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薄层色谱与一测多评法的沙棘颗粒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樊修和 唐志书 +2 位作者 宋忠兴 王昌利 王珂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3期494-498,共5页
目的:优化中成药沙棘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多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 目的:优化中成药沙棘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多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250 mm×4.6 mm,5µ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5 nm,以槲皮素为内参物计算异鼠李素和山柰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好;与外标法对比,一测多评法准确度高、耐用性好。结论:优化的薄层色谱法与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靠、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沙棘颗粒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颗粒 槲皮素 异鼠李素 山柰素 薄层色谱法 一测多评法
下载PDF
超声提高薯蓣皂甙得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王昌利 张振光 +3 位作者 杨景亮 朱周才 张福成 郭孝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8,共2页
应用超声技术对薯蓣皂甙的提取工艺进行多因素的研究,提出了薯蓣皂甙提取的最佳工艺流程及参数。实验进一步证明该工艺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实验室和大生产的摸拟工艺。如能推广可以节约原药材23.4%。
关键词 超声技术 薯蓣 皂甙 得率
下载PDF
超声提高芦丁得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昌利 杨景亮 +2 位作者 朱周才 张福成 郭孝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8,共2页
应用超声技术对芦丁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芦丁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进一步证明该工艺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实验室及大生产的模拟工艺。如能推广,可节约原药材30~40%,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超声 芦丁 提取 工艺
下载PDF
沙棘果皮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昌利 宋小妹 +1 位作者 胡亚迅 白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8,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沙棘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优选了提取分离工艺的最佳参数。即:75%乙醇提取,饱和石灰水沉淀除杂,再转溶于乙酸乙酯后用甲醇重结晶,即可得总黄酮粗品。产品得率可达0.94%。该工艺生产... 采用正交实验,对沙棘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优选了提取分离工艺的最佳参数。即:75%乙醇提取,饱和石灰水沉淀除杂,再转溶于乙酸乙酯后用甲醇重结晶,即可得总黄酮粗品。产品得率可达0.94%。该工艺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得率高,是沙棘果皮中总黄酮提取分离的最佳工艺,可作为大生产中的模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黄酮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延胡索产地加工水煮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昌利 郝建萍 +2 位作者 孙静 苏卓 朱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25-1626,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鲜延胡索产地水煮处理的机理,为延胡索药材实现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奠定基础。方法通过TLC、HPLC等方法对新鲜延胡索水煮前后干燥所需的时间、主要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新鲜延胡索经产地水煮加工后... 目的通过研究新鲜延胡索产地水煮处理的机理,为延胡索药材实现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奠定基础。方法通过TLC、HPLC等方法对新鲜延胡索水煮前后干燥所需的时间、主要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新鲜延胡索经产地水煮加工后,干燥所需时间明显减少,其所含成分没有变化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却有所降低。结论延胡索水煮后有利于产地大量的加工生产,而延胡索产地加工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时间 化学成分 延胡索乙素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王昌利 薛红 罗宏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8,共3页
通过两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优选出了葛根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即加原药材8倍量的70%的乙醇,浸泡12h,提取3次,每次2h。该工艺省时,且得率较高。并对葛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葛根 总黄酮 提取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昌利 宋小妹 +1 位作者 武新华 沈洪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对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多因素研究,得出适合于大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加20倍量水,浸泡1.5h,提取2次,每次提取1h。
关键词 淫羊藿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复方龙脉宁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昌利 朱玲 孙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建立复方龙脉宁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龙脉宁滴丸中葛根、穿山龙、川芎、蜂胶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mL/min。结果:葛根、穿山龙... 目的:建立复方龙脉宁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龙脉宁滴丸中葛根、穿山龙、川芎、蜂胶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mL/min。结果:葛根、穿山龙、蜂胶有良好的鉴别特征,阴性未见干扰;各检查指标均符合规定;葛根素在0.16μg~0.80μg范围内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3%。结论:本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本品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脉宁 质量标准 TLC HPLC
下载PDF
长梗绞股蓝总皂甙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昌利 宋小妹 +1 位作者 高文平 李渭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共3页
通过两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选出了长梗绞股蓝总皂甙提取的最佳工艺。即加原药材8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h,提取3次,每次2h。并对长梗绞股蓝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长梗绞股蓝 总皂甙 提取
下载PDF
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理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昌利 杨景亮 +1 位作者 雷建林 张军武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从附子的解毒机制、炮制方法、炮制机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对附子的炮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为附子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附子 解毒机制 炮制机理
下载PDF
复方龙脉宁不同配比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昌利 王莎 +1 位作者 史亚军 王平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7-11,共5页
目的: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复方龙脉宁处方中各味药材提取物进行不同配比,探讨复方龙脉宁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心... 目的: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复方龙脉宁处方中各味药材提取物进行不同配比,探讨复方龙脉宁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电图,比较各组大鼠给垂体后叶素前后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情况;另建立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以及显著降低寒凝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能具有预防性及治疗性保护作用;对大鼠寒凝血瘀模型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脉宁 急性心肌缺血 寒凝血瘀大鼠模型 心电图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抗风湿缓释胶囊中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昌利 陈大全 +2 位作者 孙静 张文平 宋艺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抗风湿缓释胶囊中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β-CD包合新技术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威灵仙、细辛总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总挥发油最佳β-CD包合工艺为:加水量∶β-CD为20∶1,油∶β-CD为1∶8,搅拌... 目的研究抗风湿缓释胶囊中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β-CD包合新技术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威灵仙、细辛总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总挥发油最佳β-CD包合工艺为:加水量∶β-CD为20∶1,油∶β-CD为1∶8,搅拌时间1h,温度控制在30℃。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可用于包合物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细辛 挥发油 Β-CD 包合工艺
下载PDF
正常及心肌缺血大鼠静脉注射葛根提取物后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昌利 董林娟 +2 位作者 张文娟 宋逍 段玺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72-74,79,共4页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葛根提取物后正常和心肌缺血大鼠体内葛根素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葛根提取物20 mg/kg后0.083 h、0.167 h、0.333 h、0.50 h、0.75 h、1.0 h、1.5 h、2 h、4 h、6 h、8 h对大鼠进行眼眶静脉丛采血,应...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葛根提取物后正常和心肌缺血大鼠体内葛根素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葛根提取物20 mg/kg后0.083 h、0.167 h、0.333 h、0.50 h、0.75 h、1.0 h、1.5 h、2 h、4 h、6 h、8 h对大鼠进行眼眶静脉丛采血,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和病理组大鼠体内葛根素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正常组的药物分布相与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7.2707 min与77.731 min,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141.61 min,AUC(0-∞)为2063.064 mg/L*h。病理组的药物分布相与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1.372 min与101.342 min,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152.9 min,AUC(0-∞)为3219.091 mg/L*h。结论葛根提取物静脉注射后,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短,分布和消除均较快。葛根素在正常组和病理组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且尾静脉注射后病理组大鼠血药浓度普遍高与正常组,消除速度与正常组相比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葛根提取物 静脉注射 葛根素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云产吴茱萸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昌利 杨云云 +1 位作者 郭惠 刘建丽 《陕西中医》 2011年第5期607-608,共2页
目的:优选云产吴茱萸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首先做单因素实验,选择提取溶剂和提取次数,然后设计L9(34)正交实验,以溶剂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考察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90%的乙醇15倍量、80℃回流提取... 目的:优选云产吴茱萸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首先做单因素实验,选择提取溶剂和提取次数,然后设计L9(34)正交实验,以溶剂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考察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90%的乙醇15倍量、80℃回流提取1次、每次3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化学 吴茱萸/分析 质量标准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沙棘油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昌利 党洪敏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寻找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沙棘油的最佳参数。方法 :对沙棘油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得油率可达8.0 0~ 11.0 3% ,且油色棕黄澄清 ,质量好 ,简便、易行。结论 :工艺适用于工业大生产 ,如能推广 ,可节约原料达 2 1~2 9% ,... 目的 :寻找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沙棘油的最佳参数。方法 :对沙棘油提取分离工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得油率可达8.0 0~ 11.0 3% ,且油色棕黄澄清 ,质量好 ,简便、易行。结论 :工艺适用于工业大生产 ,如能推广 ,可节约原料达 2 1~2 9%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油 提取 分离 中药
下载PDF
炮制条件对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昌利 雷建林 +1 位作者 张军武 杨景亮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条件对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蒸法和煮法,结合蒸煮时间,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条件炮制品的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结论蒸制10 h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故认为此工... 目的探索不同炮制条件对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蒸法和煮法,结合蒸煮时间,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条件炮制品的附子总生物碱及酯型生物碱含量。结论蒸制10 h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故认为此工艺为优选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总生物碱 酯型生物碱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蒲公英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昌利 吕卓 张明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蒲公英中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蒲公英总酚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了不同型号的树脂,确定了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最佳树脂,并优选了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蒲公英中总酚酸的最优条件。结果:...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蒲公英中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蒲公英总酚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了不同型号的树脂,确定了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最佳树脂,并优选了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蒲公英中总酚酸的最优条件。结果:取AB-8型树脂,径高比为1:10,上样液药材药液比为1:3,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2BV.h-1,上样吸附后,6BV的纯化水除杂,用5BV的50%乙醇洗脱,富集物蒲公英总酚酸纯度可达52%。结论:此方法可以较好的富集、纯化蒲公英中的总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分析 总酚酸/化学 @工艺
下载PDF
沙棘分段研究及沙棘制品的药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昌利 张贵儒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沙棘分段研究的目的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分段研究产品沙棘油的质量及药用价值分析,论证分段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关键词 沙棘 分段研究 高纯沙棘油
下载PDF
中药有效群体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昌利 范少敏 白吉庆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0-62,共3页
对近年来中药有效群体及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有关文献报道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近年应用于中药提 取分离工艺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详尽介绍。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工艺 有效群体
下载PDF
陕西城固县引种元胡与浙江元胡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昌利 朱志立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89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文采用双波长扫描法、重量分析法以及薄层分析法,对陕西城固县引种元胡及浙江元胡进行了乙素含量,总碱含量测定及化学成分对比分析。从含量测定结果及薄层定性分析图谱看,城固元胡与浙江元胡质量及所含成分基本相同。
关键词 元胡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