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点建议|省人大代表王延平:促进我省钢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王延平 《陕西画报》 2024年第1期67-67,共1页
我省钢铁产业当前面临铁矿资源供应链短缺、项目落地实施迟滞等问题,应尽快破解。为此建议实施扩产增能计划,围绕链主企业加强资源整合、集中利用,着力推动加强再生钢铁资源有效利用,积极推进矿产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并重,增强我省钢铁... 我省钢铁产业当前面临铁矿资源供应链短缺、项目落地实施迟滞等问题,应尽快破解。为此建议实施扩产增能计划,围绕链主企业加强资源整合、集中利用,着力推动加强再生钢铁资源有效利用,积极推进矿产开发和生态保护协调并重,增强我省钢铁行业核心竞争优势,取得助力经济量增、质升的良好效果。深入落实国家铁矿资源“基石计划”,紧跟国家全面加快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完善秦岭生态保护机制,以秦巴山区为主划定基础、重点区块,加强铁矿勘探增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优势 钢铁产业 供应链 矿产开发 资源有效利用 铁矿资源 王延平 资源整合
原文传递
2014-2023年句容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2
作者 陈少军 刘宇 +1 位作者 王延平 刘敏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了解句容市2014—202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感染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2023年疫情报告现住址为句容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采用趋势性方法分析流行趋势。结果:2014—2023年句容市累计... 目的:了解句容市2014—202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感染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2023年疫情报告现住址为句容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采用趋势性方法分析流行趋势。结果:2014—2023年句容市累计报告185例HIV/AIDS病例,年均报告感染率为3.1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7.43,P<0.05);男女性别比为4∶1,男性报告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χ_(趋势)^(2)=5.23,P<0.05);20~岁组和30~岁组人群报告占比最高(52.43%);已婚或有配偶者占51.35%,初中学历者占36.22%,城镇地区占71.35%;同性传播占比呈逐年递增趋势(χ_(趋势)^(2)=5.92,P<0.05)。结论:句容市2014—2023年HIV/AIDS呈低流行但逐年递增趋势,同性传播占比逐年递增,应将青壮年、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等高危人群作为防控的重点,同时关注学生和老年人群干预,多措并举提升本地艾滋病综合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特征 流行趋势
下载PDF
DCB溶液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袁瑞祥 胡波 +2 位作者 李丹 王延平 汪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8,共7页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 为了探究水化学作用下膨胀土裂隙面力学特性的变化,选取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C003标段膨胀土,通过特定的制样方式赋予试样预设裂隙面,采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含裂隙土样进行淋滤,并对淋滤后的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探究裂隙面强度变化与淋滤时间的关系,揭示淋滤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变化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CB溶液沿着预设裂隙面和试样内部淋滤不同天数后,试样形貌特征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裂隙面抗剪强度降低速率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先变快后变慢,在淋滤28 d后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下降明显,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下降51.5%和45.9%;对淋滤后试样表面灰绿土样和直剪试验后剪切面土样进行微细观研究发现,淋滤后灰绿土和剪切面Fe_(2)O_(3)含量下降明显,且黏土矿物衍射峰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微观机理分析可知,DCB溶液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对土中游离氧化铁进行去除,使试样外观形貌出现较大变化,破坏了土中大的团聚体与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面 抗剪强度 淋滤 游离氧化铁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王延平 汝丹华 +1 位作者 蒋雯 陈玉梅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2023年2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哌拉西林钠他... 目的比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2023年2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取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改善症状及体征,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阿奇霉素 小儿支气管肺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5
作者 王延平 《小学科学》 2024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本文分析和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和指导,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克服教学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微课 信息科技 教学
下载PDF
基于稀疏嵌入的多分类脑电信号分类方法研究
6
作者 郑旭 王延平 高诺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3期200-206,231,共8页
为解决运动想象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多分类传输速率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利用“一对多”滤波组共空间模式(one vs rest filter bank common spatial pattern, OVR-FBCSP)和稀疏嵌入(sparse embeddings, SE)提出了... 为解决运动想象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信号多分类传输速率慢、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利用“一对多”滤波组共空间模式(one vs rest filter bank common spatial pattern, OVR-FBCSP)和稀疏嵌入(sparse embeddings, SE)提出了一种基于SE的多分类EEG信号分类方法。为降低多类任务特征提取的复杂度,提高分类效率,本方法首先采用OVR-FBCSP进行EEG信号特征提取;然后对其相应的标签矩阵进行低维嵌入,构建稀疏嵌入模型,分别计算训练和测试数据的嵌入矩阵;最后在嵌入空间中对训练和测试数据执行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分类。本研究在BCI Competition IV-2a公开数据集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与其他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拥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和较短的分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稀疏嵌入 一对多共空间模式 k最近邻
下载PDF
基于NOSA的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7
作者 闫振国 王延平 王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5期545-552,共8页
针对现阶段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评估存在的评估指标特征单一、评估模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OSA的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对煤矿企业井下8项微环境指标特征进行分析并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采用层次分析... 针对现阶段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评估存在的评估指标特征单一、评估模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OSA的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对煤矿企业井下8项微环境指标特征进行分析并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井下各项微环境指标的权重,将NOSA与各项环境危险因素权重结果融合,构成基于NOSA的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陕西某矿,并从多维数据耦合分析、辅助决策方案的提出以及井上下设备联动等方面建立了对井下微环境管理的相关应对措施,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对该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的安全评估结果为较安全,对应NOSA管理的评级为三星,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所提模型能够较好的对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对辅助提升煤矿企业井下微环境的日常管控水平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A 煤矿企业 微环境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 模糊评估
下载PDF
安全仿真模拟课程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闫振国 李超 +1 位作者 王延平 张京兆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工程是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而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安全仿真模拟课程现存的理论知识抽象难理解、实操环境难构建、学生学习积极...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工程是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而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安全仿真模拟课程现存的理论知识抽象难理解、实操环境难构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等问题,探索出一种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校中控平台+笔记本电脑+iPad (或安卓平板)+扩展屏”为核心教学设备,既能够根据教学环境的改变随时切换教学模式,也能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兼顾实践环节的训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思考及问题探索的能力。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教学模式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整体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提高。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推动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仿真模拟 线上线下随时切换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9
作者 王延平 赵谋明 +1 位作者 彭志英 马志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抗氧化性能、抗诱变性能、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的性能以及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产物 抗氧化性能 类黑精 机理
下载PDF
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分异特征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延平 韩明玉 +2 位作者 张林森 毛晨鹏 雷玉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5,共10页
采用定点监测法,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生长年限、立地类型以及乔矮化果园的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苹果园由南向北土壤贮水量逐渐降低,土壤水分亏缺加重;在干旱季节,北部丘陵沟壑区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高达18.5%~47.5%,... 采用定点监测法,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生长年限、立地类型以及乔矮化果园的土壤水分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苹果园由南向北土壤贮水量逐渐降低,土壤水分亏缺加重;在干旱季节,北部丘陵沟壑区果园土壤水分亏缺度高达18.5%~47.5%,黄土残塬区为7.8%~20.3%,关中平原仅有1.2%~6.3%;在生长季内,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减弱;北部丘陵沟壑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2m以上土层内,CV值达12.67%~35.32%;黄土残塬区主要在1.8m以上土层内,CV值11.72%~24.54%;关中平原主要在1.2m以上土层内,CV值13.63%~20.76%;同一区域的果园土壤剖面贮水量随果树年龄增大而下降;在北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台地次之,梯田地相对较低;在残塬沟壑区,塬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川地次之,台地相对较低;同一密度矮化果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乔化果园,但栽培密度大的矮化果园土壤贮水量低于密度小的乔化果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黄土高原 苹果园 土壤水分 土壤干化
下载PDF
旱地农田壤中防渗对灌溉水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11
作者 朱浩勇 方竹玲 +2 位作者 梁沥方 李宏昌 王延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9,共9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是农田增产的重要措施。为给壤中防渗措施在节水灌溉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两种防渗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灌溉水入渗再分布、蒸散、作物根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结果表明...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是农田增产的重要措施。为给壤中防渗措施在节水灌溉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两种防渗措施下冬小麦生育期灌溉水入渗再分布、蒸散、作物根系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采用壤中防渗措施能显著提高防渗层(0~40 cm)之上的土壤平均贮水量,壤中压实(C)和铺膜处理(P)分别比对照组(CK)提高6.8%和10.0%;明显提高蒸腾(T)在蒸散(ET)中的占比,促进作物对灌溉水的吸收利用;促进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C和P处理0~100 cm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0.4%和28.0%;C和P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5.4%和18.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0.94和3.19个百分点。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壤中压实防渗处理更适用于在西北旱地农业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田 壤中防渗 壤中压实防渗 壤中铺膜防渗 灌溉水利用率
下载PDF
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2种酚酸的吸附与解吸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延平 杨阳 +2 位作者 王华田 姜岳忠 王宗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 采集不同代人工林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等温吸附和解吸试验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杨树根际土壤中2种主要酚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探讨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对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羟基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63.39%~72.26%,苯甲酸的吸附率较对羟基苯甲酸低,平均吸附率39.53%~47.46%;Frue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这2种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浓度Ce和吸附量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2种酚酸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但解吸特性差异较大,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连作代数林地根际土壤吸附平衡液中的解吸能力均较强,平均解吸率46.62%~52.89%;而苯甲酸解吸能力较弱,尤其在高浓度吸附平衡体系中很难进行解吸附,此规律与2种酚酸的吸附常数基本吻合。2种酚酸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酚酸在杨树根际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学特征,并为进一步揭示其在杨树根际微域的累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根际 对羟基苯甲酸 苯甲酸 吸附和解吸 环境行为 累积机制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谭秀梅 姜岳忠 孔令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模式 杨树人工林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延平 邵明安 张兴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69-3778,共10页
通过定点土壤水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区35~45°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年际、年内动态变化规律、干燥化特征及其补偿恢复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地多年生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贫水年0~10m土层... 通过定点土壤水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区35~45°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年际、年内动态变化规律、干燥化特征及其补偿恢复特征。结果表明:陡坡地多年生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亏缺极为严重,贫水年0~10m土层贮水量仅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26.2%~42.0%,丰水年贮水量也仅占田间持水量的27.0%~43.3%;亏缺次序为:柠条〉刺槐〉苜蓿〉侧柏〉杨树〉油松〉荒坡〉杏〉枣〉农地。年际间同一植被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0cm以上土层内,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同一生长季,各种植被0~120cm土层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都较大,但植被间差异较小;120cm以下土层,变异系数较小,但植被间差异较大。陡坡地多年生植被均有永久干层存在,但深层土壤干燥化强度因植物种类和生长年限而存在明显的差异。雨季土壤水分的补偿和恢复深度为1.0~1.4m,但不同植被的土壤贮水增量和补偿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植被丰水年的雨水补偿深度比干旱年可增加60cm以上,5m土层贮水增量增加3倍以上。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陡坡地多年生人工植被的土壤贮水亏缺状况不能得到改善,土壤干化现象也不可能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区 陡坡地 多年生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下载PDF
外源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与滞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杨阳 姜岳忠 王宗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可大致分为两个过程,即快速吸附阶段和慢吸附阶段,对羟基苯甲酸的快速吸附阶段大约在16h内完成,而苯甲酸约需24h。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率为58.78%,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为37.07%。(2)杨树人工林土壤对两种酚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量为2483.19μg/g,苯甲酸为1377.51μg/g,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能力强于苯甲酸。(3)Langmuir动力学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两种酚酸在土壤中吸附过程的最优模型。(4)酚酸滞留量检测结果表明,酚酸添加15d后,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4.3%~5.2%,而苯甲酸的残留率仅为1.3%~1.7%。两种酚酸在土壤中的滞留动态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对羟基苯甲酸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4.24d,苯甲酸消除半衰期平均为2.61d,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滞留期长于苯甲酸。(5)两种酚酸的吸附与滞留行为与土壤有机质、金属离子、土壤质地等性质关系密切,微生物数量也是决定酚酸在土壤中滞留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对羟基苯甲酸 苯甲酸 吸附和滞留 累积机制
下载PDF
氮磷亏缺条件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动态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姜岳忠 陈鸿鹰 倪桂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9,共7页
采用循环收集装置收集杨树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对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均能分泌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苯甲酸和肉桂酸等酚酸类物质,养分缺乏显著促进... 采用循环收集装置收集杨树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对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均能分泌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醛、苯甲酸和肉桂酸等酚酸类物质,养分缺乏显著促进杨树根系分泌酚酸。在缺N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125%~263%、香草醛201%~316%、苯甲酸230%~332%、肉桂酸138%~188%,且根系分泌的各酚酸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但3个培养时间段内(0~5天,6~10天,11~15天)酚酸分泌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在缺P条件下,杨树幼苗较正常培养条件下酚酸分泌增加量为:对羟基苯甲酸96%~124%、香草醛58%~156%、苯甲酸222%~734%、肉桂酸99%~328%,其中,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分泌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明显增加趋势,而苯甲酸和肉桂酸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缺N、缺P处理下,杨树幼苗根系分泌酚酸的平均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在缺N条件下的平均分泌速率高于缺P培养,而苯甲酸和肉桂酸的平均分泌速率低于缺P培养。杨树幼苗在N,P缺乏条件下根系分泌酚酸的动态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逆境对植物分泌酚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胁迫 杨树幼苗 根系分泌物 酚酸
下载PDF
速度倒数法滑坡预警模型流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延平 许强 +1 位作者 郑光 郑海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6-1614,共9页
滑坡失稳的预测预报研究是地质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准确地确定预测预报理论模型的参数是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在实际滑坡监测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位移曲线呈现阶梯形,这些阶梯形位移变化点就是滑坡的变形突变点。为研究滑坡变形突变点... 滑坡失稳的预测预报研究是地质工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准确地确定预测预报理论模型的参数是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在实际滑坡监测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位移曲线呈现阶梯形,这些阶梯形位移变化点就是滑坡的变形突变点。为研究滑坡变形突变点的变形特征,进行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天然试样以及不同荷载、不同含水率作用下的浸水试样的流变试验,得到了累计位移-时间曲线以及变形速度-时间曲线。依据秦四清的锁固段理论以及速度倒数法滑坡预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和含水率的变化对模型参数没有影响,模型参数是关于材料属性的函数;变形过程中突变点的变形特征与破坏时的变形特征相似,并且速度倒数法预警模型在突变点和破坏点确定的模型参数基本一致。因此,滑坡监测曲线中早期位移突变点确定的模型参数可以用于确定滑坡破坏时的预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速度倒数法 时间变形曲线 流变试验
原文传递
淮河流域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的AHP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延平 刘霞 +3 位作者 姚孝友 张光灿 董智 高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20-27,共8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定量表征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特征的植被状况、地形地貌、地表性质、土壤状况等指标,对该区域内林地、耕地、草地和裸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以制订该区域水土保... 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定量表征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特征的植被状况、地形地貌、地表性质、土壤状况等指标,对该区域内林地、耕地、草地和裸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以制订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在选取的7个用于评价淮河流域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的指标中,土壤侵蚀面积比例权重最大,为0.441 2;其次为土层厚度,权重为0.225 2;再次为地表枯落物量,权重为0.150 5,这3个指标是评价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性的重要指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林生态脆弱度为0.729 5,属于中等脆弱类型,脆弱度等级为二级;耕地和疏幼林地脆弱度等级也较高,分别为0.565 8和0.567 2,属于一般脆弱,脆弱等级为三级;草地生态脆弱度为0.415 4,具有潜在脆弱性;有林地脆弱度仅有0.183 4,属于不脆弱等级。因此,沂蒙山区经济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脆弱度 AHP分析 沂蒙山区
下载PDF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延平 梁睿 +1 位作者 王剑威 杨少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病人 ,随机分为 2组。碟脉灵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0a±s13a)。用碟脉灵注射液 30mL(7.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曲克芦丁组 34...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0例病人 ,随机分为 2组。碟脉灵组 36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0a±s13a)。用碟脉灵注射液 30mL(7.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曲克芦丁组 34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6例 ,年龄 6 3a± 13a) ,用曲克芦丁4 0 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iv ,gtt ,qd。均以 2wk为一个疗程。结果 :碟脉灵组总有效率 97% ,曲克芦丁组 76 %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P<0 .0 5。碟脉灵组全血粘度、凝血因子Ⅰ、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碟脉灵注射液 曲克芦丁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头面部神经痛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延平 杨少青 +1 位作者 王剑威 廖卫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 :观察托吡酯治疗头面部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58例头面部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托吡酯组 30例 ,卡马西平组 2 8例。托吡酯组起始剂量 2 5mg ,po ,bid ,根据病情每周加用 2 5mg。卡马西平组起始剂量 10 0mg ,po ,bid ,根据... 目的 :观察托吡酯治疗头面部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58例头面部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托吡酯组 30例 ,卡马西平组 2 8例。托吡酯组起始剂量 2 5mg ,po ,bid ,根据病情每周加用 2 5mg。卡马西平组起始剂量 10 0mg ,po ,bid ,根据病情每周加用 10 0mg。疼痛缓解 2wk后停服并继续随访2wk ,治疗后wk 3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托吡酯组及卡马西平组缓解时间分别为 6.1d± 2 .7d及 7.1d± 2 .0d(P >0 .0 5) ,总有效率分别为 87%及 86%(P >0 .0 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0 %及 7%。托吡酯组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感觉异常、嗜睡、视物模糊。结论 :托吡酯是治疗头面部神经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头面部神经痛 卡马西平 治疗 抗癫痫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