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与传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守觉 曲延锋 +1 位作者 李卫军 覃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57-1061,共5页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系统 ,并将其识别效果同最近邻分类器与不同核函数的SVM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ORL人脸库为识别对象 ,针对有“拒识”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不同识别算法的可调参数 ,在保证参与训练人的正确识别率在... 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系统 ,并将其识别效果同最近邻分类器与不同核函数的SVM进行了分析比较 .以ORL人脸库为识别对象 ,针对有“拒识”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不同识别算法的可调参数 ,在保证参与训练人的正确识别率在大致相同水平的条件下 ,分析了参与训练人的错误识别率 (错识别为参与训练的其他人 )与未参与训练人的错误接受率 (错识别为参与训练的某人 )的优劣 .比较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人脸识别 主分量分析(PCA) 最近邻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多镜头人脸身份确认系统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守觉 徐健 +1 位作者 王宪保 覃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仿生模式识别原理以多镜头信息融合的人脸身份确认方法 .讨论了以多镜头与多次采样建立仿生模式识别多权值神经元网络的基本理论 .并介绍了以三个镜头五次采样作训练样本的实验系统 ,以及人脸预处理过程步骤 .实验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利用仿生模式识别原理以多镜头信息融合的人脸身份确认方法 .讨论了以多镜头与多次采样建立仿生模式识别多权值神经元网络的基本理论 .并介绍了以三个镜头五次采样作训练样本的实验系统 ,以及人脸预处理过程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在确保无误认的前提下 ,正确确认率达 96 % ,漏认率 (即拒认率 )为 4 % .实验中并对比显示了增加神经元网络复杂度提高识别效果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人脸识别 身份确认 数据融合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新的仿生彩色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守觉 丁兴号 +1 位作者 廖英豪 郭东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70-1973,共4页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全局和局部自适应特性,本文提出一种仿生彩色图像增强方法,用于增强不均匀光照或低照度情况下的图像.该方法主要包括全局自适应亮度调节、局部对比度增强和颜色恢复三个部分.即全局亮度调节主要用来增强暗区域的亮度...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全局和局部自适应特性,本文提出一种仿生彩色图像增强方法,用于增强不均匀光照或低照度情况下的图像.该方法主要包括全局自适应亮度调节、局部对比度增强和颜色恢复三个部分.即全局亮度调节主要用来增强暗区域的亮度和压缩图像的动态范围;局部对比度增强利用当前点与其邻域象素的双边滤波输出之间的关系,调节当前点的亮度,以增强图像局部对比度;再通过一种简单的线性颜色恢复算法恢复图像色彩.与文献[7,8]所提彩色图像增强算法相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增强 人类视觉系统 RETINEX 双边滤波器
下载PDF
通用神经网络硬件中神经元基本数学模型的讨论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守觉 李兆洲 +1 位作者 陈向东 王柏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在介绍了作者实现通用神经网络硬件中应用的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模拟包括RBF与传统BP网络神经元在内的各种神经元通用的新的数学计算模型 ,并把基于这种通用数学计算模型的神经网络CASSANDRA Ⅱ型神经计算机结构设... 在介绍了作者实现通用神经网络硬件中应用的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模拟包括RBF与传统BP网络神经元在内的各种神经元通用的新的数学计算模型 ,并把基于这种通用数学计算模型的神经网络CASSANDRA Ⅱ型神经计算机结构设计中并予以硬件实现 .文中还讨论了它所模拟神经元网络的灵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神经元数学模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仿生形象思维方法的图像检索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守觉 孙华 +3 位作者 柳培忠 廖英豪 丁兴号 郭东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3-997,共5页
在人类对图像的理解过程中,认知结果是由人脑形象思维活动得到的.模仿人脑从形象思维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设计了一种图像检索算法.把每幅图像都映射为高维特征矢量(每个矢量都被看作是高维特征空间中的一个点),计算高... 在人类对图像的理解过程中,认知结果是由人脑形象思维活动得到的.模仿人脑从形象思维角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设计了一种图像检索算法.把每幅图像都映射为高维特征矢量(每个矢量都被看作是高维特征空间中的一个点),计算高维特征空间中点与点的距离判别函数即可得到图像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检索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索效率和检索速度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检索 形象思维 特征提取 特征空间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硬件化途径与神经计算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守觉 鲁华祥 +1 位作者 陈向东 曾玉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7年第1期8-13,共6页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硬件化实现的途径和意义,提出对通用神经计算机性能的原则要求.在此原则指引下研制的小型神经计算机(预言神1号),具有灵活性强,使用方便,每秒模拟2×107次神经联结计算,并且有在计算过程中随时变更...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硬件化实现的途径和意义,提出对通用神经计算机性能的原则要求.在此原则指引下研制的小型神经计算机(预言神1号),具有灵活性强,使用方便,每秒模拟2×107次神经联结计算,并且有在计算过程中随时变更网络拓扑结构和神经元非线性函数的功能,文中讨论了它的适用范围和性能价格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神经计算机 人工智能 软件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的多维空间几何分析及其理论 被引量:87
7
作者 王守觉 王柏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作为用于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方法即多维空间几何方法 ,并对多维空间几何学进行系统的研究 ,推导了必要的定理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维空间 学习算法 多维几何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维空间覆盖动态搜索方法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守觉 潘晓霞 +3 位作者 徐春燕 陈旭 安冬 曹文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0-1793,共4页
本文使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原理,在仿生模式识别高维空间点覆盖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覆盖动态搜索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不经过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对被识别连续数字语音直接进行动态... 本文使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原理,在仿生模式识别高维空间点覆盖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覆盖动态搜索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不经过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对被识别连续数字语音直接进行动态搜索,得到被识别语音到各类高维空间覆盖范围的距离随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距离曲线上的极小值点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语音识别 高维空间点覆盖 非特定人语音识别
下载PDF
为连续语音识别用的单词音节神经网络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守觉 徐春燕 +3 位作者 潘晓霞 安冬 陈旭 曹文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3-1885,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连续语音中单词音节的神经网络建模问题.采用了一种富有特色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依据高维空间点覆盖理论,对实际连续数字语音的各不同数字音节,以人工切自连续数字语音中的2640个单字音节,构建连续语音中各不同数字音节的特... 本文主要研究连续语音中单词音节的神经网络建模问题.采用了一种富有特色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依据高维空间点覆盖理论,对实际连续数字语音的各不同数字音节,以人工切自连续数字语音中的2640个单字音节,构建连续语音中各不同数字音节的特征空间覆盖区,并使用7308个自连续数字语音中切分出的单字音节,利用仿生模式识别原理,进行了建模正确性验证.验证结果正确率达到97%以上,对同样数量的少量建模样本,识别率优于SV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语音 单词音节 高维空间点覆盖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通用前馈网络及排序学习前向掩蔽模型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守觉 陈向东 +2 位作者 曾玉娟 王向东 王戍靖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6,共6页
本文讨论了不分层的通用前馈网络(GFFN),并提出了一种作为模式分类器的排序学习前向掩蔽(SLAM)模型及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网络作为模式分类器用时,学习时间远小于各种改进的BP网络而且所需使用的神经元数量也有显著的减少本... 本文讨论了不分层的通用前馈网络(GFFN),并提出了一种作为模式分类器的排序学习前向掩蔽(SLAM)模型及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网络作为模式分类器用时,学习时间远小于各种改进的BP网络而且所需使用的神经元数量也有显著的减少本文还介绍了这种SLAM模型在应用双阈值神经元DTN时进一步减少神经元数量的实验结果及其网络结构和学习算法,以及这种模型的模式分类器所具有的不断扩展与改善的能力论文还介绍了SLAM模型模式分类器在CASSANDRA-I小型神经计算机上实现的实验结果:在256维输入空间1024个随机样本的分类情况,学习时间约3小时20分,判别时间为0.007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前馈网络 SLAM模型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线性“与或”门的新型超高速数字电路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守觉 吴训威 +1 位作者 石寅 金瓯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指出了线性“与或”门与发射极功能逻辑(EFL)的联系,通过理论计算与PSPICE模拟证明了线性“与或”门的极高速工作特性和可多级级联工作能力。在对线性“与或”门所需配用的高速开关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两种ECL电路。本文还讨论了应用... 本文指出了线性“与或”门与发射极功能逻辑(EFL)的联系,通过理论计算与PSPICE模拟证明了线性“与或”门的极高速工作特性和可多级级联工作能力。在对线性“与或”门所需配用的高速开关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两种ECL电路。本文还讨论了应用线性“与或”门设计超高速数字电路的准则以及有关的组合和时序电路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门 或门 数字电路 双极型 集成电路
下载PDF
彩色图像特征空间变换的新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守觉 孙华 莫华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彩色图像特征空间变换算法.该算法基于高维形象几何与仿生信息学理论,根据人眼特性,利用彩色图像中彩色信息的变化进行特征空间变换,能够提取出不受光源影响的图像特征.在彩色图像人脸检测应用中,与常见的肤色分割方法不... 本文提出了一种彩色图像特征空间变换算法.该算法基于高维形象几何与仿生信息学理论,根据人眼特性,利用彩色图像中彩色信息的变化进行特征空间变换,能够提取出不受光源影响的图像特征.在彩色图像人脸检测应用中,与常见的肤色分割方法不同,该算法不需对肤色建模,不对彩色图像进行非线性彩色空间变换,而是直接将彩色原图变换到特征空间,在特征空间中定位平均脸特征数据的最佳匹配点.本文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复杂光源彩色图像的人脸检测中,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光源 彩色图像 特征空间变换 高维形象几何与仿生信息学 人脸检测
下载PDF
图像变形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守觉 梁先扬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4-1310,共7页
为了通过几何变形和颜色混合插值来实现2幅图像之间的过渡,采用自定义的三角形坐标系,提出一种图像变形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三角形坐标系的定义,阐述并证明了其关于几何变换的一些定理,使得拓扑变形易于实现,可应用在图像变形技术中;然... 为了通过几何变形和颜色混合插值来实现2幅图像之间的过渡,采用自定义的三角形坐标系,提出一种图像变形计算方法.首先给出了三角形坐标系的定义,阐述并证明了其关于几何变换的一些定理,使得拓扑变形易于实现,可应用在图像变形技术中;然后描述了基于三角形坐标系的图像变形算法.通过一组人脸表情的合成与移植和另一组变脸技术应用的例子,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坐标系 图像变形 几何变换 拓扑变形
下载PDF
利用多级量化局部纹理特征的图像跟踪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守觉 蒋寓文 谭乐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6,共9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纹理特征的跟踪算法采用统计直方图描述目标,表达不够精确且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量化的局部纹理特征的点对点的图像跟踪算法.首先定义了一种高维纹理特征,其对单个的点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随后通过矢量运... 针对传统的基于纹理特征的跟踪算法采用统计直方图描述目标,表达不够精确且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量化的局部纹理特征的点对点的图像跟踪算法.首先定义了一种高维纹理特征,其对单个的点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随后通过矢量运算进行点对点匹配,根据匹配得出的点集的空间位置,利用均值漂移矢量实现初步定位;最后通过连续缩放窗口比例,同时使用颜色信息验证候选窗口与原始窗口的相似度,确定目标的位置和尺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场景复杂、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仍能准确地搜索到目标;在目标尺度变化时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跟踪 纹理描述子 高维仿生信息学 均值漂移
下载PDF
基于四面体坐标系的三维变形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守觉 张晓盟 +1 位作者 肖泉 梁先扬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9-477,共9页
为了直观、精确地控制模型的形变,提出一种基于自定义四面体坐标系的三维变形计算方法.首先从几何上给出四面体坐标系的定义,阐述并证明了其关于几何变换的一些性质,使得拓扑变形易于实现,并可应用在三维变形技术中;然后描述了基于四面... 为了直观、精确地控制模型的形变,提出一种基于自定义四面体坐标系的三维变形计算方法.首先从几何上给出四面体坐标系的定义,阐述并证明了其关于几何变换的一些性质,使得拓扑变形易于实现,并可应用在三维变形技术中;然后描述了基于四面体坐标系的2种三维变形算法:嵌入式变形与基于特征的精确变形算法.通过多个变形实例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物体的变形以及物体间的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体坐标系 几何变换 三维变形 三维渐变 计算机动画
下载PDF
用前馈神经网络进行带噪声信号的去噪声建模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守觉 李兆洲 +1 位作者 王柏南 邓浩江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1-26,共6页
一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前馈神经网络对带噪声样本的去噪声建模的实验方法,能获得合适的网络模型,并具有较好的去噪声能力。实验对比了BP网络和RBF网络在去噪声能力上的差别,结果表明,RBF网络去噪声能力优于BP网络。这一结论已被用于为... 一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前馈神经网络对带噪声样本的去噪声建模的实验方法,能获得合适的网络模型,并具有较好的去噪声能力。实验对比了BP网络和RBF网络在去噪声能力上的差别,结果表明,RBF网络去噪声能力优于BP网络。这一结论已被用于为半导体生产工艺控制参数优化的去噪声建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网络(RBF网络) 误差反传网络(BP网络)
下载PDF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小词汇量连续型语音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守觉 沈孙园 曹文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关键词识别的新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待识别连续语音进行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直接对特征提取后的连续语音进行动态搜索,得到待识别连续语音到各类关键词训练网络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 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关键词识别的新算法.该算法无需对待识别连续语音进行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直接对特征提取后的连续语音进行动态搜索,得到待识别连续语音到各类关键词训练网络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动态搜索距离曲线上谷值的大小和数目来判断有多少关键词.通过对小词汇量、不同语速条件下的连续语音的测试,得到了良好的识别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模式识别 连续语音识别 关键词识别 高维空间点覆盖 小词汇量
下载PDF
仿生模式识别(拓扑模式识别)——一种模式识别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51
18
作者 王守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理论的新模型 ,它是基于“认识”事物而不是基于“区分”事物为目的 .与传统以“最佳划分”为目标的统计模式识别相比 ,它更接近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 ,故称为“仿生模式识别” .它的数学方法在于研究特征空...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理论的新模型 ,它是基于“认识”事物而不是基于“区分”事物为目的 .与传统以“最佳划分”为目标的统计模式识别相比 ,它更接近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 ,故称为“仿生模式识别” .它的数学方法在于研究特征空间中样本集合的拓扑性质 ,故亦称作“拓扑模式识别” .“拓扑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点在于它确认了特征空间中同类样本的连续性 (不能分裂成两个彼此不邻接的部分 )特性 .文中用“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及其“高维空间复杂几何形体覆盖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对地平面刚体目标全方位识别问题作了实验 .对各种形状相像的动物及车辆模型作全方位 880 0次识别 ,结果正确识别率为 99 75 % ,错误识别率与拒识率分别为 0与 0 2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仿生学 高维几何 仿生模式识别 拓扑模式识别
下载PDF
多值和多阈值神经元及其网络组合与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守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共6页
本文提出了输出特性具有多值和多阈值特性的神经元。这种新神经元的功能在于它用多个阈值把输入空间划分成多个超平带,并可把各个超平带按需求归类或赋以不同的输出值作为标号。以这类神经元为基础讨论了在解决奇偶校验问题和实现特定... 本文提出了输出特性具有多值和多阈值特性的神经元。这种新神经元的功能在于它用多个阈值把输入空间划分成多个超平带,并可把各个超平带按需求归类或赋以不同的输出值作为标号。以这类神经元为基础讨论了在解决奇偶校验问题和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方面的优越性。理论上只需一个神经元就能实现任意位的奇偶校验或任意的逻辑功能,因而特别适合在模式识别和分类中应用。论文还研究了多阈值神经元的组合问题,发现二个多阈值神经元的特定组合可以发生阈值数量的倍增现象,这为复杂多阈值神经元的模拟计算与硬件实现提供了方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值 多阈值 模式识别 神经元 组合
下载PDF
半导体神经计算机的硬件实现及其在连续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守觉 曹文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7-271,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PC机作为宿主机的半导体神经网络处理机CASSANDRA-I,进一步介绍了新的半导体神经计算机CASSANDRA-II的系统实现和功能特性,并将其应用到问候语语音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CASSAN-DRA-II神经计算机识别结果优于HMM模型的识...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PC机作为宿主机的半导体神经网络处理机CASSANDRA-I,进一步介绍了新的半导体神经计算机CASSANDRA-II的系统实现和功能特性,并将其应用到问候语语音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CASSAN-DRA-II神经计算机识别结果优于HMM模型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神经网络 语音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