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对千岛湖水污染高效治理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土壤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了武强溪流域径流量、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及组合的削减效果,提出了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1)SWAT模型对于武强溪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径流量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0.86、0.97,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NSE)分别为0.83、0.96,百分比偏差(percent bias,PBIAS)分别为15.8%、-6.3%,总氮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74,纳什系数分别为0.63、0.66,百分比偏差分别为31.6%、21.2%;2)该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负荷主要集中在3—7月,分别占全年输出量的71.67%和75.76%。综合考虑氮的来源和流失途径,将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比大、坡度陡的子流域设置为总氮的关键污染源区。考虑调整化肥施用量/配方、改变耕作方式和设置植被缓冲带等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手段,进行总氮输出负荷削减效率的情景模拟,表明10 m植被缓冲带是减少总氮输出负荷的最佳单一控制策略,总氮削减率可达到69.90%;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对总氮的污染削减效果更佳,10 m植被缓冲带与施肥量减少20%可使总氮削减率达到74.79%。研究结果可为千岛湖水质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为了探究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深度测序平台分析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中原核微生物V3-V4区序列和真核微生物ITS1区序列,并同时分析了原核和真核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为了探究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深度测序平台分析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中原核微生物V3-V4区序列和真核微生物ITS1区序列,并同时分析了原核和真核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中共检出27个门、72个纲、183个目、358个科、907个属的原核微生物,共有优势原核微生物属包括: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10.79%~18.75%)、Pantoea(9.03%~14.06%)、Pseudomonas(4.40%~15.88%)、Weissella(2.84%~16.90%)、Sphingomonas(3.63%~5.85%)、Lactobacillus(0.51%~7.18%)、Thermoactinomyces(0.83%~8.05%)、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Saccharopolyspora、Staphylococcus、Curtobacterium、Deinococcus、Exiguobacterium、Aureimonas、Xanthomonas、Bacillus、Quadrisphaera等;从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检出7个门、32个纲、87个目、243个科、562个属的真核微生物,共有优势真核微生物属包括:Aspergillus(65.15%~84.67%)、Cladosporium(2.88%~10.36%)、Epicoccum、Naganishia、Gibberella、Lodderomyces、Catenulostroma等;原核和真核微生物属水平上的样品之间主要以酿造周期(冷季、热季)而聚类/相似,并且同一周期内的样本(外环境、内环境)之间的距离比较近而聚类度/相似度高;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共性,强化了五粮液稳定的酿造微生态。研究结果揭示了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微生物菌群结构,丰富了五粮液微生物资源大数据,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酿造微生态监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展开更多
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理后得来,它们有不同的球谐阶次和分辨率。NGDC-720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Center,NGI)C)提供,它的球谐阶次从16阶到720阶,对应于由2500km到56km的波带。M.Purucker博士公布的WDMAM参考模型1是一张分辨率为3’,高度位于WGS84上方5km的磁异常图,它向上延拓后的结果与MF5中的岩石圈磁异常保持一致。作者根据国际上公布的cHAMP、NGDC720与WDMAMCandidate1的最新数据,绘制了中国及毗邻地区的磁异常图,对中国及毗邻地区明显的大地构造,如造山带,盆地等地区的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地区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模型中均表现为正异常,西藏高原、天山造山带等地区表现为负异常,而一些深大断裂表现为磁异常高梯度带。通过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地区三个模型的相互对比,我们发现模型阶次越高,它所反映的磁性体(尤其是浅部地质体)的情况越丰富,不同的是四川盆地的结果随着阶次的增高就越接近航磁结果,而西藏高原随着阶次的增高却和航磁结果差别越来越大。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与处理技术日趋完善,非点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水污染源。武强溪作为流入千岛湖的第二大支流,量化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适合削减武强溪流域污染物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对千岛湖水污染高效治理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土壤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了武强溪流域径流量、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及组合的削减效果,提出了武强溪流域非点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1)SWAT模型对于武强溪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输出负荷量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径流量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0.86、0.97,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NSE)分别为0.83、0.96,百分比偏差(percent bias,PBIAS)分别为15.8%、-6.3%,总氮校准期和验证期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74,纳什系数分别为0.63、0.66,百分比偏差分别为31.6%、21.2%;2)该流域径流量和总氮负荷主要集中在3—7月,分别占全年输出量的71.67%和75.76%。综合考虑氮的来源和流失途径,将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比大、坡度陡的子流域设置为总氮的关键污染源区。考虑调整化肥施用量/配方、改变耕作方式和设置植被缓冲带等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手段,进行总氮输出负荷削减效率的情景模拟,表明10 m植被缓冲带是减少总氮输出负荷的最佳单一控制策略,总氮削减率可达到69.90%;实施综合管理措施对总氮的污染削减效果更佳,10 m植被缓冲带与施肥量减少20%可使总氮削减率达到74.79%。研究结果可为千岛湖水质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文摘为了探究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深度测序平台分析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中原核微生物V3-V4区序列和真核微生物ITS1区序列,并同时分析了原核和真核微生物菌群的丰度、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中共检出27个门、72个纲、183个目、358个科、907个属的原核微生物,共有优势原核微生物属包括: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10.79%~18.75%)、Pantoea(9.03%~14.06%)、Pseudomonas(4.40%~15.88%)、Weissella(2.84%~16.90%)、Sphingomonas(3.63%~5.85%)、Lactobacillus(0.51%~7.18%)、Thermoactinomyces(0.83%~8.05%)、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Saccharopolyspora、Staphylococcus、Curtobacterium、Deinococcus、Exiguobacterium、Aureimonas、Xanthomonas、Bacillus、Quadrisphaera等;从五粮液冷、热季酿酒车间内外环境空气检出7个门、32个纲、87个目、243个科、562个属的真核微生物,共有优势真核微生物属包括:Aspergillus(65.15%~84.67%)、Cladosporium(2.88%~10.36%)、Epicoccum、Naganishia、Gibberella、Lodderomyces、Catenulostroma等;原核和真核微生物属水平上的样品之间主要以酿造周期(冷季、热季)而聚类/相似,并且同一周期内的样本(外环境、内环境)之间的距离比较近而聚类度/相似度高;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共性,强化了五粮液稳定的酿造微生态。研究结果揭示了五粮液酿造环境空气微生物菌群结构,丰富了五粮液微生物资源大数据,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酿造微生态监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文摘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理后得来,它们有不同的球谐阶次和分辨率。NGDC-720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Center,NGI)C)提供,它的球谐阶次从16阶到720阶,对应于由2500km到56km的波带。M.Purucker博士公布的WDMAM参考模型1是一张分辨率为3’,高度位于WGS84上方5km的磁异常图,它向上延拓后的结果与MF5中的岩石圈磁异常保持一致。作者根据国际上公布的cHAMP、NGDC720与WDMAMCandidate1的最新数据,绘制了中国及毗邻地区的磁异常图,对中国及毗邻地区明显的大地构造,如造山带,盆地等地区的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地区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模型中均表现为正异常,西藏高原、天山造山带等地区表现为负异常,而一些深大断裂表现为磁异常高梯度带。通过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地区三个模型的相互对比,我们发现模型阶次越高,它所反映的磁性体(尤其是浅部地质体)的情况越丰富,不同的是四川盆地的结果随着阶次的增高就越接近航磁结果,而西藏高原随着阶次的增高却和航磁结果差别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