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不同森林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比较
1
作者 王思荣 贾辉 +2 位作者 王振宇 李帅军 万晓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带性天然林大都遭到破坏,种植人工林和自然恢复是两种主要的森林恢复模式。本研究选取4~5,8~12,18~22,25~30和35~40年生5个生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分析比较不同森林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带性天然林大都遭到破坏,种植人工林和自然恢复是两种主要的森林恢复模式。本研究选取4~5,8~12,18~22,25~30和35~40年生5个生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分析比较不同森林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发现,随林龄增加,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均无显著变化。同一林龄阶段,天然次生林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真菌生物量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而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比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由于较高的凋落物输入量、土壤总碳、总氮含量,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碳源和能量。而杉木人工林由于较低的凋落物输入量、较高的土壤总磷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导致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较低,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细菌比较低。本研究表明,与杉木人工造林相比,天然次生林恢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碳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养分循环和增加林地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龄 次生林 森林恢复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亚热带树种在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与叶片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贾辉 朱敏 +5 位作者 余再鹏 万晓华 傅彦榕 王思荣 邹秉章 黄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在3年生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期,同时测定各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氮含量等)和凋落叶质量(碳氮比、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建立叶片性状与凋落物量和周转期的回归关系。【结果】17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量最高(6.67 t·hm^(-2)a^(-1)),杉木凋落物量最低(0 t·hm^(-2)a^(-1));江南桤木凋落叶周转期最短(0.09年);深山含笑凋落叶周转期最长(1.09年)。凋落物量随比叶面积增加而增加,随叶氮含量增加而降低;凋落叶周转期随凋落叶碳氮比和单宁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凋落叶最大持水率增加而降低。【结论】在亚热带未成林造林地中,凋落物量受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影响,凋落叶周转期受凋落叶碳氮比、单宁含量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杉木在未成林造林地阶段的凋落物归还量极少。经营亚热带人工林时,要考虑种植比叶面积和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较高、凋落叶单宁含量和碳氮比较低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和周转速率,改善退化人工林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凋落叶单宁含量 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 杉木
下载PDF
邻体树种多样性对杉木叶片氮与钾、钙、镁计量比的影响
3
作者 笪明慧 冉松松 +5 位作者 傅彦榕 邹秉章 王思荣 万晓华 余再鹏 黄志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邻体树种多样性对元素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养分利用效率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型野外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不同树种丰富度(1、4、8、16、32)...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邻体树种多样性对元素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养分利用效率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大型野外树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选取具有不同树种丰富度(1、4、8、16、32)的样地,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在每块样地中心区域,选取8株目标树,测定其叶片氮(N)、钾(K)、钙(Ca)和镁(Mg)等养分含量,并计算其与邻体树之间功能性状差异。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邻体树种丰富度、树种间功能性状差异以及邻体树高指数对目标树叶片氮与钾、钙、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1)杉木与邻体树之间的比叶面积不相似性显著降低了杉木叶片氮钾比(N∶K)和氮镁比(N∶Mg),但不影响杉木叶片氮钙比(N∶Ca);2)邻体树种丰富度增加,且提高了杉木叶片氮镁比(N∶Mg);3)邻体树高指数(遮荫程度)显著降低了杉木叶片氮钙比(N∶Ca)。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杉木和邻体树之间根组织密度的不相似性对杉木叶片N∶Ca的影响由正效应逐渐转为负效应。【结论】在亚热带地区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提高树木邻体树种功能性状差异,促进钙、镁、钾等养分资源的利用,改善树木的养分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丰富度 功能性状 树高指数 生态位互补
下载PDF
福建省典型亚热带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顾亚宁 吴琳芳 +4 位作者 林德宝 邹秉章 王思荣 周鲁宏 贺纪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 识别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的群落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植被-微生物-土壤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采集马尾松纯林,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样品,通过扩增子测序测定细菌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的细菌类群。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组成在不同森林类型中差异显著。此外,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显著影响优势细菌类群和alpha多样性。研究表明,纯林的近自然修复通过影响土壤的pH值和养分来调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可为亚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 混交林 深层土壤 树种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影响及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思荣 吴晓琴 +3 位作者 吴文锋 陈裕胜 钟文彬 苏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体内的炎症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d,静脉注射,疗程7~14d...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体内的炎症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d,静脉注射,疗程7~14d。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差异,并比较2组治疗后第7,14天血气分析指标及SOFA评分,比较2组生存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SOFA评分均有改善,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改善ARD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示对ARDS患者有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在撤机困难并呼吸肌疲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思荣 陈裕胜 +1 位作者 林材元 黄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肌疲劳、撤机困难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临床表现为呼吸肌疲劳明显、撤机困...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肌疲劳、撤机困难患者中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在我院ICU住院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临床表现为呼吸肌疲劳明显、撤机困难。将患者分为rhGH组和对照组各14例,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0.1U/kg,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直至撤离呼吸机。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变化的差异,同时比较rhGH组的预测死亡率及实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白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实际死亡率较预测死亡率显著降低,但血糖变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rhGH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的患者,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呼吸机撤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长激素 呼吸肌疲劳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思荣 苏伟 +2 位作者 黄昭 陈裕胜 林材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痘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凝血紊乱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抗凝CRRT治疗组及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痘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凝血紊乱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9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抗凝CRRT治疗组及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7d分别抽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同时观察比较三组患者SOFA评分及ICU病死率的差异。结果CRRT治疗组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血浆CRP明显下降,且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P〈0.05),其中低分子肝素抗凝组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CRRT治疗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明显缩短,SOFA评分及病死率均有显著下降,但低分子肝素抗凝组与无肝素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RRT治疗应用于重症脓毒症患者能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凝血紊乱状态,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正压通气间断高浓度给氧治疗在脑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思荣 黄昭 +3 位作者 吴晓琴 于晓春 陈裕胜 林材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982,共2页
目的探讨正压通气间断高浓度给氧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程度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对照组(n=5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间隔给予100%纯氧,120min/次和8h/次... 目的探讨正压通气间断高浓度给氧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程度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对照组(n=5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间隔给予100%纯氧,120min/次和8h/次。分别比较两组中意识恢复患者的比例、患者意识恢复所需时间及生存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比例、依赖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两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率显著提高(P<0·05),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更少的患者并发MODS。虽然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脑复苏后观察组中生存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压通气间断高浓度给氧治疗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对意识及脑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部分替代高压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通气 脑复苏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急性脑损伤后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思荣 刘衍彬 +5 位作者 林明 黄昭 于晓春 陈裕胜 刘继云 林材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作TB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 目的探讨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作TB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吡格列酮,并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7d后收集脑组织,采用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PAR-γ mRNA、TNF-α及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PPAR-γ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TNF-α、IL-1β蛋白及mRNA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而应用吡格列酮治疗进一步增加了大鼠脑组织PPAR-γ的表达,并有效抑制TNF-α及IL-1β的上调表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创伤性脑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蒙燕 潘小平 +4 位作者 林材元 王思荣 刘月香 余健敏 郑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安定药恶性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苏伟 黄昭 +4 位作者 杨智 王思荣 陈裕胜 于晓春 刘继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10期556-559,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中性树脂的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至2010年脓毒症合并AKI患者78例,其中联合治疗组(L组)32例,单纯血液滤过组(S组)46例。... 目的评价采用中性树脂的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至2010年脓毒症合并AKI患者78例,其中联合治疗组(L组)32例,单纯血液滤过组(S组)46例。L组先行血液灌流治疗,再行血液滤过治疗,S组仅接受血液滤过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48、72h监测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用量(DA)、血肌酐水平(Scr)、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2组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L组患者均能耐受血液灌流治疗,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治疗第24、48、72h时,其APACHEⅡ评分、DA、Scr、CRP及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OI、MAP均明显上升(P<0.05)。在治疗第24、48、72h时,L组的APACHEⅡ评分、DA、Scr、CRP及血清IL-6水平均低于S组(P<0.05),而OI和MAP均高于S组(P<0.05),但2组间IL-10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性树脂的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可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多巴胺用量、CRP及IL-6水平,提高OI及MAP,缩短患者ICU停留时间,而对30d生存率、IL-10水平、Hb浓度及Plt计数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脓毒血症 炎症介质
下载PDF
“肺保护性策略”通气及激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肺炎5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裕胜 王思荣 +1 位作者 林材元 程圆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01-270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疗,及"肺保护策略"通气。方法:结合文献分析5例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特点及其机械通气和激素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类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进展快;患者在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诊疗,及"肺保护策略"通气。方法:结合文献分析5例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特点及其机械通气和激素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类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进展快;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天数为1~5d(平均2.1d);所有患者转至ICU后,开始机械通气时间0~1d,持续8~21d(平均10.5d);所有患者均予压力控制模式通气,患者潮气量为6.01~8.23mL/kg[(平均6.52mL/kg,使用呼气末正压水平:8~14cmH2O(平均11cmH2O)];所有病例均接受经验性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4例(80%)存活至出院。结论:早期干预,如积极的诊断方法,"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及早日使用类固醇药物,可改善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类固醇 弥漫性肺泡损伤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肺感染与MODS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穗 王思荣 +1 位作者 魏正怀 于晓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737-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SHI)病人中肺部感染对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近十年所收治的SHI病例 ,研究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与无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各自的MODS发生率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组...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 (SHI)病人中肺部感染对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近十年所收治的SHI病例 ,研究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与无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各自的MODS发生率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组 97例 ,发生MODS 16例 ,发生率 16 5 0 % ,非肺部感染组 3 79例 ,发生MODS 2 9例 ,发生率 7 65 % ,肺部感染组的发生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肺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试析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思荣 杨柳青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第6S期100-101,共2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探讨了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一定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从资金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等方面对完善国库...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探讨了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的一定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从资金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等方面对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出了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下载PDF
脑钠肽前体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监测对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园园 李康保 王思荣 《广州医药》 2016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 BNP)和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c Tn I)联合检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 BNP)和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c Tn I)联合检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同龄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和不同预后患者血浆pro BNP、c TNI、CK-MB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pro BNP、c Tn I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严重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均P<0.05);死亡组患者其血浆中的pro BNP,c TNI和CK-MB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脓毒症组患者血浆pro BNP水平与c Tn I及CK-MB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血浆pro BNP水平、c Tn I水平、CKMB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pro BNP及c TnⅠ水平可有效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早期血浆pro BNP、c Tn I、CK-MB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脑利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磷酸肌酸激酶MB同工酶
下载PDF
中亚热带人工幼林土壤甲烷通量月动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莹莹 何露露 +4 位作者 肖好燕 邹秉章 王思荣 万晓华 黄志群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2期41-49,共9页
亚热带森林土壤是重要的大气甲烷(CH_(4))汇。本研究以中亚热带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原位观测,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人工幼... 亚热带森林土壤是重要的大气甲烷(CH_(4))汇。本研究以中亚热带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H_(4)通量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原位观测,并探究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人工幼林土壤为甲烷汇,土壤CH_(4)月均吸收通量变化范围为10~75.6μg·m^(-2)·h^(-1)。土壤CH_(4)吸收通量呈显著的月动态,最高值出现在3月,最低值是5月。土壤含水率、林内气温和空气湿度是控制甲烷吸收的重要环境因子,能解释土壤CH_(4)月吸收通量变化的36.4%,土壤CH_(4)月吸收通量与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林内气温和空气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与土壤CH_(4)吸收通量为显著的正相关,能解释其变异的23%;土壤CH_(4)吸收通量与甲烷氧化菌(18∶1ω7c)浓度无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是影响甲烷氧化菌(18∶1ω7c)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证实了亚热带人工幼林具有重要的土壤甲烷吸收作用,土壤CH_(4)吸收通量主要受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的影响(约占60%)。本研究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甲烷汇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森林碳循环和固碳潜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H 4通量 温室气体 人工幼林 甲烷氧化菌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重症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伟 王思荣 林材元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4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治疗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下载PDF
严重脑卒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抢救1例
18
作者 白园园 王思荣 《广州医药》 2013年第6期79-80,共2页
患者男性,82岁。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乏力3小时余”于2013—01-31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史,长期口服氯吡格雷,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脑卒中 抢救 稳定型心绞痛 肢体乏力 氯吡格雷 长期口服 冠心病
下载PDF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的临床治疗
19
作者 陈曲海 陈敏东 王思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ARDS)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36例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治疗时间3~30天,平均(8.1±4.7)天;成功脱机33例(91.7%),存活32例(88.9%),死亡4例(11.1%);死亡原...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ARDS)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36例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治疗时间3~30天,平均(8.1±4.7)天;成功脱机33例(91.7%),存活32例(88.9%),死亡4例(11.1%);死亡原因:胸部创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发创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失血性休克急性循环衰竭1例。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降低胸部创伤后ARDS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急性呼吸窘迫 机械通气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