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晓叶 郑斌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配比的Si和TiO2样品进行分析,通过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峰高法、积分强度法、全谱结构拟合法)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定量分析方法中,全谱结构拟合法最优,相对误差为±2%(n=3),误差最小。X射线...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配比的Si和TiO2样品进行分析,通过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峰高法、积分强度法、全谱结构拟合法)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定量分析方法中,全谱结构拟合法最优,相对误差为±2%(n=3),误差最小。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是一种精确,快速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全谱拟合法 物相定量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测定碳/碳复合材料的点阵常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叶 李同起 +2 位作者 郑斌 冯志海 李仲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6,共3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采用全谱拟合的方法,测定三种不同碳材料的点阵常数、石墨化度及微晶参数,测得三种碳材料(每个样品重复5次试验)六方晶系的a的标准偏差小于2.0×10-3,c的标准偏差小于1.4×10-3,石墨化度(g)的标准偏差小于1.5,... 利用X射线衍射仪,采用全谱拟合的方法,测定三种不同碳材料的点阵常数、石墨化度及微晶参数,测得三种碳材料(每个样品重复5次试验)六方晶系的a的标准偏差小于2.0×10-3,c的标准偏差小于1.4×10-3,石墨化度(g)的标准偏差小于1.5,微晶参数(Lc002)的标准偏差小于0.5,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碳材料晶体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仪 全谱拟合法 点阵常数 石墨化度 微晶参数
下载PDF
白榆D33雄性不育花芽发育的形态及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叶 王力源 +3 位作者 刘兴菊 贾泽云 杨春弟 梁海永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1,90,共7页
为了探究榆树雄性不育系花芽形态的特征及内源激素在榆树雄性不育系花芽中的调控作用,在花芽发育的不同时期,观察白榆D33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Y3、Y4的花芽形态特征,并利用石蜡切片对其花药的内部形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育... 为了探究榆树雄性不育系花芽形态的特征及内源激素在榆树雄性不育系花芽中的调控作用,在花芽发育的不同时期,观察白榆D33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Y3、Y4的花芽形态特征,并利用石蜡切片对其花药的内部形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芽发育过程的玉米素(ZT)、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可育株Y3、Y4相比,不育系白榆D33在花蕾发育期间,花丝不伸长,花药干瘪,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但其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花粉而形成翅果;不育系白榆D33的ZT含量明显高于Y3、Y4,GA3含量动态变化较大,IAA含量出现下降趋势,并且在D33中GA3/IAA和GA3/ZT值动态变化幅度较大。不育系白榆花芽雄蕊发育不正常,花药不能产生花粉进行自花授粉,但其雌蕊发育正常;不育系白榆花芽的ZT、GA3和IAA含量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D33 雄性不育 花芽形态 内源激素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黄花柳3个无性系叶色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叶 王力源 +3 位作者 刘兴菊 贾泽云 杨春弟 梁海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目的]了解黄花柳资源的变异特性。[方法]以黄花柳3个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柯尼卡CR-400全自动色差计对其叶色参数进行测定,通过乙醇提取方法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使用Pocket PEA快速荧光仪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叶绿... [目的]了解黄花柳资源的变异特性。[方法]以黄花柳3个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柯尼卡CR-400全自动色差计对其叶色参数进行测定,通过乙醇提取方法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使用Pocket PEA快速荧光仪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叶绿素含量与L、a均呈显著负相关;金枝黄花柳的叶色偏黄、叶绿素含量较低,但其潜在光化学活性最强,对强光胁迫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普通黄花柳叶色偏绿、叶绿素含量较高,其潜在光化学活性也较强,但其对光能的利用率最低;红枝黄花柳的叶色较金枝黄花柳偏绿,较普通黄花柳偏黄,其叶绿素含量与光能利用率均介于二者之间。[结论]叶绿素含量越高叶片颜色越偏绿色且越明亮;金枝黄柳较其他2个黄花柳无性系叶片颜色更鲜艳,且其光化学活性最强,对光能的利用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柳 叶色参数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特性
下载PDF
金枝黄花柳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及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叶 王力源 +2 位作者 贾泽云 杨春弟 梁海永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4期419-424,430,共7页
为了解金枝黄花柳的遗传特性,以金枝黄花柳的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材料,对其生长状况和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对金枝黄花柳半同胞家系生长状况的分析得出,所有成活子代的株高呈正态分布,子代的地径不成正态分布,但符... 为了解金枝黄花柳的遗传特性,以金枝黄花柳的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材料,对其生长状况和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对金枝黄花柳半同胞家系生长状况的分析得出,所有成活子代的株高呈正态分布,子代的地径不成正态分布,但符合有理函数曲线。(2)对金枝黄花柳半同胞家系叶片形态的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各植株的叶片大小、形态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叶面积和叶形指数的聚类分析,做出各类型叶片的轮廓图,发现母本叶片表现为卵形,叶片较大,子代叶片主要有5个类别5种形态,其叶形分别为椭圆状披针形、卵形、长卵形、椭圆形、披针形。(3)对金枝黄花柳及其半同胞家系子代所有植株叶片色差的分析发现,正常的成熟叶片表现均为黄绿色到深绿色,不同单株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对金枝黄花柳及其半同胞家系枝条色差的分析发现,子代枝条颜色出现绿、黄绿、金黄、浅红、红色、橙红、深红、紫红等多种颜色,但仅有极少数子代的枝条颜色表现出母本颜色。综合分析表明,金枝黄花柳半同胞家系存在广泛的形态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枝黄花柳 半同胞家系 生长状况 表型性状
下载PDF
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定量分析
6
作者 王晓叶 郑斌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利用XRD对超高温陶瓷粉进行分析,从衍射谱图能得到各物相组成为ZrB2、SiC、ZrO2,并且采用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定量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小于2%,全谱拟合分析方法能准确地对超高温陶瓷的物相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高温陶瓷 X射线衍射 全谱拟合法 物相定量 ZrB2--SiC
下载PDF
样品位置对碳材料XRD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同起 杨晓光 +2 位作者 许正辉 孙银洁 王晓叶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研究样品测试表面位置对碳材料XRD衍射峰特征和微结构的影响,采用θ-θ模式运行的X射线衍射仪对块状中间相沥青基碳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测试样品表面高低对XRD衍射峰峰形和碳材料微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样品表面位置对... 为研究样品测试表面位置对碳材料XRD衍射峰特征和微结构的影响,采用θ-θ模式运行的X射线衍射仪对块状中间相沥青基碳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测试样品表面高低对XRD衍射峰峰形和碳材料微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样品表面位置对碳材料的衍射峰峰形和碳材料微结构参数产生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峰位置有较大偏移、峰半高宽有较大变化,造成了根据这些参数计算的碳材料微结构参数有较大变化。这些影响与X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理有关,因此在利用XRD测试样品时需要严格控制样品表面在标准测试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XRD 微结构 测试面位置 峰形特征
下载PDF
热重质谱联用技术对酚醛树脂热解行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娜 刘亮 王晓叶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氨酚醛树脂的热解反应行为,以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解析,得到了氨酚醛树脂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氨酚醛树脂的热解反应分为两种:在600℃以下的低温区,以链断裂反... 采用热重分析法和热重质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氨酚醛树脂的热解反应行为,以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解析,得到了氨酚醛树脂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氨酚醛树脂的热解反应分为两种:在600℃以下的低温区,以链断裂反应为主;在600~800℃的高温区,以脱氢反应为主。氨酚醛树脂热解反应可以用两个分段一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升温速率对两种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影响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热解 TG-MS法 动力学
下载PDF
多孔氮化硅高温氧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凤梅 陈聪慧 +2 位作者 杨景兴 黄娜 王晓叶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采用TG-DSC、XRD、SEM、ICP等分析手段,对某一典型多孔氮化硅样品进行4个不同温度点的静态和微动态连续氧化试验,最高氧化温度为1 400℃。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硅在0.1 MPa静态空气气氛下,800℃之前,氧化反应非常微弱,800℃以上可见明显的... 采用TG-DSC、XRD、SEM、ICP等分析手段,对某一典型多孔氮化硅样品进行4个不同温度点的静态和微动态连续氧化试验,最高氧化温度为1 400℃。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硅在0.1 MPa静态空气气氛下,800℃之前,氧化反应非常微弱,800℃以上可见明显的氧化反应,1 000℃以上氧化反应加剧,增重速率加快,并优先发生在表面与外部孔壁处,之后再发生在样品的内部孔隙处,氧化反应受界面处的化学动力学控制,以被动氧化为主,主要生成物是SiO2,属吸热反应。当生成的SiO2将氮化硅表面和孔壁处覆盖时,在其界面处,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或时间的延长,会生成Si2N2O,且需要注意防范样品可能出现脆性断裂情况。此外,同等温度下,动态氧化气氛将加速氮化硅的氧化,特别是多孔和粉末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多孔 氧化特性 高温 陶瓷材料
下载PDF
PAN碳纤维高温热传输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凤梅 李仲平 +3 位作者 冯志海 陈聪慧 李琦 王晓叶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36-241,共6页
采用激光脉冲方法,通过平行集束、切割、打磨等系列措施制备了合格样品。对两种含碳量略有不同的PAN T300级碳纤维,分别测试获得了100~800℃表面上浆剂脱除、1 300~1 800℃的非碳元素脱除、1 800~2 500℃碳结构调整和100~2 700℃碳... 采用激光脉冲方法,通过平行集束、切割、打磨等系列措施制备了合格样品。对两种含碳量略有不同的PAN T300级碳纤维,分别测试获得了100~800℃表面上浆剂脱除、1 300~1 800℃的非碳元素脱除、1 800~2 500℃碳结构调整和100~2 700℃碳结构优化等四个不同阶段的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实测数据。结果表明:除浆阶段,热扩散率缓慢减小,热导率缓慢增加;非碳脱除阶段,热扩散率和热导率急剧增加;调整阶段,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增速比非碳脱除阶段明显降低,但比除浆阶段增速大;经2 500℃处理后,再进行100℃~2 700℃测试,其热扩散和热导率随温度变化规律与C/C和石墨类材料相同,数值比原始状态的碳纤维增大了约20倍。经XRD微晶尺寸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其热传导机制主要受非碳杂质含量和结构有序化程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热导率 热扩散率 高温 表征方法
下载PDF
基于电容传感器的醋酸纤维含油率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汉明 王晓叶 马崇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0,129,共6页
为低成本在线检测醋酸纤维含油率,设计了醋酸纤维含油率在线测试实验装置,利用2个电容传感器(0号传感器和1号传感器)分别检测上油前后的醋酸纤维丝束,再根据2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差值计算纤维含油率。试验分2步进行:第1步为标定传感器;第... 为低成本在线检测醋酸纤维含油率,设计了醋酸纤维含油率在线测试实验装置,利用2个电容传感器(0号传感器和1号传感器)分别检测上油前后的醋酸纤维丝束,再根据2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差值计算纤维含油率。试验分2步进行:第1步为标定传感器;第2步为通过改变上油辊的转速改变醋酸纤维丝束所含的乳液量,并测试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无油纤维丝束的线密度成正比;对于一定浓度的乳液,1号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丝束携带的乳液量正相关。建立了含油率与2个电容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应用该式估算的醋酸纤维含油率与烘干称重法得到的纤维含油率之差小于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 含油率 电容传感器 在线检测
下载PDF
榆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思思 梁海永 +3 位作者 王晓叶 兰济艳 魏佳慧 赵燕琴 《河北林果研究》 2017年第3期232-237,共6页
榆树是我国北方的常见树种。结合国内外情况主要对榆树种质资源概况、繁殖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与育种、诱变育种与良种选育、应用价值及其展望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榆树种质资源的... 榆树是我国北方的常见树种。结合国内外情况主要对榆树种质资源概况、繁殖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与育种、诱变育种与良种选育、应用价值及其展望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榆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讨论了榆树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保存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氨酚醛树脂投料比与其热解性能、烧蚀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亮 冯志海 +2 位作者 郑斌 王晓叶 余瑞莲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共4页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热天平法研究了不同投料比的氨酚醛树脂的热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从而得到了氨酚醛的投料比与热解性能及烧蚀性能的关系,证明酚醛树脂合成甲醛和苯酚的投料比低时(1.1...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热天平法研究了不同投料比的氨酚醛树脂的热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复合材料的烧蚀形貌,从而得到了氨酚醛的投料比与热解性能及烧蚀性能的关系,证明酚醛树脂合成甲醛和苯酚的投料比低时(1.18),其热性能和烧蚀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热解性能 烧蚀性能
下载PDF
黑榆不同无性系苗期表型性状及光合特征的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思思 刘兴菊 +3 位作者 王晓叶 梁海永 兰济艳 李探 《河北林果研究》 2017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了解黑榆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变异情况,以河北省深州市栽培的15个黑榆无性系为材料,对黑榆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个黑榆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等性状指标差异显著,在15个黑榆无性系... 为了解黑榆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变异情况,以河北省深州市栽培的15个黑榆无性系为材料,对黑榆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个黑榆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等性状指标差异显著,在15个黑榆无性系中,D7的地径最大,为2.33cm;B19平均苗高最大,为2.57m;叶长、叶宽、叶面积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叶面积最大相差4.1倍,不同无性系间宽长比在0.58~1.21之间变化,说明黑榆不同无性系间在叶片形态上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差异显著。无性系B18、D9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3.54μmol/(m2·s)和23.82μmol/(m2·s);无性系D2蒸腾速率最高,为11.18mmol/(m2·s),无性系D4的蒸腾速率最低,为6.71mmol/(m2·s)。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无性系,并不具有较大生长量,蒸腾速率反而和较大生长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榆 叶片形态 生长指标 形态指标 光合指标
下载PDF
首尾差分块循环矩阵的性质及非奇异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叶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本文提出了首尾差分块循环矩阵的概念,包括(n,m)型首尾差分块循环矩阵和(n,m)型二重首尾差分块循环矩阵,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并给出了判定其非奇异性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首尾差分块循环矩阵
下载PDF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叶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5年第3期159-159,共1页
情感教育是中学地理课堂师生和谐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创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新课标下地理基础教育的要求,更是创建生机课程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下载PDF
聚苯硫醚与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的工艺设计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晓叶 吕汉明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8-150,69,共4页
利用聚苯硫醚纤维的阻燃性及不锈钢纤维优异的防辐射性能、抗静电性能,选用六种不同混纺比的纱线,通过变换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出十二种织物,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织物中不锈钢含量增加时,织物的防辐射性能显著提高,织物的抗静... 利用聚苯硫醚纤维的阻燃性及不锈钢纤维优异的防辐射性能、抗静电性能,选用六种不同混纺比的纱线,通过变换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出十二种织物,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织物中不锈钢含量增加时,织物的防辐射性能显著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显著增强。聚苯硫醚纤维本身就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因此,加入不锈钢对织物阻燃性的影响不太显著,但对阻燃效果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不锈钢纤维 阻燃性 防辐射性 抗静电性
下载PDF
SiBCN陶瓷前驱体热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艺芬 胡继东 +2 位作者 陶孟 王晓叶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固体NMR和FTIR为主要测试手段对聚硼硅氮烷(PSNB)热解过程中形成的无定型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结合不同温度处理后产物结构的变化将SiBCN前驱体的热解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400℃以下前驱体主要发生转氨基化反应以及Si—H键和N—... 采用固体NMR和FTIR为主要测试手段对聚硼硅氮烷(PSNB)热解过程中形成的无定型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结合不同温度处理后产物结构的变化将SiBCN前驱体的热解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400℃以下前驱体主要发生转氨基化反应以及Si—H键和N—H键的脱氢耦合反应释放出NH_3和H_2;在400~800℃时,体系中的S—CH_3及其他烃类基团开始发生分子重排并释放出甲烷气体;800~1 000℃,产物进一步发生结构重排形成无定形网络结构。在温度达到1 000℃时体系基本完成陶瓷化转变,此时无定型陶瓷主要由三种成分组成:(1)无定形碳(石墨状);(2)平面BN相;(3)Si—C—N基体(SiC_xN_(4-x)单元,x=0,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CN前驱体 固体NMR FTIR 热解机理
下载PDF
浅谈职专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9
作者 王晓叶 《管理观察》 2009年第17期215-215,共1页
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集学习、竞争、创造于一体的现代社会,需要的将是全新的创造型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四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集学习、竞争、创造于一体的现代社会,需要的将是全新的创造型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人才的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四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学校,这个培养人才的基地当然就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他们绝大多数经历过中考的失败,这使得他们自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 职专 职业学校 创新能力 创造型人才 现代社会 科技人才
下载PDF
基于空间留白的韧性城市体系构建策略研究——以昆明市官渡区巫家坝片区为例
20
作者 王晓叶 连华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10期284-288,共5页
简要阐述现今韧性城市理论的发展背景,以云南省昆明市巫家坝片区为例,分析其现状,针对该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在区域层面进行韧性城市空间体系构建策略,探讨在实践操作层面的韧性城市建设,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韧性城市 空间留白 昆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