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配电网中的软件定义技术理念及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成山 于浩 +1 位作者 李鹏 冀浩然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配电网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分布式能源、互动负荷与新型装备的大量接入推动了系统形态的巨大变革。文中立足于配电网在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发展基础,提出新型配电网的软件定义技术构想,旨在从系统层面解决海量、... 配电网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分布式能源、互动负荷与新型装备的大量接入推动了系统形态的巨大变革。文中立足于配电网在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发展基础,提出新型配电网的软件定义技术构想,旨在从系统层面解决海量、分散灵活资源的协调利用问题,支撑整体系统运行服务水平提升。基于上述观点,文中从软件定义技术的发展基础入手,分析了其技术思想起源与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条件,建立了配电网软件定义技术的三层式架构,分析了软件定义灵活性的来源和表现形态,梳理了配电网软件定义技术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初步探讨了在其构建与应用中可能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配电网软件定义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配电网 软件定义 柔性化 数字化 智能化
下载PDF
多电压等级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协同配置
2
作者 王成山 王瑞 +5 位作者 冀浩然 杨鹏 赵亮 宋关羽 吴建中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31-6843,I0011,共14页
配电网逐步发展成为光伏、电动汽车等新型源荷的主要承载平台,面临的电压越限和线路过载等问题逐步加剧。柔性配电装置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灵活性的有效手段。已有的柔性化升级主要面向中压或低压配电网,多电压等级... 配电网逐步发展成为光伏、电动汽车等新型源荷的主要承载平台,面临的电压越限和线路过载等问题逐步加剧。柔性配电装置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灵活性的有效手段。已有的柔性化升级主要面向中压或低压配电网,多电压等级配电网柔性互联的潜力被忽视。因此,该文开展多电压等级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协同配置方法研究。首先,提出多电压等级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协同配置策略;其次,在计及源荷不确定性影响下,考虑源荷典型场景的概率化波动,建立多电压等级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协同配置模型。最后,为实现大规模优化配置模型的可靠收敛,采用凸差规划算法进行求解。选取实际配电网算例对优化配置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多电压等级配电系统智能软开关协同配置问题,支撑配电网承载高比例新型源荷,在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压等级配电网 智能软开关 源荷不确定性 凸差规划
原文传递
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关键问题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鹏 习伟 +2 位作者 李鹏 于浩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1,共13页
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最为关键和最具活力的环节之一。面向日益复杂的配电网运行与控制问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受认可的发展思路。边缘计算为数字配电网中海量数据资源和物理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将作为配电网多种业... 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最为关键和最具活力的环节之一。面向日益复杂的配电网运行与控制问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受认可的发展思路。边缘计算为数字配电网中海量数据资源和物理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将作为配电网多种业务功能在边缘侧的融合承载平台,推动配电网运行架构的发展变革。文中围绕边缘计算技术驱动下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问题,梳理了配电网边缘计算装置的关键技术需求;分析了配电网边缘计算的技术定位及由其所支撑构建的数字配电网技术架构,特别针对数字配电网运行问题,从集群化、分布式、灵活定义3个典型特征入手,围绕边缘侧集群自治、边-边协调控制、云-边协同运行等典型模式下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云-边协同
下载PDF
多换流器直流系统的虚拟惯性评估与控制参数协调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可心 朱琳 +3 位作者 赵学深 李霞林 郭力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5,共9页
针对基于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的多换流器直流系统遇到的非预期虚拟惯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换流器直流系统虚拟惯性通用分析方法,有效修正了系统级等效AVSG外特性。首先,将多个AVSG控制回路等效为一个等值AVSG控制回路,建立了直流系统... 针对基于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的多换流器直流系统遇到的非预期虚拟惯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换流器直流系统虚拟惯性通用分析方法,有效修正了系统级等效AVSG外特性。首先,将多个AVSG控制回路等效为一个等值AVSG控制回路,建立了直流系统的等值单台AVSG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系统级虚拟惯性评估方法,从等值单台AVSG模型的输出阻抗频域响应特性角度对系统级虚拟惯性进行评估。然后,讨论了电压比例-积分(PI)控制参数对虚拟惯性特性的影响,并开展了电压PI控制参数和虚拟惯性系数间的协调设计。最后,在PLECS仿真软件及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上搭建了多换流器直流系统的开关模型,通过多种实验工况验证了等值单台AVSG模型和控制参数协调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虚拟同步发电机 输出阻抗 直流系统 等效降阶模型 虚拟惯性 协调设计
下载PDF
“1+N+X”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在储能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巾锭 樊林浩 +7 位作者 张寿行 李斯奇 王惟宇 杜青 凌国维 潘刚 焦魁 王成山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9-2106,共8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先进储能技术创新。在国家政策和产业需求的推动下,储能技术高速发展,导致储能领域规模化发展所需基础人才缺口严峻、高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教育部在2020年新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满足储能领...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我国高度重视先进储能技术创新。在国家政策和产业需求的推动下,储能技术高速发展,导致储能领域规模化发展所需基础人才缺口严峻、高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教育部在2020年新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满足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需求。而储能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由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学科覆盖面广、知识结构复杂,因此其高端人才培养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以上难题,天津大学基于丰富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经验,突破现有学科和专业束缚,依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储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共建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企业导师队伍建设等系列举措构建“1+N+X”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在天津大学储能专业研究生培养、本科生企业实习、项目制实践教学、高端培训等人才培养环节进行实践与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对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储能
下载PDF
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低碳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穆云飞 吴志军 +2 位作者 郭浩辰 贾宏杰 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1,共11页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 在推行煤炭清洁开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当前煤矿区能源的孤立开发方式和以煤炭发电、电网供电为主的供能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需要构建综合能源微网以增强煤矿区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控制碳排放量。本文讨论了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应用的基本需求及天然优势,提出了一种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并分析了蕴含的新能源发电、储能、伴生能源利用、多能耦合转换、能量优化调度等发展要素;建立了煤矿区的物质流‒能量流‒碳流枢纽模型,实现了针对典型煤矿区的综合能源微网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综合能源微网应用于煤矿区,能够发挥风、光、瓦斯、空气热、涌水热等资源优势并进行高效整合利用,储能装置则进一步提高供能与负荷需求的匹配度,充分降低煤矿区的电网购电量与用电碳排放量;煤矿区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过程考虑了各类设备的碳能耦合关系,支持制定低碳经济的运行策略。煤矿区综合能源微网架构及碳能协同低碳运行优化,可为煤矿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念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综合能源微网 物质流‒能量流‒碳流枢纽模型 碳能协同 低碳运行优化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传感、通信与数据处理领域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挺 耿毅男 +2 位作者 郭经红 梁云 王成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能源为主体,借助海量数据和计算技术实现电源与负荷间的动态平衡,其核心特征是系统的可观、可测、可控。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技术支撑,能够在能量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提升电网智能感知水平,优化通信网资源利用... 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能源为主体,借助海量数据和计算技术实现电源与负荷间的动态平衡,其核心特征是系统的可观、可测、可控。人工智能作为重要技术支撑,能够在能量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提升电网智能感知水平,优化通信网资源利用和系统数据处理能力。该文主要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态、特征和机理,强调了在新形势下的电网数字化转型迫切需求,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传感、电力通信和电力大数据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电气量、状态量、环境量的全面感知、即时通信与数据分析,有力支撑电力高级应用。最后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技术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型电力系统 机器学习 智能传感 电力通信 数据增强
原文传递
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吕超贤 孙文 +2 位作者 宋关羽 于浩 王成山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随着我国“双碳”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炭行业亟需寻求低碳发展路径,利用煤矿能源资源优势,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的现状,凝练了煤矿能源资源利... 随着我国“双碳”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炭行业亟需寻求低碳发展路径,利用煤矿能源资源优势,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的现状,凝练了煤矿能源资源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探讨了煤炭及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煤矿生产多环节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模式、资源动态演化下煤矿物质–能量循环高效利用拓扑构建方法、煤矿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分阶段阐述了煤矿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路径。研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促进煤炭共伴生资源及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推进煤矿综合能源微网建设,优化能源组合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开发煤矿综合能源微网精细化调度平台,推动煤矿能源资源安全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能源资源 伴生资源 高效利用 物质–能量循环 综合能源微网
下载PDF
柴储微电网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可行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梓含 郭力 +5 位作者 李霞林 邢建春 杨启亮 刘睿 王洪达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719-8733,共15页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的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独立柴储微电网的惯量及频率稳定性。首先推导基于VSG的柴储微电网简化频率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储能VSG虚拟惯量与阻尼...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的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独立柴储微电网的惯量及频率稳定性。首先推导基于VSG的柴储微电网简化频率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储能VSG虚拟惯量与阻尼系数的可行域分析和设计方法。该方法计及VSG最大输出功率与能量约束,保证系统满足频率最低点等基本频率稳定指标约束,并有针对性地考虑阻尼比或VSG等效功率平滑时间等定制化动态性能需求。此外,针对柴储微电网在扰动初期出现的功率振荡现象,建立计及线路阻抗的稳定性机理分析模型,并提出基于虚拟阻抗的振荡抑制策略。最后,搭建了1台50kV·A柴油发电机和1台50kV·A虚拟同步机构成的仿真和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储(DGS-ESS)微电网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可行域 VSG等效功率平滑时间 虚拟阻抗
原文传递
基于剩余需求曲线的风电-储能一体化电站投标决策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宗政 刘一欣 +1 位作者 郭力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8,共10页
针对风电-储能一体化电站(简称风储电站)在日前电能量和备用市场中同时作为价格决定者的投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需求曲线的电量-备用联合投标决策方法。首先,考虑储能系统运行约束以及电能量-备用市场的耦合关系,在风储电站日前投... 针对风电-储能一体化电站(简称风储电站)在日前电能量和备用市场中同时作为价格决定者的投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需求曲线的电量-备用联合投标决策方法。首先,考虑储能系统运行约束以及电能量-备用市场的耦合关系,在风储电站日前投标范围内生成电量-备用的可行投标组合,基于神经网络预测计算对应的市场出清电价,提出了电能量和备用市场中剩余需求曲线的联合建模方法。然后,建立了用于开展日前电量-备用联合投标的随机优化决策模型,以风储电站收益期望最大为目标调整储能系统的日前出力计划和备用容量,同时考虑实时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调用储能系统的备用容量降低风储电站的实时偏差惩罚。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投标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储能 投标决策 剩余需求曲线 价格决定者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含大容量新能源接入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分区互联系统频率支撑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一振 邱逢良 +2 位作者 雷鸣 季一润 王成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9-967,共9页
在“双碳”背景下,柔性直流分区互联系统是解决负荷中心高比例消纳新能源、短路电流超标、潮流控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柔性直流等电力电子装置的增多,电网逐步呈现低惯量、弱阻尼的特点,对系统频率稳定影响较大。因... 在“双碳”背景下,柔性直流分区互联系统是解决负荷中心高比例消纳新能源、短路电流超标、潮流控制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柔性直流等电力电子装置的增多,电网逐步呈现低惯量、弱阻尼的特点,对系统频率稳定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大容量新能源接入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分区互联系统频率支撑策略。该策略基于电压下垂控制,增强了互联交流系统的惯量和阻尼,实现了负荷扰动下的功率互济和频率支持。同时,以最大程度提高频率最低点为目标优选控制参数,降低了系统低频减载风险。进一步,通过互联系统功率和直流电压的解耦控制,促使新能源场站依据直流电压偏差自适应地参与交流频率支撑。最后,在PSCAD中搭建含大容量新能源接入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分区互联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分区互联 新能源 频率支撑
原文传递
基于负载变流器控制带宽的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浩 朱琳 +3 位作者 赵学深 郭力 李霞林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针对负载变流器经线路聚合至共母线直流系统后,其线路电感与负载变流器输入滤波电容构成的LC振荡环节落入负载变流器控制带宽内,从而导致整个共母线直流系统发生非预期失稳的现象,提出了负载子系统自稳性判据。首先,建立了负载侧计及线... 针对负载变流器经线路聚合至共母线直流系统后,其线路电感与负载变流器输入滤波电容构成的LC振荡环节落入负载变流器控制带宽内,从而导致整个共母线直流系统发生非预期失稳的现象,提出了负载子系统自稳性判据。首先,建立了负载侧计及线路影响的恒功率负载模型,研究了负载变流器控制带宽对共母线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确定了负载变流器的控制带宽选取范围,使得计及线路影响的恒功率负载阻抗在LC振荡频率处的阻尼为正,进而确保整个共母线直流系统稳定。最后,硬件在环仿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负载变流器控制带宽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变流器 共母线直流系统 恒功率负载 控制带宽 振荡频率
下载PDF
多主体市场下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随机鲁棒运行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丽红 于浩 +1 位作者 李鹏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0-109,共10页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是提升消费侧能效水平的重要方案,同时其运行将受到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影响,需要在运行优化中予以考虑。但由于配电市场的参与主体较多,价格形成机制多样,准确刻画市场运作和价格波动特征极为困难。考虑多主体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是提升消费侧能效水平的重要方案,同时其运行将受到市场价格不确定性的影响,需要在运行优化中予以考虑。但由于配电市场的参与主体较多,价格形成机制多样,准确刻画市场运作和价格波动特征极为困难。考虑多主体配电市场交易公平性基本原则,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风险中性定价的PIES随机鲁棒运行优化方法。首先,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类比资产价格过程,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和配电网运营商的售电定价模型,以确定市场环境下的配电网售电合理价格;其次,基于该合理价格,采用箱型不确定集等方法刻画配电网运营商售电价格以及源荷不确定性,建立了PIES两阶段随机鲁棒运行优化模型,基于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和强对偶理论实现了模型求解;最后,算例结果验证了配电网售电合理价格模型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随机鲁棒运行优化方法相较传统随机优化和鲁棒优化方法的优点,以及市场电价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 风险中性 合理定价 不确定性 几何布朗运动 随机鲁棒优化
下载PDF
面向多FPGA实时仿真器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浩 李鹏 +3 位作者 富晓鹏 王智颖 蔡希鹏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100,共13页
“双碳”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给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有限计算资源和实时性约束下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精确实时仿真,研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实时仿真计算任务剖分与资源配置方法。首先,... “双碳”背景下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给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有限计算资源和实时性约束下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精确实时仿真,研究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实时仿真计算任务剖分与资源配置方法。首先,从计算资源需求和实际解算用时两个维度,对实时仿真器不同仿真架构下的解算单元和功能模块进行精细化建模,进而建立实时仿真任务的时-空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多FPGA实时仿真器的仿真优化配置模型,以发挥实时仿真器的最佳解算性能为目标,合理剖分大规模复杂仿真任务,优化配置逻辑资源、存储器等各类计算资源。最后,通过IEEE 123节点以及中国某实际配电系统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时-空需求模型的正确性与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仿真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时-空需求建模 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PDF
基于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的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学深 朱琳 +5 位作者 郭力 李霞林 王智 李鹏飞 卢浩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9-1401,共13页
针对“状态变量多、阶数高”给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带来的困难,提出计及多换流器动态交互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简化大扰动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复杂度。首先,对每台换流器下垂双环控制中的所有状态变量做等效变换,... 针对“状态变量多、阶数高”给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带来的困难,提出计及多换流器动态交互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简化大扰动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参数设计复杂度。首先,对每台换流器下垂双环控制中的所有状态变量做等效变换,建立直流系统的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其次,基于等值单机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刻画出最大估计吸引域,分析系统控制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小扰动稳定、大扰动失稳”问题;然后,提出基于等值单机的直流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通过等值单机设计推导系统中每台换流器的控制参数,降低了直流系统控制参数设计的难度,最后,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及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换流器并联直流系统 暂态稳定性分析 等值单机非线性模型 最大估计吸引域 控制参数
原文传递
非隔离型单相三桥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直流侧电压灵活调节与波动抑制技术
16
作者 孟维奇 何晋伟 +2 位作者 韩俊飞 蒋玮 王成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517-6525,共9页
非隔离型单相三桥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可以实现交流电压调节和并网点无功治理等功能,但传统控制方法直流侧母线电压高、二倍频波动大,既给设备带来巨大的电容成本,又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详细分析了不... 非隔离型单相三桥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可以实现交流电压调节和并网点无功治理等功能,但传统控制方法直流侧母线电压高、二倍频波动大,既给设备带来巨大的电容成本,又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直流侧电压的约束范围,推导了直流电压波动随并网点和负载功率因数、串联电压补偿相位、参考直流电压等复杂因素的关联性,并提出一种直流电压灵活降低与主动波动抑制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控制,应用所提方法母线电压可降低至相电压峰值附近,二倍频电压波动可降低约80%。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三桥臂UPQC直流电压控制技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三桥臂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直流电压波动 直流电压控制 主动波动抑制
下载PDF
低压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2
17
作者 王成山 高菲 +3 位作者 李鹏 黄碧斌 丁承第 于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8,共7页
为了避免微网运行模式变化时控制策略的切换,实现微网的平滑过渡,对传统的P-f和Q-V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实现了并网运行时基于下垂控制的间接恒功率控制方式。并在脱网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参数自动调节机制,以减小微网大功率不匹配引起的电压... 为了避免微网运行模式变化时控制策略的切换,实现微网的平滑过渡,对传统的P-f和Q-V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实现了并网运行时基于下垂控制的间接恒功率控制方式。并在脱网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参数自动调节机制,以减小微网大功率不匹配引起的电压波动。分析了基于频率和幅值参考值正反馈的同步并网控制原理,在维持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前提下利用下垂控制完成微网的同步并网。低压微网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加快脱网过程中的电压调节速度,实现孤岛运行微网的平滑并网,降低运行模式变化给微网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下垂控制 参数自动调节 参考值正反馈 同步并网控制 低压微网
原文传递
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波动分类及抑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60
18
作者 王成山 李微 +2 位作者 王议锋 孟准 杨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7,共14页
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保证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核心,亟待展开深入研究。该文首先将直流微电网内母线电压波动(DC bus voltage fluctuations,DC BVF)按时间尺度、频率特性和产生机理分为扰动型波动和振荡型波动两种;然后,对扰动型DC ... 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是保证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核心,亟待展开深入研究。该文首先将直流微电网内母线电压波动(DC bus voltage fluctuations,DC BVF)按时间尺度、频率特性和产生机理分为扰动型波动和振荡型波动两种;然后,对扰动型DC BVF和振荡型DC BVF现有的抑制方法以及基于分层控制体系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了综述研究,重点就双向AC/DC变换器负载电流和功率前馈控制方法的DC BVF抑制方法、电网不平衡及谐波情况下的AC/DC变换器直流侧功率谐波抑制方法、基于母线电压调节器(voltage bus conditioner,VBC)的DC BVF抑制方法以及直流微电网多源协调和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结合文中的DC BVF分类方法,分别对扰动型波动和振荡型波动抑制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母线电压波动分类 母线电压波动抑制 母线电压调节 母线电压调节器
原文传递
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47
19
作者 王成山 王赛一 +3 位作者 葛少云 谢莹华 尹页秀 林瑞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34-39,共6页
在不同供电区域负荷密度和不同变电所容量条件下 ,对中压配电网常见的几种接线模式进行了经济性和可靠性计算分析 ,研究其随负荷密度和变电所容量变化的趋势 ,以及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比较。基于定量计算结果 ,经综合考虑 ,... 在不同供电区域负荷密度和不同变电所容量条件下 ,对中压配电网常见的几种接线模式进行了经济性和可靠性计算分析 ,研究其随负荷密度和变电所容量变化的趋势 ,以及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比较。基于定量计算结果 ,经综合考虑 ,给出了有指导意义的建议方案 :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区域例如城市繁华中心区 ,建议采用电缆接线的不同母线环网接线 (三座开闭所 )模式或不同母线出线连接开闭所接线模式 ;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例如一般城区等 ,建议采用电缆接线的不同母线出线的环式接线模式或架空接线的三分段三联络接线模式 ;在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地区例如城郊等 ,建议采用架空接线的不同母线出线的环式接线模式或不同母线三回馈线的环式接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接线模式 经济性 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