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2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明教授从肝论治慢性肾脏病失眠之经验
1
作者 邵俊侨 王明 孙玮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4-18,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由于代谢紊乱和内环境失衡的影响,CKD患者常易并发睡眠障碍。从中医角度分析,其发病与肝关系密切。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则不能化...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由于代谢紊乱和内环境失衡的影响,CKD患者常易并发睡眠障碍。从中医角度分析,其发病与肝关系密切。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则不能化生濡养肝血;肾亏日久,浊邪内壅导致少阳枢机不利;以及肾虚久病进一步诱发和加重肝郁,以上因素均可引发和加重不寐的发生。本文总结笔者导师王明教授临床心得,从补肾不忘补肝、清郁热以畅枢机、调气血以安肝魂3个方面介绍从肝论治CKD失眠的经验,并附医案1则,以期为同道辨治CKD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睡眠障碍 从肝论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王明国画赏析
2
作者 王明 《新丝路(下旬)》 2015年第20期124-125,共2页
王明,号金峡居士,1980年生于陕西汉中洋县,著名青年国画家。现任中国传统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英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韩国际文化交流院理事、广东省剑光书画院院士、河南省洛阳颜真卿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汉中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明,号金峡居士,1980年生于陕西汉中洋县,著名青年国画家。现任中国传统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英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韩国际文化交流院理事、广东省剑光书画院院士、河南省洛阳颜真卿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汉中美术家协会会员,畏安画院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家 王明 国际文化交流 协会会员 赏析 中国传统 书画研究 书画家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黏膜中纤维蛋白交联和降解相关调控基因表达异常
3
作者 王明 洪宇 +2 位作者 卜祥婷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以及合并哮喘(asthma,AS)患者(CRSwNP+AS)鼻黏膜中纤维蛋白沉积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鼻黏膜中纤维蛋白的沉积情况;...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以及合并哮喘(asthma,AS)患者(CRSwNP+AS)鼻黏膜中纤维蛋白沉积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估鼻黏膜中纤维蛋白的沉积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纤维蛋白交联和降解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SwNP鼻黏膜中有显著的纤维蛋白沉积,且呈交联状态,CRSwNP+AS组有更明显的纤维蛋白沉积。基因表达检测显示,促进纤维蛋白交联的基因-凝血因子ⅩⅢA1(factorⅩⅢA chain 1,F13A 1)和抑制纤维蛋白降解的基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CRSwNP和CRSwNP+AS组的表达均升高,并且F13A1在CRSwNP+AS组的表达较CRSwNP显著更高;促进纤维蛋白降解的基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tissue type,PLAT)在CRSwNP+AS组的表达显著低于CRSwNP和对照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urokinase,PLAU)的表达在两种类型的CRSwNP中均上调。CRSwNP+AS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下调F13A1、上调PLAT的表达。结论CRSwNP患者鼻黏膜中存在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可能与纤维蛋白交联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失调有关,合并AS患者鼻黏膜中F13A1和PLAT的表达失调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哮喘 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ⅩⅢA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4
作者 王明 周金利 +2 位作者 宋慧君 甘贞洁 焦洁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180-0184,共5页
OBE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纤维化学与物理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核心课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基于OBE教育理念,进一步对分析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不匹配的原因所在,提出在OB... OBE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纤维化学与物理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核心课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基于OBE教育理念,进一步对分析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不匹配的原因所在,提出在OBE教育理念前提下的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实施。以产出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目标,改善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以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轻化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纤维化学与物理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连续沉淀及连续过滤的工艺设计
5
作者 王明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1期44-46,114,共4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沉淀过滤工序采用连续沉淀、连续过滤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控制。分析了与批次沉淀、批次过滤工艺相比较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该工艺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 针对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自动化水平偏低的现状,文章介绍了沉淀过滤工序采用连续沉淀、连续过滤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自动化控制。分析了与批次沉淀、批次过滤工艺相比较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该工艺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工人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新水消耗量及废水产出量可减少约25m^(3)/t,产品直接加工成本可降低约230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连续沉淀 连续过滤 自动化 工艺设计
下载PDF
基于弹道亏损形状特征的堆积脉冲识别方法
6
作者 王明 周建斌 +3 位作者 王怀平 汪雪元 刘易 洪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8,共8页
识别与拒绝堆积脉冲是提升高辐射环境下X荧光光谱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堆积脉冲甄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脉冲成形为三角脉冲和梯形脉冲;然后计算其幅度比值,该比值称为时不变脉冲形状标签(TIPS);最后通过TIPS的大小判别脉冲... 识别与拒绝堆积脉冲是提升高辐射环境下X荧光光谱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堆积脉冲甄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脉冲成形为三角脉冲和梯形脉冲;然后计算其幅度比值,该比值称为时不变脉冲形状标签(TIPS);最后通过TIPS的大小判别脉冲是否堆积。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脉冲宽度,且不受脉冲幅度变化的影响。与逆锯齿波成形器相比,三角脉冲成形器能更有效地抑制TIPS展宽,从而有利于甄别堆积脉冲。在1.22×10^(6)s^(-1)通过率下,使用该方法识别铅黄铜样品中堆积脉冲。结果表明,当非堆积脉冲损失率为15%时,准确率、召回率及F1得分分别提升到73.55%、78.75%和76.06%,铜的Kα峰峰总比提高到76.60%。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堆积脉冲和提高能谱的峰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堆积 高计数率 脉冲形状甄别 弹道亏损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鸡骨泥钙释放及代谢物的影响
7
作者 王明 夏强 +4 位作者 孙杨赢 何俊 潘道东 曹锦轩 周昌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5,共9页
本研究以鸡骨为原料,研究了嗜酸乳杆菌(LA)、罗伊氏乳杆菌(LR)和植物乳杆菌(LP)作为发酵剂对鸡骨泥中钙释放及代谢物的影响,通过监测菌株的生长状态、发酵液的pH、总酸变化、钙分布和钙磷比、代谢物种类及含量揭示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变化... 本研究以鸡骨为原料,研究了嗜酸乳杆菌(LA)、罗伊氏乳杆菌(LR)和植物乳杆菌(LP)作为发酵剂对鸡骨泥中钙释放及代谢物的影响,通过监测菌株的生长状态、发酵液的pH、总酸变化、钙分布和钙磷比、代谢物种类及含量揭示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变化及其对钙释放的影响,并借助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挖掘乳酸菌发酵骨泥的关键代谢通路。结果表明,LA、LR和LP均能较好的利用鸡骨泥进行生长繁殖,且在发酵30 h时活菌数达最大值,LA、LP和LR发酵组的总酸含量分别为5.60、3.76和3.75 g/L,LA发酵组的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钙释放分析表明,LR组、LP组和LA组总钙含量分别从181.33 mg/kg(对照组)上升至1176.67、1310.00和1916.67 mg/kg;游离钙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40.60、50.19和74.62倍,且LA发酵组的游离钙含量显著高于LP和LR发酵组(P<0.05)。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发酵骨泥中羟基磷灰石主要以无定型形态存在,与对照组相比,LR组、LP组和LA组中羟基磷灰石的特征峰在2926和1050 cm^(-1)处的强度明显降低。LC-MS/MS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后骨泥中共鉴定出37种代谢物,PCA和相关性分析代谢物的特征发现,乳酸、丙酮酸、蔗糖、丝氨酸、5'-CMP等是其关键代谢物。KEGG代谢物通路分析表明,嘧啶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糖酵解、丙酮酸代谢、牛磺酸代谢和TCA循环是其主要代谢通路,这些代谢通路主要与乳酸菌的生长以及骨泥中钙释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泥 乳酸菌 钙释放 代谢组学 代谢物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王明 蔡瑜 +2 位作者 顾威庭 张卫峰 成宜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内随访时是否出现预后不...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内随访时是否出现预后不良,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241)与预后不良组(n=95)。分析对比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可能相关的13项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studio建立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Nomogram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共收集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6例,其中发生预后不良的患者95例,占比为2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萎缩、脑复张、术前血肿宽度、术前中线移位、术后硬膜下间隙、出院时中线偏移程度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不良预后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所得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796(0.693~0.867),显示此列线图预测与实际观察均有较好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95%CI:0.887~0.982,Youden指数为0.586,灵敏度为92.46%,特异度为78.25%,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论年龄、脑萎缩、脑复张、术前血肿宽度、术前中线移位、术后硬膜下间隙、出院时中线偏移程度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能够有效地辅助医护人员有效识别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高危群体,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预后 钻孔引流术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再认识
9
作者 杨德彬 鲁新便 +4 位作者 鲍典 曹飞 汪彦 王明 谢润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前人提出的“断溶体”油藏概念,现已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新目标、新类型。但断溶体油藏与传统的风化壳型喀斯特油藏有显著差别,断溶体储集体类型、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研究断溶体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差异性,将断溶... 前人提出的“断溶体”油藏概念,现已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新目标、新类型。但断溶体油藏与传统的风化壳型喀斯特油藏有显著差别,断溶体储集体类型、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研究断溶体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差异性,将断溶体划分为过溶蚀残留型、破碎+强溶蚀型和强破碎+弱溶蚀型3种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断溶体油藏,其溶蚀程度、缝洞规模、累产油量、地层能量和缝洞间连通性差异明显。过溶蚀残留型油藏的分布受风化壳不整合面及断裂带的纵向溶蚀作用控制。破碎+强溶蚀型及强破碎+弱溶蚀型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与不整合面的发育和构造位置关系不大,主要受溶蚀断裂带“破碎+溶蚀程度”控制,在溶蚀断裂带核部发育规模较大的洞穴,向两侧逐步发育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类型 碳酸盐岩 断溶体油藏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先巴扎地区走滑断裂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10
作者 马海陇 蒋林 +3 位作者 姜应兵 王震 郝建龙 王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麦盖提斜坡先巴扎地区断裂的精细解析,明确了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期次、成因机制等,结合邻区含油气地质条件,探讨了奥陶系走滑断裂的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富集模式。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 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麦盖提斜坡先巴扎地区断裂的精细解析,明确了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期次、成因机制等,结合邻区含油气地质条件,探讨了奥陶系走滑断裂的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富集模式。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东向等4组走滑断裂体系,主要经历了5期构造活动,形成了5个构造层:加里东早期发育北东向、北西向正断裂(基底构造层);加里东中晚期受西昆仑造山运动影响,部分正断裂继承活动,形成左行左阶北东向、右行左阶北西向走滑断裂(下构造层);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受阿尔金造山运动影响,形成1条左行左阶北东东向走滑断裂(中构造层);海西晚期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裂继承活动,同时新形成色力布亚逆冲断裂的近南北向伴生断裂(上构造层);喜山早期沿古近系膏泥层发育叠瓦状逆冲断裂及在喜山晚期发生整体掀斜(顶构造层)。基于邻区含油气特征,认为该区沿断裂带发育加里东中期Ⅰ—Ⅲ幕岩溶缝洞型储层,与上覆志留系泥岩形成储盖组合,海西晚期来自麦盖提斜坡西北部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的远源油气沿先巴扎断裂带向走滑断裂调整聚集成藏。其中,断穿基底的奥陶系北东向张扭走滑断裂的储集性能优于其他走向断裂,含油气条件最优越,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构造演化 先巴扎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肺腺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秋桐 陈玲 +5 位作者 杨艳梅 王明 吴爽 安跃震 姜俊杰 赵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AS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ASC患者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筛选ASC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子,...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AS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ASC患者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筛选ASC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子,评价其生存差异和建立模型。结果:149例患者总mOS为17.7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化疗、联合治疗、瘤周有炎症变化、脑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mOS高于未手术组(P<0.001);化疗组mOS高于未化疗组(P=0.005);联合治疗组mOS高于未联合治疗组(P=0.002),瘤周无炎症变化组mOS高于瘤周有炎症变化组(P=0.013),脑转移组mOS低于无脑转移组(P<0.001),高风险组(≥3分)mOS高于低风险组(<3分)(P=0.054)。基于上述5个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生存的准确度为0.752(AUC=0.752,95%CI:0.659~0.845),模型预测患者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的一致性较高。结论:ASC整体预后差。瘤周炎症变化、脑转移、手术、化疗、联合治疗是AS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可辅助ASC患者临床诊疗与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鳞癌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指标 影像学征象 预后
下载PDF
基于ICRP新碘周身模型的滞留量计算及新旧模型差异对比
12
作者 代伟 王明 +4 位作者 董浪 张庆贤 谷懿 曾国强 李三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37号出版物对碘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改,ICRP 100号出版物发布了新的消化道模型,ICRP 130号出版物修订了呼吸道模型,使用新模型计算出来的碘滞留量及排泄量与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定量分析新旧模型...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37号出版物对碘的生物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改,ICRP 100号出版物发布了新的消化道模型,ICRP 130号出版物修订了呼吸道模型,使用新模型计算出来的碘滞留量及排泄量与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定量分析新旧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可为国内准确评估放射性碘致内照射损伤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矩阵算法,依据ICRP相关出版物分别构建了新旧放射性碘生物动力学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通过不同方式(吸入、食入、静脉注射)摄入1 Bq的^(125)I、^(129)I、^(131)I在甲状腺中的滞留量及在日排尿中的排泄量。此外,考虑到新模型划分了旧模型中没有的肝脏及肾脏隔室,也计算了碘同位素在肝脏及肾脏中的滞留量。结果表明:新旧模型计算出来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以及日排尿中的计算结果均有明显差异;与食入和注射两种摄入方式相比,吸入方式引起计算结果差异较大;新模型中肝脏及肾脏中的滞留量计算结果有所不同,但变化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周身模型 滞留量 排泄量 ICRP 137号出版物
下载PDF
胺基材料在二氧化碳分离膜领域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泽文 王明 +1 位作者 王强 侯影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4-1386,共13页
膜法碳捕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材料本身,膜材料的分离性能存在上限。胺基材料可以和CO_(2)发生可逆反应,能够显著提高膜材料的分离性能,常被作为促进传质的载体引入到膜体系。本文介绍了胺基材料促进CO_(2)传质的机理,... 膜法碳捕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材料本身,膜材料的分离性能存在上限。胺基材料可以和CO_(2)发生可逆反应,能够显著提高膜材料的分离性能,常被作为促进传质的载体引入到膜体系。本文介绍了胺基材料促进CO_(2)传质的机理,重点归纳了胺基材料引入到膜体系的4类方法(涂覆法、反应法、接枝法、掺杂法)及制备膜材料的性能,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本文指出胺基材料促进CO_(2)传质机理需要进一步探索,强调开发高胺基密度的膜材料和以更加“牢固”的方式将胺基材料引入膜体系是领域未来需重点发展的方向,利用机器学习提高膜材料设计效率对该领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分析表明真实工况下胺基膜材料的性能稳定性、设备稳定性以及工艺稳定性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建立完整的胺基膜法CO_(2)捕集技术链仍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 二氧化碳捕集 分离 烟道气 胺基材料
下载PDF
基于药物拼接的verubuli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14
作者 王晓锋 王明 +2 位作者 张晨 李倩 尹东锋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通过在verubulin(1)结构中的喹唑啉环2位引入MP-HJ-1c(3)结构中的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团,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微管聚集抑制剂。方法将化合物1的衍生物2和3与微管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6BR1、5YZ3进行叠合,设计了分别用亚甲基或1... 目的通过在verubulin(1)结构中的喹唑啉环2位引入MP-HJ-1c(3)结构中的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团,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微管聚集抑制剂。方法将化合物1的衍生物2和3与微管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6BR1、5YZ3进行叠合,设计了分别用亚甲基或1,2-亚乙基将1喹唑啉环2位与3中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进行连接得到的目标化合物4a和4b,并进行了分子对接。4a和4b经酰胺缩合、分子内成环、亲核取代和酰胺缩合4步反应合成,总收率分别为7.9%、11.3%,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ESI-MS确证。评价了4a和4b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a与5YZ3的结合能为-27.93 kcal·mol^(-1),来源于1、3的结构部分各自基本维持了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4a和4b的A549增殖抑制活性分别为(0.15±0.03)μmol·L^(−1)和(9.91±1.04)μmol·L^(−1)(GI50值);仅4a表现出微弱的微管聚集抑制活性[(67.1±11.1)μmol·L^(−1)(IC_(50)值)]。结论设计的化合物4a表现出一定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抑制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对其结构中的N-甲基-4-甲氧基苯环部分进行构效关系研究。4b经体外测试无明显微管聚集抑制活性,与分子对接中由于连接链过长导致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无法与微管蛋白形成有效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ubulin 微管聚集抑制剂 分子设计 药物拼接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网络教学现状探究
15
作者 王少婷 张素素 王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8-20,共3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网络教学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线下授课已经不是惟一的教学模式,广大学生可通过多种网络教学平台获取专业知识。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课程,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其涉及内容较多,教...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网络教学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线下授课已经不是惟一的教学模式,广大学生可通过多种网络教学平台获取专业知识。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课程,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其涉及内容较多,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近年来中医内科教学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紧跟时代发展,并且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资源与技术,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但在中医内科学网络教学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将中医内科学网络教学现状的优缺点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使中医内科学的网络教学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教学 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γ光子的叶片沉积物检测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高超宇 姚敏 +1 位作者 陈舒熠 王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35-39,59,共6页
针对目前利用γ光子进行发动机叶片沉积物检测需要的流程多,且没有相应软件平台的问题,设计一个γ光子探测装置控制与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包括控制探测器进行数据的采集模块、检测图像处理模块以及点云配准模块等的设计。该系统基于Qt平台... 针对目前利用γ光子进行发动机叶片沉积物检测需要的流程多,且没有相应软件平台的问题,设计一个γ光子探测装置控制与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包括控制探测器进行数据的采集模块、检测图像处理模块以及点云配准模块等的设计。该系统基于Qt平台,集成了VTK、ITK、PCL等C++类库,并设计实现一种基于PCA-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优化。经实验测试表明:该配准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沉积物检测的效率及精度,并且该系统设计能够实现对探测装置的控制并满足对图像的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光子 无损检测 软件设计 图像处理 点云配准
下载PDF
硬球加强模型在CFD-DEM耦合计算中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明 刘巨保 +2 位作者 王雪飞 孙丹丹 岳欠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自动调整迭代求解次数,提出一种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无需对碰撞过程进行精细描述的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强硬球模型。对两个颗粒匀和变速碰撞算例进行数值模拟,碰撞后速度、碰撞力和碰撞时间与理论计算误差小于4%,与采用软球碰撞模型的DEM方法相比,颗粒碰撞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计算效率提高36.3%和36.8%。对单个颗粒在静水中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步长取10 s~5 s,颗粒与壁面即可得到精确解,计算效率提高33.5%。通过压力损失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准确计算颗粒体积分数小于12%条件下两相流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碰撞模型 两相流 耦合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唐黎莉 王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丙戊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丙戊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IL-1β水平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YMRS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丙戊酸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PD患者喹硫平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脂代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盐 喹硫平 脂代谢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重庆地区28287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儿童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 张大勇 邹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1-62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阳性情况、基因型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8287例经血液学筛查疑似地中海贫血儿童进行常见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分析检出率和...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阳性情况、基因型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28287例经血液学筛查疑似地中海贫血儿童进行常见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分析检出率和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检出构成比的变化趋势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在28287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儿童中,共检测出1524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阳性率为53.91%。α、β、αβ地中海贫血阳性率分别为22.41%(6340例)、30.43%(8609例)和1.06%(301例),中重型地贫阳性率为2.47%(698例)。2011年至2022年间随年龄增加各组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检出构成比的线性回归k值分别为-0.002、0.004、0.006、0.010、0.012,而β地中海贫血分别为0.011、0.004、0.002、-0.001。共检出21种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其中α地中海贫血主要基因型为--SEA/αα,占比69.58%。共检测出4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其中β地中海贫血主要基因型为CD17/βN、CD41-42/βN及IVS-Ⅱ-654/βN,占比分别为31.75%、27.92%、25.21%,一共为84.88%。结论:重庆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常见基因突变位点检测阳性率较高,中重型比例也较高。2011年至2022年间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随年龄段增大检出率升高,而β地中海贫血降低,表明部分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诊断时间较晚。重庆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集中在--SEA/αα、CD17/βN、CD41-42/βN及IVS-Ⅱ-654/βN,与重庆地区成人一致,与广东、广西等地贫高发区有差异。这些结果对于本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干预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重庆地区 儿童
原文传递
局部距离优化的点云配准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明 严飞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了降低多视觉点云配准过程中易产生的误匹配等问题,提高配准效率,提出一种加权距离均值的关键点提取算法。以点云表面某点为中心,计算邻近点到中心点处切平面的加权距离均值,以此筛选出具有局部特征信息差异的关键点;选择快速点特征... 为了降低多视觉点云配准过程中易产生的误匹配等问题,提高配准效率,提出一种加权距离均值的关键点提取算法。以点云表面某点为中心,计算邻近点到中心点处切平面的加权距离均值,以此筛选出具有局部特征信息差异的关键点;选择快速点特征直方图(Point Features Histograms,FPFH)作为关键点的特征描述子;在匹配对应点对方面,采用一种基于邻近匹配对欧氏距离相对一致性的对应关系查找策略,结合随机抽样一致性(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RANSAC)算法确定对应点集,得到最优初始变换矩阵完成粗配准;最后使用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进行精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有效提取关键点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应关系的准确性,较好的初始位姿使得ICP算法最终的收敛速度与传统点云配准算法相比平均提高了约47.75%,具有较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点云配准 关键点提取 对应点筛选 迭代最近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