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型异莰烷基甲醛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1
作者 丁清颖 昌家宇 +3 位作者 肖转泉 胡嘉 王宗德 陈尚钘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以莰烯衍生物内型异莰烷基甲醛与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5种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e),并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 以莰烯衍生物内型异莰烷基甲醛与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5种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e),并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中,内型异莰烷基甲醛缩氨基硫脲(3a)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3a对油茶炭疽病菌、枇杷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1.9%和97.2%,对油茶果生刺盘孢菌和彩绒革盖菌的抑制率均达100%,对水稻纹枯病菌、松枯梢病病原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7%、79.8%、79.5%,均优于阳性对照样百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型异莰烷基甲醛 氨基硫脲 缩合反应 结构分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含氢化诺卜基的季铵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2
作者 丁清颖 昌家宇 +3 位作者 肖转泉 范国荣 王宗德 陈尚钘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
以松节油主要成分之一的β-蒎烯为原料合成得到含单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13)、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4~18)及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对称型双子季铵盐(19~36)共36个季铵盐类化合物,采用96孔板法,以刃天青作显色剂,以硫酸卡那霉素为阳... 以松节油主要成分之一的β-蒎烯为原料合成得到含单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13)、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4~18)及含双氢化诺卜基的对称型双子季铵盐(19~36)共36个季铵盐类化合物,采用96孔板法,以刃天青作显色剂,以硫酸卡那霉素为阳性对照,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恶臭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4种有害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36个季铵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都明显优于原料β-蒎烯和关键中间体氢化诺卜醇;分子中含有氢化诺卜基与长碳链烷基的单季铵盐(10~11)、含有双氢化诺卜基的单季铵盐(14~18)以及含有双氢化诺卜基的对称型双子季铵盐(19~36)的抑菌活性均较高,但大多数化合物的MIC值都高于硫酸卡那霉素的MIC值(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10 mg/L,对另3种菌的MIC值为5 mg/L);而双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溴化铵(14)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1.25 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均为2.5 mg/L,双氢化诺卜基二乙基溴化铵(16)对恶臭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5 mg/L,均低于阳性对照硫酸卡那霉素的MIC值。此外,初步的抗菌机理研究显示:化合物14可以增加恶臭假单胞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使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同时抑制其ATP酶活性,这些氢化诺卜基季铵盐类化合物有望作为潜在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诺卜基 季铵盐 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下载PDF
单萜类羧酸-2-羟基-3-氯丙基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
作者 丁清颖 昌家宇 +4 位作者 肖转泉 罗海 范国荣 王宗德 陈尚钘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6-470,共5页
该文首先以双环单萜类天然原料α-蒎烯、莰烯、β-蒎烯合成得到蒎酮酸、莰烯酸、异莰烷基甲酸、氢化诺卜酸,然后将这4种羧酸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4种单萜类羧酸-2-羟基-3-氯丙基酯,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跟踪反应并确定反应终点.此类... 该文首先以双环单萜类天然原料α-蒎烯、莰烯、β-蒎烯合成得到蒎酮酸、莰烯酸、异莰烷基甲酸、氢化诺卜酸,然后将这4种羧酸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4种单萜类羧酸-2-羟基-3-氯丙基酯,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跟踪反应并确定反应终点.此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新型季铵盐的中间体,并通过IR、^(1)H NMR、^(13)C NMR和MS表征了其结构,对反应条件与质谱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萜类羧酸 环氧氯丙烷 合成 结构表征 质谱解析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废弃物中烟碱的含量
4
作者 陈栋贤 黄建华 +4 位作者 张骥 贺璐 王宗德 范国荣 陈尚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烟碱又称尼古丁,是烟草属经济作物中的主要生物碱,约占烟草中所有生物碱的95%以上^([1])。我国作为烟草大国,每年的烟草产量十分可观,烟草的大量生产必然造成烟草废弃物的大量堆积。据统计,2015-2019年,我国有效烟草年均产量约210万t,... 烟碱又称尼古丁,是烟草属经济作物中的主要生物碱,约占烟草中所有生物碱的95%以上^([1])。我国作为烟草大国,每年的烟草产量十分可观,烟草的大量生产必然造成烟草废弃物的大量堆积。据统计,2015-2019年,我国有效烟草年均产量约210万t,其中有约25%废次烟叶、烟杆、烟茎等遭到废弃^([2-3])。烟草废弃物中可提取利用的有效物质主要有烟碱、茄尼醇、纤维素、木质素、植物蛋白等,它们可被用来制取烟酸,进而制取烟酰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烟草废弃物 茄尼醇 植物蛋白 尼古丁 烟酰胺 有效物质 烟碱
下载PDF
焦化除尘灰配煤炼焦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贾海丰 侯健 +2 位作者 张磊 谢春德 王宗德 《燃料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解决邯钢西区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油渣、生物污泥等危险废弃物和除尘灰等固体废弃物,经过调研及试验研究,可将焦油渣、生物污泥、各工序除尘灰等,按不同配比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冷压块(除尘灰约占85%),然后配入配合煤炼焦使用... 为解决邯钢西区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油渣、生物污泥等危险废弃物和除尘灰等固体废弃物,经过调研及试验研究,可将焦油渣、生物污泥、各工序除尘灰等,按不同配比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冷压块(除尘灰约占85%),然后配入配合煤炼焦使用。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了焦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符合当前的环保形势和要求,同时拓宽了炼焦配煤资源,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焦化行业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尘灰 焦化废弃物 配煤 焦炭质量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对蚊虫驱避活性的初步筛选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宗德 姜志宽 +3 位作者 韩招久 陈超 陈金珠 宋湛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从32个萜类化合物中筛选对蚊虫有较好驱避活性的品种。方法 小白鼠筛选。结果 32个萜类化合物中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对白纹伊蚊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结论 进一步的人体保护试验有希望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开发前景的萜类驱... 目的 从32个萜类化合物中筛选对蚊虫有较好驱避活性的品种。方法 小白鼠筛选。结果 32个萜类化合物中有8个化合物表现出对白纹伊蚊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结论 进一步的人体保护试验有希望筛选出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开发前景的萜类驱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活性 萜类化合物 初步筛选 白发 伊蚊 人体 驱避 保护试验 品种
下载PDF
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宗德 陈金珠 +3 位作者 宋湛谦 姜志宽 韩招久 陈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 以α-蒎烯(1)为原料,合成了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3)及其甲酸酯(4)、乙酸酯(5)和丙酸酯(6),并用IR、MS、^1H NMR及^13C NMR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按照国家标;隹GB 17322.10—1998测定了这4个化合物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3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与之结构及其类似的对盖烯二醇等已被以往的研究证明具有驱避活性,因此极性官能团和手性碳原子位置可能是影响驱避活性的重要因素;衍生物6对白纹伊蚊没有驱避活性,这可能与其羰基部分太大有关,在目前的萜类驱避剂中尚极少见丙酸酯类;衍生物5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接近4h;衍生物4的驱避效果最好。质量分数为20%时,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可以达到7~8h,与避蚊胺(DETA)的驱避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 酯类衍生物 白纹伊蚊 驱蚊活性
下载PDF
四元环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驱蚊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宗德 陈金珠 +3 位作者 宋湛谦 姜志宽 韩招久 陈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由α-蒎烯合成了蒎酮酸的甲酯和乙酯,并采用国标的方法对其驱蚊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它们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具有一定的驱避效果,从而表明在四元环萜类化合物中可能存在较好驱避活性的化合物。
关键词 四元环萜类化合物 驱蚊活性 Α-蒎烯 蒎酮酸酯
下载PDF
驱避剂的构效关系和驱避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宗德 宋杰 +5 位作者 姜志宽 韩招久 陈金珠 宋湛谦 商士斌 陈超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6期472-476,共5页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驱避剂 机理 生物活性 统计软件 结构参数 计算化学 关系模型
下载PDF
杉木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宗德 范国荣 +1 位作者 黄敏 郭圣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1-593,共3页
以杉木木材为原料 ,经过制取纤维素和稀酸水解 ,制备了微晶纤维素 (MCC)。水解的最佳条件是 :使用质量分数为 6%的盐酸 ,m(杉木纤维素 )∶m(盐酸 ) =1∶2 0 ,水解温度为 92℃ ,水解时间为 2 5min ,产率达到 94.6%。对制得微晶纤维素作... 以杉木木材为原料 ,经过制取纤维素和稀酸水解 ,制备了微晶纤维素 (MCC)。水解的最佳条件是 :使用质量分数为 6%的盐酸 ,m(杉木纤维素 )∶m(盐酸 ) =1∶2 0 ,水解温度为 92℃ ,水解时间为 2 5min ,产率达到 94.6%。对制得微晶纤维素作了红外光谱和X -射线衍射分析与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微晶纤维素 制备 水解条件 产率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松节油基萜类蚂蚁驱避剂的驱避活性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宗德 宋杰 +5 位作者 姜志宽 陈金珠 韩招久 郑卫青 宋湛谦 商士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47-53,共7页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甲基醚(9)、乙酸诺卜酯(13)和内型1-异莰烷基-3-己醇乙酸酯(17)表现出良好的驱避活性。使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 03W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并计算出驱避剂分子的最低能量,再通过半经验量子力学程序Ampac 8.16进行格式转变后导入程序Codessa 2.7.10,继而计算结构描述符,并通过启发式方法对这些驱蚁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计算,得到了对应于驱避率对数值(lgB)和R2值为0.926 5的最佳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该模型显示,对这些萜类驱蚁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的4个结构描述符分别是分数原子正电荷加权部分表面积、碳原子的最小亲核反应指数、次高占用分子轨道能量、氧原子的最大单电子反应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家蚁 萜类蚂蚁驱避剂 驱避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羟基香茅醛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蚊虫的驱避活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宗德 陈金珠 +3 位作者 宋湛谦 姜志宽 韩招久 宋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1-1247,共7页
为了寻找新的萜类驱避剂,以羟基香茅醛为原料,合成羟基香茅醛二甲缩醛、羟基香茅醛乙二醇缩醛、羟基香茅醛1,3-丙二醇缩醛和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分析其结构,对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还进行了1HNMR及13CNM... 为了寻找新的萜类驱避剂,以羟基香茅醛为原料,合成羟基香茅醛二甲缩醛、羟基香茅醛乙二醇缩醛、羟基香茅醛1,3-丙二醇缩醛和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分析其结构,对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还进行了1HNMR及13CNMR分析。按国标GB/T13917.9-2009测定了它们对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及淡色库蚊Culexpipiens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羟基香茅醛二甲缩醛和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对中华按蚊的驱避时间均达到国标B级;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还对其他的蚊虫具有驱避作用,20%(质量分数)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时间超过国标B级;10%(质量分数)羟基香茅醛1,2-丙二醇缩醛对淡色库蚊的驱避时间超过国标A级。这些结果说明它们对不同蚊种驱避活性的差别,为不同场合的驱蚊需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香茅醛 缩醛类化合物 白纹伊蚊 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 驱避活性
原文传递
β-蒎烯合成四元环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宗德 肖转泉 陈金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用压热法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了诺卜醇,再由诺卜醇合成了诺卜乙基醚,并用MS,IR,1HNMR及13CNMR对诺卜乙基醚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6个诺卜醇臭氧化主要产物的结构,它们均为四元环类化合物,这表明诺卜醇臭氧化时碳碳... 用压热法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了诺卜醇,再由诺卜醇合成了诺卜乙基醚,并用MS,IR,1HNMR及13CNMR对诺卜乙基醚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GC-MS分析确定了6个诺卜醇臭氧化主要产物的结构,它们均为四元环类化合物,这表明诺卜醇臭氧化时碳碳双键、叔氢都会被氧化,还伴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反应。对诺卜乙基醚的碱性KMnO4氧化反应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确定了4个主要产物的结构,它们均为四元环类化合物,这表明反应首先生成2,3-二醇,然后继续氧化断裂得到环丁烷乙酸,或者脱水后得到2,3-环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烯 诺卜醇 诺卜乙基醚 四元环类化合物 GC-MS
下载PDF
萜类驱避剂的研究与合成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宗德 姜志宽 宋湛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萜类驱避剂 合成分析 皮肤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诺卜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宗德 肖转泉 陈金珠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2,共4页
用压热法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了诺卜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诺卜醇的乙基醚、丙基醚、丁基醚、戊基醚和苄基醚;由诺卜醇与酸酐反应合成了乙酸诺卜酯和丙酸诺卜酯。它们都具有较好的香气性质。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用IR,MS,1HNMR及13CNM... 用压热法由β-蒎烯与多聚甲醛合成了诺卜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诺卜醇的乙基醚、丙基醚、丁基醚、戊基醚和苄基醚;由诺卜醇与酸酐反应合成了乙酸诺卜酯和丙酸诺卜酯。它们都具有较好的香气性质。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用IR,MS,1HNMR及13CNMR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烯 诺卜醇 衍生物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江西杉木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宗德 范国荣 彭锦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以江西省不同产地的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纤维形态和木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 )不同产地纤维平均长度均在 1 .77mm以上 ,长宽比均大于 50。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 )不同部位平均纤维长的规律是中部最长 ,下部次之 ... :以江西省不同产地的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纤维形态和木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 )不同产地纤维平均长度均在 1 .77mm以上 ,长宽比均大于 50。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 )不同部位平均纤维长的规律是中部最长 ,下部次之 ,上部最短。 3 )化学成分中 ,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较高 ,戊聚糖及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的杉木纤维素及戊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纤维形态 木材化学成分 利用 产地
下载PDF
松节油合成保幼激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宗德 周永红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5-78,共4页
对松节油合成保幼激素类似物 (JH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松节油的主要组分α 蒎烯为原料 ,所合成JHA的结构可以分为 3类 ,即四元环结构的JHA、五元环结构的JHA和具有α 蒎烯基本结构的JHA。研究的现状是合成工作多 ,而实际应用少。... 对松节油合成保幼激素类似物 (JH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松节油的主要组分α 蒎烯为原料 ,所合成JHA的结构可以分为 3类 ,即四元环结构的JHA、五元环结构的JHA和具有α 蒎烯基本结构的JHA。研究的现状是合成工作多 ,而实际应用少。因带有醚类基团的JHA具有较高的保幼激素活性 ,故建议加强α 蒎烯合成醚类JHA及其应用开发的研究。同时 ,建议利用与α 蒎烯结构相近的 β 蒎烯合成J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研究进展 松节油 保幼激素类似物 杀虫剂 Α-蒎烯
下载PDF
江西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Ⅰ)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宗德 邱业先 +1 位作者 揭二龙 杨光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从江西各地引种到江西农业大学的银杏其叶不同季节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季节含量也有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 变化规律
下载PDF
蒎酮酸及其四元环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宗德 余明泉 肖转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综述了α-蒎烯通过KMnO4氧化和臭氧化合成蒎酮酸,以及由蒎酮酸合成四元环类衍生物的研究现状。KMnO4氧化法有常规氧化、相转移催化和表面活性剂催化3种方法。由蒎酮酸合成的四元环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具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性信息素、与药... 综述了α-蒎烯通过KMnO4氧化和臭氧化合成蒎酮酸,以及由蒎酮酸合成四元环类衍生物的研究现状。KMnO4氧化法有常规氧化、相转移催化和表面活性剂催化3种方法。由蒎酮酸合成的四元环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具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性信息素、与药物和氨基酸合成有关的化合物、保幼激素类似物、蒎酸型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同时,提出加强β-蒎烯合成四元环类化合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蒎酮酸 四元环类衍生物 合成 分析 臭氧化 松节油
下载PDF
微波辅助山苍子核仁油提取工艺研究
20
作者 许朝阳 王宗德 +2 位作者 侯天宇 罗海 黎冬明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目的】以山苍子核为原料,经粉碎后,采用微波对山苍子核粉进行处理,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山苍子核仁粉:石油醚)、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山苍子核仁油(LCKO)提取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9(... 【目的】以山苍子核为原料,经粉碎后,采用微波对山苍子核粉进行处理,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山苍子核仁粉:石油醚)、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山苍子核仁油(LCKO)提取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获得了较佳的提取工艺为:微波处理时间为90 s,料液比为1:14(g/mL),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LCKO的提取得率为42.23%。采用国标法和气相色谱技术对LCKO的理化指标和化学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论】结果表明:LCKO性质稳定,主要由月桂酸(52.27%)、癸酸(19.52%)和月桂烯酸(13.95%)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5.76%,中碳链脂肪酸(C10-C12)占脂肪酸总量的8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山苍子核仁油 工艺优化 油脂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