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关键影响因素探究
1
作者 王强立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扩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将检... 目的: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扩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将检测过程分为4个步骤,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标准电极电势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结果:亚铁氰化钾溶液久置后可能分解产生Fe^(3+),Fe^(3+)可氧化亚硝酸根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其他溶液相对稳定。结论:GB 5009.33—2016中分光光度法稳定可靠,亚铁氰化钾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亚硝酸盐 亚铁氰化钾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防
2
作者 苑进凯 孟镔 +3 位作者 胡振龙 李仁杰 董传江 王强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03-303,30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直肠癌 手术后
下载PDF
基于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重金属离子荧光增强型传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晗 赵劲松 +1 位作者 王强立 江云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8-333,共6页
8-羟基喹啉是重要的金属离子鳌合剂,因金属离子与其结合后可阻断其分子内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导致荧光增强而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分子的设计中.但8-羟基喹啉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较差,研究多对喹啉母环结构修饰引入辅助配位基团以改善... 8-羟基喹啉是重要的金属离子鳌合剂,因金属离子与其结合后可阻断其分子内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导致荧光增强而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分子的设计中.但8-羟基喹啉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较差,研究多对喹啉母环结构修饰引入辅助配位基团以改善金属离子选择性,但以8-位羟基修饰的尝试偏少.本文以8-羟基喹啉不同结构修饰的衍生物为依据,评述其在重金属离子荧光增强型传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荧光传感 重金属离子 荧光增强
下载PDF
单切口钢板支撑在Pilon骨折临床运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鹏 赵凯 +2 位作者 计飞 王强立 张泽玉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对超过2年的21例经踝关节前外侧入路PILON骨折随访观察,总结临床效果与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踝关节前外侧入路作为显露切口,处理胫骨远端及腓骨,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对手术时间、出血、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患者术后AOFAS评分、并发症... 目的对超过2年的21例经踝关节前外侧入路PILON骨折随访观察,总结临床效果与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踝关节前外侧入路作为显露切口,处理胫骨远端及腓骨,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对手术时间、出血、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患者术后AOFAS评分、并发症等进行评估,探讨该方式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 2013年1月自2015年12月对21例Pilon,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9~55岁,平均(32±10.2)岁。手术时机选择致伤后7~14天,平均12天。根据AO/OTA分型B3型3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2例。术后随访(24±6.5)月,骨折愈合(16±2.5)周,未发现内固定物失败。术后X片测量均<6°成角畸形。术后踝关节背伸(20°±5°),跖曲(30°±6.5°)。手术时间(75±32.5)分钟,术中失血(200±37.6)ml,术后引流(80±45.5)ml。AOFAS评分(80±15.2)分。80分以上14例,60分以上5例,<40分2例。优良率90.4%。结论踝关节前外侧入路对合适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恢复胫骨关节面,可显露并复位固定腓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切口 PILON骨折 运用
下载PDF
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志余 李成存 王强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S1期32-33,共2页
目的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3-08诊治的1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CP、P... 目的对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3-08诊治的17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CP、PFNA进行治疗。结果 173例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DHS组2例出现退钉松动髋内翻,LCP组出现1例钢板松动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PFNA组未出现松动断裂。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PFNA组均优于DHS和LCP组(P<0.05),按Parker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DHS、LCP、PFNA优良率分别为87.93%、87.09%、96.22%。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及LCP,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是治疗老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装置
原文传递
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HIZ及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存 张栋 +2 位作者 王强立 梁海涛 叶金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高信号区(HIZ)及腰椎间盘退变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就诊的411例患者,根据患者腰椎MRI分析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HIZ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除L_(1/2)与L_(4/5)、L_...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与高信号区(HIZ)及腰椎间盘退变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就诊的411例患者,根据患者腰椎MRI分析腰椎间盘退变、Modic改变及HIZ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除L_(1/2)与L_(4/5)、L_5/S_1,L_(4/5)与L_(1/2),L_5/S_1与L_(1/2)、L_(2/3)外,腰椎间盘退变与Modic改变在各节段均存在正相关(P<0.05,P<0.01),但各节段之间的关联性以邻近节段显著;L_(4/5)、L_5/S_1两个节段的腰椎退变程度与HIZ的出现存在正相关(P均<0.01);腰椎间盘节段的Modic改变与HIZ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Modic改变的出现提示腰椎间盘邻近节段退变,但其与HIZ的出现是相对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椎间盘 磁共振 MODIC改变 高信号区 退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