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厚度大宽度水稳基层施工设备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拥己 汤永胜 +1 位作者 赵平安 刘洪海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针对大厚度大宽度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摊铺设备、拌和设备和压实设备等主要机械的匹配问题,基于对摊铺设备的作业特性分析,建立了搅拌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模型和压实设备数量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运用该配套技术,形成了各机型之间协调工... 针对大厚度大宽度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摊铺设备、拌和设备和压实设备等主要机械的匹配问题,基于对摊铺设备的作业特性分析,建立了搅拌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模型和压实设备数量计算公式。在工程实践中运用该配套技术,形成了各机型之间协调工作、设备与材料特性相适应的合理匹配关系。为具体工程提高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基层 设备匹配 作业性能 施工工艺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沥青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拥己 陈千婷 赵蔚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4-77,共4页
随着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14年)》提出的将要大幅度的上调公路规划里程,未来我国对沥青的需求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快速的增长,同时沥青质量的优劣将直接的决定路面的后期使用性能与其使用的寿命。... 随着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14年)》提出的将要大幅度的上调公路规划里程,未来我国对沥青的需求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快速的增长,同时沥青质量的优劣将直接的决定路面的后期使用性能与其使用的寿命。沥青的蜡含量、针入度和软化点是衡量沥青质量的3大重要指标,但是其操作过程复杂耗时,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检测沥青性质的方法。本实验收集了216个通过标准方法 JTJ052-2000测量得到软化点、针入度和软化点标准值的样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其红外光谱定量模型,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12,2.04,0.85,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别为0.15,3.66,0.98,均小于标准方法的再现性误差。任意的选取4种不同的沥青样品进行重复性实验,均满足标准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再现性好,可以大大的提升沥青的检测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工程质量指标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人工神经网络(ANN)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的抗剥落剂现场质量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拥己 罗小刚 赵蔚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抗剥落剂现场缺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现场质量控制难以实施的问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提出一种抗剥落现场质量快速评价方法。对试验路阶段提供的抗剥落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评价包括抗剥落剂改性沥青性能和抗剥落剂... 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抗剥落剂现场缺少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现场质量控制难以实施的问题,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提出一种抗剥落现场质量快速评价方法。对试验路阶段提供的抗剥落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评价包括抗剥落剂改性沥青性能和抗剥落剂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将评价合格的抗剥落剂作为标准样品,采用傅立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采集其红外光谱,作为标准光谱;对现场入库前的抗剥落剂样品进行抽样检查,采集抽取样品的红外光谱,将抽取样品的红外光谱与标准光谱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评价抽检样品为合格样品还是可疑样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检测速度快、5min内即可显示测试结果,测试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抗剥落剂 红外分析 现场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浅谈土工加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和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拥己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147,共2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土工加筋技术,并介绍了土工加筋技术在挡土墙、边坡及地基加固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就加筋土在路基设计与施工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土工加筋技术 加筋土 机理 应用
原文传递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实践
5
作者 王拥己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8-60,共3页
本文以某一级公路为例,就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设计及应用首先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程序,确定级配及波动范围进行了理论探讨与计算;然后初选水泥用量并通过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道路建设实际情况,确定了最终的生产水泥... 本文以某一级公路为例,就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设计及应用首先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程序,确定级配及波动范围进行了理论探讨与计算;然后初选水泥用量并通过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道路建设实际情况,确定了最终的生产水泥掺量为4.5%。通过现场施工结果可以看出,该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效果较好。最后就生产过程施工中级配波动范围控制混合料级配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配合比 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