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卢宇畅 王振宜 +8 位作者 杨豪杰 韩昌鹏 周海伦 李盈 崔灿 秦凯健 蒋嘉奇 尹相宜 干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 目的观察祛瘀生新方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22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择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建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每组5只,祛瘀生新方组与美沙拉秦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观察各组小鼠活动、饮食、排便等情况;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小鼠粪便胆汁酸代谢情况,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体重减轻,毛发减少,便血,解稀便;结肠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祛瘀生新方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灌胃结束时活动灵敏,毛发、饮食及排便无明显异常;结肠组织中有少许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熊脱氧胆酸(UDCA)、石胆酸(LCA)、牛磺-α-鼠胆酸(T-α-MCA)、牛磺猪胆酸(THCA)、甘氨猪胆酸(GHCA)、熊果胆酸(UCA)、猪胆酸(HCA)、脱氧胆酸(DCA)、α-鼠胆酸(α-M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猪去氧胆酸(H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胆酸(TCA)、胆酸(C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鹅脱氧胆酸(CDCA)、β-鼠胆酸(β-MCA)、甘氨胆酸(GCA)、脱氢胆酸(dehydro-C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祛瘀生新方组和美沙拉嗪组UDCA、LCA、T-α-MCA、THCA、GHCA、UCA、α-MCA、HCA、DCA、TCDCA、TDCA、GHDCA、HDCA、GLCA、TCA、C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CDCA、β-MCA、GCA、dehydeo-C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粪便中胆汁酸谱发生明显改变,祛瘀生新方可通过调节粪便中胆汁酸谱而减轻肠道炎症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胆汁酸代谢 肠道免疫 祛瘀生新方
下载PDF
九华痔疮栓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疮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2
作者 荣新奇 武明胜 +11 位作者 辛学知 张波 刘佃温 肖慧荣 王振宜 崔焌辉 王建平 王忠诚 范小华 胡莹 荣奕盛 李盈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目的 比较地奥司明片联合九华痔疮栓与地奥司明片单独治疗痔疮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九华痔疮栓的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的10所医院进行。痔疮出血患者按1∶1随机分组接受九华痔疮栓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试验组)或地奥司... 目的 比较地奥司明片联合九华痔疮栓与地奥司明片单独治疗痔疮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九华痔疮栓的研究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的10所医院进行。痔疮出血患者按1∶1随机分组接受九华痔疮栓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试验组)或地奥司明片单药治疗(对照组)。痔疮栓在排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冲洗肛门后使用,每天一次。地奥司明片(0.9 g)每天口服一次。主要终点为治疗7±2天后痔疮出血的缓解情况,分为“非常有效”“有效”和“无效”。次要终点包括疼痛[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和水肿(评分范围为0-3)的缓解情况。治疗14±2天后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结果 全分析集(FAS)包括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11例受试者,符合方案集(PPS)则分别包括106和111例受试者。对于痔疮出血的疗效,FAS集中试验组评估为非常有效/有效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6 (99.06%) vs. 91(81.98%),P <0.000 1],PPS集的结果 [105 (99.06%) vs. 91 (81.98%), P <0.000 1]与FAS集类似。治疗7天后两组的VAS疼痛评分相似(0.80±1.17 vs. 0.80±1.20,P=0.217 7)。两组中大多数受试者在治疗7天后的水肿评分为0 [96 (89.72%) vs. 99 (91.67%),P=0.370 5]。试验组9例(8.4%)和对照组3例(2.7%)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AEs)。两组分别有5例和1例AEs被判定为可能与研究药物有关。结论 与单独服用地奥司明片相比,加用九华痔疮栓对痔疮出血的效果更好。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安全性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肛门出血 类黄酮 九华痔疮栓 地奥司明片 中药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及其受体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免疫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干丹 杨豪杰 +5 位作者 黄冕 李盈 崔灿 蒋嘉奇 尹相宜 王振宜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96-100,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由宿主遗传、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有导致结直肠癌的风险。特定细菌代谢产物胆汁酸可作为信号转导分子影响机体对肠道炎症的敏感性,胆汁酸信号转导异常可能...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由宿主遗传、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有导致结直肠癌的风险。特定细菌代谢产物胆汁酸可作为信号转导分子影响机体对肠道炎症的敏感性,胆汁酸信号转导异常可能是UC免疫反应失调的促成因素。近年来,中药(单味中药或其提取物、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干预胆汁酸代谢及其受体的研究颇受关注。综述胆汁酸代谢及其受体调节UC肠道免疫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对胆汁酸代谢及其受体的干预作用,以期为UC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胆汁酸 代谢产物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中药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外科学项目资助概况及热点分析
4
作者 梁彪 骆华杰 +5 位作者 卢宇畅 尹相宜 夏瑜彬 黄冕 钱诗维 王振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61-67,共7页
目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中医外科学项目资助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LetPu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系统、梅斯医学、科研Z库数据库,获得1990-2021年NSFC资助的中医外科学研究项目,采用Exce... 目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中医外科学项目资助情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LetPu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系统、梅斯医学、科研Z库数据库,获得1990-2021年NSFC资助的中医外科学研究项目,采用Excel2019和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554项,总资助金额21233.2万元,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主要资助类型。涉及73个项目依托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高等院校是获资助主体。研究呈地区不均衡发展趋势,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区为主。资助项目研究方向集中在银屑病、乳腺癌、糖尿病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男性不育症等疾病,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医治则治法等。研究热点有信号转导通路、凋亡、自噬、免疫、微环境、外泌体、创面修复、肠道菌群、组学研究、巨噬细胞极化等。结论NSFC对中医外科学项目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学术资源向中医药高等院校集中明显,地区发展不均衡;资助项目集中于临床常见病种,近年呈多学科联合和新兴技术手段交叉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外科学 资助概况 热点分析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枢机制
5
作者 尹相宜 王文佳 +4 位作者 夏瑜彬 周嘉 王珂 李璟 王振宜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223-1227,共5页
肛肠手术技术与麻醉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但术中麻醉仍存在镇痛不全、术后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快速恢复等问题亟待改善。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的非药物辅助麻醉的手段正广泛运用于肛肠手术中,该文搜集整理近5年针刺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文... 肛肠手术技术与麻醉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但术中麻醉仍存在镇痛不全、术后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快速恢复等问题亟待改善。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的非药物辅助麻醉的手段正广泛运用于肛肠手术中,该文搜集整理近5年针刺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在肛肠手术运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及其效果。针刺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展现了改善疼痛、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临床综合评价规范,未来的进一步广泛使用与推广仍需确立临床应用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镇痛 肛肠手术 综述
下载PDF
针刺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尹相宜 王文佳 +4 位作者 夏瑜彬 周嘉 王珂 李璟 王振宜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228-1234,共7页
肛肠手术技术与麻醉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但术中麻醉仍存在镇痛不全、术后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快速恢复等问题亟待改善。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的非药物辅助麻醉的手段正广泛运用于肛肠手术中,该文搜集整理近5年针刺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文... 肛肠手术技术与麻醉方式日趋成熟完善,但术中麻醉仍存在镇痛不全、术后不良反应影响术后快速恢复等问题亟待改善。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的非药物辅助麻醉的手段正广泛运用于肛肠手术中,该文搜集整理近5年针刺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在肛肠手术运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及其效果。针刺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展现了改善疼痛、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临床综合评价规范,未来的进一步广泛使用与推广仍需确立临床应用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针药复合麻醉 针刺镇痛 肛肠手术 综述
下载PDF
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振宜 刘华 +13 位作者 孙建华 毛旭明 徐伟祥 吴迎鸽 张海岩 朱丽娟 金炜 吴炯 李盈 吴闯 姜在龙 石丽 李琰 董维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02-409,共8页
背景:肛裂是常见肛肠科疾病之一,约10%陈旧性肛裂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如何通过技术改良减轻手术痛苦和预防功能损伤是肛肠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的:评价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 背景:肛裂是常见肛肠科疾病之一,约10%陈旧性肛裂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如何通过技术改良减轻手术痛苦和预防功能损伤是肛肠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的:评价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纳入2009年1月~2010年4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陈旧性肛裂患者120例,采用各分中心随机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和对照组(肛裂切除术)各60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期为2周,短期随访6周。主要结局指标:以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症状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肛管张力变化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3例患者(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因术后1周内提早出院而退出试验。术后第6周,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22±4.41)d,对照组为(21.24±7.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14天和第6周时试验组肛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和第14天,试验组肛门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后两组肛管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患者并发症(排尿障碍、创缘水肿、术后发热、术后感染、肛门失禁、肛门变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6周,所有随访患者未见术后并发症,未见复发。结论: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能提高手术疗效,缩短疗程,改善患者术后痛苦,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肛裂 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国内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注册现况分析
8
作者 梁彪 卢宇畅 +4 位作者 尹相宜 夏瑜彬 黄冕 钱诗维 王振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了解其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建库至2023年1月5日收录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临床试验。提取相关数据后录入Excel2019进行去...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了解其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ChiCTR建库至2023年1月5日收录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临床试验。提取相关数据后录入Excel2019进行去重,采用SPSS26.0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相应图表,归纳临床试验的特征。结果共纳入临床试验48项,其中预注册43项。注册研究项目涉及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4个省级行政区,19家临床试验机构,其中以江苏省中医院(9项,18.75%)注册数量最多。经费来源前3位分别为地方财政(19项,39.58%)、国家财政(16项,33.33%)、高校科研经费(4项,8.33%)。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36项,75.00%)为主,研究设计多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29项,60.42%),仅9项(18.75%)研究使用盲法。干预措施包括经方/院内制剂、中成药等,测量指标主要包括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结论我国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注册数量近几年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者临床试验注册意识有所提高,但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注册资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下载PDF
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创面模型新生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振宜 李斌 +6 位作者 唐汉钧 李福伦 范斌 徐文彬 金炜 肖秀丽 王一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愈创模型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生肌化瘀方干预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愈创模型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生肌化瘀方干预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第3、第7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11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3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3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而第7、第11天TGF-β3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有调节创面TGF-β1、TGF-β3分泌的作用,以益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生肌法 创面修复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唐汉钧教授运用祛瘀生肌法治疗慢性溃疡经验拾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振宜 李斌 章云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14,共2页
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溃疡在传统“祛腐生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祛瘀生肌”法治疗慢性溃疡的理论,从而使慢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内外并治及科研等方面着手,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治疗和科... 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溃疡在传统“祛腐生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祛瘀生肌”法治疗慢性溃疡的理论,从而使慢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内外并治及科研等方面着手,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治疗和科研体系,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践的依据,并开拓了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 祛瘀生肌 中西医结合 唐汉钧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补益生肌法对创面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及胶原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振宜 李斌 +2 位作者 章云 肖秀丽 范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603-5605,共3页
目的:以往实验显示补益生肌法有促进创面修复和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为了解其作用机制,在创面修复早、中期观察该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I,III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 目的:以往实验显示补益生肌法有促进创面修复和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为了解其作用机制,在创面修复早、中期观察该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I,III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创面造模后随机分为喂药3,10d两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生理盐水模型组、补益生肌方组,每组各8只。采用Northern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MMP-1和I,III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3d)和中期(10d)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创面修复3d时,补益生肌组的MMP-1的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I,III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似。创面修复10d时,补益生肌组MMP-1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I,III型胶原的mRNA表达强于模型组。创面修复初期(3d)和中期10d)对比:补益生肌组MMP-1的(mRNA表达降低;I型胶原mRNA表达略降;III型胶原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III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补益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I,III型胶原和M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抑制MMP-1的分泌,从而使创面I,III型胶原的分泌增加,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药(剂) 胶原 金属蛋白酶类 基因表达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优化肛管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振宜 孙建华 陈新静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0-190,206,共2页
关键词 优化肛管松解术 肛裂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实验 中医外科手术
下载PDF
TGF-β在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振宜 章云 李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瘢痕形成
下载PDF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振宜 肖秀丽 唐汉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复黄膏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复黄膏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创面修复第11d,Ⅰ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低于创面对照组(P<0.05),但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创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难愈性创面Ⅰ、Ⅲ型胶原增殖和平衡,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 创面愈合 大鼠 糖尿病
下载PDF
痔外洗2号方治疗产后痔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振宜 张海岩 +4 位作者 金炜 吴炯 李盈 董莉 吴迎鸽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967-968,共2页
目的:随机对照观察痔外洗2号方治疗产后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痔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痔外洗2号方和1∶5 000 PP粉熏洗治疗。结果:治疗7 d后进行疗效比较,其中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经秩和检... 目的:随机对照观察痔外洗2号方治疗产后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痔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痔外洗2号方和1∶5 000 PP粉熏洗治疗。结果:治疗7 d后进行疗效比较,其中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经秩和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痔外洗2号方治疗产后痔病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产妇 中药熏洗 @痔外洗2号方
下载PDF
中医在法国——法国中医学会拾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振宜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关键词 中医学 针灸 法国
下载PDF
运用LIGASURE^(TM)行痔切除手术的技术和技巧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振宜 Francois Pigot 喻德洪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关键词 痔切除术 切除手术 PPH手术 手术治疗 悬吊术
下载PDF
唐汉钧运用补益脾胃法治疗外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振宜 唐汉钧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10期704-706,共3页
关键词 唐汉钧 外科疾病 补益脾胃法
下载PDF
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对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董莉 李斌 +2 位作者 章云 韩志芬 王振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 (呈皮肤修复 )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 ,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 ,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 ,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 目的 :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 (呈皮肤修复 )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 ,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 ,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 ,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 ,且均高于模型组 (P <0 0 1) ;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 ,且低于模型组 (P <0 0 1) ;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 ,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化瘀方 拆方 创面 成纤维细胞Ⅰ Ⅲ型胶原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