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廷华艺术简介
1
作者 王廷华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2
作者 杨娟 袁林颖 +4 位作者 王杰 王廷华 吴全 徐泽 钟应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2024年第1期265-271,I0011,I0012,共9页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5.2%~49.6%,多酚含量在14.7%~21.6%,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8%~5.6%,咖啡碱含量在3.4%~4.7%(均为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2种氨基酸组分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3个组分为重庆针形绿茶滋味主要特征成分。而通过滋味物质贡献度[浓度/阈值(dose-over-threshold,Dot)]分析出天冬氨酸、谷氨酸、G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ECG、EGC、儿茶素(catechin,D/L-C)对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滋味成分聚类分析表明永川、巴南两地的针形绿茶聚类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重庆针形绿茶品质成因及品质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绿茶 主成分分析 滋味物质贡献度 滋味特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抗湿滑树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协同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强 张俊伟 +7 位作者 廖洪林 唐德全 罗建刚 李冬 王廷华 刘晓庆 刘超 刘先梅 《轮胎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研究不同类型抗湿滑树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协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配方胶料相比,加入不同组合抗湿滑树脂胶料的门尼粘度和交联密度降低,邵尔A型硬度、300%定伸应力和回弹值减小,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大,耐磨性能下降,白炭黑... 研究不同类型抗湿滑树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协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配方胶料相比,加入不同组合抗湿滑树脂胶料的门尼粘度和交联密度降低,邵尔A型硬度、300%定伸应力和回弹值减小,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增大,耐磨性能下降,白炭黑分散性和抗湿滑性能提高,滚动阻力增大;两种不同类型抗湿滑树脂的协同使用可以很好地平衡胎面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湿滑树脂 白炭黑 胎面胶 分散性 耐磨性能 抗湿滑性能 滚动阻力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W014,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去背根 备用背根节 脊髓Ⅱ板层 NT-3 MRNA 表达
下载PDF
针刺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W013,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所增加 (P<0 .0 5 ) ;脊髓 板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阳性神经膨体密度明显增多 (P<0 .0 1)而阳性神经元百分数无变化 (P>0 .0 5 ) ;针刺后脊髓 板层未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 RNA的杂交信号。提示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可能与背根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Ⅱ板层 可塑性 表达
下载PDF
针刺对神经营养素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3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A.Takeda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神经营养素 3(NT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NT3 抗血清和NT3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备用背根节及脊髓 板层中 NT3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 (DRG) NT3及其 m RNA阳性... 目的 探讨针刺对神经营养素 3(NT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NT3 抗血清和NT3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备用背根节及脊髓 板层中 NT3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 (DRG) NT3及其 m RNA阳性大神经元 (>5 7μm)和小神经元 (<42μm )百分数均较非针刺侧者明显增多 (P<0 .0 5 )。此外 ,脊髓针刺侧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针刺侧亦较非针刺侧明显增多(P<0 .0 5 ) ,但两侧均未见 NT3m RNA的杂交信号。结论 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可能与 DRG大、小神经元表达NT3和脊髓 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针刺治疗 脊髓 可塑性
下载PDF
NGF,BDNF,NT-3和GDNF在背根节不同神经元的配布的免疫组织化学证据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廷华 陈彦红 冯忠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T010,共5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 -3,胶原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成年猫背根节神经元不同大小细胞的分布。取 L6背根节制成 2 0μm厚冰冻切片 ,用上述四种因子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计数每一种因子阳性大、中...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 -3,胶原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成年猫背根节神经元不同大小细胞的分布。取 L6背根节制成 2 0μm厚冰冻切片 ,用上述四种因子抗血清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计数每一种因子阳性大、中、小型 (小于 42μm者为小型神经元 ;42~ 5 7μm者为中型神经元 ;大于 5 7μm者为大型神经元 )神经元的百分数。结果证明 ,此四种因子在背根节大、中、小神经元的阳性百分数分别为 :1.2± 0 .7,2 .1± 0 .9,3.3± 1.1;1.7± 0 .4,11.2± 1.2 ,30 .0± 1.5 ;2 6 .7± 2 .2 ,6 .2± 1.2 ,13.2± 2 .9;2 7.4± 3.3,8.1± 1.7,2 0 .1± 2 .4。表明 :在成年猫 L6背根节仅存在少数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 ,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则主要配布于中、小神经元 ,神经营养素 -3和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的免疫阳性细胞主要是大神经元 ,但也包括一些中小神经元。提示此四种因子在成年猫背根节的生理功能可能与神经元的不同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3 脑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背根节 神经元
下载PDF
BDNF,NT-3在猫背根神经元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初探——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廷华 陈彦红 冯忠堂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8-411,共4页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神经元是否存在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用特异的 trk B、 trk C抗体及 BDNF、 NT- 3的 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双标法观察了成年猫 L6DRG神经元 ...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神经元是否存在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用特异的 trk B、 trk C抗体及 BDNF、 NT- 3的 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双标法观察了成年猫 L6DRG神经元 BDNF m RNA与 trk B、 NT- 3 m RNA与 trk C的关系 ,以了解 BDNF、 NT- 3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有无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结果表明 ,在成年猫 L6 DRG BDNFm RNA阳性细胞主要是部分中、小神经元 (4 2~ 5 7μm,<42μm) ,而 trk B阳性细胞则主要是部分大神经元 (>5 7μm)。未见双标的 BDNF m RNA和 trk B阳性神经元 ,但见一些双标的卫星细胞。与BDNF者比较 ,大多数大神经元既表达 NT- 3 m RNA,又表达 trk C。这表明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 ,NT- 3可能存在自分泌方式。但本文的结果未证明 BDNF在成年猫 L6 DRG神经元存在自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NT-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自分泌 旁分泌 背根节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DNF和NT-3在鸡胚脊髓发育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廷华 冯忠堂 +2 位作者 邹晓莉 冯曜宇 李利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T- 3)在脊髓发育中的表达。取 Hamburger30期和 40期鸡胚腰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分别用 BDNF和 NT- 3抗体行 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BDNF、NT- 3样免疫阳性反应物 (BDNF- IR...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 3(NT- 3)在脊髓发育中的表达。取 Hamburger30期和 40期鸡胚腰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分别用 BDNF和 NT- 3抗体行 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BDNF、NT- 3样免疫阳性反应物 (BDNF- IR、NT- 3- IR)在两时相脊髓的分布。结果显示 :30期组者 ,BDNF- IR主要分布于脊髓腰段腹角神经元的核周质及神经突起内。NT- 3- IR则仅限于腹角前群神经元 ,胞核、胞浆均染色 ;40期组者 ,BDNF- IR除腹角染色外 ,还扩展至整个脊髓背角神经元及神经突起。另外 ,亦见一些 BDNF- IR的胶质细胞。与之类似 ,NT- 3- IR除分布于腹角前群神经元外 ,中间带、背角内亦出现了一些 NT- 3阳性神经元。结果表明 :BDNF和 NT- 3在脊髓的表达随发育进程由腹角向背角扩展。提示 :BDNF和 NT- 3的生理作用与脊髓的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NT-3 发育 表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3 脊髓背角 免疫组织化学 鸡胚
下载PDF
针刺对备用背根节神经元Trk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廷华 柯青 +1 位作者 吴林艳 张晓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 (DRG) Trk 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 ,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 ABC法 ,观察各组 L6 DRG中 Trk C免疫反应 (Trk C- IR)神经元数量。结... 目的 探讨针刺对备用背根节 (DRG) Trk 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猫分为三组 ,即假手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组、单侧部分背根切除术并针刺组。通过免疫组化 ABC法 ,观察各组 L6 DRG中 Trk C免疫反应 (Trk C- IR)神经元数量。结果 在假手术组 Trk C- IR主要定位于 L6 DRG的大神经元及少数中小神经元胞浆内 ;部分背根切断后 ,Trk C- IR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 ,而中小神经元数量则明显增多 (P<0 .0 5 ) ;针刺后 ,Trk C- IR大神经元数量较手术组又明显增多 ,且反应强度明显增加 (P<0 .0 5 ) ,而对中小神经元 Trk C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针刺促进 Trk C在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 ,提示 T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kC表达 背根节 部分去背根 针刺
下载PDF
成年猫L_6DRG神经元按大小分类的形态学证据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1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昆明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成年猫L6 背根节 (DRG)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测量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以探讨神经元胞体大小与细胞类型的关系 .结果 :成年猫L6 DRG神经元可分 3群 ,即大 (胞体直径 >57μm)、中 (4 2~57μm)、小 (<4 2 μm)神经元 .各占DR... 采用成年猫L6 背根节 (DRG)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测量神经元胞体平均直径以探讨神经元胞体大小与细胞类型的关系 .结果 :成年猫L6 DRG神经元可分 3群 ,即大 (胞体直径 >57μm)、中 (4 2~57μm)、小 (<4 2 μm)神经元 .各占DRG神经元百分比分别是 2 9% ,2 2 % ,4 9% .该结果为了解成年猫L6 DRG神经元的大小分类提供了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神经元 大小分群 成年猫 形态学
下载PDF
用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初探脊髓源性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廖德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用5只单侧后肢备用根猫术后5d的两侧脊髓背角组织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肢凝胶电泳,再以鸡胚背根节种经细胞构蛋白带技术找寻有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结果显示:手术侧组的电泳凝胶条上相对迁移享0.10~0.13和0.43~0.50两处均有较... 用5只单侧后肢备用根猫术后5d的两侧脊髓背角组织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肢凝胶电泳,再以鸡胚背根节种经细胞构蛋白带技术找寻有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结果显示:手术侧组的电泳凝胶条上相对迁移享0.10~0.13和0.43~0.50两处均有较多的神经细胞附着,细胞数分别是165个2.5×105μm2、216个/2.5×105μm2.非手术侧组凝胶条相应两处同一面积内仅有1或2个细胞.两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手术侧组电泳凝胶条相对迁移率0.10~013与043~0.50两处含有能维持种经元存活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 活性物质 脊髓背角 细胞钓蛋白带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BDNF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2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4,T066,共6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术后 3 d和 10 d的备用背根节和脊髓 II板层内 BDNF及其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正常组 ,BDNF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部分中、小神经元及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内 ,II板层内还有大量的 B...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术后 3 d和 10 d的备用背根节和脊髓 II板层内 BDNF及其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 ,正常组 ,BDNF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部分中、小神经元及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内 ,II板层内还有大量的 BDNF阳性神经膨体。背根节同时也为 BDNF m RNA阳性 ,唯背角阴性。部分去背根后 10 d组 ,备用背根节 BDNF及其 m RNA阳性中、小神经元百分数较正常及 3 d者明显增加 (P<0 .0 5 )。而 L3,L5II板层 BDNF阳性神经膨体密度在术后两组均明显下降 (P<0 .0 5 ) ,唯 BDNF的含量在 3 d组者减少 (P<0 .0 5 ) ,10 d组者恢复 (P>0 .0 5 )。术后 II板层未见 BDNF m RNA的杂交信号。结果提示 :去背根术后 3 d组脊髓 II板层阳性膨体数的下降及 BDNF含量减少 ,可能是因背根切断导致输入脊髓 II板层的 BDNF中断所致 ;而 10 d时 II板层 BDNF合成得以恢复 ,可能来源于备用背根节中、小神经元的 BDNF增多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备用根 脊髓可塑性 背根节 mRNA 表达
下载PDF
切断部分背根对脊髓Ⅱ板层c-jun,c-fos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廷华 邹晓莉 柯青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 c- fos、c- jun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将成年雄猫 2 5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后 3天组 ,假手术后 10天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为备用根 )后 3天组和单侧备用根术后 10天组 (每组 5只 ... 目的 探讨 c- fos、c- jun与脊髓可塑性的关系。方法 将成年雄猫 2 5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后 3天组 ,假手术后 10天组、单侧备用根术 (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为备用根 )后 3天组和单侧备用根术后 10天组 (每组 5只 )。取各组动物的 L5脊髓用 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 2 0μm厚冰冻切片。每例动物间隔取 5张切片 ,分别用 c- fos (稀释度 1∶ 30 0 0 ,Sigm a) ,c- jun (稀释度 1∶ 10 0 0 ,Santa Cruz)抗体行 ABC免疫组化染色。 DAB棕色反应显色。结果 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猫脊髓灰质各层内 ,c- jun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出现在神经元胞核 ,但胞浆亦有弱阳性反应。部份去背根后 3天及 10天 ,单侧备用根手术组 板层 c- jun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较正常组及假手术者明显增多 (P<0 .0 5 )。但术后 3天与 10天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与 c- jun比较 ,各组脊髓内均未见 c- fos的阳性细胞。结论 切断部分背根导致脊髓 板层 c- jun表达上调 ,提示 c- jun可能与脊髓 板层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背根 脊髓Ⅱ板层 C-JUN C-FOS 表达 脊髓损伤 可塑性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廷华 冯忠堂 +1 位作者 冯曜宇 李利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为了探讨在发育过程中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 ,分别取 Hamburger3 0期和 40期鸡胚的脊髓背角组织制成条件培养液 ,以 Hanks平衡盐溶液代替背角提取液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培养了两时相的脊神经节及其神经元。培养48h... 为了探讨在发育过程中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 ,分别取 Hamburger3 0期和 40期鸡胚的脊髓背角组织制成条件培养液 ,以 Hanks平衡盐溶液代替背角提取液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培养了两时相的脊神经节及其神经元。培养48h时测量各组每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及神经元存活数。结果 :两时相实验组的神经元存活数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5 ) ;而神经突起长度仅 40期组者大于对照组 (P<0 .0 5 )。另外 ,40期组脊神经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长度及神经元存活数量也明显高于 3 0期者。提示 ,两时相脊髓背角内均存在某些初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脊髓背角的神经营养活性却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作用 背角组织提取液 脊神经节 鸡胚
下载PDF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N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廷华 刘芬 +4 位作者 张晓 王特为 柯青 周雪 吴良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NT 3及其mRNA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制作 2 0 μm厚... 目的 探讨部分去背根后备用背根节 (L6 )各类细胞NT 3及其mRNA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成年雄性猫行单侧部分背根切断术 (切除一侧L1 ~L5,L7~S2 DRG ,保留L6 为备用根 )。取正常组一侧和术后 3d及 7d组手术侧的L6 DRG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分别用NT 3抗体及NT 3cRNA探针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染色。观察NT 3及其mRNA在DRG各类细胞的分布 ,测定NT 3及其mRNA在神经元和卫星细胞的光密度值 ,所得数据用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部分去背根后 ,各时相备用背根节大神经元内NT 3的光密度值较正常者进行性减少 ,(P <0 0 5 ) ,而NT 3mRNA的光密度值术后 3d减少 ,7d回升至近正常者水平。比较之 ,小神经元和卫星细胞NT 3及其mRNA的光密度值进行性增多 (P <0 0 5 )。 结论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各类细胞NT 3表达的影响不同 ,其功能意义可能与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背根切断术 NT-3 背根节 脊髓可塑性
原文传递
BDNF,NT_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1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昆明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BDNF ,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的分布 .结果 :BD NF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主要是中、小神经元 .其在大、中、小神经元的阳性百分数分别是 (% ) :1 70± 0 35,11 2 1± 1 16 ,30 0 3±...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BDNF ,NT3及其mRNA在成年猫背根节 (DRG)的分布 .结果 :BD NF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主要是中、小神经元 .其在大、中、小神经元的阳性百分数分别是 (% ) :1 70± 0 35,11 2 1± 1 16 ,30 0 3± 1 4 9;4 31± 0 59,8 33± 1 2 3,15 88± 1 53 与之比较 ,NT3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则主要是大神经元 .大、中、小神经元NT3及其mRNA的阳性百分数分别是 (% ) :2 6 70± 2 71,6 2 1± 1 2 4 ,13 2 1± 2 85;2 2 81± 3 10 ,6 2 3± 0 96 ,19 78± 1 33 此外 ,DRG内亦有部分BDNF ,NT3及其mRNA阳性的卫星细胞及少数雪旺细胞 .提示BDNF ,NT3在背根节的表达涉及不同亚群的DRG神经元 ,且涉及非神经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 BDNF NT3 MRNA 成年猫
下载PDF
鸡胚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的初步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廷华 冯忠堂 +2 位作者 邹晓莉 李利华 冯曜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影响SG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因素,取500只Hamburger40期鸡胚脊髓背角组织匀浆,离心后提取上清液,用SDS-PAGE电泳初步分离脊髓背角内的蛋白质。以简易细胞钓蛋白带(PBFC)技术找寻有神经细胞贴附的蛋白带并求相对迁...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影响SG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因素,取500只Hamburger40期鸡胚脊髓背角组织匀浆,离心后提取上清液,用SDS-PAGE电泳初步分离脊髓背角内的蛋白质。以简易细胞钓蛋白带(PBFC)技术找寻有神经细胞贴附的蛋白带并求相对迁移率(Rf)。将有神经细胞贴附的各Rf范围凝胶剪下并将胶内各蛋白带电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用NGF、BDNF、NT-3、GDNF兔抗血清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进行Western杂交。PBFC结果显示:在电泳胶Rf0.10~0.19、0.30~0.35、0.50~0.55、0.60~0.67、0.90~0.94处发现有多少不等的神经元附着。而Western杂交结果表明,在上述各Rf范围均有强弱不等的多条阳性杂交带。分别为NGF、BDNF、GDNF者;NGF、BDNF、NT-3者;NGF、BDNF、NT-3者;NGF、NT-3者、BDNF、NT-3者。提示:40期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各Rf蛋白带的促神经元存活作用,至少涉及NGF、BDNF、NT-3、GDNF中的两种或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组织提取液 Western杂交 鸡胚 SG神经元
下载PDF
Caveolin-1蛋白及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调节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娟 白雪 +1 位作者 王廷华 李双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1876-1882,共7页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是人体血液与脑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保护屏障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Caveolin-1是横跨膜的支架蛋白,可以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的转导、内吞、转细胞、胆固醇转运和脂质稳态作用,调...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是人体血液与脑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保护屏障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Caveolin-1是横跨膜的支架蛋白,可以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的转导、内吞、转细胞、胆固醇转运和脂质稳态作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分化、血管生成等作用,是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蛋白。本论文主要从Caveolin-1的结构、功能、相关通路、及治疗出发,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调节进行论述,对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通透性 CAVEOLIN-1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挤压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廷华 路华 +3 位作者 马以骝 杨志敏 冯忠堂 李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NGF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 ,损伤后 2 1d ,NGF的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损伤 1d及 7d组均明显增多 (P <0 0 1) .与NGF比较 ,对照组脊髓腹角亦见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 ,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 .损伤后 2 4h ,BDNF阳性神经元数已较正常者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此后维持该水平至 2 1d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腹角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NGF和BDNF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挤压伤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神经元 NGF BDNF 腹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