阴性,高压灭菌水第1天起检测出现阳性;14 d内,酸化水组日均饮水量显著低于高压灭菌水组(P<0.01);与高压灭菌水组相比,水袋水组心脏系数显著升高,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酸化水组肝系数显著增高(P<0.05);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小鼠脏器没有发生病变,为正常脏器组织。结论酸化水和无菌水袋在抑菌方面优于高压灭菌水,无菌水袋水和高压灭菌水在饮水量方面优于酸化水,三种不同处理方式饮用水对于脏器质量和体质量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灭菌水 酸化水 无菌水袋 SPF小鼠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燃烧对NO_(x)、SO_(2)排放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学文 陈隆 +3 位作者 张朝 张鑫 刘鹏中 杨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
生物质与兰炭掺混燃烧被认为是解决大量碳排放、NO_(x)和SO_(2)等空气污染相关问题的潜在途径。分别通过热重试验和滴管炉试验研究纯兰炭、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物空气分级燃烧特性,分析掺混比对混合燃料着火温度、燃尽温度、结渣特性、沾... 生物质与兰炭掺混燃烧被认为是解决大量碳排放、NO_(x)和SO_(2)等空气污染相关问题的潜在途径。分别通过热重试验和滴管炉试验研究纯兰炭、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物空气分级燃烧特性,分析掺混比对混合燃料着火温度、燃尽温度、结渣特性、沾污特性及燃烧特性指数的影响,确定适宜空气分级燃烧比例、最佳燃烧温度和最佳掺混比。结果表明,掺烧生物质可有效降低混合燃料着火点,其着火点由474℃降至300℃,掺烧生物质后燃尽温度略降低,兰炭掺混生物质燃烧未明显提高燃烧特性指数;兰炭粉掺混生物质燃烧有高灰分沉积倾向,结渣倾向小。相比掺烧前,不同温度掺烧生物质后出口NO_(x)和SO_(2)质量浓度均较低,1 200℃出口NO_(x)和SO_(2)质量浓度降幅均较高,分别达87.27%和80.2%。未空气分级时,综合出口NO_(x)等参数得出,适宜生物质质量分数为30%~40%,最佳燃烧温度1 200~1 300℃。分级燃烧时,生物质质量分数30%的NO_(x)初始排放随温度变化平缓,稳定性好,出口NO_(x)质量浓度最低,均低于125 mg/m^(3)。研究结论可为有机固废焚烧处置设备的运行及相关燃烧工况组织调控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混燃烧 兰炭 生物质 燃烧特性 空气分级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TNF-αIL-6及VEGF之间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刘思洋 吴建龙 +7 位作者 梅赞 苏彬 王学文 齐迎松 李斌斌 婷婷 张金利 高继刚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以及意义。方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56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肿瘤侵袭性分为无功能性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以及意义。方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56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肿瘤侵袭性分为无功能性侵袭性垂体腺瘤(观察组,共38例)和无功能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对照组,共18例)。采用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观察组及对照组中TNF-α、IL-6和VEGF的表达水平,了解三者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观察组TNF-α、IL-6和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观察组TNF-α、IL-6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中TNF-α、IL-6和VEGF的高表达可使垂体腺瘤易于侵袭性生长,低表达或无表达可导致侵袭性更低或无侵袭性,TNF-α、IL-6和VEGF可能对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腺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煤矿综采支运装备浮动连接机构虚拟教学模型设计与实验
8
作者 王学文 李素华 谢嘉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综采支运装备浮动连接机构是煤矿综采装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虚拟教学模型是完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机构运动分析,建立了综采支运装备浮动连接机构简化模型;通过建立虚拟装备模型和虚拟煤层底板模型,并基于虚拟接触... 综采支运装备浮动连接机构是煤矿综采装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虚拟教学模型是完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机构运动分析,建立了综采支运装备浮动连接机构简化模型;通过建立虚拟装备模型和虚拟煤层底板模型,并基于虚拟接触关系与虚拟控制模型,实现了综采支运装备虚拟浮动连接和虚拟协同推进;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综采支运装备虚拟调直教学实验系统,描述了实验过程。虚拟教学模型可以有效支持教师对专业实验的设计,加强学生对专业实验的深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学模型 实践教学 专业实验 综采装备
下载PDF
左西孟旦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学文 闫素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862-869,共8页
左西孟旦LS (Levosimendan, LS)作为一种新型钙增敏剂,其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的同时,还具有肝脏、肾脏、肺等器官保护作用。动物实验中发现,LS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和前纤维蛋白溶解作用。LS的作用特点是... 左西孟旦LS (Levosimendan, LS)作为一种新型钙增敏剂,其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的同时,还具有肝脏、肾脏、肺等器官保护作用。动物实验中发现,LS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和前纤维蛋白溶解作用。LS的作用特点是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不会对舒张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适用于需要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DHF)患者的短期治疗。此外,在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肺心病、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的治疗中以及外科围手术期联合应用LS,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血管疾病 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XR技术发展综述:从虚拟3D可视化到数字孪生的演化
10
作者 王学文 孝亭 +5 位作者 谢嘉成 雪松 李娟莉 李婷 李素华 刘曙光 《绿色矿山》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近年来,随着3D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数字技术与物理综采工作面深度集成,形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综采工作面智能操作模式。基于“人”、“机”、“环”和“法”4个要素,分析了综采工作面XR技术的发... 近年来,随着3D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数字技术与物理综采工作面深度集成,形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综采工作面智能操作模式。基于“人”、“机”、“环”和“法”4个要素,分析了综采工作面XR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XR 1.0阶段——由物理到虚拟的单向虚拟仿真、XR 2.0阶段——离线工业数据驱动的虚拟规划与调试、XR 3.0阶段——实时数据驱动的虚拟监测、XR 4.0阶段——双向数据驱动的虚拟反向控制。分析了各阶段的虚拟系统与真实物理系统的连接、数据的使用、不同对象的特征、支持技术和典型应用等5个方面。在1.0阶段,利用三维建模信息和专家知识建立虚拟工作面,并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对采矿人员进行模拟操作和培训。在2.0阶段,实际的离线数据驱动虚拟场景用于虚拟规划和虚拟调试。在第3.0阶段,建立了一个包含虚拟监控和预测功能的数字虚拟工作面。在第4.0阶段,物理系统和虚拟系统已经实现同步运行,并采用虚拟决策的最优策略来实时控制真实的物理过程。最后,总结了XR四个阶段的关系,并展望了当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以及下一步继续促进虚拟开发和实际开发的集成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3D可视化 虚拟现实 数字孪生 信息物理系统
下载PDF
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16-5p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11
作者 程燕妮 王学文 +6 位作者 曹真 付韫韬 柯元甲 郭珂欣 李雅佳 龙晓建 赵庆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miR)-16-5p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脂多糖(LPS)组(LPS诱导刺激RAW264.7细胞24 h使其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miR-16-5p阴性对照(NC)组... 目的 探讨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miR)-16-5p对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脂多糖(LPS)组(LPS诱导刺激RAW264.7细胞24 h使其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miR-16-5p阴性对照(NC)组(将miR-16-5p NC转染RAW264.7细胞后诱导分化)、miR-16-5p模拟物(mimics)组(将miR-16-5p mimics转染RAW264.7细胞后诱导分化)、miR-16-5p抑制物(inhibitor)组(将miR-16-5p inhibitor转染RAW264.7细胞后诱导分化)及LPS+中性鞘磷脂酶抑制剂(GW4869)组(RAW264.7细胞经LPS诱导完成后加入10μM GW4869继续培养)。5组巨噬细胞培养48~72 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PCR(qRT-PCR)检测转染后巨噬细胞miR-16-5p相对表达水平。将心房肌细胞(HL-1细胞)暴露于快速电刺激(1.0 V/cm, 10 Hz)48 h构建快速起搏诱导的房颤细胞模型,与各组外泌体共培养,心房肌细胞分为A组(起搏HL-1细胞+LPS组外泌体)、B组(起搏HL-1细胞+miR-16-5p NC组外泌体)、C组(起搏HL-1细胞+miR-16-5p mimics组外泌体)、D组(起搏HL-1细胞+miR-16-5p inhibitor组外泌体)、E组(起搏HL-1细胞+LPS+GW4869组外泌体)。采用膜片钳检测各组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复极化达50%和90%的动作电位时限(APD50、APD90)],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5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 miR-16-5p mimics组巨噬细胞miR-16-5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miR-16-5p NC组(P<0.001),而miR-16-5p inhibitor组低于miR-16-5p NC组(P<0.05)。A组和B组HL-1细胞APD50和APD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L-1细胞APD50和APD90均短于A组(P<0.05);D组及E组HL-1细胞APD50和APD90均长于A组(P<0.01)。A组和B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均低于A组(P<0.001);D组及E组HL-1细胞PI3K表达水平、p-AKT/AKT均高于A组(P<0.001)。结论 M1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16-5p可缩短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巨噬细胞 外泌体 动作电位 电重构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浅析夏永良辨治杂病经验
12
作者 洪玮 王学文 +3 位作者 万锡钢 杨泽 夏永良 陈意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内经》云:“百病生于气也”,气为万物之本原、人体之肇始,气之升降出入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影响人体新陈代谢。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之气周流变化于五行之间,通达于周身上下。故气机和调,阴阳和谐,脏腑相应,人... 《内经》云:“百病生于气也”,气为万物之本原、人体之肇始,气之升降出入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影响人体新陈代谢。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之气周流变化于五行之间,通达于周身上下。故气机和调,阴阳和谐,脏腑相应,人自无恙,坏病弗生。夏永良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陈意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门诊、教学工作20余年,尊崇经方,师古不泥,临床治验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杂病 辨证论治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向东 罗国松 +3 位作者 郑英俊 杨森 陈杰 王学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59-66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导航将其分为荧光组(28例...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导航将其分为荧光组(28例)和常规组(24例)。荧光组使用荧光腹腔镜引导手术,常规组使用高清腹腔镜引导手术。观察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52例患者中,荧光组的28例患者中3例在术中发现了残留病灶。两组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是否合并肝炎、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LT、AST、TBIL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组的手术时间(219.54±32.84)min、术中出血量(249.11±48.17)mL,优于常规组的(242.79±36.42)min、(305.63±60.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日ALT、术后第1日AST、术后第1日TBIL、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能实时显示肿瘤边界,减少残留微小肿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根治性与安全性,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吲哚菁绿 荧光显像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煤矸识别研究
14
作者 刘涛 李博 +2 位作者 夏蕊 李瑞 王学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1-828,共8页
在实现煤炭高效利用过程中,煤矸分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现有的煤矸分选技术存在资源浪费,效率较低等问题。可见-近红外光谱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可靠的优点,在煤矸识别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大多数研究并未结合实际工况进行有效分... 在实现煤炭高效利用过程中,煤矸分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现有的煤矸分选技术存在资源浪费,效率较低等问题。可见-近红外光谱识别技术具有快速可靠的优点,在煤矸识别领域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大多数研究并未结合实际工况进行有效分析。首先,在实验室中搭建可见-近红外光谱采集装置,模拟实际环境下不同探测角度(0°、10°、20°、30°)、探测距离(10、15、20、25 cm)、光照角度(15°、25°、35°、45°)三种工况,并分别在单因素条件以及正交试验设计的多因素条件下,采集山西西铭煤矿的煤和矸石样本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谱数据。其次,对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并先后经过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以减少噪音和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最后,在单因素试验中,结合预处理算法并基于决策树(DT)、K近邻(KNN)、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支持向量机(SVM)、AdaBoost五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光谱数据进行训练。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AdaBoost算法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不同工况下对煤和矸石的识别准确率均为100%,优于其他识别模型。在正交试验中,支持向量机(SVM)作为识别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和预处理后的数据中,三种工况对煤矸识别准确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次序从大到小为不同光照角度、探测距离、探测角度。同时,对比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选用合适的预处理和建模方法可以降低不同工况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最优的工况组合为探测角度0°、探测距离20、光照角度35°。随机选取一组条件与最优组进行三次重复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的识别表现优于随机对照组。研究结果对煤矸识别最优工况条件的寻找具有借鉴意义,并为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煤矸识别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不同工况 煤矸识别 ADABOOST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方法及煤散料试验验证
15
作者 李博 刘备 +4 位作者 张鹏 夏蕊 王学文 赵婷婷 冯云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离散元法(DEM)常用于工程尺度下颗粒系统的模拟,但计算效率仍是大规模颗粒系统运行的制约因素。现有的粗粒化处理方法适用性有限且缺乏普适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利用量纲分析描述精确缩尺系统中物理量的缩放定律,通过代表性体... 离散元法(DEM)常用于工程尺度下颗粒系统的模拟,但计算效率仍是大规模颗粒系统运行的制约因素。现有的粗粒化处理方法适用性有限且缺乏普适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利用量纲分析描述精确缩尺系统中物理量的缩放定律,通过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在粗粒化系统和原始系统之间建立了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近似守恒关系,并获得了2个不同尺度(宏观和细观)下相应物理量的缩放关系。为验证所提出的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方法的正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煤散料下落和回转试验中,真实试验中煤颗粒尺寸为4 mm,仿真中采用5组不同缩放系数的煤颗粒,其尺寸范围为4~12 mm,试验与仿真中煤散料总体积均为0.001 m^(3)。煤散料下落试验采用平均冲击力和堆积休止角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煤颗粒尺寸增大,两者的相对误差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尺寸为12 mm时,冲击力误差为14.36%,休止角误差为19.05%)。煤散料回转试验采用上试样受力和煤散料堆积轮廓曲线相关系数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尺寸增大,相对误差随之增大,相关系数总体降低(尺寸为12 mm时,受力误差为39.29%,相关系数为0.9574)。仿真所需时长比预测时长还要少,结果充分证明了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法的有效性,粗粒化系统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粗粒化 精确缩尺 离散元 煤下落试验 煤回转试验
下载PDF
氚化水蒸汽短期释放后野生植物中氚的分布
16
作者 曹少飞 陈凌 +3 位作者 李建国 原寒 王学文 马炳辉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1-467,共7页
为探究西北地区典型野生植物体内氚的分布情况,在密闭环境舱和阳光人工气候室内开展氚化水(HTO)蒸汽短期释放后3种代表性野生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骆驼刺)体内氚的累积行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TO短期释放后氚在植物体内的分布随植物... 为探究西北地区典型野生植物体内氚的分布情况,在密闭环境舱和阳光人工气候室内开展氚化水(HTO)蒸汽短期释放后3种代表性野生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骆驼刺)体内氚的累积行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TO短期释放后氚在植物体内的分布随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不同。相同实验条件下,骆驼刺地上部分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有机结合氚(OBT)的活度浓度最高。对于同一植物种类而言,不同器官的TFWT、OBT活度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3种试验植物不同部位TFWT活度浓度随着植物的生长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叶片TFWT活度浓度的降低尤为显著。3种试验植物叶片OBT活度浓度随着植物的生长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其降幅由大变小;而茎部OBT的活度浓度则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化水 野生植物 短期释放 氚浓度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深度Q值网络的异构机器人煤矸协同分选方法
17
作者 张杰 夏蕊 +3 位作者 李博 王学文 李娟莉 徐文军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8-38,共11页
【目的】提高传统的单一类别煤矸分选机器人在面对形状、尺寸差异较大的矸石时的适应性,分析异构机器人工作特性,实现异构机器人协同分选。【方法】基于深度Q值网络(deep Q network,DQN)提出异构机器人协同分选模型;分析协同工作分选流... 【目的】提高传统的单一类别煤矸分选机器人在面对形状、尺寸差异较大的矸石时的适应性,分析异构机器人工作特性,实现异构机器人协同分选。【方法】基于深度Q值网络(deep Q network,DQN)提出异构机器人协同分选模型;分析协同工作分选流程制定决策框架,根据强化学习所需,设计交互环境,构建智能体连续的状态空间奖惩函数,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LTSM)和全连接网络相结合,构建DQN价值和目标网络,实现强化学习模型在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分配。【结果】协同分选模型与传统顺序分配模型相比,在不同含矸率工作负载下,可提高分选效益0.49%~17.74%;在样本含矸率为21.61%,传送带速度为0.4~0.6 m/s的条件下,可提高分选效率2.41%~8.98%。【结论】异构机器人协同分选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工作负载下获得稳定的分拣效益,避免单一分配方案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矸石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机器人 协同分选 强化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Q值网络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刮板输送机输运效率及链环疲劳寿命
18
作者 张鹏 麻豪洲 +2 位作者 李博 董英伟 王学文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5-59,共15页
【目的】推进刮板输送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解决研究人员难以在环境恶劣的井下进行刮板输送机相关试验、实验室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复现相关工作条件等问题。【方法】采用仿真试验的方法模拟井下复杂的工作条件。通过刮板输送机1∶3试验平... 【目的】推进刮板输送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解决研究人员难以在环境恶劣的井下进行刮板输送机相关试验、实验室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复现相关工作条件等问题。【方法】采用仿真试验的方法模拟井下复杂的工作条件。通过刮板输送机1∶3试验平台,从试验与理论的角度验证刮板输送机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仿真设定不同工作倾角与走向倾角,分析不同地形条件对刮板输送机输运效率及链条张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仿真,探究链环的疲劳寿命变化趋势。【结果】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倾角为14°~-21°时,输运效率逐渐增加至饱和,工作倾角为-21°时质量流量为436.6 kg/s;走向倾角为-10°~5°时,输运效率逐渐增加至饱和,走向倾角为5°时质量流量为360.7 kg/s。不同工作倾角下,刮板输送机2条链条张力呈上山增大、下山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走向倾角为-10°~10°时,链2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而链1的张力则不断增大。正常工况下链环的疲劳寿命为32.64 d,工作倾角为14°~-21°时,链环的疲劳寿命呈现指数型上升趋势;走向倾角为-10°~10°时,链1中链环的疲劳寿命呈现指数型下降趋势,链2中链环的疲劳寿命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利用仿真试验能够有效解决刮板输送机相关试验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验证后的刮板输送机仿真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刮板输送机在井下的工作情况,定量分析不同工况下煤料与刮板输送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输运效率 链条张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肌肽在头皮护理方面的功效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武涛 刘慧 +7 位作者 庄开颜 刘菲 王学文 兴凯 陈博文 张绚 杨素珍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文献计量学研究肌肽对头皮不适症状的护理功效和机制及其当前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肌肽的潜在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头皮相关不适症状的潜在发病靶点,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文献计量学研究肌肽对头皮不适症状的护理功效和机制及其当前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肌肽的潜在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检索头皮相关不适症状的潜在发病靶点,然后利用R软件获取肌肽和头皮不适症状的交集靶点,即肌肽对头皮护理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STRING平台对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可视化呈现,利用Cytoscape软件的网络分析工具筛选出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剖析肌肽在头皮护理上的潜在功效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近10年肌肽的研究现状及后期研究趋势。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了肌肽与头皮不适相关疾病的交集靶点31个,关键靶点主要有EGFR、ICAM1、NOS3、PPARG、ITGB2、ITGB3和LCK等,生物过程主要有359条,细胞组成主要有33条,分子功能主要有50条,涉及的通路主要有NF-κB信号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NF-κB信号通路、细胞黏附、HIF-1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共纳入531篇文献,年发文量稳定在50篇左右,主要研究领域是医药相关领域,主要专业是神经病学等。结论:肌肽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保护头皮的功效,当前针对肌肽功效的探索着重于医药领域,在头皮护理方面仍具有较大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网络药理学 头皮不适 保护机制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桔梗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研究
20
作者 武涛 兴凯 +7 位作者 刘慧 刘菲 王学文 陈博文 庄开颜 张绚 杨素珍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桔梗提取物对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和斑马鱼黑素模型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最后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 目的:探究桔梗提取物对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体外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和斑马鱼黑素模型实验研究桔梗提取物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功效,最后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桔梗活性成分改善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机制。结果:桔梗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对斑马鱼色素沉着也有显著的改善功效。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桔梗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AKT1、TYR和IL-6等细胞靶点及调控PI3K-AKT和脂质代谢等机制通路改善色素沉着。结论:桔梗提取物具有改善色素沉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自由基清除 酪氨酸酶活性 斑马鱼模型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