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富军诗歌
1
作者 王富军 《当代教育》 2022年第3期105-105,共1页
下载PDF
用于乳腺肿瘤细胞三维培养的纤维-水凝胶复合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2
作者 傅思佳 刘星星 +3 位作者 胡梦博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
从力学性能和组成成分两方面还原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开发了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纤维-水凝胶复合结构支架。通过检测支架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确认支架中各组分的成功负载,并利用扫描电镜、溶胀测试和水接触角测试表征了支架的... 从力学性能和组成成分两方面还原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开发了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纤维-水凝胶复合结构支架。通过检测支架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确认支架中各组分的成功负载,并利用扫描电镜、溶胀测试和水接触角测试表征了支架的表面形貌和理化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支架具有适用于物质传输的孔隙和利于细胞黏附的表面性能;加入纤维显著提高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且复合支架具有与乳腺肿瘤组织接近的弹性模量((4.79±0.45)kPa);与二维(2D)培养和无纤维的水凝胶支架相比,复合支架上培养的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了33.1%,显示出细胞聚集成球的特性,并对化疗药物显示出更低的敏感性。复合支架有助于肿瘤学体外研究和预测抗肿瘤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模型 三维培养 水凝胶 耐药性 静电纺丝纤维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在患者居家自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钦 李永咏 +4 位作者 刘沙沙 丁柳柳 王富军 张玉娜 刘月芹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2019-202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二维码在提高患者居家自护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成立互联网+健康教育路径教育小组,修订科室糖尿病健康... 目的观察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二维码在提高患者居家自护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成立互联网+健康教育路径教育小组,修订科室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并制作宣教二维码。患者住院期间均按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确保其掌握相应的糖尿病居家自护知识。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应用电话回访,干预组在出院时扫码进“糖尿病二维码健康宣教群”微信群,基于互联网使用二维码在微信群中给予指导。收集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DSCA、GSES、IWB等量表评分以及出院后3个月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一般情况及各个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BMI、FBG、HbA1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SDSCA、GSES、IWB等量表评分相比,干预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宣教方法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能持续改善患者代谢指标、有效提高其居家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提升了患者幸福感及满意度,更增添了延续护理的内涵,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二维码 健康教育路径 糖尿病 居家自护 幸福感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
4
作者 王富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0,共4页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一项涉及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整体谋划。要厘清概念关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一项涉及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整体谋划。要厘清概念关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廓清与从严治党的关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弄清与制度体系的关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的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进路
5
作者 王富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党的领导”提升为“党的全面领导”,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全面领导”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具有基本的概念构成、丰富的理论内涵、独特的...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党的领导”提升为“党的全面领导”,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全面领导”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具有基本的概念构成、丰富的理论内涵、独特的实践路径、全面的制度安排、深刻的重大意义,构成了完整的“党的全面领导”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党的全面领导”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进路,是巩固党的领导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 实践进路
下载PDF
PPDO/可降解铁混合编织血管支架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慧媛 汪梦娇 +3 位作者 李超婧 张斌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6,共8页
针对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制备的血管支架(PS)存在支撑强度与支撑时间不足的现状,设计可降解金属Fe与PPDO混合编织血管支架(FPS)。为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设计并制备PPDO轴纱加固支架(tFPS)与PCL固结编织点加固支架(hFPS)。采用平板压... 针对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制备的血管支架(PS)存在支撑强度与支撑时间不足的现状,设计可降解金属Fe与PPDO混合编织血管支架(FPS)。为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设计并制备PPDO轴纱加固支架(tFPS)与PCL固结编织点加固支架(hFPS)。采用平板压缩法评价血管支架的径向压缩性能;采用弯折法(定性)与悬臂梁法(定量)评价血管支架的弯曲性能;对血管支架进行50 d的体外加速降解试验,观察支架的形貌变化并计算质量损失。结果表明:tFPS、hFPS的径向支撑力相比PS、FPS提高约2倍,有利于保持血管支架植入前期的支撑性能;hFPS的柔顺性优于tFPS;所有支架均具有超过30 d的力学稳定性,FPS、hFPS、tFPS的PPDO组分降解速度快于PS。总体而言,hFPS在降解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血管支架 PPDO FE 结构设计 力学性能 径向支撑 弯曲性能 降解性能
下载PDF
履带式作业装备自主导航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穆元杰 尚明华 +2 位作者 王富军 李乔宇 刘淑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1,56,共5页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履带式作业装备自主导航路径规划方法,以规则型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履带式作业装备的自身属性以及作业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地块四角坐标、联合作业装备尺寸及作业行间距等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路径... 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履带式作业装备自主导航路径规划方法,以规则型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履带式作业装备的自身属性以及作业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地块四角坐标、联合作业装备尺寸及作业行间距等信息,自动生成作业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路径规划算法测量点与计算点间最大误差为0.09m,平均误差为0.046m,算法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作业装备 自主导航 路径规划 北斗卫星定位
下载PDF
“微-纳”PCL纤维支架多级结构对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荣妍 李晓婧 +2 位作者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3,共9页
为探究纤维基材料的孔径和表面形貌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溶液诱导结晶法制备不同孔径的微-纳多级结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纤维支架。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及水接触角、拉伸性能和生物性能测试分别评价支... 为探究纤维基材料的孔径和表面形貌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和溶液诱导结晶法制备不同孔径的微-纳多级结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纤维支架。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及水接触角、拉伸性能和生物性能测试分别评价支架的形貌、润湿性、力学性能及其调控的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结果表明:大直径的纤维支架比小直径的纤维支架的孔径大、刚度低,更有利于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抑炎表型)。相比光滑的纤维支架,具有串晶结构的大孔径纤维支架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分泌抑炎细胞因子IL-4,并减少促炎因子IL-6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静电纺纤维支架 孔径 串晶结构
下载PDF
一体化机械编织食管覆膜支架的力学性能与编织参数关系
9
作者 姜博宸 王玥 +4 位作者 王富军 林婧 郭爱军 王璐 关国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5,共8页
运用一体化编织技术,通过调控镍钛合金丝直径、编织目数(PPI)和材料配比,制备了一系列一体化编织食管覆膜支架,探讨了以上编织工艺参数与食管覆膜支架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镍钛合金丝直径是影响食管覆膜支架径向压缩强力的主要参... 运用一体化编织技术,通过调控镍钛合金丝直径、编织目数(PPI)和材料配比,制备了一系列一体化编织食管覆膜支架,探讨了以上编织工艺参数与食管覆膜支架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镍钛合金丝直径是影响食管覆膜支架径向压缩强力的主要参数。本文研究范围内,镍钛合金丝直径越大,覆膜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越好,但较大的镍钛合金丝直径会降低覆膜支架的柔顺性,故较合适的镍钛合金丝直径为0.20~0.22 mm。PPI对覆膜支架的径向支撑性和柔顺性影响较小,但仍可见PPI增大时,覆膜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呈增大趋势,但当PPI为40时,覆膜支架弯曲时的直径减小率最大,故较优的PPI为35。材料配比本质上是指覆膜支架中镍钛合金丝的含量,材料配比大,镍钛合金丝的含量高,覆膜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大,直径减小率小,然而,覆膜支架的弹性回直力增大,即柔顺性降低;因此,较合适的材料配比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覆膜支架 编织工艺 力学性能 一体化
下载PDF
医用PPDO倒刺缝合线的体外降解性能
10
作者 苏梦茹 赵新哲 +5 位作者 邹婷 陈颀超 李超婧 张斌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
可降解倒刺缝合线的降解过程需要与伤口愈合时间相适应,为了深入研究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dioxanone),PPDO)倒刺缝合线的倒刺结构及缝合线规格对其降解情况的影响,采用多种规格的PPDO倒刺缝合线和PPDO光滑缝合线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试验... 可降解倒刺缝合线的降解过程需要与伤口愈合时间相适应,为了深入研究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p-dioxanone),PPDO)倒刺缝合线的倒刺结构及缝合线规格对其降解情况的影响,采用多种规格的PPDO倒刺缝合线和PPDO光滑缝合线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试验对比。结合不同降解时间点,对缝合线的形貌、直径、质量、热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倒刺缝合线在降解8星期(56d)内的各项性能较稳定,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为软组织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持,但8星期后缝合线发生碎裂且降解过程加快,倒刺结构和缝合线规格对PPDO缝合线的降解无明显影响。研究为后续PPDO倒刺缝合线体内降解试验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 倒刺缝合线 降解 聚对二氧环己酮
下载PDF
仿生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昱欣 陈诗萍 +6 位作者 王文硕 王雅娟 黄超 王富军 李超婧 侯永泰 王璐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40-548,共9页
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重要方式是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通过仿生设计构建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有利于在结构和性能上模拟天然组织,有望改善现有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生物力学不匹配、生物耐久性较低等缺陷。以聚合物为原料制备的瓣膜具有高度... 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重要方式是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通过仿生设计构建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有利于在结构和性能上模拟天然组织,有望改善现有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生物力学不匹配、生物耐久性较低等缺陷。以聚合物为原料制备的瓣膜具有高度可调可控性,表现出重现原生瓣膜三层异质、各向异性特点的显著优势。本文从人体原生瓣膜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出发,重点关注其结构各向异性和力学各向异性特征,分析了仿生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水凝胶瓣膜、纤维基瓣膜和水凝胶/纤维基复合瓣膜等聚合物瓣膜中涉及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根据原生瓣膜纤维层、海绵层和心室层各层结构、组分和功能进行更精确的仿生设计是仿生人工心脏瓣膜材料未来重要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仿生材料 各向异性 纤维 水凝胶
下载PDF
留置输尿管支架结壳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尖文萍 徐政 +3 位作者 胡梦博 林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留置输尿管支架是泌尿外科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常用手段。输尿管支架留置期间常伴随支架的表面结壳,易引起支架失效和尿路感染等问题,严重的支架结壳致使支架难以取出,需要复杂的手术干预。阐述了留置时间、支架性质和患者尿液差异等风险... 留置输尿管支架是泌尿外科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常用手段。输尿管支架留置期间常伴随支架的表面结壳,易引起支架失效和尿路感染等问题,严重的支架结壳致使支架难以取出,需要复杂的手术干预。阐述了留置时间、支架性质和患者尿液差异等风险因素对支架结壳的影响机制。从支架的本体材料、表面涂层改性和结构设计3方面综述了抗结壳支架的开发策略,指出抗结壳支架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赋予可降解材料以抗结壳特性,而支架表面涂层功能化的关键则是动态尿流条件下支架留置期间的稳定性。最后,简要介绍了临床上结壳支架的分级标准及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结壳 风险因素 抗结壳策略 分级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防粘连用CS/PCL共混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13
作者 池秀云 黄超 +6 位作者 傅思佳 汪孟姣 章秋韵 李超婧 王富军 劳继红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为开发一款生物安全性高、力学性能优异且防粘连作用佳的腹腔镜术后防粘连膜,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壳聚糖(CS)和聚己内酯(PCL)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纺丝,对所得共混纤维膜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浸润性及防细胞黏附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 为开发一款生物安全性高、力学性能优异且防粘连作用佳的腹腔镜术后防粘连膜,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壳聚糖(CS)和聚己内酯(PCL)按不同质量比共混纺丝,对所得共混纤维膜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浸润性及防细胞黏附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S质量分数的增大,共混纤维膜的可纺性大幅下降,并且CS质量分数超过40%时纤维均匀性变差,纤维膜的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刚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相比纯PCL纤维膜,CS/PCL共混纤维膜的浸润性得到明显改善,对成纤维细胞的黏附能力减弱,防粘连性能优异。综合考量材料成本、可纺性、力学性能及防粘连效果,认为CS质量分数为30%的共混纤维膜在腹腔镜术后防粘连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粘连膜 静电纺丝 共混纤维膜 壳聚糖 聚己内酯
下载PDF
3D肿瘤支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14
作者 傅思佳 刘星星 +3 位作者 胡梦博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32,共10页
3D肿瘤支架作为新兴的肿瘤细胞培养平台,能够重现肿瘤组织的3D结构,提供仿生微环境和降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在肿瘤生理学研究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综述了3D肿瘤支架的类型及其优缺点,从模拟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和... 3D肿瘤支架作为新兴的肿瘤细胞培养平台,能够重现肿瘤组织的3D结构,提供仿生微环境和降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在肿瘤生理学研究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综述了3D肿瘤支架的类型及其优缺点,从模拟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和肿瘤内部梯度缺氧环境两方面介绍了3D肿瘤支架模拟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并对3D肿瘤支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揭示了肿瘤支架在研究肿瘤耐药性机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及作为个性化肿瘤治疗临床前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肿瘤支架的构建和应用提出设想和展望,旨在为构建高仿真肿瘤模型,研究肿瘤的异质性和肿瘤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肿瘤支架 药物筛选 肿瘤微环境 肿瘤模型 3D细胞培养
下载PDF
术后防粘连策略及防粘连材料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池秀云 汪孟姣 +3 位作者 黄超 李超婧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2,共9页
外科及微创介入术后粘连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为了更全面了解粘连特性,以避免术后粘连对病人带来的心理、生理危害,在分析粘连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的溶液类、凝胶类以及膜类防粘连产品存在的问题,对防粘连的材料、构建策略进行深入... 外科及微创介入术后粘连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为了更全面了解粘连特性,以避免术后粘连对病人带来的心理、生理危害,在分析粘连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的溶液类、凝胶类以及膜类防粘连产品存在的问题,对防粘连的材料、构建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盆腹腔、肌腱、硬膜外粘连的特点以及研究进展及商用产品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以结合纤维膜、凝胶及溶液的优势,并负载一定药物,将是防粘连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粘连 盆腹腔 肌腱 硬膜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富军 王原 +4 位作者 杨艳辉 杜亚萍 齐惠卿 孙寿广 代红沙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77-1379,F0002,共4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Fontaine分期Ⅱ~Ⅳ期的患者(25条患肢)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根据DSA情况选择...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Fontaine分期Ⅱ~Ⅳ期的患者(25条患肢)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根据DSA情况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球囊扩张、9条肢体行支架成形术。同时坚持胰岛素、抗栓及其他药物治疗。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3例患者(25条患肢)22条患肢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8.0%,1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未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等明显减轻或缓解。踝肱压指数(ABI)明显升高(术前为0.29±0.13,术后1周为0.89±0.37)。随访3个月未出现血管再狭窄或闭塞,ABI为0.83±0.32。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膝关节以下动脉病变为主,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联合内科治疗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放射摄影术 介入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苏晨蓓 王富军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6期569-572,共4页
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被定义为由下肢一条或多条动脉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糖尿病是LE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晚期LEAD患者可出现疼痛、感染、甚至肢体坏疽,需紧急血运重建治疗... 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被定义为由下肢一条或多条动脉部分或完全闭塞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糖尿病是LE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晚期LEAD患者可出现疼痛、感染、甚至肢体坏疽,需紧急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既可促进溃疡愈合,又可降低截肢平面,缓解严重的行走功能受限。目前,大多数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这项技术通过扩张病变血管来改善下肢的血液供应,有成功率高、通畅率高、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旨在对糖尿病合并LEAD介入治疗疗效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成形术 介入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富军 杜亚萍 +4 位作者 杨艳辉 葛丽娜 刘月芹 高丽霞 谷涌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29-173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下载PDF
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富军 高倩 +3 位作者 檀淼 刘月芹 邢娜 孙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PAD(Fontaine Ⅱb~Ⅳ期)患者78例作为介入组,介入治疗前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超...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对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PAD(Fontaine Ⅱb~Ⅳ期)患者78例作为介入组,介入治疗前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中于介入操作前、病变部位开通血管前及开通血管后分别取动脉血,并于治疗后24 h、48 h、1周、2周分别取静脉血检测vWF、hs-CRP,观察内皮功能、炎症指标变化,同时观察其他临床指标。以同期下肢动脉造影正常的T2DM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取静脉血和动脉血检测vWF、hs-CRP。结果 介入组介入术前静脉血、动脉血vWF、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介入组介入病变部位开通血管前动脉血vWF、hs-CRP水平明显高于介入操作前(P均〈0.01);病变部位开通血管后动脉血vWF水平明显高于开通血管前(P〈0.01),hs-CRP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T2DM下肢动脉病变所致下肢缺血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指标升高;介入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应早期进行内皮功能保护和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下肢 动脉 介入治疗 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对缺血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富军 刘月芹 +4 位作者 齐会卿 张玉娜 白磊 檀淼 高倩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Fontaine分级Ⅱb~Ⅳ级)患者66例,术前常规检查...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Fontaine分级Ⅱb~Ⅳ级)患者66例,术前常规检查并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行介入手术时于动脉鞘植入成功后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血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介入前和术后1天、2天、7天、14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vWF、Fb水平。观察内皮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他临床指标。结果介入组介入前动脉鞘内、介入前缺血部位动脉和介入后病变动脉以远段的vWF、Fb水平逐渐升高;vWF(147.6±17.3)%、(231.3±32.6)%、(299.2±35.2)%,Fb(3.91±0.26)g/L、(4.97±0.29)g/L、(5.69±0.28)g/L(均P<0.01);静脉血vWF、Fb水平于术后1天达高峰,术后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4天vWF、Fb水平低于治疗前。静脉血介入前、介入1天、2天、7天、14天vWF(148.3±16.4)%、(199.3±18.6)%、(176.5±18.1)%、(144.1±15.3)%、(128.5±11.4)%、Fib(3.88±0.23)g/L、(4.96±0.30)g/L、(4.59±0.25)g/L、(3.96±0.32)g/L、(3.11±0.19)g/L(均P<0.01)。结论缺血可引起内皮功能的损伤和凝血指标的变化,介入治疗可进一步增加动脉内皮功能的损伤和高凝状态,应早期进行内皮功能保护和抗凝治疗,介入后下肢血流改善,动脉内膜修复后,其内皮功能改善,高凝状态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下肢 von WILLEBRAND因子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