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技术的疗效分析:单中心13年经验
1
作者 汪睿 姚陈 +10 位作者 胡作军 李梓伦 武日东 王斯文 秦原森 宁俊杰 石毅 崔进 吴伟滨 常光其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160例患者资料。根据主动脉弓上分支重建方法,将患者分为烟囱组(74例)、开窗组(19例)和分支组(67例),... 目的比较主动脉弓部病变不同弓上分支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弓上分支动脉重建的160例患者资料。根据主动脉弓上分支重建方法,将患者分为烟囱组(74例)、开窗组(19例)和分支组(67例),评估不同重建方式的短期及长期疗效。结果三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分支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干预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烟囱组23.0%,开窗组21.1%,分支组7.5%,P=0.037;二次干预率:烟囱组6.8%,开窗组15.8%,分支组1.5%,P=0.049)。总体随访率为89.2%,烟囱组、开窗组和分支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8、40.5和15个月。三组在全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烟囱组33.9%,开窗组11.1%,分支组3.3%,P<0.001;并发症发生率:烟囱组29.0%,开窗组11.1%,分支组11.7%,P=0.01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0个月内除免于并发症发生率(P=0.049)外,烟囱、开窗和分支组累积生存率(P=0.249)、免于主动脉疾病相关死亡率(P=0.664)和免于二次干预率(P=0.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主动脉弓部病变弓上分支重建技术均安全有效,但烟囱技术远期内漏发生率较高,分支技术短期及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腔内治疗 烟囱技术 开窗技术 分支技术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发生及转归:单中心10年随访结果分析
2
作者 宁俊杰 +9 位作者 李梓伦 姚陈 武日东 王斯文 吴伟滨 秦原森 汪睿 崔进 石毅 常光其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后内漏的发生情况及转归的趋势与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22年195例行常规EVAR术及EVAR+烟囱...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者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后内漏的发生情况及转归的趋势与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22年195例行常规EVAR术及EVAR+烟囱技术重建内脏动脉(chimney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Ch-EVAR)后发生内漏的真性A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型内漏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内漏的预后有无影响。结果Ch-EVAR术后内漏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EVAR(46.4%vs 23.0%,P<0.001)。Ⅰa型、Ⅰb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内漏的发生率分别为13.3%、2.8%、5.5%、2.3%和1.8%。病例平均随访(35.5±25.8)个月,各型内漏在随访期内消失的比例分别为63.3%、73.9%、51.1%、57.9%和73.3%,经干预后内漏的转归与未干预内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VAR术后30d内死亡4例,其中1例为术后动脉瘤破裂;术后30d后死亡40例,其中4例与内漏相关。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内漏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瘤体持续增大和/或患者有症状的内漏进行积极干预,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内漏 发生 转归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原因和处理:单中心10年经验
3
作者 吴伟滨 +9 位作者 李梓伦 姚陈 武日东 王斯文 宁俊杰 秦原森 汪睿 崔进 石毅 常光其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发生髂支闭塞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19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例(2.20%)患者术后并发髂支闭塞,其中15例采用手术治疗,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发生髂支闭塞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19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8例(2.20%)患者术后并发髂支闭塞,其中15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或消失。围术期无动脉破裂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衰竭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后随访1~89个月,中位时间24.4个月,2例患者分别因心肌梗死及A型夹层在术后1个月及8个月死亡。3例患者再发髂支闭塞,无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髂支闭塞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开放手术、腔内治疗还是复合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髂支闭塞 并发症
下载PDF
管碟法测定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4
作者 于佳 肖宇 +1 位作者 王斯文 张肖宁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定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根据JJF1059.1-2017《测量不确定的评定与表达》,通过考察影响不确定度因素,剖析不确定度来源,细化不确定度分量,进一步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本实验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Q=99.2... 目的 评定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根据JJF1059.1-2017《测量不确定的评定与表达》,通过考察影响不确定度因素,剖析不确定度来源,细化不确定度分量,进一步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本实验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Q=99.2%±5.4%(P=95%,k=2),测量不确度的主要来源为重复性及实验设计带来的误差和溶液的配制稀释过程。结论 该方法可适用于管碟法测定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碟法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 不确定度
下载PDF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斯文 陈向东 +3 位作者 汪辉 石功名 郭欣 张序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建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从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中提取酶液,以硝噻吩为底物,三唑巴坦作为酶抑制剂,通过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的进行情况以及酶抑制剂的效果,建立384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目的建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从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中提取酶液,以硝噻吩为底物,三唑巴坦作为酶抑制剂,通过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的进行情况以及酶抑制剂的效果,建立384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优化反应条件并对此模型进行评价。用此模型对7360个化合物组成的随机库进行筛选。结果确定反应体系条件为:最佳测定波长为482nm,反应温度为30℃,选取15min时间点检测,底物硝噻吩终浓度为0.1mmol/L,评价指标Z′因子在0.8~0.9范围内,表明此模型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基于此模型初筛出65个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结论建立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快速、稳定和微量的特点,是寻找和发现有潜在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HTS) Β-内酰胺酶 抑制剂 半数抑制浓度(IC50)
下载PDF
CD_(14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波 李玉 +1 位作者 王斯文 程万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8-49,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147的表达情况。发现CD147mRNA在正常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61.8%;CD147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认为CD147与NSCL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147的表达情况。发现CD147mRNA在正常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61.8%;CD147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认为CD147与NSCL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评价NSCLC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非小细胞肺
下载PDF
西他沙星与莫西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功名 陈向东 +3 位作者 汪辉 王斯文 郭欣 张序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7-871,880,共6页
目的对西他沙星与莫西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进行体内外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药物的MIC,MBC及MPC;构建新型巨噬细胞RAW264.7细... 目的对西他沙星与莫西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进行体内外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药物的MIC,MBC及MPC;构建新型巨噬细胞RAW264.7细菌感染模型,检测体外药物的胞内外活性;构建药物胞内蓄积模型,采用HLPC检测胞内药物含量;构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菌感染模型,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药物时间及浓度杀菌曲线。结果在体外实验中,MIC,MBC,MPC及时间与浓度杀菌曲线实验表明西他沙星胞内外抑菌活性均强于莫西沙星;在体内试验中,结果表明细胞内药物活性取决于给药频率及药物浓度,同时得出药物胞内含量与胞内活性并非一致。通过药物时间与浓度胞内外杀菌曲线测定,得出西他沙星的抑菌活性强于莫西沙星。结论体内外研究表明西他沙星抑制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强于莫西沙星,能够更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他沙星 莫西沙星 巨噬细胞RAW264 7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深明 王斯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TAAA),按Debakey分型包括De-BakeyⅠ、Ⅱ,以及内膜撕裂口位于近端降主动脉但逆行向弓部和升主动脉撕裂的DeBakeyⅢ病变。
关键词 腔内治疗 杂交手术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河北井陉拉花音乐考察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斯文 陈朝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井陉拉花是流传于河北省境内的一种民间歌舞,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花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器乐乐种,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在井陉拉花舞蹈被大量研究的同时,对于拉花音乐的研究尤显匮乏。并且,传统的拉花音乐经过了... 井陉拉花是流传于河北省境内的一种民间歌舞,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花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器乐乐种,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在井陉拉花舞蹈被大量研究的同时,对于拉花音乐的研究尤显匮乏。并且,传统的拉花音乐经过了地域性的传布及时代的变迁后,其基本形态在当今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想要深入了解及研究拉花音乐,基本形态的研究与变迁中的对比研究都是极为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陉拉花 拉花音乐 庄旺拉花 现代拉花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双腔导管取栓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恒讳 +6 位作者 李梓伦 王斯文 姚陈 劲松 胡作军 常光其 深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24-27,33,共5页
目的总结利用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利用双腔球囊导管取栓结合其他腔内技术治疗的慢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治疗... 目的总结利用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利用双腔球囊导管取栓结合其他腔内技术治疗的慢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共治疗慢性下肢动脉栓塞31例,均以患肢静息痛或间歇性跛行就诊,平均病程25.2(7-64)天。患者均接受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及术中溶栓,同时施行置管溶栓4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6例,植入支架3例。取栓成功93.5%,膝下两条以上通畅流出道比率87.1%。术后患肢平均踝肱指数(ABI)水平明显提高(0.81±0.031vs 0.33±0.030,P〈0.001),90.3%患者术后Rutherford分级提高2级以上,截肢率3.2%。平均随访23.6个月,栓塞动脉通畅率96.6%。1例(3.4%)复发而再次切开取栓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大出血、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永久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双腔Fogarty导管取栓是慢性下肢动脉栓塞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动脉栓塞 双腔导管 取栓术
下载PDF
斑块旋切和机械除栓技术在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单中心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进 常光其 +3 位作者 武日东 汪睿 姚陈 王斯文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353-355,359,共4页
目的探讨斑块旋切和机械除栓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斑块旋切及机械除栓技术治疗的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再狭窄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斑块旋切和机械除栓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斑块旋切及机械除栓技术治疗的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再狭窄患者资料,对手术方案及早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为52.9%(18/34),临床成功率为100%(34/34)。25例患者应用机械除栓,8例患者应用斑块旋切术,1例患者在机械除栓后行斑块旋切。3例仅单独使用减容技术,其余31例患者联合应用置管溶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3例患者在围术期行截肢术,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下肢缺血症状改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86.7%、66.7%和58.6%。结论斑块旋切及机械除栓技术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应充分根据再狭窄的病因选择,针对慢性病变时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将获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旋切 机械除栓 支架内再狭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通畅率
下载PDF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丽玮 笑歌 +2 位作者 吴丽华 王斯文 张迎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776-778,共3页
关键词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细菌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 等综合治疗 上升趋势 病死率
下载PDF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下大城市居民液态奶消费的弹性分析——基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的调查问卷 被引量:3
13
作者 志刚 吕端 王斯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第10期41-44,共4页
以问卷的形式对北京、天津、石家庄3地的555位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传统的线性支出系统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居民液态奶需求的经济、非经济因素,并测算了液态奶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以及... 以问卷的形式对北京、天津、石家庄3地的555位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传统的线性支出系统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居民液态奶需求的经济、非经济因素,并测算了液态奶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以及交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液态奶 消费 弹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Netlogo的终端区进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实 王斯文 《航空计算技术》 2016年第1期5-10,15,共7页
终端区进场交通流特性参数研究对于解决复杂空域结构下航空器拥堵、航班延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元胞传输模型将进场航线划分元胞,并且在数理推导的基础上,基于Netlogo仿真建模平台搭建进场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仿真环境,对进场交通... 终端区进场交通流特性参数研究对于解决复杂空域结构下航空器拥堵、航班延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元胞传输模型将进场航线划分元胞,并且在数理推导的基础上,基于Netlogo仿真建模平台搭建进场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仿真环境,对进场交通流的宏观涌现行为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交通流基本参数速度、流量、密度之间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终端区进场交通流三大基本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数量关系,关系曲线相对应分为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三种状态,并且受到管制间隔、飞行程序、管制策略的影响。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可通过改变管制策略、调整管制间隔、优化飞行程序的方法使得交通流特性向着可预知的方向演变,因此对终端区交通态势的判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终端区 进场交通流特性 元胞传输模型 Netlogo系统仿真
下载PDF
KL沸石的结晶状态对PtKL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洁 赵佩琳 +2 位作者 冯奇 王斯文 君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7,共9页
对于正构烷烃的脱氢环化反应,载铂的L沸石(PtKL)具有比传统的双功能重整催化剂高得多的活性及选择性。研究表明,KL沸石的结晶度、晶粒大小及状态随合成所用的原料组成及晶化条件而变化,并影响到PtKL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本文... 对于正构烷烃的脱氢环化反应,载铂的L沸石(PtKL)具有比传统的双功能重整催化剂高得多的活性及选择性。研究表明,KL沸石的结晶度、晶粒大小及状态随合成所用的原料组成及晶化条件而变化,并影响到PtKL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本文用低硅、低碱原料合成了高纯度、高结晶度、圆柱体状的L沸石,晶粒直径1.5μm以上,长径比1.0左右。以这种沸石为载体的PtKL催化剂对正构烷烃的脱氢环化具有非常高的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对沸石合成条件及催化性质的关联,发现KL沸石的结晶度越高,PtKL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越好;当沸石的平均晶粒直径小于1μm或圆柱体的长径比大于2时,催化剂的氢解活性较高,脱氢环化的初始选择性下降。实验结果还表明。合成L沸石时伴生的部分W沸石杂晶对催化剂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 PtKL 沸石 结晶 催化剂
下载PDF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对农户生产经营收益的影响——基于山东省三个县级市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志刚 钱成济 +1 位作者 周永刚 王斯文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3年第3期27-33,40,共8页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是其对农户生产经营收益的作用效果尚无实证研究。本文对山东省莱阳、莱州和安丘三市的农户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进行描述...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是其对农户生产经营收益的作用效果尚无实证研究。本文对山东省莱阳、莱州和安丘三市的农户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投入产出比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量分析,旨在论证农户是否能从采用这一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中受益。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对IPM的了解程度不足;IPM生产方式比传统种植方式更节约劳动力、化肥、灌溉和农药费用;IPM生产方式会对农户的经营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收益 生产函数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山东
下载PDF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莱阳、莱州和安丘三市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志刚 钱成济 王斯文 《新疆农垦经济》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是国内对IPM的影响因素分析尚无实证研究。本文对山东省莱阳、莱州和安丘三市的农户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是国内对IPM的影响因素分析尚无实证研究。本文对山东省莱阳、莱州和安丘三市的农户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影响采用IPM的因素。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较差,对IPM的了解程度不足;受教育程度高、参加安全种植指导和农户土地总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IPM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影响因素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山东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深明 王斯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4期285-288,共4页
卒中是当今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30个省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提示有(81--450)/10万发病者;北方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发病率最高。在过去20年... 卒中是当今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30个省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提示有(81--450)/10万发病者;北方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发病率最高。在过去20年间,我国的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外科治疗 现状
原文传递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来源的关注度分析——基于全国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志刚 王斯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往国内在研究食品安全风险来源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探寻风险来源的渠道以及可能的控制方法上,而对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影响因素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城乡755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来... 以往国内在研究食品安全风险来源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探寻风险来源的渠道以及可能的控制方法上,而对于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食品安全影响因素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城乡755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来源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并检验了不同类别的消费者特征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卡方检验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深明 王斯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7期472-474,共3页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血管外科静脉病变.人们最早认识的是以大隐静脉曲张为代表的浅静脉功能不全.消除曲张浅静脉以打断浅静脉反流,达到降低静脉高压的目的是治疗CVI的基本原则.然而,人们...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血管外科静脉病变.人们最早认识的是以大隐静脉曲张为代表的浅静脉功能不全.消除曲张浅静脉以打断浅静脉反流,达到降低静脉高压的目的是治疗CVI的基本原则.然而,人们发现许多接受了浅静脉手术的病例,静脉功能不全仍未能纠正.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并证实了深静脉反流和功能不全在CVI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