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 王岩作品
1
作者 王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王岩油画
2
作者 王岩 《美术大观》 1996年第1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油画
下载PDF
雅昌:借艺术开拓“蓝海”——访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岩
3
作者 彭卫东 王岩 《今日印刷》 2006年第5期16-19,共4页
《今日印刷》:雅昌企业集团在万捷董事长的带领下逐年快步跨越式发展,目前堪称代表中国印刷行业最高水平的企业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雅昌对于印刷行业利润空间的发展变化有何体会?
关键词 彩色印刷 有限公司 总经理 深圳 艺术 企业集团 跨越式发展 印刷行业 行业利润 董事长
下载PDF
王岩 我在意的是时间成本
4
作者 孙昊牧 王岩 《今日民航》 2011年第7期50-51,共2页
"在我乘坐的国航班机中,起飞时间较正点起飞时间平均至少超过半小时。""盲目的扩大机场建设规模,而没有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不但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对航行产生很大影响。"
关键词 起飞时间 时间平均 航空公司 登机口 时间成本
下载PDF
TC4钛合金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铣削加工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岩 王雯瑀 +2 位作者 董颖怀 樊凌峰 刘启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超声振动有助于改善电火花加工的表面形貌,但超声振动的加入也使得其材料去除机理更加复杂,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工艺过程。为全面了解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对TC4工件分别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和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铣削... 超声振动有助于改善电火花加工的表面形貌,但超声振动的加入也使得其材料去除机理更加复杂,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工艺过程。为全面了解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对TC4工件分别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和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铣削加工。选取不同的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和超声振幅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分析其表面粗糙度Ra。结果表明将轴向超声振动引入电火花铣削加工能够使表面粗糙度下降5.5%~18.9%,轴向超声振动的加入改变了极间能量分配关系,并减少了用于材料去除的能量。该研究为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铣削工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电火花加工 铣削工艺 表面形貌 TC4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6
作者 王岩 程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F0002,150,共10页
生态环境治理是中西方现代化比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以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的西方现代化虽然缓解了西方国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生态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却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依然... 生态环境治理是中西方现代化比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以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的西方现代化虽然缓解了西方国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生态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却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依然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不仅蕴含“天人合一”“取用有度”“敬畏生命”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而且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更批判性地超越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二是在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以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旨归,不仅注重本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民至上,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且关注全球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力求为世界人民增添生态福祉,因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真正统一性”,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实质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 超越
下载PDF
高温钠热管间歇沸腾换热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岩 马誉高 +4 位作者 马在勇 潘良明 朱隆祥 唐思邈 连强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2,共8页
热管作为一种将蒸发和冷凝相结合的高效传热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热管若发生间歇沸腾将造成温度波动,进而影响整个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安全。针对钠热管在不同充液量的情况下间歇沸腾的换热特性开展实验和理论的研究。... 热管作为一种将蒸发和冷凝相结合的高效传热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核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热管若发生间歇沸腾将造成温度波动,进而影响整个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安全。针对钠热管在不同充液量的情况下间歇沸腾的换热特性开展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实验方面,搭建了高温钠热管加热的实验台,研究了以液态金属钠为工质的热管在不同的液面深度和不同的丝网目数下其蒸发段的换热特性。理论方面,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充液量、不同丝网目数的对蒸发段换热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钠热管在单相对流区和间歇沸腾区的蒸发段换热系数的模型。结果表明:热管发生间歇沸腾时,其换热性能要远低于正常运行时的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钠热管 间歇沸腾 蒸发段换热系数 换热性能
原文传递
热电池用高电压正极材料简述
8
作者 王岩 白鑫涛 +2 位作者 刘海瑞 田原 张清旭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5-690,共6页
传统热电池采用金属硫化物作为正极材料,随着对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的增加,对新型高电压正极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国内外都在开展高电压正极材料在热电池中应用的探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卤化物、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最新实... 传统热电池采用金属硫化物作为正极材料,随着对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的增加,对新型高电压正极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国内外都在开展高电压正极材料在热电池中应用的探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卤化物、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最新实验结果进行报道,总结其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高电压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鱼类养殖饲喂管理:概念、技术方案和应用
9
作者 王岩 《水产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9,共16页
投饵养殖在水产养殖产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70%,饲料成为决定水产动物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鱼类生长速率和饲料利用效率,特别是饲料蛋白质贮积效率,是鱼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和养殖管理研究的共同目标。饲喂管理指通过适量投喂营养... 投饵养殖在水产养殖产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70%,饲料成为决定水产动物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鱼类生长速率和饲料利用效率,特别是饲料蛋白质贮积效率,是鱼类遗传育种、营养、饲料和养殖管理研究的共同目标。饲喂管理指通过适量投喂营养组成合理的饵料以保障养殖动物快速生长和健康,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以及养殖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其集成了饲料管理和投喂管理,是水产养殖模式优化的重要内容。尽管针对鱼类营养需求、饲料和投喂分别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由于上述内容分别属于营养学、饲料科学和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领域,针对重要养殖鱼类种类在特定养殖条件下的饲料管理和投喂管理的系统集成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饲料管理和投喂管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饲喂管理的概念并明确了饲喂管理在水产养殖模式优化中的作用。首先,笔者指出优化饲喂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①确定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②在最适饲料营养水平下确定适宜的饲料原料种类及其添加量,设计饲料配方;③确定最优配方饲料的最适投喂频率和投喂量;④在饲料配方和投喂策略的基础上集成构建饲喂管理方案。其次,笔者介绍了对大黄鱼、大口黑鲈、卵形鲳鲹和厦门白姑鱼饲喂管理研究的过程及初步形成的饲喂管理方案。其中,①网箱养殖大黄鱼配合饲料粗蛋白水平、粗脂肪水平和蛋白能量比分别为490~520 g/kg、100 g/kg和27.6 MJ/kg,饲料鱼粉水平可降低至160 g/kg,投喂配合饲料的最适频率为2次/d,每天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②池塘养殖大口黑鲈配合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分别为480~510 g/kg和120 g/kg,饲料鱼粉水平可降低至80 g/kg,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每天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2%;③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配合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水平分别为450~490 g/kg和110 g/kg,饲料鱼粉水平可降低至140 g/kg,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每天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④网箱养殖厦门白姑鱼配合饲料粗蛋白水平、粗脂肪水平和蛋白能量比分别为450 g/kg、150 g/kg和19.0 MJ/kg,饲料鱼粉水平可降低至75 g/kg,最适投喂频率为1次/d,每天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最后,笔者针对鱼类饲喂管理研究提出建议:①设计饲喂管理方案时应重视鱼类种类和种质以及养殖环境差异对饲喂管理要求的影响;②设计饲料配方时应重视所采用的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③集成饲喂管理方案时应重视饲料配方与投喂策略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的交互影响;④评价饲喂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时应重视长期养殖生产实验结果以及饲喂管理对养殖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饲喂管理 饲料配方 投喂策略 生长 饲料成本 养殖废物排放
原文传递
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课程改革与实践
10
作者 王岩 辛颖 《内江科技》 2025年第3期58-59,121,共3页
借鉴构建主义理论,提出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赛证教学“三线融合”课程改革理念,构建了“三对接、三引入、三融入、三结合”的专业群课程改革模式。同时,基于“三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岗课赛证创”融通的活页式教材,构建... 借鉴构建主义理论,提出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赛证教学“三线融合”课程改革理念,构建了“三对接、三引入、三融入、三结合”的专业群课程改革模式。同时,基于“三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岗课赛证创”融通的活页式教材,构建了“过程盘点、多方评价”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理念 模块化课程体系 构建主义理论 岗位培训 课程评价 多方评价 课程改革与实践 三对接
下载PDF
挤压膨化高钙冲调粉的研制
11
作者 王岩 鲍会梅 +5 位作者 于沛 兰梦宇 王嘉文 王首婕 夏兴浪 王世博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碳酸钙等为主要原料,研制挤压膨化高钙营养冲调粉。将大米粉添加量、小麦粉添加量、碳酸钙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挤压膨化高钙冲调粉的最佳配方。以玉米粉添加量1... 以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碳酸钙等为主要原料,研制挤压膨化高钙营养冲调粉。将大米粉添加量、小麦粉添加量、碳酸钙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出挤压膨化高钙冲调粉的最佳配方。以玉米粉添加量100 g计算,大米粉添加量为53.1 g、小麦粉添加量为21.0 g、碳酸钙添加量为2.1 g,其他辅料固定用量为大豆油5 g、水5 g、玉米淀粉1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高钙 冲调粉
下载PDF
京津冀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12
作者 王岩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技术的赋能使得文化产业能够突破传统框架,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从而展现出更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方面,数字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技术的赋能使得文化产业能够突破传统框架,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从而展现出更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方面,数字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乡村文化的软实力,还能够推动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针对文化数字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京津冀数字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13—2022年度京津冀数字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对河北省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制定符合省情的数字文化产业规划,构建多元化数字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区域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合成及其固相微萃取应用
13
作者 王岩 《化肥设计》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水杨酸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遵循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1∶4∶18)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并用于色谱柱填充,实现高效固相微萃取。经细致优化萃取参数,构建了高效液相微萃取联用技术,该技术检测下限为1.2 ng/mL,... 以水杨酸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遵循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1∶4∶18)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并用于色谱柱填充,实现高效固相微萃取。经细致优化萃取参数,构建了高效液相微萃取联用技术,该技术检测下限为1.2 ng/mL,回收率为92.1%~105.8%,操作简便,选择性高。实验证明: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环境样品中水杨酸测定,为相关研究与监测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精确调控溶液体积、pH值、去垢剂种类与用量及萃取速度,确保了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固相微萃取 环境水
下载PDF
中国银矿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银矿卷》研编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彪 王登红 +13 位作者 王岩 刘榆 黄凡 王成辉 李楠 武利文 张彤 唐增才 叶泽富 秦海燕 靳皇玉 冯德臣 缪仁谷 张荣臻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51,共17页
银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的新材料属性日益突出。中国是银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银矿找矿勘查取得较大突破,新增银资源储量超过55000 t,新发现银矿产地... 银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元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银的新材料属性日益突出。中国是银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之一,自1990年以来,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银矿找矿勘查取得较大突破,新增银资源储量超过55000 t,新发现银矿产地超过53处,探获了包括双尖子山超大型银矿在内的大量银矿。中国银矿有7个主要矿床类型,以热液型和陆相火山-次火山型最为重要,资源储量分别为161271 t和48870 t,分别占总量的49.5%和15%。中国银矿主要产于中生代,查明银资源储量为266476 t,占比达74.25%;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大兴安岭成矿带及其邻区查明银资源储量超过86000 t,是中国最重要的银矿产区和找矿潜力区。运用成矿系列理论,寻找新矿区或新类型银矿、老银矿区外围和深部以及在成银带内找银矿等是中国银矿找矿勘查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成矿规律 勘查成果 找矿方向
下载PDF
试论高纯石英原料矿的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登红 王岩 +2 位作者 陈郑辉 黄凡 杨刚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高纯石英、高纯石英原料与高纯石英原料矿,三者概念不同,不能混淆。高纯石英是选矿之后的矿产品;高纯石英原料是野外工作大致能判断的、可以作为高纯石英选矿原料的矿石;而高纯石英原料矿是有可能从中圈定出高纯石英原料矿石、矿体的矿... 高纯石英、高纯石英原料与高纯石英原料矿,三者概念不同,不能混淆。高纯石英是选矿之后的矿产品;高纯石英原料是野外工作大致能判断的、可以作为高纯石英选矿原料的矿石;而高纯石英原料矿是有可能从中圈定出高纯石英原料矿石、矿体的矿种,包括石英砂、粉石英、石英砂岩、石英岩和脉石英矿5个主要矿种。当前我国寻找“高纯石英原料”的主要方向,除了这5个矿种之外,还要注意这5个矿种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矿床类型。比如,稳定地台区形成的石英岩,经过区域变质之后的石英岩矿;变质石英岩风化之后的粉石英矿;白岗岩、翁岗岩、碱性花岗岩建造风化壳以及由其风化产物形成的石英砂;“干环境”中形成的脉石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高纯石英原料 高纯石英原料矿 找矿方向
下载PDF
金属管螺旋缠绕在轨成形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16
作者 王岩 陈禹名 +4 位作者 张书洋 杨慧 张从发 刘金童 刘荣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1,共11页
为满足地外探测大尺寸结构在轨构建及空间站桁架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带材直接在轨成形方法,研制出一款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的金属管件制造设备。采用冷弯成形技术中的缠绕锁合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假设和等效应变能原理建立弯曲缠绕的... 为满足地外探测大尺寸结构在轨构建及空间站桁架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带材直接在轨成形方法,研制出一款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的金属管件制造设备。采用冷弯成形技术中的缠绕锁合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假设和等效应变能原理建立弯曲缠绕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分析带材几何参数对缠绕力矩的影响。通过ABAQUS/显式求解器分析缠绕力矩并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定量描述和优化缠绕锁合性能,定义稳定缠绕力矩、锁合正压力和锁合边最大应力3个性能指标,该指标越小,缠绕锁合性能越好。此外,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弯曲缠绕卷管指标参数的多项式代理模型,通过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金属管弯曲成形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缠绕力矩减少了26.23%,锁合边正压力减小了4.71%,锁合边最大应力减小了2.14%,同时驱动力矩曲线波动得到改善。制备了辊座直径为70 mm、辊组间距为100 mm,辊缝具有校正调节功能的锁槽折弯箱和芯轴直径为50 mm的缠绕锁合样机并进行实验,揭示不同工艺参数对轧制成形的影响以及螺旋成形时成形角与管件直径的规律。该研究为金属管在轨成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制造 缠绕锁合 缠绕力矩 响应面法 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诱导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的4D打印研究
17
作者 王岩 牛犇 +5 位作者 王冠楠 房祥军 刘瑞玲 吴伟杰 陈慧芝 郜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150,共8页
为拓宽食品的4D打印品类,推动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将水蜜桃浆与马铃薯粉、黄原胶、海藻酸钠复配成适合打印的凝胶体系,添加天然花青素和乳酸菌构建4D打印凝胶体系,研究乳酸菌发酵诱导的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 为拓宽食品的4D打印品类,推动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将水蜜桃浆与马铃薯粉、黄原胶、海藻酸钠复配成适合打印的凝胶体系,添加天然花青素和乳酸菌构建4D打印凝胶体系,研究乳酸菌发酵诱导的水蜜桃浆凝胶体系自发变色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当马铃薯粉的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时,打印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支撑性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4D打印凝胶体系的乳酸菌数量大量增长、霉菌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引起打印物pH值降低约1.8,导致打印物中花青素的颜色从紫色变为红色,发酵12 h的ΔE值为15.2;此外,打印物的质构特性(如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回复性)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小幅度增加,这与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和水分的变化(水分质量分数降低5.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浆凝胶 4D打印 乳酸菌发酵 自发变色 花青素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疗专家共识
18
作者 白玉树 陈锴 +24 位作者 邵杰 翟骁 陈铭 李危石 许建中 钱邦平 朱泽章 朱锋 李淳德 仉建国 沈建雄 郝定均 朱晓东 杨军林 张学军 张雪松 张方迤 王其杰 张文智 海涌 赵建华 邱勇 王岩 邱贵兴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方法的选择、热点问题的探讨及生活质量的评估,都需要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确保诊疗过程科学、规范、及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经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了关于AIS诊疗的共识,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诊断 治疗 筛查 手术规划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19
作者 张迎颖 李敏 +5 位作者 潘吴意 王岩 姜智绘 苏国东 刘海琴 张志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 生态沟渠是我国南方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与农田面积相对应的配置规模研究尚无定论。选择3条规格相同的试验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增设湿生植物、生物填料箱和生态滤坝,构建生态沟渠。设置不同强化净化措施的沟渠处理,分别为:湿生植物+1座生物填料箱+1座生态滤坝处理(D1)、湿生植物+2座生物填料箱+2座生态滤坝处理(D2)、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处理(D3),并控制进水流量的变化,对比不同处理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分析污染通量在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情况,探讨对应于单位农田面积的生态沟渠配置规模。结果表明:强化处理生态沟渠对TN、NH_(4)^(+)-N、TP和COD的削减率分别为33.9%~49.1%、37.8%~42.9%、29.3%~42.0%和60.0%~78.1%,其中,D2和D3对TN和TP的削减率较高。D2和D3出水TN和COD的污染通量显著低于D1(P<0.05),而3条沟渠出水NH_(4)^(+)-N和TP的污染通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流水试验条件下,出水TN和TP降低至2.0 mg·L^(-1)和0.2 mg·L^(-1),D3所需要的沟渠长度分别为85.4 m和57.3 m,为3条强化措施处理沟渠中最短;对应于667 m2农田,单日降雨量为60 mm,TN浓度降低4.64 mg·L^(-1),按照D3沟渠的设施配置,1 m^(3)的生态沟渠可处理19 m^(2)的农田退水。在后续研究中,可因地制宜应用湿生植物+3座生物填料箱+3座生态滤坝(D3)的强化净化措施,并有效衔接生态沟渠与汇水塘浜,考量两者的综合净化效能,对“田-沟-塘-浜”的配置规模进行总体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农田退水 配置规模
下载PDF
智力资本整合、双元创新演化与跨国并购追赶——潍柴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
20
作者 洪勇 王岩 孙悦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23,共19页
本土后发企业如何高效整合并购双方资源以推进创新迭代从而实现技术追赶仍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潍柴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从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的“内外兼修”视角,深入剖析了并购追赶情境下潍柴集团智力资本... 本土后发企业如何高效整合并购双方资源以推进创新迭代从而实现技术追赶仍需深入研究。通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潍柴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从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的“内外兼修”视角,深入剖析了并购追赶情境下潍柴集团智力资本整合与双元创新演化路径,明晰了跨国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对双元创新演化的作用机制,进而揭示了本土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基于智力资本整合驱动双元创新演化以实现技术追赶的机理。研究发现:(1)跨国并购追赶情境下,本土后发企业智力资本整合需要随不同追赶阶段情境特征、挑战因素、资源和能力的变化而动态调整。(2)本土后发企业跨国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呈现“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双元创新并进”的演化态势,且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利用式创新能力与探索式创新能力的动态跃迁。(3)智力资本整合可以发挥“情感多元交融效应”与“能力差异融合效应”促进利用式创新;发挥“组织惯性突破效应”与“创新要素集成效应”促进探索式创新;发挥“控制策略转换效应”与“组织资源协调效应”促进双元创新并进,共同推动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与能力演化,从而实现技术追赶。研究结论有助于揭开“并购→追赶”的过程“黑箱”,可为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和追赶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智力资本整合 双元创新演化 技术追赶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