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原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0
1
作者 邹彤 王志蕾 +3 位作者 佟佳宾 李梅 吴素娟 杨杰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 目的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15例电极导线明显移位,9例电极导线微脱位,11根为心室电极导线,13根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电极导线中23根为双极电极导线,1根为单极电极导线。脱位后3例发生晕厥,3例有黑矇症状。结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心室电极导线,大多数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周内。双极电极导线在临床应用增多后引起的起搏电极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老年人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此外,电极导线脱位与术者置入经验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脱位 电极
下载PDF
置入起搏器手术方法的改进与减少相关并发症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5 位作者 邹彤 杨羽 李梅 吴素娟 王志蕾 刘焕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4期313-315,共3页
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是最理想的径路 ,与常规分离头静脉做纵向切口相比 ,横切口分离头静脉同样能够良好地暴露该血管。此外 ,当需要穿刺锁骨下静脉时 ,直接经切口内穿刺不但快捷省时 ,而且减少创伤。在头静脉内放置导引钢丝及静脉鞘... 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是最理想的径路 ,与常规分离头静脉做纵向切口相比 ,横切口分离头静脉同样能够良好地暴露该血管。此外 ,当需要穿刺锁骨下静脉时 ,直接经切口内穿刺不但快捷省时 ,而且减少创伤。在头静脉内放置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后送入电极导线将大大提高成功率。针管内不带盐水穿刺锁骨下静脉 ,并将钢丝送入到下腔静脉是避免误入动脉的重要措施。使用不吸收缝线通过保护袖套 ,将电极导线的近端牢固地缝合在胸大肌上是减少术后电极导线脱位的重要措施之一。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皮肤 ,术后不需拆线 ,皮肤对合好、瘢痕小 ,而且为早期出院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手术方法 并发症 经头静脉置入 皮内缝合
下载PDF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邹彤 佟佳宾 +8 位作者 施海峰 陈浩 刘俊鹏 张倩 王志蕾 金鑫 吴素娟 曲祎玫 杨杰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连续收治的CRT新植入患者共4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13例)和双极导线组(27例)。比较两... 目的初步探讨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北京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连续收治的CRT新植入患者共40例,分为四极导线组(13例)和双极导线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心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心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左心室导线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8.2±4.1)%比(33.3±5.0)%,P=0.026]、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4±0.4)级比(2.8±0.6)级,P=0.037]、CRT有反应率[11例(84.6%)比18例(66.7%),P=0.017]和心功能改善≥1级[10例(76.9%)比18例(66.7%),P=0.019]均优于双极导线组。此外,对于QRS波时限的缩短[(141.7±14.0)ms比(154.4±15.3)ms,P=0.006],四极导线组优势更为显著;而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极导线组在围术期对于膈神经刺激和阈值的管理优于双极导线组。结论短期随访提示左心室四极导线在血流动力学改善、CRT有反应率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双极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NYHA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射频消融的延迟效应及其临床意义(附2例报道)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4 位作者 杨羽 李梅 吴素鹃 王志蕾 刘焕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B12期73-74,共2页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 1:女性 ,15岁 ,预激综合征 ,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旁路。例 2 :男性 ,体表心电图正常 ,...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 1:女性 ,15岁 ,预激综合征 ,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旁路。例 2 :男性 ,体表心电图正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房室旁路。结果 在消融放电时 ,2例患者的房室旁路均可被阻断 ,但都因停止放电后旁路多次复发而致术中消融失败。例 1术后一天预激消失 ,例 2术后第七天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无旁路传导。平均随访 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射频能量对心脏的作用 ,不仅发生在释放能量的当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延迟效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起搏器更换时原心房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邹彤 王志蕾 +3 位作者 佟佳宾 李梅 吴素娟 杨杰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 目的:分析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时电极导线的各项直接参数并评估其意义。方法:76例患者,在起搏器置入术及更换术时,用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心室/心房电极参数。其中,WI起搏器34例,VDD起搏器4例,AAI起搏器4例,DDD起搏器34例,心房电极38例,心室电极72例。至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室电极在体内埋植时间为97±16(63~158)个月,心房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88±12(63~125)个月。结果:首次埋置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分别为0.82±0.21V、0.58±0.27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心房、心室电极起搏阈为1.37±0.64V、1.06±0.54V(P〈0.01),分别是置入时的1.68倍和1.83倍。置入时心房电极阻抗为693.6±125.9(368.4~1022.1)Ω,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94.4±281.8Ω(P〉0.05),置入时心室电极阻抗为611.8±194.2Ω(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665.9±227.4(437~1346)Ω(P〉0.05)。更换前后心房电极P波与心室电极R波振幅无统计学差异。更换起搏器时,5例心室电极,4例心房电极因起搏阈值大于2.5V或阻抗小于300Ω而重新植入电极导线。结论:植入性右心室右心房电极使用7年以上时,大部分的直接参数在正常范围,可以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线 起搏阈值 电极阻抗
下载PDF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7 位作者 吴军 刘焕明 杨羽 李梅 吴素鹃 王志蕾 Anne Powell Michael Davis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67-68,共2页
报道 2 2 1例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 ,使用顶端弯度可调控导管经股静脉径路送入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的临床体会。 2 2 1例患者中 ,成功地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 2 0 0例 (90 .5 % )。其中房室结双径路者... 报道 2 2 1例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 ,使用顶端弯度可调控导管经股静脉径路送入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的临床体会。 2 2 1例患者中 ,成功地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 2 0 0例 (90 .5 % )。其中房室结双径路者的放置成功率为 98% ,房室旁道为 81.5 % ,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为 93.3%。 2 1例失败者穿刺左锁骨下静脉 ,19例经该静脉成功地送入冠状静脉窦电极 ,2例失败。所有病人无与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因而 ,使用顶端弯度可调控的导管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效果良好 ,尤其在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此方法安全 ,避免了穿刺锁骨下静脉以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股静脉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起搏器传感器对情绪刺激频率适应性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佟佳宾 杨杰孚 +3 位作者 邹彤 王志蕾 李梅 吴素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 目的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传感器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结果 91例患者中,28例起搏比例>75%,并有正常思维能力者纳入研究对象,在情绪试验2、4、6及8 min时间,CLS及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引起的起搏器频率变化分别是(69.6±4.5)比(63.2±3.2)次/min,(77.6±6.1)比(65.9±5.1)次/min,(75.9±5.6)比(64.6±4.0)次/min及(69.1±5.4)比(66.2±5.0)次/min,各组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闭环式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起搏频率变化明显大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生物传感技术 情绪
下载PDF
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手术方式的改进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4 位作者 邹同 杨羽 李梅 吴素娟 王志蕾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索经胸横切口暴露头静脉及使用导引钢丝、静脉鞘管引导放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2 2 0例具备起搏治疗指征的病人 ,在右上外侧胸部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 ,当经该静脉直接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有困难时 ,在导引钢丝... 目的 探索经胸横切口暴露头静脉及使用导引钢丝、静脉鞘管引导放置起搏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2 2 0例具备起搏治疗指征的病人 ,在右上外侧胸部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 ,当经该静脉直接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有困难时 ,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的引导下送入电极导线。如果经以上方法均不能顺利放置电极导线 ,则经切口内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电极导线。起搏器埋藏在头静脉切口内侧的皮下囊袋内。结果 横切口同样能良好地暴露头静脉。此外 ,当需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时 ,直接经该切口内穿刺不但方便 ,而且减少创伤。直接经头静脉放置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成功率分别为 71%及 5 8% ,加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后成功率分别提高到 94 %及 88% (P值均 <0 .0 1)。结论 经胸做横切口分离头静脉结合使用导引钢丝及静脉鞘管技术可显著性提高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的成功率 ,减少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相应的并发症 ,并方便起搏器的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静脉 电极导线 手术方式 临床意义 起搏器 心脏病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术后患者室壁运动同步性分析
9
作者 钟优 齐欣 +4 位作者 王志蕾 王海燕 臧为二 孙可竹 汪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及心室内非同步收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2例,分为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右心室侧壁的组织...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患者的心室间及心室内非同步收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2例,分为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得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右心室侧壁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等收缩期同步性指标和舒张期同步性指标,以及运动速度峰值。结果右心室起搏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可测得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188.3±46.0)ms比(142.6±33.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心室起搏组存在左心室壁收缩的延迟。但有关左心室壁12个节段内运动同步性的参数,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29.9±18.7)ms比(30.3±20.3)ms]及左心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与最小值的差值[(95.6±60.4)ms比(90.0±58.3)m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右心室心尖起搏致QRS波增宽,可造成心室间收缩不同步,但不一定会造成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肌
下载PDF
远程监测系统对心脏起搏器患者中房颤的监测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倩 王志蕾 +7 位作者 金鑫 张雁飞 佟佳宾 施海峰 陈浩 刘俊鹏 杨杰孚 邹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目的:观察远程监测系统能否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予及时治疗。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对照研究,连续选取北京医院2009~04至2015~04期间植入Biotronic双腔起搏器的老年患者316例,按照起搏器是否具有远程功能分成远程监测组(实验组)和常规... 目的:观察远程监测系统能否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予及时治疗。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对照研究,连续选取北京医院2009~04至2015~04期间植入Biotronic双腔起搏器的老年患者316例,按照起搏器是否具有远程功能分成远程监测组(实验组)和常规诊室随访组(对照组),平均随访24.4 &#177;1.8个月,比较两组房颤发作的诊断时间、持续时间、房颤负荷及抗凝比例。结果:随访中69例患者出现房颤发作(实验组38例,对照组31例),总发病率23.4%,89.9%的患者(实验组36例,对照组26例,P = 0.230)房颤发作是隐匿的,其中实验组无症状房颤检出率更高(实验组26.5%,对照组16.6%)。实验组首次房颤发作的中位诊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39)。48例患者出现2次及以上房颤发作,实验组在房颤首次复发的中位诊断时间上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01)。阵发房颤患者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房颤平均持续时间缩短(P = 0.006),同时房颤负荷 >25%天数也明显缩短(P = 0.036)。69例患者中78.3%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 ≥ 2分,但仅42%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实验组52.6%,对照组29%,P = 0.048)。结论: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对房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减少房颤持续时间、降低房颤负荷,可能给患者带来临床长远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双腔起搏器 远程监测 房颤 体征和症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植入型心脏电子装置无症状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预后与炎症因子预测价值的分析
11
作者 崔文 刘俊鹏 +7 位作者 高旭 王志蕾 金鑫 吴素娟 林高峰 佟佳宾 杨杰孚 邹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2期810-820,共11页
目的:将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ED)囊袋微生物培养阳性但却不合并任何临床感染症状(囊袋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破溃、化脓等症状可以确诊囊袋感染或CIED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情况定义为无症状... 目的:将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ED)囊袋微生物培养阳性但却不合并任何临床感染症状(囊袋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破溃、化脓等症状可以确诊囊袋感染或CIED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情况定义为无症状囊袋感染,即亚临床囊袋感染。本研究旨在探索无症状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预后以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无症状CIED囊袋感染之间的关系,寻求早期识别亚临床囊袋感染的方法。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及阜外医院行CIED的患者一共179例(排除临床确诊囊袋感染或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留取血培养和囊袋组织培养,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相关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病人进行为期60个月的随访。在上述病人中随机抽取108例行5种炎性因子(CRP、IL-1、IL-6、MCP、PCT)测定,分析其中囊袋培养阴性组与囊袋培养阳性组的炎症因子的差异。抽取40例正常人的炎症因子与上述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79例行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更换的患者,血培养均为阴性,所有入选患者中,囊袋组织培养结果阳性25例(14.0%)。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17例(7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P = 0.001, OR = 14.001, 95%CI: 2.825~69.401),术前三月内抗生素使用大于10天(P = 0.002, OR = 27.935, 95%CI: 3.446~226.437),服用抗血小板药物(P = 0.008, OR = 3.761, 95%CI: 1.406~10.058)为无症状亚临床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囊袋培养阳性组随访期内有4%的患者(1人/25人)因囊袋感染返院清创,阴性组无人报告临床囊袋感染。CIED更换患者的炎性因子的数值(CRP、IL-1、IL-6、MCP、PCT)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 = 0.001),囊袋培养阳性的患者与囊袋培养阴性的患者的炎性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剔除基础疾病后的亚组分析中,CIED更换患者的炎症因子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囊袋培养阳性与囊袋培养阴性的患者之间炎性因子仍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无感染表现的CIED植入患者中,无症状囊袋感染发生率约14.0%,其独立的危险因素是男性,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术前3月内使用抗生素大于10天。无症状囊袋感染的患者迟发临床囊袋感染的几率为4%。CIED更换者的炎性因子整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处于炎症反应激活的状态,但利用炎性因子检测协助诊断CIED亚临床感染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脏电子装置 亚临床感染 危险因素 预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心脏植入器械数据库的分析和预警指标的建立
12
作者 张雁飞 杨杰孚 +7 位作者 佟佳宾 施海峰 种甲 刘俊鹏 王志蕾 金鑫 郭佩瑶 邹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目的:观察心脏植入器械患者两年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房颤,心衰的发生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方法:纳入北京地区4家医院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和普仁医院)心脏植入器械老年患者(年龄 ≥ 60岁),根据心脏器... 目的:观察心脏植入器械患者两年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如房颤,心衰的发生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方法:纳入北京地区4家医院从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和普仁医院)心脏植入器械老年患者(年龄 ≥ 60岁),根据心脏器械植入适应症,器械植入类型及器械植入后的各种参数等建立数据库,并收集患者疾病相关的基础资料。分析纳入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获得662例患者样本,其中有28位患者由于数据缺失进行了剔除,因此共获得589例有效样本。结果分析发现,心脏植入器械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数量与临床诊断之比最高为1:0.2,最低为1:1.22。心脏植入器械患者监测与临床诊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发现心脏植入器械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AUC 】0.7 (P 【0.05)。结论:心脏植入器械数据库得出的数据能够对心血管事件进行良好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器械 心血管事件 房颤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雁飞 杨杰孚 +5 位作者 佟佳宾 种甲 刘俊鹏 王志蕾 金鑫 邹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11期1266-1275,共10页
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中的难点,漏诊误诊率高,临床危害大。目前大多数患者很难通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确诊。研究显示,45%~80%的不明原因晕厥可能为心源性晕厥,同时,很多偶发心悸的心律失常患者很难确诊。因此,研究有... 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中的难点,漏诊误诊率高,临床危害大。目前大多数患者很难通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确诊。研究显示,45%~80%的不明原因晕厥可能为心源性晕厥,同时,很多偶发心悸的心律失常患者很难确诊。因此,研究有效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其诊断率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植入性心电监测仪(ICM)技术的升级以及相关研究结果的发表,证实其可以显著提高不明原因晕厥和心悸的诊断率。本文对植入式心脏监测器(ICM)在晕厥和心悸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心脏监测器 不明原因晕厥 心悸 ICM
下载PDF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对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和干预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睿 张雁飞 +15 位作者 张宏超 王佳 申淑慧 佟佳宾 刘俊鹏 吕游 种甲 王志蕾 金鑫 孙琳 高旭 戴研 梁静 李海涛 邹彤 杨杰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4-790,共7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普仁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依据是否自愿接...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医院、阜外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普仁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依据是否自愿接受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植入将入选患者分为植入组和传统随访组。终点事件为入组后再次发作晕厥,以及通过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记录的心律失常阳性事件判断或经传统随访检查后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心原性晕厥累计诊断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入选19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年龄(72.9±8.25)岁,随访558.0(296.0,877.0)d,男性98例(49.5%)。植入组100例(50.5%),传统随访组98例(49.5%)。与传统随访组相比,植入组患者更高龄、更易发生合并症,基线心电图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占比更高,而体重指数更低( P均<0.05)。随访期间植入组共计58例(58.0%)患者的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记录到心律失常阳性事件。植入组心原性晕厥诊断率[42.0%(42/100)比4.1%(4/98), P<0.001]及治疗干预率[37.0%(37/100)比2.0%(2/98), P<0.001]均高于传统随访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传统随访组相比较,植入组心原性晕厥累计诊断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R=11.66,95% CI 6.49~20.98,log-rank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植入、既往心房颤动、糖尿病或基线心电图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明确诊断心原性晕厥的独立预测因素( P均<0.05)。 结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提高了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率和干预率,显著增加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原性晕厥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
15
作者 王志蕾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19期93-93,共1页
近年来,英语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语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传统教学不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整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重其中的挑战,对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 近年来,英语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语言,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传统教学不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整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重其中的挑战,对教学方法合理应用,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特点 小学英语课 挑战
下载PDF
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16
作者 王志蕾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17期82-82,共1页
课外阅读在任何教学阶段都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特别是在英语及语文学习中表现更加明显。英语作为小学生接触的第二语言,整体教学起着较强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语言有较大的帮助。当前的小学英语还是与教材教学为主,鲜... 课外阅读在任何教学阶段都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特别是在英语及语文学习中表现更加明显。英语作为小学生接触的第二语言,整体教学起着较强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语言有较大的帮助。当前的小学英语还是与教材教学为主,鲜少开展实际的课外阅活动。课外阅读是一种能够帮助小学生拓展学习内容的方法,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需要对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减少并发症的对策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3 位作者 王志蕾 邹同 李梅 吴素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8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植入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包括双室三腔起搏)95例(74.8%);单腔心室起搏32例(25.2%)。所有患者首选经头静脉放置起搏...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8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植入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包括双室三腔起搏)95例(74.8%);单腔心室起搏32例(25.2%)。所有患者首选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并对寻找头静脉及电极导线植入方式做了较大的改进。电极导线的头端应固定在心腔内,切口内起搏器囊袋处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在电极导线送入心内前制作起搏器囊袋,并放置纱布压迫止血,对少数渗血较多的患者,局部适当加凝血酶或用电凝刀止血。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手术当日或次日)。结果经头静脉送入起搏导线的成功率,在单腔起搏器为92.0%,双腔起搏器81.5%。术中及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5例(3.9%),分别是:囊袋血肿3例(2.4%),电极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处松动1例(0.8%),心肌穿孔1例(0.8%)。无血气胸、电极导线脱位及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结论经头静脉送人起搏电极导线可避免锁骨下穿刺所导致的并发症,在老年人中尤其重要;电极导线脱位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而与早期下床活动无关;应采用适当方法达到囊袋内彻底止血,减少术后囊袋血肿及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人工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抗心房颤动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杰孚 佟佳宾 +3 位作者 王志蕾 邹彤 李梅 吴素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4-826,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德国百多力公司生产的PhilosDDDR型起搏器抗心房颤动(房颤)功能的效果。方法3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置入了PhilosDDDR型起搏器,术后打开模式转换功能(AutoModeSwitch,AMS),关闭抗房颤功能。记录1个月AMS... 目的初步评价德国百多力公司生产的PhilosDDDR型起搏器抗心房颤动(房颤)功能的效果。方法3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置入了PhilosDDDR型起搏器,术后打开模式转换功能(AutoModeSwitch,AMS),关闭抗房颤功能。记录1个月AMS次数、心房及心室起搏百分比、心率、房性早搏(房早)次数及临床症状等。之后打开抗房颤功能,并将此功能设置在“中档”,1个月后使用程控仪调出以上数据,并比较开启此功能前后1个月二者的差异。结果与起搏器置入术前比较,不论抗房颤功能开启与否,绝大多数患者头晕、气短、乏力、心悸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运动耐受量改善。在打开抗房颤功能后,多数患者诉临床症状与开启此功能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13.2%)患者诉心悸及气短;在使用程控仪将抗房颤功能由“中档”降到“低档”后症状明显减轻。打开抗房颤功能后,房早发生率显著性降低(P<0.05),心房起搏的比率及心率明显增加(P<0.05)。然而,AMS次数无显著性减少(P>0.05),说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无明显减少。结论将PhilosDDDR型起搏器的抗房颤功能设置在“中档或低档”,虽然房早显著性减少,心房起搏比率增加,但房颤或房性心动过速并无显著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 人工 抗心房颤动起搏器 初步评价 临床应用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起搏器置入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长程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俊鹏 杨杰孚 +6 位作者 佟佳宾 邹彤 施海峰 陈浩 吴素娟 王志蕾 金鑫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长程监测领域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医院心内科因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患者30例,均植入新一代植入型心电监测仪Reveal LINQ进行长程监测。结果入选30例患者(晕厥查因27例,...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在长程监测领域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医院心内科因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患者30例,均植入新一代植入型心电监测仪Reveal LINQ进行长程监测。结果入选30例患者(晕厥查因27例,心悸查因3例),平均随访(7.6±3.5)个月,12例再发晕厥或前兆晕厥,明确诊断9例,诊断率为75.0%,其中心源性晕厥占66.7%。30例患者监测到7例发作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颤动(房颤),其中无症状房颤占28.6%。诊断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结论植入型心电监测仪能够长程、连续、完整、精确地记录心电活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长程监测
原文传递
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功能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浩 佟佳宾 +3 位作者 邹彤 王志蕾 顾成圻 杨杰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中,仅美敦力公司的Concerto具有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LVCM)功能。本文初步探索植入Concerto患者,LVCM功能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5例药物治疗无... 目的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中,仅美敦力公司的Concerto具有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LVCM)功能。本文初步探索植入Concerto患者,LVCM功能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了Concerto型CRT—D,术后打开LVCM功能,起搏器自动记录每天起搏阈值变化情况,并在每一个随访时间点收集LVCM自动测算的左心室起搏阈值并与人工测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在满足测试条件后自动开启LVCM功能,并在事先设置的时间点自动测试起搏阈值,根据阈值自动调整输出;术后1~2个月起搏阚值波动较大。LVCM测算的左心室起搏阈值与手动测算值完全符合率为83.3%(20/24),如果按差值0.5V计算,二者符合率为96.8%(23/24)。结论LVCM功能与手工测试具有很高的符合率;使用此功能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左心室或双心室有效同步起搏,对提高CRT术后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起搏阈值管理 起搏 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