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骨强度下全膝置换过程中发生股骨前皮质切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周金海 李江伟 +6 位作者 王序全 庄颖 赵瑛 杨渝勇 王嘉嘉 杨阳 周仕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75-1782,共8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不同骨质强度条件下发生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欠缺,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基础。目的:探讨不同骨质强度下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发生...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不同骨质强度条件下发生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欠缺,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基础。目的:探讨不同骨质强度下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发生股骨前皮质切迹的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预防膝关节置换后发生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的股骨CT数据,运用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软件建立膝关节股骨侧置换三维模型,然后构建不同深度的股骨前皮质切迹模型,将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并分析不同骨强度、不同股骨前皮质切迹深度对股骨髁上生物应力的影响,并分析股骨前皮质切迹骨水泥填补前、后的股骨前髁截面应力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任何骨质强度下,髁上应力都随股骨前皮质切迹深度加深而增加;在正常骨质情况下,当股骨前皮质切迹深度在3 mm和4 mm间有一个应力突变点;在骨质疏松情况下,当股骨前皮质切迹深度在2 mm和3 mm间有一个应力突变点;②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发生股骨前皮质切迹且深度超过骨皮质厚度时,随着骨质强度降低,股骨髁上应力逐渐增大;③使用骨水泥填补股骨前皮质切迹深度为3 mm的模型,股骨前髁截面应力下降;④结果显示,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该避免股骨前皮质切迹出现,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如术中出现股骨前皮质切迹且深度超过骨皮质厚度时,可以采用骨水泥均匀填充股骨前皮质切迹以降低股骨髁上应力,降低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股骨前皮质切迹 骨质疏松 膝关节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生物力学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序全 许建中 +2 位作者 马树枝 周强 谭祖键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963-96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间本科收治的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37岁.包括侧隐窝狭窄12例,术后复发4例,术...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间本科收治的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37岁.包括侧隐窝狭窄12例,术后复发4例,术中定位错误7例,神经根粘连6例,下腰椎手术后失稳10例.初次手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者17例,症状有暂时性缓解而后复发者20例.二次手术间隔时间7天~15年,平均2.4年.再次手术前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4例,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0例,腰背部疼痛者7例,间歇性跛行者6例,会阴部麻木4例,全部患者患侧小腿外侧后侧皮肤感觉减退.再次手术方式为,扩大开窗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19例,半椎板切除术8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10例.随访6月~6年2月,平均随访3年10月,再次手术术后优良率97.2%.结论术前周全的检查、准切的定位及术式的合理选择是防范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关键;术中应正确处理神经根管及椎管狭窄与椎体稳定性间的关系,既要避免椎管狭窄减压不足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又要防止过分减压导致术后脊柱不稳;CT及MRI对于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的多数病因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次手术除摘除突出的髓核和解除椎管狭窄外,一定要注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再手术
下载PDF
加压外固定促进胫骨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吴梅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压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6例外伤性胫骨骨折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治疗,其中横行骨折6例,斜行骨折10例,固定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1/4。通过压力传感器,骨矿含量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观察加... 目的:探讨加压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对16例外伤性胫骨骨折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治疗,其中横行骨折6例,斜行骨折10例,固定加压量为自身体重的1/4。通过压力传感器,骨矿含量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观察加压固定后骨断端压力变化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加压固定早期骨折端压力逐渐下降,尤以术后5h内明显,此后渐趋稳定,调整后1周时压力仍保持在70%左右水平。骨折术后2周出现骨膜反应,2个月左右即达临床愈合,骨折部代谢活跃,无骨矿丢失。结论:加压固定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应用外固定器对骨折进行加压固定治疗具有可调节性等优越性,能有效控制骨折愈合的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外固定 加压 治疗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序全 马树枝 +2 位作者 许建中 吴雪晖 张劲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978-97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4例采用国产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53例A1、A2型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6例A3型及部分A2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针(PFN)固定,13例伴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采用3枚中空拉力螺钉...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4例采用国产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53例A1、A2型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6例A3型及部分A2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针(PFN)固定,13例伴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采用3枚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本组住院12~21d,平均15.4d,住院期间出现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浅表感染,短期短期内均获治愈.2个月内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未见内固定物松动及骨折部畸形.2~24个月随访,全部骨折均愈合,功能优良率为97.4%,未见髋内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尽可能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合并症加重.在手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上,应综合分析骨折类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内植物的固定特点,并根据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恰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固定 老龄患者
下载PDF
实验性胫骨骨折加压外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吴梅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10-512,共3页
目的:为临床骨折加压外固定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人离体胫骨中部横行和斜行骨折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类型的骨折在不同等级的轴向加载时骨表面的应力值、固定器应力遮挡率及骨折端... 目的:为临床骨折加压外固定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人离体胫骨中部横行和斜行骨折行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类型的骨折在不同等级的轴向加载时骨表面的应力值、固定器应力遮挡率及骨折端位移变化。结果:横行骨折在加压固定量为147~294N时、斜行骨折为147N时,骨表面应力水平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且骨折端未见明显错位或畸形,固定器应力遮挡率仅为1.818%左右。结论:适当的加压固定可使骨折造成的局部异常力学状态被有效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加压固定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PBC教学法在骨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序全 尹芝华 许建中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721-1721,1723,共2页
目的将PBC教学法在医学骨科专业临床见习教学中进行实践,观察分析本法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具体方法是根据我国学生特点,先作一定时间的专业基本内容的讲授,然后紧扣临床实践给学生提出问题,供其讨论解答,最后归纳总结。结果同学... 目的将PBC教学法在医学骨科专业临床见习教学中进行实践,观察分析本法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具体方法是根据我国学生特点,先作一定时间的专业基本内容的讲授,然后紧扣临床实践给学生提出问题,供其讨论解答,最后归纳总结。结果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各自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分析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避免了传统沉闷的灌输式教学。结论PBC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教学模式 骨科学
下载PDF
实验性胫骨延长对膝关节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3 位作者 许建中 杨柳 马树枝 周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5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缓慢牵伸延长过程中关节功能变化规律。方法: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延长组(A组)及停止延长3个月组(B组),各组按延长幅度不同又分为延长10%、20%及40%3个亚组。采用胫骨上干骺端1mm/d速度缓慢牵伸延长术。X线确... 目的:探讨肢体缓慢牵伸延长过程中关节功能变化规律。方法: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延长组(A组)及停止延长3个月组(B组),各组按延长幅度不同又分为延长10%、20%及40%3个亚组。采用胫骨上干骺端1mm/d速度缓慢牵伸延长术。X线确定延长幅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变化:确定延长终止及取材时膝关节屈伸范围。结果:(1)各组不同时相点膝关节软骨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2)A组中延长20%时出现显著性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P<0.05),延长40%时仅为正常的44.7%左右(P<0.01);B组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延长20%组已恢复至延长前水平,而延长40%组也较延长终止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延长前正常水平,为正常水平的88.5%左右(P<0.05)。结论:肢体延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关节功能障碍,并主要发生在大幅度延长时。虽在延长停止后可逐渐恢复,但仍需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延长 关节 活动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序全 徐美涛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21-624,共4页
肱骨髁上骨折位于肱骨髁上2~3cm处,绝大多数由间接暴力导致,最常见于年幼儿童,好发于5~8岁,男多于女,左侧多于右侧。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情况的增加,肱骨髁上骨折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益体能合剂对创伤患者血清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序全 吴梅英 +3 位作者 罗中华 冯文曦 黄文华 肖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20例急性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触珠蛋白(HP)、白蛋白(Palb)、转铁蛋白(TF)及α-酸性糖蛋白(α-AG)4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中药制剂益体能合剂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伤后2周内HP及α-... 本研究观察了20例急性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触珠蛋白(HP)、白蛋白(Palb)、转铁蛋白(TF)及α-酸性糖蛋白(α-AG)4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中药制剂益体能合剂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伤后2周内HP及α-AG显著性增高,而Palb及TF均显著性降低,说明创伤后2周内机体蛋白代谢呈紊乱状态。经口服益体能合剂后,4种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提示该制剂对急性期蛋白的代谢有一定调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性期反应蛋白 益体能合剂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序全 吴雪晖 +2 位作者 罗飞 谢肇 张劲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的1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例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4~47岁...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的1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病例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4~47岁,平均36.5岁。股骨远端骨折7例,胫骨近端骨折5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分型:股骨远端A2型4例、C1型2例、C2型1例;胫骨近端A2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5d,平均7.5d。除关节内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外,其他骨折均行间接复位,经小切口肌肉下骨膜外植入LISS,导向器导引下经皮自钻自攻皮质螺钉锁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8min(40~90min),平均出血量80ml(60—120ml),均未植骨。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愈合时间平均13.2周(11—24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2.7周(8~20周)。术后无1例感染、螺钉脱落、固定失效等发生。1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术后关节活动范围96°-120°。以Johner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LISS可保护骨膜及骨折部位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 膝关节 微创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肢体缓慢牵伸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的变化规律(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2 位作者 许建中 马树枝 吴雪晖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背景:有报道肢体延长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合理的技术操作及有效的功能防护下肢体延长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完全可以避免。目的:探讨兔肢体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设计... 背景:有报道肢体延长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合理的技术操作及有效的功能防护下肢体延长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完全可以避免。目的:探讨兔肢体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2001-02/2002-06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延长组及延迟观察组(停止延长3个月观察)。方法:各组按延长幅度不同又分别分为延长10%,20%及40%3个亚组。采用胫骨上干骺端1mm/d速度缓慢牵伸延长术。X射线确定延长幅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变化;测定延长终止及取材时膝关节屈伸范围。主要观察指标:延长前、延长终止时及延长终止3个月时兔膝关节活动度和X射线检查结果。结果:①各组不同时相点膝关节软骨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②延长组中延长20%时出现显著性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P<0.05),延长40%时仅为正常膝关节活动度的44.7%左右P<0.01);延迟观察组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延长20%组已恢复至延长前水平,而延长40%组也较延长终止时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延长前正常水平,为正常水平的88.5%左右(P<0.05)。结论:肢体延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关节功能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关节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四肢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5-667,共3页
关键词 骨折 微创
下载PDF
实验性胫骨延长时关节接触压力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 :为阐明延长诱发关节软骨损伤的力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鲜离体兔胫骨干骺端截骨微型半环槽式外固定器不同增量牵伸延长为实验模型 ,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延长后即刻、3min、5min时膝关节接触压力值变化 ,同时测定骨延长幅度。... 目的 :为阐明延长诱发关节软骨损伤的力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鲜离体兔胫骨干骺端截骨微型半环槽式外固定器不同增量牵伸延长为实验模型 ,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延长后即刻、3min、5min时膝关节接触压力值变化 ,同时测定骨延长幅度。结果 :( 1)关节接触压随延长幅度加大而加大 ,当骨延长幅度低于 6%时 ,接触压增加趋势尚缓 ,但此后则上升趋势明显加快 ,尤以 1.5mm/次组为甚 ,0 .5及 1mm/次组上升趋势相似。 ( 2 )延长后即刻、3min、5min3个时相点的关节接触压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 3 )固定器牵伸长度与骨延长幅度呈线性关系 ,但后者具有滞后性。结论 :肢体延长可导致关节接触压增大 ,并与延长速度及幅度成正比 ,因而有诱发关节软骨高应力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延长 关节 接触压
下载PDF
兔肢体缓慢牵伸延长对相邻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1 位作者 许建中 周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 探讨肢体缓慢牵伸刺激作用下相邻关节软骨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生物适应能力。方法  3 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分为延长组 (A)及延迟观察组 (B) ,再按延长幅度不同分为 10 %(A1 0 ,B1 0 )、2 0 %(A2 0 ,B2 0 )及 40 %(A4 0 ,B4 0 ) 3... 目的 探讨肢体缓慢牵伸刺激作用下相邻关节软骨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生物适应能力。方法  3 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分为延长组 (A)及延迟观察组 (B) ,再按延长幅度不同分为 10 %(A1 0 ,B1 0 )、2 0 %(A2 0 ,B2 0 )及 40 %(A4 0 ,B4 0 ) 3亚组 ,每组 5只 ,另外 5只作正常对照。采用胫骨上干骺端截骨缓慢牵伸肢体延长 ,延长速度 1mm d ,分上、下午 2次完成。定期摄X线片监测延长幅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变化。生物化学方法测定预定延长幅度时的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基质糖胺聚糖 (glycosaminoglycan ,GAG)含量及羟赖氨酸与羟脯氨酸构成比变化。结果 ①各组不同时相点膝关节软骨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②A1 0 、B1 0 及B2 0 组软骨GAG含量正常 ;A2 0 组仅氨基半乳糖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A4 0 组中氨基己糖、氨基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均出现明显下降 (P <0 .0 1)而氨基葡萄糖并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B4 0 组GAG含量较A4 0 组均有显著性恢复(P <0 .0 1) ,其中氨基己糖及氨基半乳糖已恢复至正常水平。③A4 0 及B4 0 组软骨基质胶原中HYL HYP比分别为 0 18及 0 .17,其余各组之比值接近于正常比 0 .2 4左右。结论 低幅度延长时关节软骨代谢功能能有效适应缓慢牵伸刺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延长 关节软骨 代谢
下载PDF
骨外固定的力学特性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吴梅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55-456,共2页
骨外固定(ExternalSkeletalFixation)是指在骨折近心与远心段经皮穿放钢针(钉),再用连杆及钢针(钉)固定夹把裸露在皮外的针端彼此连结起来,从而固定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固定骨折的这种特殊装置称为骨... 骨外固定(ExternalSkeletalFixation)是指在骨折近心与远心段经皮穿放钢针(钉),再用连杆及钢针(钉)固定夹把裸露在皮外的针端彼此连结起来,从而固定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固定骨折的这种特殊装置称为骨外固定器(ExternalSk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 外固定 力学特性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重视肱骨远端骨折的诊治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序全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27-329,共3页
肱骨远端是指肱骨髁上部至远端关节面这一解剖段。肱骨远端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以儿童多见,在成人中约占总骨折的2%。肱骨远端骨折通常分为髁上骨折及髁部骨折,髁部骨折又分为内髁骨折、外髁骨折及髁间骨折。其中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远端是指肱骨髁上部至远端关节面这一解剖段。肱骨远端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以儿童多见,在成人中约占总骨折的2%。肱骨远端骨折通常分为髁上骨折及髁部骨折,髁部骨折又分为内髁骨折、外髁骨折及髁间骨折。其中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2~3cm处的骨折,为儿童肘部最常见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60%~70%,占儿童全部骨折的26.7%。年龄上,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力环境与骨折愈合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序全 吴梅英 李起鸿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9年第1期40-44,共5页
骨组织对应力刺激有良好的适应性,骨折愈合的好坏与其力学环境密切相关。接骨板固定、骨外固定的力学性能不同,构成的力学环境有异,因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亦不相同。应力刺激骨折愈合的机制仍不清楚,骨细胞具有感受力学信号的功能,... 骨组织对应力刺激有良好的适应性,骨折愈合的好坏与其力学环境密切相关。接骨板固定、骨外固定的力学性能不同,构成的力学环境有异,因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亦不相同。应力刺激骨折愈合的机制仍不清楚,骨细胞具有感受力学信号的功能,第二信使cAMP、PGE2可能参与了信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骨折愈合 骨外科 力学特性
下载PDF
机械应力异常与关节软骨退变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虽然关节软骨在组成及形态结构上有良好的力学适应性,但超生理限度的异常机械应力仍可导致关节软骨形态及功能异常,诱发关节软骨退变。异常机械应力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细胞微环境改变、自身免疫反应等作用可能参与了软骨退变的病程。
关键词 机械应力 关节软骨 退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关节软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序全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961-962,967,共3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关节软骨
下载PDF
加压外固定促进胫骨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序全 李起鸿 +1 位作者 吴梅英 许建中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加压外固定 临床观察 加压固定 促进骨折愈合 第三军医大学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 西南医院 含量测定 压力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