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分解作用与中条山上玉坡变基性侵入岩席的厘定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春增 宋鸿林 傅昭仁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5-45,共11页
通过对中条山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正变质基性岩的变形分解及变质作用的研究以及变形变质系列的建立,结合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及铜矿峪地区绛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的对比,确认背斜核郎的黑云片岩系为与中条运动早期区域性... 通过对中条山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正变质基性岩的变形分解及变质作用的研究以及变形变质系列的建立,结合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及铜矿峪地区绛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的对比,确认背斜核郎的黑云片岩系为与中条运动早期区域性伸展有关的沿剥离断层侵入的基性岩席的变形变质产物。从而否定了长期以来一直把它定为“绛县群铜矿峪组(或西井沟组变基性火山岩)”的论断,对中条山变基性浸入岩的形成和演化作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分解作用 变基性 侵入岩
下载PDF
狼山群的层序划分与霍各乞矿区复式倒转向斜的厘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春增 张明华 曾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狼山群遭受了强烈的伸展、挤压、剪切多种变形体制和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其变形构造序列可分为四期。在详实的构造解析以及区域对比基础上,狼山群的地层层序明确为三分,即从下到上分为三个岩组,它们与渣尔泰群的书记沟组、增隆昌组... 狼山群遭受了强烈的伸展、挤压、剪切多种变形体制和不同构造层次的变形,其变形构造序列可分为四期。在详实的构造解析以及区域对比基础上,狼山群的地层层序明确为三分,即从下到上分为三个岩组,它们与渣尔泰群的书记沟组、增隆昌组、阿古鲁沟组可以对比。结合构造填图确定狼山北坡霍各乞地区主体构造实为复式倒转向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群 层序划分 向斜 地层 成矿预测 太古代
下载PDF
变形分解作用与大陆构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增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论述了造山带核部与变质基底中的透镜体型变形分解作用、大陆岩石圈内层圈结构与平行间隔型变形分解作用;认为许多块状地质体的交形变质改造以及某些构造混杂岩实际上是由变形分解作用造成的;并尝试运用变形分解作用原理来解释某些构造... 论述了造山带核部与变质基底中的透镜体型变形分解作用、大陆岩石圈内层圈结构与平行间隔型变形分解作用;认为许多块状地质体的交形变质改造以及某些构造混杂岩实际上是由变形分解作用造成的;并尝试运用变形分解作用原理来解释某些构造盆地的成因及其类型;认为变形分解构造理论的提出与系统研究可能为探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提供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分解使用 构造混杂岩 大陆构造 造山带 岩石圈 核部 变质基底
下载PDF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增 欧阳成甫 +2 位作者 郎耀秀 肖龙 杨启军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既不是简单的变质火山-沉积岩,也不是简单的混合片麻岩,其主体乃为早期伴有灰白色钢质混合岩化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古侵入体,经过大规模强烈的深层次角闪岩相韧性剪切流变而改造成的... 冀东三家地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既不是简单的变质火山-沉积岩,也不是简单的混合片麻岩,其主体乃为早期伴有灰白色钢质混合岩化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古侵入体,经过大规模强烈的深层次角闪岩相韧性剪切流变而改造成的深层次构造片麻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岩石 成因 太古宙 灰色
下载PDF
幔源基性岩席在某些层状铜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春增 张明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44-352,共9页
对中条山以及狼山北坡层状铜矿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其它类似层状铜矿的对比,认为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与层状铜矿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可作为成矿所必需的热源、热液源和矿源岩.其控矿成矿方式可能有展状矽卡岩化、驱动海底与沉积岩系内部热... 对中条山以及狼山北坡层状铜矿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其它类似层状铜矿的对比,认为幔源基性岩浆活动与层状铜矿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可作为成矿所必需的热源、热液源和矿源岩.其控矿成矿方式可能有展状矽卡岩化、驱动海底与沉积岩系内部热卤水对流循环,在有利界面处成矿以及韧性剪切活化成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过程 幔源基性岩席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北段变基性火成岩原岩类型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春增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山西中条山下元古界正变质的基性岩,尤其是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变基性岩,并不象人们一直所认定的完全都是绝县群变基性火山岩,而是具有不同岩石化学及成因矿物学特征的两类不同的变基性岩(变基性火山岩与变基性侵入岩)。岩石的CaO含量... 山西中条山下元古界正变质的基性岩,尤其是胡家峪-上玉坡背斜核部变基性岩,并不象人们一直所认定的完全都是绝县群变基性火山岩,而是具有不同岩石化学及成因矿物学特征的两类不同的变基性岩(变基性火山岩与变基性侵入岩)。岩石的CaO含量、K/Na值、氧化度等,可作为两类岩石的区分标志。基性侵入岩变形变质改造系列中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与变形分解作用有关。其寄主岩石为正变质的基性(偏中性)岩浆岩或辉长岩。变质条件为:温度450~540℃,压力200~500MPa,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或绿帘角闪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基性岩 变质作用 岩石化学
下载PDF
山西中条山北峪花岗岩体的构造解析及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增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7-66,88,共11页
通过构造解析证实,山西中条山北峪花岗岩体内各类定向构造分别为岩浆流动构造、边缘片理带和韧性剪切带。对各类捕虏体尤其是新发现的相当于中条群余元下组透闪石大理岩捕虏体和岩浆侵位机制的研究推断,北峪花岗岩体为中条晚期底劈侵位... 通过构造解析证实,山西中条山北峪花岗岩体内各类定向构造分别为岩浆流动构造、边缘片理带和韧性剪切带。对各类捕虏体尤其是新发现的相当于中条群余元下组透闪石大理岩捕虏体和岩浆侵位机制的研究推断,北峪花岗岩体为中条晚期底劈侵位(伴有顶蚀作用、气球式膨胀作用)的岩浆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体 构造 解析
下载PDF
颈前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的颈椎矢状面参数和疗效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王春增 赵猛 +5 位作者 张建伟 胡孟子 拾坤 张兆川 刘光旺 马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39-644,共6页
目的比较颈前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的颈椎矢状面参数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对颈椎矢状面参数及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6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34例]和B组[采用颈... 目的比较颈前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的颈椎矢状面参数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对颈椎矢状面参数及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6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治疗,34例]和B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34例]。比较两组颈椎矢状面参数[C_(2~7) Cobb角、T_(1)倾斜角(T_(1)S)、C_(2~7)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 SVA)、胸廓入口角(TIA)]及临床疗效,并对颈椎矢状面参数及疗效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①颈椎矢状面参数:各项颈椎矢状面参数两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大体有统计学意义(P<0.05);C_(2~7) Cobb角、C_(2~7) SVA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大体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JOA评分、疼痛VAS评分、NDI指数: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术前,JOA评分与C_(2~7) Cobb角、T_(1)S呈正相关,JOA评分与疼痛VAS评分呈负相关;术后12个月,JOA评分与C_(2~7) Cobb角呈正相关、与C_(2~7) SVA呈负相关,T_(1)S与C_(2~7) Cobb角呈正相关。结论ACDF和ACCF均可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状,且短期内ACDF较ACCF在患者主观感受方面更具优势。颈椎矢状面参数与临床疗效相关,故采用颈前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时,要尽可能将颈椎矢状面参数恢复至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 矢状面参数 疼痛
下载PDF
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可行性分析
9
作者 王春增 张建伟 +4 位作者 胡孟子 韩猛 张兆川 李杰 刘光旺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1.46±7.26)岁。统计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术前矢状面参数:K线倾斜角、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GH~C_(7) SVA)、T_(1)倾斜角。根据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中位数分为改善优良组和改善较差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矢状位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颈椎参数作为自变量,将JOA评分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JOA改善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OPLL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38±0.89)分,术前C_(2~7)Cobb角(14.45±8.81)°,C_(2~7)SVA(15.31±4.57)mm,CGH~C_(7) SVA(16.37±5.23)mm,T_(1)倾斜角(26.43±5.65)°、K线倾斜角(12.77±1.49)°。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情况分组显示:术前K线倾斜角、C_(2~7)SVA、CGH~C_(7) SVA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P<0.001、P=0.013、P=0.022);术前K线倾斜角与C_(2~7)SVA、CGH~C_(7) SVA呈正相关(r=0.411、0.831,P=0.004、0.023)。上述相关性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OPLL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术前K线倾斜角和术前CGH~C_(7) SVA(OR=1.673、1.522,P=0.024、0.033)。结论 OPLL患者术后疗效与术前K线倾斜角度有关,术前K线倾斜角较大,患者术后疗效较差。K线倾斜角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指标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前预测OPLL患者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K线倾斜角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 颈椎矢状面参数
下载PDF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梁金城 冯佐海 +2 位作者 张桂林 徐建平 王春增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2年第3期29-36,共8页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类型有 5类 ,即 :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残留区域变质构造、拟态交代与生长构造、碎裂流动构造。其中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是成岩的基础构造 ,韧性剪切构造是最重要的叠加构造。韧性剪...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类型有 5类 ,即 :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残留区域变质构造、拟态交代与生长构造、碎裂流动构造。其中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是成岩的基础构造 ,韧性剪切构造是最重要的叠加构造。韧性剪切指向为正 -左旋剪切 ,Δσ =5 5~ 135MPa ,ε′=9 6× 10 -12 ~ 3 5× 10 -10 /s,变形变质相为绿片岩相。岩体西部片麻状岩带的形成与新资断裂长期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定向构造 断裂变质 韧性剪切构造 花岗岩
下载PDF
大倾角综放面合理区段煤柱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开智 蒋金泉 +2 位作者 李大伟 陈国胜 王春增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平煤集团十三矿为新建矿井 ,1 2 0 1 0为二采区首采工作面 ,最大倾角 3 2°,大倾角条件下合理煤柱留设尺寸是该矿采掘设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不同煤柱宽度时的煤柱破坏发育规律、上下巷位移与变形、煤柱上方支承压力的数值... 平煤集团十三矿为新建矿井 ,1 2 0 1 0为二采区首采工作面 ,最大倾角 3 2°,大倾角条件下合理煤柱留设尺寸是该矿采掘设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不同煤柱宽度时的煤柱破坏发育规律、上下巷位移与变形、煤柱上方支承压力的数值计算分析认为 ,合理煤柱宽度为 8m,比原设计值节省近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 数值模拟 综放面 变形 支承压力 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巷道变形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人工骨用于绵羊腰椎椎体间的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龙 陈亮 +2 位作者 顾勇 王春增 刘跃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178-4184,共7页
背景:作者既往已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的孔隙率、孔径、机械强度、体外生物活性、异位成骨活性等,需要通过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验证其生物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对复合材料的成骨能力进一步评估... 背景:作者既往已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的孔隙率、孔径、机械强度、体外生物活性、异位成骨活性等,需要通过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验证其生物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对复合材料的成骨能力进一步评估,为该骨移植材料用于脊柱融合提供进一步的实验数据。目的:在绵羊腰椎间融合模型中验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的成骨效果,探讨其应用于椎体间融合的可能性。方法:将16只健康的成年绵羊建立L1/2、L3/4和L5/6的椎体间融合模型,每只动物的L1/2、L3/4和L5/6中随机植入自体髂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中的3种。结果与结论:植入后12周和24周新型人工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的融合率与自体髂骨类似,均明显优于其他组。结果说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丝素蛋白缓释微球增强型多孔双相磷酸钙人工骨能够在模型动物体内获得了与自体髂骨相似的腰椎融合效果,通过对其性能的进一步改良与验证可望运用于医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丝素蛋白 微球 缓释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双相磷酸钙 脊柱融合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内蒙古霍各乞矿区狼山群伸展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明华 王春增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188-192,197,共6页
对内蒙古霍各乞矿区内面理、线理、褶皱、断裂构造进行多层次、多尺度、详细的构造解析发现 ,内蒙古霍各乞矿区狼山群早期存在明显的伸展变形 ,广泛出现顺层面理。在狼山群第三岩组中发育韧性剪切带、糜棱岩、顺层掩卧褶铍及石香肠构造... 对内蒙古霍各乞矿区内面理、线理、褶皱、断裂构造进行多层次、多尺度、详细的构造解析发现 ,内蒙古霍各乞矿区狼山群早期存在明显的伸展变形 ,广泛出现顺层面理。在狼山群第三岩组中发育韧性剪切带、糜棱岩、顺层掩卧褶铍及石香肠构造。霍各乞矿田含矿岩系实际上是变形较强的顺层韧性剪切带 ,矿床或矿体最初在韧性剪切带及顺层面理中富集成矿 ,形成浸染状、层状、条带状、块状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霍各乞矿区 狼山群 伸展构造 控矿作用 地质构造 伸展变形 韧性剪切带 变质岩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霍各乞矿田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明华 王春增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2-67,共6页
霍各乞矿田产于狼山中—晚元古代裂谷带的狼山群第三岩组中 ,通过地质构造与成矿关系的详细研究发现 ,矿田主要受构造控制 ,且矿田不同成矿阶段受不同构造的控制 ,矿体也遭受了多次的变形改造 ,1、 2、 3号矿床早期实际上是产出在同一... 霍各乞矿田产于狼山中—晚元古代裂谷带的狼山群第三岩组中 ,通过地质构造与成矿关系的详细研究发现 ,矿田主要受构造控制 ,且矿田不同成矿阶段受不同构造的控制 ,矿体也遭受了多次的变形改造 ,1、 2、 3号矿床早期实际上是产出在同一韧性剪切带中的同一层位的矿体 ,矿体形态主要受海西期复式倒转向斜控制 ,后期构造变形对矿体形态又有一定程度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构造解析 控矿构造 糜棱岩 内蒙古 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糜棱岩中多晶石英条带的类型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兰荣 王春增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广泛发育于长英质糜棱岩中的多晶石英条带,按条带中的石英颗粒形态可划分为3种类型:Ⅰ型──动态重结晶颗粒组合型;Ⅱ型──不规则菱形或多边形颗粒组合型;Ⅲ型──菱形或矩形颗粒组合型。其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温压变形条件下,Ⅰ型... 广泛发育于长英质糜棱岩中的多晶石英条带,按条带中的石英颗粒形态可划分为3种类型:Ⅰ型──动态重结晶颗粒组合型;Ⅱ型──不规则菱形或多边形颗粒组合型;Ⅲ型──菱形或矩形颗粒组合型。其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温压变形条件下,Ⅰ型条带形成于绿片岩相条件;Ⅱ型形成于绿帘角门岩相条件;Ⅲ型形成于角闪岩相条件.缎带状石英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均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 多晶石英条带 缎带石英 分类 温压条件
下载PDF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蚀变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李晓峰 陈文 +3 位作者 毛景文 王春增 谢桂青 冯佐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6,共10页
江西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火山_次火山热液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床九区与铜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英安斑岩和石英斑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蚀变英安斑岩中绢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8.2±1.4)Ma... 江西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火山_次火山热液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床九区与铜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英安斑岩和石英斑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蚀变英安斑岩中绢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8.2±1.4)Ma和(179.6±2.9)Ma;蚀变石英斑岩中2件绢云母样品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5.4±1.2)Ma和(175.3±1.1Ma),(176.2±5.1)Ma和(176.6±3.3)Ma。这些数据表明,银山多金属矿床铜金矿化的成矿时代为175~180Ma。该成果的获得对于进一步认识德兴地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40Ar-^39Ar快中子活化测年 蚀变英安斑岩 蚀变石英斑岩 银山多金属矿床 德兴 江西
下载PDF
南岭中生代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应变特征和应变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佐海 梁金城 +3 位作者 王春增 李晓峰 张桂林 施国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8-541,共14页
采用Rf/φ法对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进行了系统的应变测量,共测量了153个三维有限应变测量点、1.5万余个应变标志体。结果表明:①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热接触变质围岩和早期侵位的牛庙、杨梅山独立侵入体及里松和望高... 采用Rf/φ法对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进行了系统的应变测量,共测量了153个三维有限应变测量点、1.5万余个应变标志体。结果表明:①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热接触变质围岩和早期侵位的牛庙、杨梅山独立侵入体及里松和望高单元以压扁型应变为主,晚期侵位的新路单元则为拉长型应变。②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的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均小于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且岩基内从早期单元到晚期单元(除新路单元外)平均应变强度和平均压缩率均逐渐减小;热接触变质围岩内应变强度和压缩率向岩基接触面方向递增,存在较明显的应变强度梯度和压缩率梯度。另外岩基南侧以碳酸盐岩为主的热接触变质围岩的压缩率远高于北侧以碎屑岩为主的围岩压缩率。③姑婆山-花山花岗岩基应变型式表现为近接触变质围岩及各花岗岩单元边部的应变椭圆长轴多与接触界线相协调,最小主应变轴与接触界线多呈大角度相交;各单元中部的应变椭圆展布则比较凌乱、定向性不明显。上述特征表明,姑婆山-花山花岗岩浆的多期脉动侵位在岩体及其围岩内产生较强的应变叠加,而岩浆内部的主动侵位动力应是造成岩体及其热接触变质围岩变形的主要动力,且在岩浆多次脉动侵位过程中,岩体内早期单元及其围岩主要遭受的是径向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测量 应变标志体 应变特征 花岗岩体 姑婆山-花山
下载PDF
桂林市岩溶塌陷成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冯佐海 梁金城 +1 位作者 李晓峰 王春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2-97,共6页
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近40年来发生在桂林市区及近郊300km2范围内的654个岩溶塌陷的成 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桂林市岩溶塌陷以人为塌陷为主,其中77.6%的人为塌陷由抽水引起。时间上,岩溶塌陷多发... 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近40年来发生在桂林市区及近郊300km2范围内的654个岩溶塌陷的成 因类型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桂林市岩溶塌陷以人为塌陷为主,其中77.6%的人为塌陷由抽水引起。时间上,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且总体上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市区土层厚度小于10m,且下伏基岩为东村组的峰林(或孤峰)平原和一级阶地内,多发生在张扭性特征明显的NE向和NW向断裂带及其交汇部位,并具成群性和成带性的分布特征。上述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主要受桂林市的气候、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揭示和掌握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的这种不均匀性,对城市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时间分布 时间空布 桂林市 人为塌陷 抽水 人类活动 气候 地质条件
下载PDF
德兴金山金矿田不同尺度构造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晓峰 王春增 +2 位作者 易先奎 冯佐海 王义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4-782,I0004-I0006,共12页
德兴市金山金矿田是与赣东北深大断裂带内次一级剪切带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其矿石类型主要由与断裂充填有关的小尺度石英脉组成,这些石英脉主要呈纹层状。不同尺度的构造研究表明,金山金矿是同构造的产物,递进变形作用与成矿作用密切相... 德兴市金山金矿田是与赣东北深大断裂带内次一级剪切带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其矿石类型主要由与断裂充填有关的小尺度石英脉组成,这些石英脉主要呈纹层状。不同尺度的构造研究表明,金山金矿是同构造的产物,递进变形作用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在成矿过程中,普遍发育压溶作用,导致早期的石英颗粒发生溶解以及形成黄铁矿压力影。金山金矿蚀变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说明成矿流体中硫主要以H2S和HS-形式存在。断层阀机制引起压力波动,进而导致成矿流体的相分离和水—岩反应,是金山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尺度构造 递进变形作用 成矿作用 金山金矿 江西
下载PDF
花岗岩侵位机制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34
20
作者 冯佐海 王春增 王葆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在地壳不同层次侵位的花岗岩浆具有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围岩之间存在不同的密度差和粘度差,加之不同地壳层次存在着不同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导致花岗岩浆在地壳不同层次具有相异的侵位机制和侵位构造特征。一般来说,在下地壳层次侵位的... 在地壳不同层次侵位的花岗岩浆具有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与围岩之间存在不同的密度差和粘度差,加之不同地壳层次存在着不同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导致花岗岩浆在地壳不同层次具有相异的侵位机制和侵位构造特征。一般来说,在下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形成于封闭—半封闭环境,不利于岩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矿床的形成;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岩体因处于相对开放环境,且又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因而有利于形成诸如接触交代或其他岩浆热液矿床。由于不同侵位机制的岩浆体系具有不同的机械力和化学活动性,从而产生不同特征的侵入接触构造体系,营造出不同的侵入接触成矿环境。在中上地壳层次侵位的杂岩体以多次脉动、增量式生长为特征,其增量生长方式可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正环带-内侵式和不规则-离散式,其中有利于成矿的杂岩体往往表现为反环带-外侵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侵位机制 杂岩体 增量生长 花岗岩构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