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火焰锅炉SCR脱硝超低排放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罗志 王晓冰 +10 位作者 潘栋 何育东 晋中华 尚桐 范玮 邓彪 任建永 兰永胜 杨小金 杨晓刚 李淑宏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流场技术主要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全烟道断面混合流场技术”“常规精准喷氨技术”等。以某设计脱硝效率需高达95%的W火焰锅炉为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方式对比3种技术的性能指标,“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技术。工程改造后,在脱硝系统入口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为1000 mg/m^(3),出口低于50 mg/m^(3)时,可实时保持氨逃逸量小于3μL/L,远超常规SCR脱硝系统最高设计效率(93%),为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脱硝 SCR 流场技术 氨逃逸 分区混合
下载PDF
规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研究生多学科诊疗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春霞 董涛 +2 位作者 王建国 王晓冰 王明久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分析规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研究生多学科诊疗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参与多学科诊疗工作的60名临床专硕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目的分析规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研究生多学科诊疗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参与多学科诊疗工作的60名临床专硕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研究生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培训前后学生的诊疗能力评分。结果培训前,两组研究生考核成绩、诊疗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训后,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诊疗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研究生多学科诊疗带教中规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升研究生考核成绩和临床诊疗能力,且该培训方式能获取研究生较高的满意度评价,具有较高的培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教学模式 临床带教 研究生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应用血流斑点追踪超声分析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涡流的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3
作者 王晓冰 董天心 +1 位作者 王永槐 马春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71-574,579,共5页
目的:应用血流斑点追踪(BST)技术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内涡流特点,并分析涡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8月1日—9月30日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非瓣膜病AF患者,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组和非... 目的:应用血流斑点追踪(BST)技术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内涡流特点,并分析涡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8月1日—9月30日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非瓣膜病AF患者,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选择同期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无AF和瓣膜病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BST观察左心耳内涡流分布,分析涡流与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左心耳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共纳入AF患者28例,其中脑卒中组10例,非脑卒中组18例。对照组15例。(2)非脑卒中组8例患者和对照组7例患者的左心耳内可见涡流,存在涡流的左心耳形态均为鸡翅型。(3)AF患者中涡流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相关(P<0.001)。(4)在鸡翅型左心耳形态的患者中,涡流与左心耳收缩速度、排空速度和震荡波速度相关(P<0.001)。结论:BST技术可以显示左心耳内的涡流模式,涡流只出现在鸡翅型左心耳中并与左心耳血流速度相关,涡流与AF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可能为AF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了一个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心房颤动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ChatGPT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4
作者 王晓冰 吴歆 +1 位作者 林青青 徐沪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70-74,86,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ChatGPT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具有自动化处理和生成语言的能力,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医学教学领域。文章首先...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医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ChatGPT作为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具有自动化处理和生成语言的能力,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医学教学领域。文章首先介绍了ChatGPT的概念及其应用现状,其次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ChatGPT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需要在技术、数据隐私保护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医学教学
下载PDF
超声血流斑点追踪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天心 王晓冰 马春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超声血流斑点追踪(BST)技术是将斑点追踪及高帧频成像结合而来的新技术,它可以真实反映心腔内血流状态并进行定量评价。本文旨在介绍BST技术,并对BST技术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攻角对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红外辐射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6
作者 吕蓉 牛青林 王晓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 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干扰效应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规律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以典型锥柱裙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预测飞行器典型飞行工况(20 km@5 Ma)不同攻角下的绕流场、侧喷流和壁面温度,结合窄谱带模型处理高温气体辐射物性参数,采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分析攻角对侧喷流的复燃及目标在不同谱带和不同观测角度下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攻角由负转正射流复燃程度降低,α=10°较α=-10°偏低176%;侧喷流在2.7μm和4.3μm两个特征峰值波段辐射显著,其他波段内目标辐射主要来源于本体;目标辐射强度在俯视观测角度下随攻角由负转正而减小,在侧视观测角度下攻角出现引起辐射强度降低,α=±10°较α=0°偏低6.8%。该研究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侧喷射流相关的目标特性识别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侧喷射流 喷流干扰效应 红外辐射 攻角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狼疮鼠抗ds-DNA抗体和脾淋巴细胞亚群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晓冰 章圣辉 +3 位作者 邹贤斐 周艳 朱小春 陈朝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鼠抗ds-DNA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ATO组、生理盐水(NS)组和环磷酰胺(CTX)组。另设正常C57/BL小鼠,随机分为ATO治疗组(0.4 mg/kg.d)和对照组(0.25 mL)。以上每组...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鼠抗ds-DNA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ATO组、生理盐水(NS)组和环磷酰胺(CTX)组。另设正常C57/BL小鼠,随机分为ATO治疗组(0.4 mg/kg.d)和对照组(0.25 mL)。以上每组各6只,隔日腹腔注射,给药2个月后处死,称体重和脾脏重量算出脾脏指数;ELISA法测各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测脾脏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1)MRL/lpr小鼠ATO治疗组脾脏指数、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和CD19+、CD3+、CD3+CD4+细胞百分比均低于NS对照组(P<0.01或P<0.05),NK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S对照组(P<0.05);(2)ATO治疗组小鼠的脾脏指数和CD3CD4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CTX组(P<0.01),CTX治疗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ATO治疗组的抗体水平较CTX治疗组高(P<0.05);(3)在C57/BL小鼠中,ATO治疗组和NS治疗组之间以上指标均无差异。结论ATO抑制MRL/lpr狼疮鼠T、B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上调NK细胞功能,减少体内自身抗体产生;但是对正常小鼠的抗体水平和细胞亚群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系统性红斑狼疮 MRL/lpr狼疮鼠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金钱鱼MHC Ⅱ β基因结构、多态性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冰 刘至治 +2 位作者 李强 张璐菲 张俊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3,共13页
为探究金钱鱼(Scatophagusargus)MHCⅡβ基因的结构和特性,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等技术,在获得cDNA全序列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含子序列、基因多态性和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钱鱼MHCⅡβ基因cDNA序列全长1172bp,其中5'UTR长34bp... 为探究金钱鱼(Scatophagusargus)MHCⅡβ基因的结构和特性,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等技术,在获得cDNA全序列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含子序列、基因多态性和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钱鱼MHCⅡβ基因cDNA序列全长1172bp,其中5'UTR长34bp,3'UTR长388bp,开放阅读框(ORF)长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B1结构域、p2结构域、连接肽(CP)、跨膜区(TM)和胞质区(cYT);MHCⅡβ基因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内含子3将p2结构域分开。从43尾金钱鱼的209个有效克隆中,获得209条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归为48个等位基因主型,分别命名为Scar-DXB*0101~Scar-DXB*4801,揭示金钱鱼MHCⅡβ基因的多态性很丰富。RT-PCR检测发现,金钱鱼MHCIIB基因在所检测的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鳃、肠和皮肤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胃、心脏表达量中等,而在眼、脑、肝、肌肉中表达量较低。对健康金钱鱼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现其MHCIID基因在肝、脾、鳃、肾等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该基因在金钱鱼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在NJ法构建的系统树中,金钱鱼与舌齿鲈、大西洋鲑等硬骨鱼类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与铰口鲨、原鸡、小鼠、人等的亲缘关系则依次渐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鱼 MHC Ⅱβ基因 基因结构 多态性 组织表达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冰 彭伟强 +2 位作者 易智君 朱淑玲 甘启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6-10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知转录因子Sp1参与几乎所有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来源肿瘤的Sp1表达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 背景与目的:已知转录因子Sp1参与几乎所有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新生物的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来源肿瘤的Sp1表达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乳腺癌及12例癌旁乳腺组织中Sp1的表达情况。结果:S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67%(43/60),在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3%(4/12)。乳腺癌组织中Sp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r=0.349,P<0.05),与癌组织浸润呈正相关(r=0.407,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14,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Sp1阳性组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分别为41.86%和82.35%,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Sp1表达、TNM分期、癌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p1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因素之一;检测Sp1的表达并结合肿瘤浸润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乳腺肿瘤 预后
下载PDF
MDR1 C3435T多态性对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晓冰 刘永 李大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多态性对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港口医院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0例,术后给予地佐辛+舒芬太尼联合镇痛。采用...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多态性对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港口医院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0例,术后给予地佐辛+舒芬太尼联合镇痛。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其MDR1 C3435T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y)评分、地佐辛+舒芬太尼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00例患者中,MDR1C3435T CC、CT和TT基因型分别有100例(33.3%)、102例(34.0%)和98例(32.7%),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基因型患者术后0、24、48 h VAS评分、Rames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镇静过度者。CT、TT基因型患者术后0~24、>24~48 h地佐辛+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均显著低于CC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TT基因型上述各时间段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C、CT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与CT基因型患者PONV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基因型患者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到相似镇痛、镇静效果的前提下,MDR1C3435T突变型患者对地佐辛+舒芬太尼的耐受性更低,所需剂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该基因型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 基因多态性 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地佐辛 舒芬太尼 使用量 VAS评分 Ramesy评分
下载PDF
左心室纵向应变预测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冰 杨军 +1 位作者 陈昕 马春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左心室心肌形变在原发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探寻能够敏感预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左心室心肌形变指标。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二尖瓣修补的原发性MR患者,根据...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左心室心肌形变在原发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探寻能够敏感预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左心室心肌形变指标。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二尖瓣修补的原发性MR患者,根据术后射血分数(EF)减低程度分为MR1组(EF减低≤10%)和MR2组(EF减低>10%)。应用二维STI技术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指标。结果 MR2组的整体纵向应变高于MR1组(P<0.05),2组整体径向应变和整体圆周应变无统计学差异。MR患者术后EF减低分数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质量指数、MR容积和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呈正相关(P<0.05)。术后EF减低>10%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2=0.783,P<0.001),其预测术后EF减低>10%的最佳临界值为19.125%。结论 STI技术能够敏感预测原发性MR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从而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种植监测系统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晓冰 廉小亲 +2 位作者 郝宝智 吴叶兰 张晓力 《测控技术》 CSCD 2017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综合运用互联网、单片机以及无线通信等物联网技术设计智能种植监测系统,实现监测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以及生活化。给出了系统由数据采集层、信息汇聚层、以太网传输层组成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基于STM32F103RBT6单片机、nRF24L01无... 综合运用互联网、单片机以及无线通信等物联网技术设计智能种植监测系统,实现监测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以及生活化。给出了系统由数据采集层、信息汇聚层、以太网传输层组成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基于STM32F103RBT6单片机、nRF24L01无线模块、WiFi无线模块的终端监测节点以及汇聚节点电路设计与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硬件、软件设计方案可行,系统具有自动灌溉、光照控制、小空间多样化种植,以及植物生长环境参数在移动客户端实时远程监测功能。系统设计方案也可应用于未来家庭厨房种植,推动家庭厨房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种植监测系统 物联网 终端监测节点 汇聚节点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晓冰 杨清绪 裴小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C)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62例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VEG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与微血管计数(MVC)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62例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34、VEG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C。记录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等资料,并将MVC、VEGF和TGFβ1表达结果分别与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癌组织MVC值(55.62±11.07)、VEGF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1%和56.45%)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12.65±5.73,16.67%,16.67%)(P<0.05);MVC值在有腋淋巴结转组(65.53±20.36)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46.15±16.52),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和TGFβ1表达的阳性率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68.75%和78.13%)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均为3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VEGF或TGFβ1表达阳性时,MVC值增高(分别为62.82±16.31和59.35±12.76),与VEGF或TGFβ1表达阴性组(分别为51.16±12.53和50.80±15.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TGFβ1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VEGF和TGFβ1相互作用介导了肿瘤血管生成,MVC、VEGF和TGFβ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计数 VEGF TGFΒ1
下载PDF
痰浊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晓冰 侯丽辉 吴效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PCOS痰浊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冰 陈昕 +1 位作者 马春燕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2-685,69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MR)患者在左室功能隐匿性减低时左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探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PMR患者5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MR)患者在左室功能隐匿性减低时左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探讨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的敏感指标。方法选择PMR患者52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二维图像采集,根据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将PMR患者分为PMR1组和PMR2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3组术前纵向应变、应变率指标,比较各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指标的结果,并将各指标与术后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MR2组的基底段、中间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总体及基底段纵向应变、应变率及中间段应变率低于PMR1组(P<0.05),PMR1组各应变及应变率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MR患者术后射血分数与总体、基底段和中间段的应变及应变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敏感评价PMR中左室收缩功能隐匿性减低,从而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黏液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冰 程艳彬 +2 位作者 陈昕 马春燕 杨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寻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特点,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总结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右心房黏液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气短、下肢浮肿及晕厥等。超声测量瘤... 目的探寻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特点,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总结右心房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右心房黏液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气短、下肢浮肿及晕厥等。超声测量瘤体大小为3.11 cm×2.90 cm^7.44 cm×4.52 cm,形态为类圆形或分叶状。瘤蒂附着于房间隔者占75%,附着于右心房游离壁者占25%。瘤蒂平均宽度为(1.62±0.30)cm,宽度大于1 cm者占80%。部分黏液瘤内部可见钙化和囊状无回声区。右心房内血流阻塞占70%,三尖瓣狭窄占50%,肺高压者占10%。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评价右心房黏液瘤瘤体特点及继发心内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作出及时、准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房黏液瘤 右心房
下载PDF
朱丹溪从痰论治月经病之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冰 侯丽辉 +1 位作者 满玉晶 吴效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45-2345,共1页
关键词 月经病 朱丹溪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狼疮鼠IFN-γ、IL-4表达和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晓冰 陈培荣 +4 位作者 张挺 朱小春 周艳 孙莉 陈朝生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鼠IFN-γ、IL-4表达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将发病早期和晚期的MRL/lpr狼疮鼠分别接受ATO、环磷酰胺(CTX)和生理盐水(NS)治疗2个月,然后用ELISA法测血清中IFN-γ、IL-4的浓度和抗ds-DNA抗体水平及四色...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鼠IFN-γ、IL-4表达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将发病早期和晚期的MRL/lpr狼疮鼠分别接受ATO、环磷酰胺(CTX)和生理盐水(NS)治疗2个月,然后用ELISA法测血清中IFN-γ、IL-4的浓度和抗ds-DNA抗体水平及四色流式细胞术测脾脏CD3+(T)细胞、CD3+CD4+(Th)细胞、CD3+CD4+IFN-γ+IL-4-(Th1)细胞和CD3+CD4+IL-4+IFN-γ-(Th2)细胞的百分率,从而研究ATO对MRL/lpr狼疮鼠IFN-γ、IL-4表达和Th1/Th2平衡的影响。发现给药后,3、5月龄ATO组MRL/lpr狼疮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血清IFN-γ和IL-4浓度、Th1、Th2和CD3+细胞百分率均低于相应月龄的NS组(P<0.05),且NS组中5月龄组Th1/Th2值较3月龄组显著升高(P=0.003),而在ATO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因此,研究显示ATO能显著降低发病早期和发病晚期的MRL/lpr狼疮鼠血清抗ds-DNA抗体的水平,可抑制T细胞和Th细胞增生和活化功能,降低IFN-γ和IL-4的血清水平和细胞诱生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发病晚期的MRL/lpr狼疮鼠的Th1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MRL/lpr狼疮鼠 IFN-γ IL-4
下载PDF
一体化标签技术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高缦 白克勤 +2 位作者 张辉鲁 侯玲 王晓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43-0148,共6页
当前后市场零部件产品包装用标签种类较多,数据和功能相互独立,其中防伪标签、零件标签、合格证作为最常用的包装材料,标签粘贴、投放的重复性动作增多,面对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不利于提升包装效率和自动化包装作业。因此避免标签“多... 当前后市场零部件产品包装用标签种类较多,数据和功能相互独立,其中防伪标签、零件标签、合格证作为最常用的包装材料,标签粘贴、投放的重复性动作增多,面对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不利于提升包装效率和自动化包装作业。因此避免标签“多样且分散”的状态,推进一体化标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降低包材成本、节省企业人力成本、实现包材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标签 降本增效 管理提升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冰 叶文静 +2 位作者 张智勇 朱小春 王良兴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779-783,共5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及EBV感染对SLE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SLE患者(SLE组)及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EBV-DNA特异性片段来检测EBV-DNA的阳性率,ELISA...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及EBV感染对SLE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SLE患者(SLE组)及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EBV-DNA特异性片段来检测EBV-DNA的阳性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数和Th1/Th2比值。结果:SLE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LE患者中,EBV-DNA阳性组比EBV-DNA阴性组具有更高的皮疹、关节炎和血液系统异常发生率以及更高的抗Rib-P抗体、抗Smith抗体、高免疫球蛋白血症阳性率(P<0.05),但两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中,EBV-DNA阳性组血清IL-4浓度和外周血Th2细胞数显著高于EBV-DNA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和P<0.05),Th1/Th2比值低于EBV-DNA阴性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EBV感染与SLE密切相关,EBV可能通过促进Th2型免疫反应来促进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EB病毒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