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芯光纤激光器中共相位模式功率的提高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春灿 张帆 +2 位作者 童治 宁提纲 简水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94-1598,共5页
以七芯光纤激光器为例,提出一种提高多芯光纤激光器总输出光功率中共相位模式所占比例的方法,即把多芯光纤激光器作为种子光源,输出信号光再经过多芯光纤放大器进行放大。基于速率方程组对激光器和放大器中的模式竞争进行了数值分析。... 以七芯光纤激光器为例,提出一种提高多芯光纤激光器总输出光功率中共相位模式所占比例的方法,即把多芯光纤激光器作为种子光源,输出信号光再经过多芯光纤放大器进行放大。基于速率方程组对激光器和放大器中的模式竞争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表明:激光器输出端与放大器输入端之间距离存在一个最佳值,以使得放大器输出信号中低阶模式功率占总输出功率的比例最低,可以下降到小于1%。研究表明:级联放大系统可以有效增强共相位模式同时抑制低阶模式,比传统的塔耳博特腔激光器具有更好的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锁定 光纤激光器 掺镱光纤 塔耳博特腔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木材酸性染料染色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春灿 邓邵平 林金国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 以冻融循环预处理后的杉木木材为原料,采用酸性大红3R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通过改变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价指标,研究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染料与木材结合方式,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木材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但对色差的影响除浓度仍表现极显著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染色时间延长、染色温度升高和促染剂用量增大,上染率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木材的色差则随染料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染色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染色时间延长和促染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染料与木材间通过物理吸附结合并以分子间团聚形式附着在木材管胞口、轴向管胞壁、木射线薄壁细胞等微观结构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染色性能 上染率 色差
下载PDF
掺镱光纤激光器分段抽运方式下温度分布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灿 张帆 +4 位作者 耿蕊 万沙沙 童治 宁提纲 简水生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利用松弛迭代法数值求解分段抽运方式下光纤激光器的稳态速率方程组,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对分段抽运的功率大小和光纤长度进行同时优化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最佳温度分布,分析比较了双端抽运和多段抽运方式下的最佳光纤长度,最高工作温度和效... 利用松弛迭代法数值求解分段抽运方式下光纤激光器的稳态速率方程组,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对分段抽运的功率大小和光纤长度进行同时优化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最佳温度分布,分析比较了双端抽运和多段抽运方式下的最佳光纤长度,最高工作温度和效率,研究表明,分段抽运方式较双端抽运方式,一方面最高工作温度大大降低并具有更为平坦的温度分布,另一方面由于最佳光纤长度的增加使得信号光衰减变大,从而导致效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热效应 松弛迭代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分布泵浦方式下的优化算法
4
作者 王春灿 张帆 +4 位作者 陆玉春 耿蕊 童治 宁提纲 简水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8-1432,共5页
利用平均反转率迭代算法计算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分布泵浦方式下的稳态速率方程组,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分布泵浦功率的大小和每段光纤长度同时进行优化。评估函数中引入了每段光纤中最高温度的标准方差,以确保每段光纤中的最高工作温度是... 利用平均反转率迭代算法计算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分布泵浦方式下的稳态速率方程组,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分布泵浦功率的大小和每段光纤长度同时进行优化。评估函数中引入了每段光纤中最高温度的标准方差,以确保每段光纤中的最高工作温度是相同的。通过优化,7段泵浦的最高温度和标准方差分别为126.34℃和1.95℃,8段泵浦条件下的最高温度和标准方差分别为119.76℃和2.12℃。而未经优化的7段泵浦的最高温度和标准方差分别为147.12℃和21.37℃,8段泵浦条件下的最高温度和标准方差分别为139.95℃和20.83℃。计算结果表明:泵浦方式的优化降低了最高温度和标准方差,实现了光纤中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并且通过增加泵浦段数可以进一步降低最高温度和平坦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 热效应 平均反转率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木粉热处理对WPC耐腐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邓邵平 林姿 +1 位作者 黄前辉 王春灿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采用180、200和220℃分别热处理0、1、2和3 h后的马尾松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研究热处理木粉对复合材料的耐白腐、褐腐能力及其弯曲性能的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分析WPC试样腐朽前后的表面... 采用180、200和220℃分别热处理0、1、2和3 h后的马尾松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研究热处理木粉对复合材料的耐白腐、褐腐能力及其弯曲性能的影响,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分析WPC试样腐朽前后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均显著,菌种的影响不显著;木粉热处理后WPC的质量损失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明显增大,200℃、3 h处理后的木粉使WPC的质量损失率降低最多,经白腐菌和褐腐菌侵蚀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53.52%和57.83%。腐朽前后WPC试样表面菌丝侵蚀情况的ESEM观察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木粉热处理具有提高WPC耐腐性能的作用。而木粉热处理使WPC的弯曲强度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最多降低了4.57%,但弯曲模量总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温度和时间对WPC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木粉 木塑复合材料 耐腐性能 质量损失率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
下载PDF
木粉热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邓邵平 林姿 +1 位作者 黄前辉 王春灿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3,共6页
为研究热处理木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将180、200和220℃热处理0、1、2和3 h后的杉木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对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材料... 为研究热处理木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将180、200和220℃热处理0、1、2和3 h后的杉木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并对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木粉的吸湿性减小,WPC的吸水性明显降低,而WPC的力学性能除冲击强度逐渐降低外,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总体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180℃热处理1-3 h的木粉基本上使WPC的弯曲性能和拉伸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热处理木粉,随时间延长,WPC除弯曲性能仍增加外,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提高木粉的处理温度会使WPC的力学性能降低明显,220℃处理3 h的木粉使WPC降低最多,分别较对照降低34.85%、12.85%、8.31%和4.24%,WPC拉伸断面的ESEM图中两相界面结合情况的变化基本反映了各力学性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木粉 木塑复合材料 吸水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相位调制器的外调制相位生成载波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巩玲仙 邵贵成 +3 位作者 田竹梅 王春灿 付建梅 王爱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4,共6页
对基于压电换能器PZT(Piezoelectric Transducer)的外调制相位生成载波PGC(Phase-Generated Carrier)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PZT光纤相位调制器利用电致伸缩效应来改变缠绕在其上面的光纤的长度,进而实现对光纤中光相位的... 对基于压电换能器PZT(Piezoelectric Transducer)的外调制相位生成载波PGC(Phase-Generated Carrier)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PZT光纤相位调制器利用电致伸缩效应来改变缠绕在其上面的光纤的长度,进而实现对光纤中光相位的周期性调制。在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的参考臂中加入该光纤相位调制器便可以将载波信号调制到光纤干涉仪的输出信号当中。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调制参数对PGC解调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调制解调方案的可行性。利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数据采集系统及Labview编写的解调算法,在臂长为200 m的MZI中成功实现了相位解调,恢复出MZI传感臂中的原始相位信息,解调信号与原始信号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相位生成载波 光纤干涉仪 相位解调
下载PDF
多点侧面泵浦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对称夹层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帆 王春灿 +2 位作者 宁提纲 耿蕊 简水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3-547,共5页
利用基于亚波长衍射光栅理论的介质-金属-介质的对称夹层结构,对掺杂的双包层光纤进行多点泵浦,根据严格的电磁场衍射理论和光栅方程,分析了多点泵浦时,这种耦合结构的泵浦光泄露的问题,证明了多点泵浦时泵浦光的泄露率仅为15.52%,而对... 利用基于亚波长衍射光栅理论的介质-金属-介质的对称夹层结构,对掺杂的双包层光纤进行多点泵浦,根据严格的电磁场衍射理论和光栅方程,分析了多点泵浦时,这种耦合结构的泵浦光泄露的问题,证明了多点泵浦时泵浦光的泄露率仅为15.52%,而对信号光则不存在泄露。这种对称夹层结构可以用于多个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多点侧面泵浦双包层掺杂光纤中,以制作各种大功率(数kW级)稀土光纤激光器,其最大耦合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双包层光纤 金属衍射光栅 耦合效率 泄露率
下载PDF
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优化和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帆 王春灿 +3 位作者 耿蕊 童治 宁提纲 简水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37,共6页
针对高功率掺杂光纤激光器设计中存在的多个设计参数无法全局最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灵活的遗传算法对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六个重要参数(泵浦波长、信号波长、谐振腔的反射率、光纤长度、掺杂浓度、泵浦功率)同时进行... 针对高功率掺杂光纤激光器设计中存在的多个设计参数无法全局最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灵活的遗传算法对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六个重要参数(泵浦波长、信号波长、谐振腔的反射率、光纤长度、掺杂浓度、泵浦功率)同时进行多维变量优化。该方法采用一种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分别讨论了在输出信号功率作为遗传算法中的目标函数时,高功率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各个系统参数配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波长范围内,最优的泵浦波长和信号波长分别为975nm和1044nm;最优光纤长度和掺杂浓度有一一对应的取值;谐振腔输入镜面反射率应越大越好,而输出镜面反射率与泵浦功率的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遗传算法 双包层光纤 全局优化
下载PDF
高非线性光纤正常色散区脉冲尾部非频移分量演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剑 李唐军 +4 位作者 王目光 贾楠 石彦超 王春灿 冯素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195,共10页
基于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对皮秒双曲正割光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highly nonlinear fiber, HNLF)正常色散区传输时尾部非频移分量的演化情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叉相位调制(cross-phase modulation, XPM)和受激拉曼散射(stim... 基于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对皮秒双曲正割光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highly nonlinear fiber, HNLF)正常色散区传输时尾部非频移分量的演化情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叉相位调制(cross-phase modulation, XPM)和受激拉曼散射(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在其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三阶色散对其直接影响较小.在XPM效应的作用下,处于脉冲前沿和后沿尾部的非频移分量逐渐减弱,其光谱分别发生红移和蓝移,这一过程具有对称性;SRS会加速前沿尾部非频移分量的减弱过程,而减缓后沿的减弱过程,这一现象在脉冲峰值功率较高时更为明显.从脉冲尾部非频移分量演化角度分析了啁啾脉冲在HNLF正常色散区的光谱和波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连续谱 非线性光纤光学 受激拉曼散射 交叉相位调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木材冻融循环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邵平 王春灿 +1 位作者 林金国 陈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653,共7页
为提高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性,采用冻融循环法对人工林杉木木材进行预处理,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预处理工艺条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压汞法(MIP)分析预处理后木材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木材的染透率和... 为提高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性,采用冻融循环法对人工林杉木木材进行预处理,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预处理工艺条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压汞法(MIP)分析预处理后木材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木材的染透率和上染率,且随浸水时间延长、冷冻时间延长、解冻时间增加和循环次数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该处理的最优条件是浸水时间24 h、冷冻时间16 h 20 min、解冻时间6 h 41 min、循环2次,此条件下处理材的染透率和上染率分别为54.10%和8.44%,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处理后木材细胞的部分纹孔膜破裂或脱落,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的胞间层有裂纹,汞压入总体积和孔隙率增大,表明处理后木材的渗透通道增加,有利于染液在木材中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杉木 冻融循环预处理 响应面法 染透率 上染率
下载PDF
杉木木材酸性染料染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邵平 王春灿 +1 位作者 林金国 饶久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2-376,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各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染色工...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促染剂用量对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各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染色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染液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对染透率和上染率的影响显著,但各指标单独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不一致;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获得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效果最优的染色工艺,即染液质量分数2.0%,染色时间4 h,温度90℃,促染剂用量3.0%.在此条件下染透率、上染率和色差分别可达53.64%、7.59%和53.20,总体高于正交试验中各指标最大测试值,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木材 染透率 上染率 色差 模糊综合评价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车载高速光纤总线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建云 詹平 +8 位作者 高杰 张春生 何岸 黄基前 吴林印 白杨 卢上丁 王春灿 田成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2,共2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高速光纤总线技术——车载高速光纤总线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案,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对将来车载平台的可维护性、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带来的提高,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车载 总线 时分复用 时隙交换
下载PDF
脉冲形状对脉冲经光纤放大器传输后功率增益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蕊 陆玉春 +3 位作者 刘楚 张帆 王春灿 简水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3-426,共4页
基于描述脉冲放大过程的时间相关非线性辐射迁移方程,对不同形状脉冲经掺镱光纤放大器传输后的功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程同时考虑了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数值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脉冲能量下,不同形状脉冲经放大器放大后的功率增益随入射... 基于描述脉冲放大过程的时间相关非线性辐射迁移方程,对不同形状脉冲经掺镱光纤放大器传输后的功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程同时考虑了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数值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脉冲能量下,不同形状脉冲经放大器放大后的功率增益随入射脉冲形状不同而不同,并且功率增益的差异在脉冲前沿比较大.这使得放大器输出脉冲峰值向前沿的偏移量以及峰值功率的放大倍数都与脉冲形状有关.尤其是当入射脉冲的能量较大时,不同形状脉冲的峰值功率的放大倍数明显不同,以超高斯脉冲为最大,高斯脉冲、双曲正割脉冲次之,洛伦兹脉冲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子输运方程 光纤放大器 功率增益
下载PDF
基于扩径光纤锥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位移传感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晓东 宁提纲 +4 位作者 李晶 郑晶晶 油海东 李超 王春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1-234,共4页
以直线形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作为滤波器件,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环行腔光纤激光器实现位移传感。构成该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扩径光纤锥由光纤熔接机制作而成。随着两个应力调节支架距离的减小,干涉仪发生弯曲,输出的波峰向短波长方... 以直线形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作为滤波器件,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环行腔光纤激光器实现位移传感。构成该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扩径光纤锥由光纤熔接机制作而成。随着两个应力调节支架距离的减小,干涉仪发生弯曲,输出的波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最大敏感度为4.49 nm/mm,消光比大于50 d B。扩径光纤锥的引入使得光纤在弯曲时能够保持基本一致的弯曲度,并且相比其他结构强度更高,不容易发生断裂。同时,该结构的制作所需材料便宜,制作过程简便,有利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 扩径光纤锥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器侧面泵浦双包层光纤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帆 王春灿 +2 位作者 童治 宁提纲 简水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泵浦耦合技术是研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关键技术,而侧面泵浦耦合技术又是通过泵浦耦合技术获取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它是通过双包层光纤的侧面将泵浦光耦合进内包层,对纤芯进行泵浦。目前已经提出并且实现了多... 泵浦耦合技术是研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关键技术,而侧面泵浦耦合技术又是通过泵浦耦合技术获取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趋势。它是通过双包层光纤的侧面将泵浦光耦合进内包层,对纤芯进行泵浦。目前已经提出并且实现了多种侧面泵浦耦合技术。详细叙述了各种耦合方案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耦合效率,输出功率,工艺难易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根据制作工艺和耦合原理将其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包层光纤 侧面泵浦耦合 激光二极管 耦合效率
下载PDF
何以学会:浅谈“学历案”对高中生物教学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灿 那杰 《教育视界》 2017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文在"学历案"概念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学历案"在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学习方法、彰显学习过程、转变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反思了"学历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缓慢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学历案"在促进高中生物教... 本文在"学历案"概念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学历案"在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学习方法、彰显学习过程、转变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反思了"学历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行缓慢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学历案"在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创新中的可借鉴之处,以期能够科学合理地将"学历案"引入高中生物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历案 高中生物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微胶囊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1 位作者 王春灿 江永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的较优工艺条件是:缩聚温度70℃,时间60 min,搅拌速度1200 r·min-1,芯壁比2.0,p H值5.0.环境扫描电镜表征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氢氧化铝已被密胺树脂完全包覆,且形貌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微胶囊 密胺树脂 包覆条件 SPSS
下载PDF
低弯曲损耗大模场面积多芯光纤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巩玲仙 王春灿 +2 位作者 陈雪 许丽丽 尚玉美 《光电技术应用》 2012年第5期36-39,46,共5页
针对19芯、37芯大模场光纤提出两种降低弯曲损耗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芯区外引入一层空气孔,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芯区外引入多包层低折射率结构。理论分析表明,多芯光纤弯曲损耗存在临界弯曲半径,在大于临界半径的情况下,弯曲损耗基本不变,... 针对19芯、37芯大模场光纤提出两种降低弯曲损耗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芯区外引入一层空气孔,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芯区外引入多包层低折射率结构。理论分析表明,多芯光纤弯曲损耗存在临界弯曲半径,在大于临界半径的情况下,弯曲损耗基本不变,在小于临界半径的情况下,弯曲损耗急剧增大。引入空气孔后,当19、37芯光纤模场面积分别为516μm2和920μm2时,临界弯曲半径都从3.5 cm减小到4 mm。当引入包层数达三层以上时,多包层结构也可使19、37芯光纤的临界弯曲半径从3.5cm减小到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损耗 多芯光纤 大模场 空气孔
下载PDF
V型槽侧面抽运的光学耦合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帆 王春灿 +1 位作者 童治 简水生 《光子技术》 2006年第2期83-87,共5页
V型槽侧面耦合是目前双包层光纤抽运光耦合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二透镜光学系统的耦合模型,并利用几何光学的ABCD矩阵分析和计算了透镜焦距与激光二极管阵列(LD-Arrays),透镜,双包层光纤(DCF)三者之间间距的关系,同时通过计算确定... V型槽侧面耦合是目前双包层光纤抽运光耦合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二透镜光学系统的耦合模型,并利用几何光学的ABCD矩阵分析和计算了透镜焦距与激光二极管阵列(LD-Arrays),透镜,双包层光纤(DCF)三者之间间距的关系,同时通过计算确定了V型槽所开的最佳角度。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发现透镜焦距的选取在很小范围内会引起两透镜间距的剧烈变化而且激光二极管与透镜的间距以及两透镜间的间距主要取决于靠近激光二极管那个透镜的焦距大小。本文的分析和计算对V型槽侧面抽运的光学耦合系统中透镜焦距的选取以及LD,透镜,DCF三者之间间距的设置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双包层光纤 V型槽侧面抽运 ABCD矩阵 激光二极管 光学耦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