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黄解毒汤治疗HBV相关肝衰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1
作者 曾胜澜 王娜 +3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吴聪 毛德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茵黄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liver failure,HBV-LF)的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Venny 2.1.0进行交集比对,确定交集靶点及其关系。运用Cytoscape构建茵黄解毒汤治疗HBV-LF的调控网络,Bisogenet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CytoNCA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得到HBV-LF的差异基因2160个,茵黄连解毒汤的药物靶点255个,交集靶点31个,相关小分子化合物66个。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芦荟大黄素、黄连素等。PPI网络涉及55个关键节点,包括TP53、NTRK1、HSP90AA1、ESR1、CUL3、MCM2、CDK2、HSP90AB1、YWHAZ、NPM1、EGFR等。GO富集分析主要与细胞组分构成或来源、对刺激的反应、免疫过程、正/负调节的生物过程、细胞死亡、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27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ell cycle、Hepatitis B、自噬、FoxO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茵黄解毒汤拮抗HBVLF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抑制HBV复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茵黄解毒汤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肝衰竭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唐秋媛 张荣臻 +4 位作者 胡振斌 王挺帅 牙程玉 吕超 陈月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21-724,733,共5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NLRP3炎症体的调控作用,探索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12只、模型组12只和空白对照组12只。解毒化瘀颗粒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GalN 600mg/kg和LPS 20μg/kg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解毒化瘀颗粒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取材,采集血液标本及大鼠肝组织,HE染色观察,运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运用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8表达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血清IL-1B、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肝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够下调NLRP3炎症体NLRP3、Caspase-1、ASC、IL-1β和IL-18等相关因子的表达,对急性肝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NLRP3炎症体
下载PDF
免疫反应与炎症损伤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挺帅 王娜 +5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明刚 黄少东 马玉珍 吴聪 毛德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5-1419,共5页
肝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该病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属于内科危急重症之一。肝细胞大量死亡、肝细胞死亡程度超过肝再生的能力被认为是肝衰竭发生发展的核心事件,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是这一过程的两个主要因素。越... 肝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该病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属于内科危急重症之一。肝细胞大量死亡、肝细胞死亡程度超过肝再生的能力被认为是肝衰竭发生发展的核心事件,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是这一过程的两个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免疫反应与炎症级联反应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极为重要。综述了免疫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与炎症损伤(炎症诱导物、感受细胞、炎症介质)在肝衰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免疫反应/免疫细胞与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交互作用,以期有助于了解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为肝衰竭的诊疗、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免疫调节 炎症
下载PDF
毛德文运用“毒浊致病”学说论治重型肝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4 位作者 陈月桥 张荣臻 吕建林 凌春萍 周玲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934-936,共3页
毛德文教授认为重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毒""瘀""痰",并运用"毒浊致病"学说采用"截断逆转""扶阳培土"和"通腑开窍"法辩治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重型肝炎 毒浊致病 经验 毛德文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荣臻 石清兰 宁碧泉 周玲瑶 陈月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67-2171,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和阳...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颗粒组和阳性(内毒素拮抗剂E5531)组,各30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采用一次性腹内联合注射D-Gal N和LPS诱导肝衰竭模型。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毒素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的蛋白含量,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组及E5531组均能提高肝衰竭大鼠48 h存活率(均P〈0.01);(2)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均P〈0.01),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AST,ALT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1);(3)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TLR2,TLR4,TNF-α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4)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组和E5531组IL-2,IL-6的表达降低(均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IL-10表达减少(P〈0.01),但不受E5531和中药的影响;(5)Spearman’s相关分析提示肝组织TLR2和TLR4 mRNA表达水平与TNF-αmRNA,IL2,IL-6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IL-10的水平均无相关性;(6)与模型组比较,解毒化瘀颗粒可以显著改善肝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更优于E5531。结论:TLR2,TLR4可能通过启动下游的炎性因子基因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而参与了D-Gal N联合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而调控TLR2及TLR4表达可能是肝衰竭治疗的新方向以及解毒化瘀颗粒拮抗肝衰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急性肝衰竭 TOLL样受体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玲瑶 毛德文 +4 位作者 陈月桥 宁碧泉 王挺帅 蒋琴 易鑫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茵栀黄颗粒,试验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入组前组间基线特征,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以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情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及腹水消退情况、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71.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文传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玲瑶 毛德文 +2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陈月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2-54,共3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损伤,其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ACLF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不同地域的ACLF病因不同。该文针对ACLF发病机制的文献进行整理及分析...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损伤,其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ACLF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不同地域的ACLF病因不同。该文针对ACLF发病机制的文献进行整理及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发病机制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层面诠释大黄赤芍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挺帅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明刚 邱华 吕超 马玉珍 毛德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5-189,I0044,I0045,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大黄-赤芍治疗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筛选出大黄赤芍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HE的疾病作用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大黄-赤芍治疗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数据库筛选出大黄赤芍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HE的疾病作用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利用KEGG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iGEM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来预测大黄赤芍对HE作用靶点的结合性。结果研究共筛选出大黄赤芍的潜在靶点119个,肝性脑病的相关潜在靶点1345个,大黄赤芍-肝性脑病的交集靶基因45个,信号通路23条,涉及15个生物学过程、9种分子功能、10个细胞组分。结论大黄赤芍治疗HE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作用"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分化、降低肝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调控氧化应激等过程发挥对HE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赤芍 肝性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吕建林 毛德文 +3 位作者 胡振斌 宁碧泉 王挺帅 蒋琴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内毒素(LPS)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变化、治疗后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降低ALT、AST、TBil、PT、LPS和升高Alb、PTA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I-D)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46%,对照组为61.53%;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指标未见恶化。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功能,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慢性 阳黄证 茵陈蒿汤加味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挺帅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明刚 黄少东 周小博 吴聪 毛德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94-198,共5页
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总结,分别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外治法治疗、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等多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疗效确切、优势... 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总结,分别从病因病机、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外治法治疗、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等多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在本病治疗过程中疗效确切、优势独特,以期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临床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颗粒对乙型肝炎重症化阻断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建林 张荣臻 +2 位作者 王挺帅 宁碧泉 毛德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75-76,100,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的阻断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予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的阻断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予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分级评分、前后肝功能(TBil、ALB、ALT、CHE)、凝血功能(PT、PTA)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有较好的阻断作用,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
下载PDF
大黄赤芍注射液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臻 叶倩伶 +5 位作者 王挺帅 王秀峰 刘茵 蓝艳梅 孙克伟 毛德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对肝衰竭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抑制肝细胞凋亡因子[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 目的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对肝衰竭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抑制肝细胞凋亡因子[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阳性对照组,大黄赤芍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促肝细胞生长素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800 mg/kg,脂多糖(LPS)8μg/kg腹腔注射,制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前3 d至实验结束大黄赤芍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大黄赤芍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25、0.5、0.75 mL/(100 g·d)]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d);空白组及造模阳性对照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g·d);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参照文献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10 mL/(kg·d)。造模48 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病理标本,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验证不同组间的TNF-α、IL-6、CX3CL1、BCL-2、CyclinD1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结果药物干预组可缓解肝组织病理损伤,同时降低了TNF-α、IL-6表达量,提高了CX3CL1、BCL-2、CyclinD1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赤芍注射液对肝衰竭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抗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赤芍 急性肝衰竭 凋亡 炎性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聪 张荣臻 +3 位作者 王挺帅 胡晓 牙程玉 毛德文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745-747,共3页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慢性肝病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肝细胞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是促进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被认为是预防或治疗...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慢性肝病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肝细胞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是促进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益生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被认为是预防或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新颖、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本文就肠道微生态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肝细胞癌 综述
下载PDF
基于微小RNA-mRNA-信号通路调控网络探讨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挺帅 王娜 +4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明刚 黄少东 吴聪 毛德文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723-1729,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微小RNA(miRNA)-mRNA-信号通路调控网络,探讨肝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mRNA和miRNA的表达谱,采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miRNA(DEmiRNAs)和差异表达mRNA(DEGs)。通过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 目的通过构建微小RNA(miRNA)-mRNA-信号通路调控网络,探讨肝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mRNA和miRNA的表达谱,采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miRNA(DEmiRNAs)和差异表达mRNA(DEGs)。通过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DEmiRNAs靶基因的筛选,再将DEmiRNAs靶基因与DEGs取交集获得肝癌潜在靶基因。对潜在靶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miRNA-mRNA通路调控网络。结果共筛选出256个DEGs、213个DEmiRNAs和4010个DEmiRNAs靶基因,取交集后获得肝癌潜在靶基因34个;最终得到55对miRNA-mRNA基因对,包括23个潜在靶基因和17个miRNA。潜在靶基因涉及22个生物学过程、8种分子功能、8个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7个类型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增殖与死亡、免疫系统、信号转导、运输和分解代谢、癌症、消化系统、氨基酸代谢等。通过构建miRNA-mRNA-信号通路调控网络,得到肝癌的危险基因有FOS、GADD45G、RNF125、ZBTB16、CXCL12、EGR1等,危险miRNA有hsa-miRNA-195-5p、hsa-miRNA-221-3p等。结论FOS、CXCL12、EGR1等DEmiRNAs,以及hsa-miRNA-195-5p、hsa-miRNA-221等DEGs,或可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小RNA 信使RNA 生物学标志物 调控网络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IL-2、IL-4、IL-10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3 位作者 张荣臻 黄少东 凌春萍 陈月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对其肝组织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联合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对其肝组织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与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联合注射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 N)的方法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造模组、中药组、阳性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Rat-KB)为正常大鼠,中药组(Rat-Zhongyao)、模型组(Rat-Modal)、阳性组(Rat-positive)均为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造模组为每天给予2 m L/100 g的蒸馏水;中药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5 d给予2次/d的2 m L/100 g的解毒化瘀方药物,直至造模后8 h;阳性组为正常饲喂于造模前1 h给予5 mg/kg的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hydrochloride)。观察48 h后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及各组肝组织IL-2、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大鼠48 h的存活率及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造模组(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造模组大鼠IL-2和IL-10表达增高,而IL-4无明显变化;与造模组相比较,中药组和阳性组的IL-2和IL-10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其通过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IL-2、IL-10的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全身系统炎症反应、提高大鼠机体免疫耐受能力可能是其拮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IL-2 IL-4 IL-10 解毒化瘀颗粒
原文传递
中医药多靶点干预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聪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挺帅 覃秀容 黄鹏 胡晓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49-1753,共5页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归属于“急黄”、“黄疸”范畴,发病多与“毒、痰、瘀、虚”相关。中医药在干...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归属于“急黄”、“黄疸”范畴,发病多与“毒、痰、瘀、虚”相关。中医药在干预肝衰竭上有着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本文对中医药干预肝衰竭就固有免疫、细胞因子作用及氧化应激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发病机制 多靶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玲瑶 毛德文 +2 位作者 张荣臻 王挺帅 陈月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82-384,共3页
肝衰竭(HF)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1]。在我国,引起HF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中,约有80%的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肝衰竭(HF)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1]。在我国,引起HF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中,约有80%的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病情急性加重所致,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所致。在欧美国家,引起HF的病因主要是酒精性肝损伤、药物使用不当及感染等。根据HF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2,3]。祖国医学将肝衰竭归属于“臌胀”、“急黄”、“肝厥”、“血证”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ACLF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由于地域及习俗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主要病因各不相同,笔者针对ACLF的病因病机整理国内外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发病机制 中西医研究 凝血功能障碍 乙型肝炎病毒 药物使用不当 病因病机 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聪 张荣臻 +4 位作者 王挺帅 周小博 牙程玉 覃秀容 毛德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3期1036-1040,共5页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常见病理基础,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要阶段。由于不同细胞、细胞因子作为致病因素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就肝纤维化发展机制、不同细胞及细胞因子(巨噬细胞、自然...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常见病理基础,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要阶段。由于不同细胞、细胞因子作为致病因素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就肝纤维化发展机制、不同细胞及细胞因子(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IL-22、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发展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细胞因子 综述
下载PDF
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茵 毛德文 +3 位作者 张荣臻 周玲瑶 王挺帅 蒋琴 《广西中医药》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穴取双侧足三... 目的:观察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穴取双侧足三里、期门、水分),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24 h尿量、体重、腹水、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方面均有改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24 h尿量、体重、腹水、肝功能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结论:芪遂逐水膏穴位敷贴治疗酒精性肝硬化腹水具有促进腹水消退、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腹水 芪遂逐水膏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从“肠肝轴”角度诠释肝衰竭“毒邪-毒浊”学说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挺帅 张荣臻 +2 位作者 王明刚 吴聪 毛德文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
通过探讨中医“浊”“毒”和“浊毒”理论,从现代“肠肝轴”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微生态两个角度论述其与“毒邪-毒浊”学说之间的关系,得出“毒邪-毒浊”学说的现代致病机制可能为内毒素血症、微生态紊乱。
关键词 肠肝轴 “毒邪-毒浊”学说 毛德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