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Fsp27对前脂肪细胞中大脂滴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王宇祥 王鑫雨 +4 位作者 庞永佳 邹亦冲 刘捷 曹志平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59,共8页
Fsp27是CIDE(Cell-death-inducing DNA-fragmentation-factor-like effector)蛋白家族一员。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中,Fsp27富集于脂滴表面并聚集在脂滴与脂滴的接触位点(LD-LD contact site,LDCS),促进脂滴之间融合进而形成更大... Fsp27是CIDE(Cell-death-inducing DNA-fragmentation-factor-like effector)蛋白家族一员。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中,Fsp27富集于脂滴表面并聚集在脂滴与脂滴的接触位点(LD-LD contact site,LDCS),促进脂滴之间融合进而形成更大的脂滴。为探究Fsp27对鸡前脂肪细胞中脂滴融合的作用,利用过表达和荧光染色技术,通过比较脂滴大小的4个指标:脂滴大小分布、平均脂滴直径、单细胞内含大脂滴(直径大于2.5μm)数量,含大脂滴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发现过表达Fsp27组中的脂滴大小、分布等特征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Fsp27对大脂滴形成的影响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24和48 h最为显著(P<0.05),说明与哺乳动物类似,鸡Fsp27对前脂肪细胞中大脂滴形成同样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 Fsp27 荧光染色
下载PDF
抑制剂T0070907对鸡PPAR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宇祥 李超 +4 位作者 翟桂影 庞永佳 李瑞 孙宇航 杜智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为了验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选择性抑制剂T0070907对鸡PPARγ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浓度T0070907对鸡成纤维细胞(DF-1细胞)中PPAR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T0070907浓度的... 为了验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选择性抑制剂T0070907对鸡PPARγ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浓度T0070907对鸡成纤维细胞(DF-1细胞)中PPAR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T0070907浓度的增加,鸡PPARγ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并且在T0070907浓度为5μmol/L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了T0070907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5μmol/L的T0070907对DF-1细胞中PPARγ2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了不同浓度T0070907对PPRE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T0070907浓度的增加,DF-1细胞中PPRE报告基因活性逐渐增强,并且在T0070907浓度为0.5μmol/L时该报告基因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T0070907浓度为2μmol/L、5μmol/L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了T0070907和罗格列酮(Rosi)对PPRE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添加T0070907或Rosi均可显著增强PPRE报告基因活性(p<0.05),同时,添加T0070907并不能降低Rosi对PPRE报告基因活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作为PPARγ抑制剂的T0070907对鸡PPARγ基因的mRNA的转录水平、蛋白表达及其蛋白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推测与哺乳动物不同,鸡PPARγ可能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调控机制。本研究结果对完善PPARγ抑制剂在生理学及药理学上的研究、为PPARγ功能研究选择准确的拮抗剂、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0070907 抑制剂 PPARΓ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祥 李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9-252,共4页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 传统的家禽育种综合了数量遗传学、繁殖生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家禽管理学等学科的特点,共同指导并完成了家禽的遗传改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家禽日益提高的要求,育种家有必要借助于分子遗传学、有关的技术鉴别和克隆影响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发现与这些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识基因,更有效的选择和培育种鸡。在当前家禽育种中应用最广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两项: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文章就目前应用于家禽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转移方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育种 生物技术 分子标记 基因转移
下载PDF
PLINs:参与脂解的脂滴相关蛋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祥 邹亦冲 +2 位作者 王鑫雨 刘捷 庞永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2-89,96,共9页
脂滴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是细胞内动态细胞器,参与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和动态平衡。在脂滴磷脂单分子层上镶嵌着大量蛋白,称为脂滴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共同调节脂滴各种生理活动。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s,PLINs)是脂滴表面含量最多... 脂滴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中,是细胞内动态细胞器,参与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和动态平衡。在脂滴磷脂单分子层上镶嵌着大量蛋白,称为脂滴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共同调节脂滴各种生理活动。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s,PLINs)是脂滴表面含量最多蛋白家族,其特异性表达于脂滴表面,充当脂滴表面骨架,并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PLINs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充当脂滴表面活性剂、参与机体免疫等功能,并与多种脂类疾病相关,了解PLINs功能有助于深入研究脂质调节分子机制。文章从PLINs发现、结构功能、脂质调控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PLIN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相关蛋白 perilipins 脂解 自噬
下载PDF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宇祥 杨崇俊 《中国测绘》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当今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新一代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将主要围绕分布数据处理、多源数据的融合、三维信息的可视化、移动服务等主题增强它的功能。
关键词 网络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处理 多源数据融合 三维信息 可视化 移动服务
下载PDF
分析硬件维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宇祥 《信息系统工程》 2016年第8期68-68,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引领当代人走进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但是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其中硬件维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硬件维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引领当代人走进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但是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其中硬件维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硬件维护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硬件维护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维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 作用 措施
下载PDF
基于自然对数复合函数近似l_(0)范数的DOA估计
7
作者 单泽彪 常立民 +1 位作者 刘小松 王宇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1528,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DOA估计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对数复合函数近似l_(0)范数的DOA估计算法。新算法采用一种自然对数复合函数来近似l_(0)范数,将求解l_(0)范数问题转化为近似l_(0)范数的最优化问题。采... 针对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DOA估计算法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对数复合函数近似l_(0)范数的DOA估计算法。新算法采用一种自然对数复合函数来近似l_(0)范数,将求解l_(0)范数问题转化为近似l_(0)范数的最优化问题。采用牛顿迭代法获得自然对数复合函数(即近似l_(0)范数)的迭代表达式,通过内外双层循环的方法获得牛顿迭代的最优解,即通过外层循环控制函数逼近因子σ的大小,内层循环采用最陡梯度法对牛顿迭代表达式进行求解,经有限次迭代即可获得近似l_(0)范数的最优解,进而得到DOA的估计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单快拍条件下即可实现DOA有效估计,且与平滑l_(0)范数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压缩感知 近似l_(0)范数 自然对数复合函数
下载PDF
鸡PPA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脂肪性状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孟和 王桂华 +4 位作者 王启贵 赵建国 顾志良 王宇祥 李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以AA肉鸡和 3个中国地方鸡品种 (石岐杂、北京油鸡、白耳鸡 )为实验材料 ,用 7对引物对PPAR α基因整个编码区用PCR SSCP方法进行了扫描 ,结果发现引物 4扩增片段上有一个C T的单碱基突变 ,使鸡群中表现出 3种基因型 (AA、AB、BB)。统... 以AA肉鸡和 3个中国地方鸡品种 (石岐杂、北京油鸡、白耳鸡 )为实验材料 ,用 7对引物对PPAR α基因整个编码区用PCR SSCP方法进行了扫描 ,结果发现引物 4扩增片段上有一个C T的单碱基突变 ,使鸡群中表现出 3种基因型 (AA、AB、BB)。统计结果发现 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 ,AA肉鸡同中国地方鸡品种差异很大 ,χ2 独立性检验差异极显著 (P <0 0 1)。将AA肉鸡 3种基因型同腹脂等屠体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他 2种基因型相比有较高的腹脂重和腹脂率 ,同AA型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因此推测PPAR α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代谢的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 ,并且能够用于对鸡脂肪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 SNPs SSCP 腹脂 基因多态性 脂肪性状
下载PDF
鸡PPARγ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丽 那威 +5 位作者 王宇祥 王彦博 王宁 王启贵 李玉茂 李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为分析鸡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间的表... 为分析鸡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采用RNAi技术,在鸡原代脂肪细胞中抑制PPARγ基因的表达后,通过MTT和油红O提取比色的方法,研究鸡PPARγ基因对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利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PPARγ基因表达下调后,其他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以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PARγ基因在7周龄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肌胃、脾脏、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心脏中表达量较低,在肝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中未检测到表达信号;与高脂系相比,PPARγ基因在5和7周龄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P<0.05);PPARγ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后,鸡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同时,C/EBPα、SREBP1、A-FABP、Perilipin1、LPL、IGFBP-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由此可见,PPARγ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肉鸡腹部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关系,该基因可能是调控鸡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基因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 组织表达 RNAI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基因(UCP)作为影响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建国 李辉 +3 位作者 孟和 顾志良 王启贵 王宇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6,共6页
解偶联蛋白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 ,与脂肪代谢和能量调控有密切关系的一个基因 ,可以将其作为研究肉鸡体脂代谢的候选基因。以肉鸡和 3个地方品种 (北京油鸡 ,石岐杂 ,白耳鸡 )以及海兰褐蛋鸡为实验材料 ,用 2对引物对解... 解偶联蛋白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能够增加能量的消耗 ,与脂肪代谢和能量调控有密切关系的一个基因 ,可以将其作为研究肉鸡体脂代谢的候选基因。以肉鸡和 3个地方品种 (北京油鸡 ,石岐杂 ,白耳鸡 )以及海兰褐蛋鸡为实验材料 ,用 2对引物对解偶联蛋白基因 (UCP)的 3′非翻译区进行SNPs检测 ,探讨UCP基因作为影响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利用单链构像多态 (SSCP)的方法进行SNPs的检测和基因型的判别。 χ2 检验表明 ,2对引物的突变产生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但在肉鸡与北京油鸡之间、白耳鸡与海兰褐蛋鸡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初步推断是因为北京油鸡属于肉用性状较突出的地方品种 ,推断它与现代肉鸡的遗传基础类似 ,而白耳鸡是偏向于蛋用的地方品种 ,和蛋鸡的遗传基础类似。引物 2的 1197处突变产生的 3种基因型与肉鸡屠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 :B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AB、AA基因型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基因 脂肪性状 候选基因
下载PDF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2)基因多态性与鸡体脂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志辉 王启贵 +2 位作者 赵建国 王宇祥 李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0-604,共5页
以肉鸡和3个地方品种(北京油鸡,石岐杂,白耳鸡)以及海兰蛋鸡为试验材料,用1对引物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2)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SNPs检测,探讨IGF2基因作为影响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利用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的方法进行SNP... 以肉鸡和3个地方品种(北京油鸡,石岐杂,白耳鸡)以及海兰蛋鸡为试验材料,用1对引物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2)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SNPs检测,探讨IGF2基因作为影响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利用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的方法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的分析。X2检验表明,139处点突变的基因型在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与肉鸡屠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AB基因型的个体。初步推断IGF2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推测可以利用该位点对鸡的脂肪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 IGF2 多态性 鸡体脂性状 相关性 候选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鹅生长激素基因内含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体重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敖金霞 李辉 +1 位作者 王启贵 王宇祥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1,53,共4页
本文以莱茵鹅为实验材料,根据鹅生长激素(GH)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鹅GH基因内含子2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第441位碱基发生了C-A突变;第449位碱基发生了T-C突变。经最小二乘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 本文以莱茵鹅为实验材料,根据鹅生长激素(GH)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鹅GH基因内含子2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第441位碱基发生了C-A突变;第449位碱基发生了T-C突变。经最小二乘分析,这两个多态性位点所产生的6种基因型的个体间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BB基因型个体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这提示我们可以利用该多态位点对鹅体重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生长激素基因 克隆 SNPS 体重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RB1基因敲除及其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增殖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琦 黄娇娇 +4 位作者 杨彩侠 王宇祥 张慧 赵建国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5-1784,共10页
旨在研究RB1基因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鸡前脂肪细胞中敲除RB1基因,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能力及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RISPR/Cas9系统能够有效介导RB1基因的敲除并引... 旨在研究RB1基因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鸡前脂肪细胞中敲除RB1基因,检测鸡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能力及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RISPR/Cas9系统能够有效介导RB1基因的敲除并引起RB1基因翻译的提前终止,敲除效率可以达到10%。油红O提取比色和CCK-8的结果显示,敲除RB1基因后,鸡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增殖能力增强;qRT-PCR结果显示,RB1基因敲除之后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G0S2、FAS、A-FABP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尤其是G0S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各个阶段都表现为显著的下降。同时RB1基因敲除还引起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E2F1、Ki67、PCNA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初步推断,RB1基因可能是调控鸡前脂肪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关键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RB1 脂肪沉积 分化 增殖
下载PDF
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启贵 李辉 +4 位作者 李宁 冷丽 王桂华 敖金霞 王宇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1-754,共4页
以明星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鸡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的5′端序列设计引物,采用测序和PCR-SSCP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Apo-AI... 以明星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鸡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的5′端序列设计引物,采用测序和PCR-SSCP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Apo-AI基因序列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63bp处存在一个A/T突变。该突变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1、2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相应体质量(P<0.05);BB基因型个体腹脂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质量(P<0.05);BB和A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P<0.05)。可以尝试将Apo-AI基因应用于鸡生长和腹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AI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 体组成性状
下载PDF
鸡瘦蛋白受体(OBR)基因内含子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体脂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颖 李辉 +3 位作者 顾志良 赵建国 王启贵 王宇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系的第 6世代肉鸡为材料 ,鸡 7周龄时测定体重和腹脂重等屠体性状。根据鸡瘦蛋白受体基因内含子 8的序列 (GenBank登陆号 :AF2 2 2 783 )设计引物 ,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多态性位点 ,用PCR SSCP的方法进行... 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系的第 6世代肉鸡为材料 ,鸡 7周龄时测定体重和腹脂重等屠体性状。根据鸡瘦蛋白受体基因内含子 8的序列 (GenBank登陆号 :AF2 2 2 783 )设计引物 ,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多态性位点 ,用PCR SSCP的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 ,建立适合的统计模型对多态性位点产生的基因型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在第 50 0和 659位碱基同时发生了T—C、G—A突变。经最小二乘分析 ,3种基因型在腹脂重和腹脂率上差异显著 (P <0 0 5) ,BB型个体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AB型 (P <0 0 5) ,极显著地高于AA型个体 (P <0 0 1) ;3种基因型在肝重上差异显著 (P <0 0 5) ,且AA基因型个体的肝重显著低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初步推断OB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蛋白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腹脂
下载PDF
鸡PPARs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孟和 李辉 王宇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2-687,共6页
以 8周龄ArberAcres(AA)肉鸡为研究材料 ,采用RT PCR和Northernblot方法对鸡PPA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RT PCR半定量检测显示 ,在检测的 10种组织中除胸部肌肉组织外 ,PPAR α基因在其他 9种组织中都表达 ,其中较高表达于脑、肺... 以 8周龄ArberAcres(AA)肉鸡为研究材料 ,采用RT PCR和Northernblot方法对鸡PPA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RT PCR半定量检测显示 ,在检测的 10种组织中除胸部肌肉组织外 ,PPAR α基因在其他 9种组织中都表达 ,其中较高表达于脑、肺脏、肾脏、心脏和小肠 ,中等程度表达于胃、肝脏和脂肪 ,较低表达于脾脏。PPAR γ基因除了在肝脏和肌肉中没有检测到外 ,在其他 8种组织都有表达 ,其中高表达于脂肪 ,其次是脑和肾脏 ,低量表达于脾脏、心脏、肺脏、胃和小肠。Northernblot检测显示 ,PPAR α基因在心脏、肝脏、肾脏和胃这 4种组织表达 ,其中在肝脏杂交信号最强 ;PPAR γ基因只在脂肪和肾脏表达 ,其中在脂肪组织有强的杂交信号。以上结果表明 ,鸡PPAR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同啮齿动物和人基本一致 ,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即PPAR α基因不在肌肉组织中表达 ,PPAR γ基因在肾脏中有高表达。PPAR基因与鸡的多种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s基因 组织表达特性
下载PDF
鹅PPAR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孟和 李辉 王宇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2,共4页
PPAR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与脂类代谢有重要关联的核受体基因。参考鸡、人类、啮齿类等动物的PPAR基因序列,用RT PCR方法首次获得了鹅PPARα和PPARγ基因的cDNA序列,2个基因CDS长度分别为1407bp和1428bp。鹅与鸡、人、鼠等5种动物PPARα基因... PPAR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与脂类代谢有重要关联的核受体基因。参考鸡、人类、啮齿类等动物的PPAR基因序列,用RT PCR方法首次获得了鹅PPARα和PPARγ基因的cDNA序列,2个基因CDS长度分别为1407bp和1428bp。鹅与鸡、人、鼠等5种动物PPARα基因、PPARγ基因CDS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7.43%、92.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8%、96.95%。进一步对包括鹅在内的17个物种PPAR基因的CD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PPAR基因不同亚型的同源性相对较低,为66.18%;PPAR基因相同亚型的同源性很高,PPARα、PPARγ和PPARβ(PPARδ)的同源性分别为84.80%、86.23%和87.36%。这些研究结果反应了PPAR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并且不同的亚型在基因组成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它将有利于对PPAR基因与鹅生长及脂类代谢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基因 克隆 同源性比较
下载PDF
鸡KLF3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霞 张志威 +4 位作者 贺綦 王宁 王宇祥 曹志平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研究鸡KLF3(Gallus gallus Krüppel-like factor 3,gKLF3)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qRT-PCR检测了其在肉鸡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并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研究gKLF3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 为研究鸡KLF3(Gallus gallus Krüppel-like factor 3,gKLF3)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qRT-PCR检测了其在肉鸡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并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研究gKLF3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gKLF3在2~10周龄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持续表达,10周龄高脂肉鸡腹部脂肪组织gKLF3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肉鸡(P<0.05);gKLF3在鸡成熟脂肪细胞的表达量低于前脂肪细胞(P<0.01);体外培养的鸡前脂肪细胞经油酸诱导分化后,gKLF3基因表达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过表达gKLF3基因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P<0.01)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gKLF3基因在鸡腹部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3基因 脂肪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鸡SREBP1基因抗血清制备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丽 那威 +4 位作者 王宇祥 王彦博 王宁 李玉茂 李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制备鸡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多克隆抗血清,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对鸡SREBP1入核部分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其主要抗原决定簇区域;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编码鸡SREBP1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片段(832-1... 目的:制备鸡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多克隆抗血清,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对鸡SREBP1入核部分蛋白进行分析,预测其主要抗原决定簇区域;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编码鸡SREBP1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基因片段(832-1 302 bp),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SREBP1;诱导重组蛋白GST/SREBP1表达并纯化后,以其为免疫原制备鸡SREBP1的多克隆抗血清;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和特异性,并利用此抗血清分析SREBP1基因在肉鸡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ELISA测定抗体效价为1∶102 4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SREBP1基因在肉鸡腹部脂肪组织和心脏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在肝脏、肌胃、十二指肠、脾脏、肾脏等组织表达量较低,在胸肌和腿肌中没有检测到信号;SREBP1基因在高脂系公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系公鸡腹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鸡SREBP1的多克隆抗血清效价高、特异性强。SREBP1在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高量表达。与低脂系公鸡相比,SREBP1在高脂系公鸡腹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EBP1 抗血清 表达 特性
原文传递
鸡前脂肪细胞中A-FABP基因表达的变化对PPARγ、perilipin和E-FAB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庆秋 石慧 +2 位作者 王宇祥 李辉 王启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本研究以鸡原代前脂肪细胞为实验材料,探讨A-FABP基因在鸡脂类代谢过程中的功能以及该基因与脂类代谢相关7个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利用A-FABP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对该基因进行干扰和过表达,分别在干扰和过表达后24、36、48... 本研究以鸡原代前脂肪细胞为实验材料,探讨A-FABP基因在鸡脂类代谢过程中的功能以及该基因与脂类代谢相关7个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利用A-FABP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对该基因进行干扰和过表达,分别在干扰和过表达后24、36、48、60和72h时检测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扰A-FABP后,鸡前脂肪细胞中PPARγ和perilipin基因的表达量在24和36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和72h时,E-FABP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过表达A-FABP后,鸡前脂肪细胞中PPARγ和perilipin基因的表达量在24和36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所有检测的时间点E-FABP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结果显示,在前脂肪细胞中,鸡A-FABP表达量的变化影响PPARγ、perilipin和E-FAB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ABP基因 PPARΓ基因 perilipin基因 E-FABP基因 脂肪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