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镁锌合金支架材料加工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丽芸 阿那日 +2 位作者 刘洋 包萨如拉 王晔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41,共13页
药物洗脱支架是冠心病支架治疗中的首选材料,但其永久存留在体内易损害内皮细胞,还有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严重问题,而且现在冠心病发展越来越年轻化,导致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近年来,生... 药物洗脱支架是冠心病支架治疗中的首选材料,但其永久存留在体内易损害内皮细胞,还有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等严重问题,而且现在冠心病发展越来越年轻化,导致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材料逐渐被开发和探索,作为心脏支架材料的新生力量,被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看好。主要介绍了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首先介绍了镁、锌元素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们是人体内含量丰富的元素,在体内多种生命活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缺乏镁、锌元素会增加人体患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镁锌元素组合还有助于改善各自不适宜的性能,使其更接近临床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然而,镁锌合金支架降解产物局部浓度过高、支架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可控机制等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讨论了近些年来常用于改善合金材料性能的加工改性方法,常用于改进镁锌合金材料的技术包括添加元素、表面改性、热处理、塑性加工、快速凝固、多种技术相结合等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效果、优点以及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改性方法的局限性,最后对生物可降解镁锌合金支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支架 镁锌合金 改进技术 生物相容性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晔玲 赵学忠 +5 位作者 郑连文 秦玲 汲宏磊 李洋 张志国 杨世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及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在体外分离检测MSCs表面CD29、CD34、CD44、CD45的表达;诱导分化反向证明部分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具有分化潜...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及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在体外分离检测MSCs表面CD29、CD34、CD44、CD45的表达;诱导分化反向证明部分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具有分化潜能,鉴定该细胞群为干细胞。细胞记数法计算MSCs倍增时间;观察供体自然老龄情况下。不同换液时间、不同血清浓度、不同种植密度等因素对MSCs生长的影响。结果 MSCs CD29和CD44表达阳性,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和CD45。高密度接种(3×10^6-4×10^6个/cm^2),低浓度(8%-10%)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在体外可保持MSCs未分化增殖状态,并获得纯度较高同源性较好的干细胞群,高浓度血清(20%)并不加速细胞生长,而促进分化。结论 MSCs具有体外多分化潜能。老龄供体骨髓中MSCs的生长、增殖特性受不同换液时间、不同血清浓度及不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晔玲 郑连文 +1 位作者 陈鹏 郭雪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9-12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为细胞移植治疗心肌细胞坏死性相关疾病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月龄大于或等于36个月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36月龄兔相当人60岁左右,为老龄兔),建立心肌梗死模... 目的:探讨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时间,为细胞移植治疗心肌细胞坏死性相关疾病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月龄大于或等于36个月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36月龄兔相当人60岁左右,为老龄兔),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1 d组、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每组5只;取标记后的MSCs细胞(密度为2×107.mL-1)200μL,分别多点注射于心肌梗死后1 d、1周、2周、3周、4周的心脏梗死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进行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 d移植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1周、2周及3周移植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周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2周及3周移植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高于1 d移植组(P<0.05);1周、2周、3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进行相同剂量细胞移植时,1 d^3周行MSCs细胞移植治疗均能改善心功能,以第1~3周移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时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晔玲 赵利华 王延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通过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观察卡托普利 (开搏通 ,captopril)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时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36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单纯损伤组、损伤 +药物治疗组 (简称... 目的 通过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观察卡托普利 (开搏通 ,captopril)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时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36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单纯损伤组、损伤 +药物治疗组 (简称药物治疗组 ) ,每组各 12只。药物治疗组术前1d至术后 30d给予captopril2mg·kg 1 ·d 1 ,余二组不给药 ,用ELISA法检测各组术前、术后 1、3、7、14、30d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的水平 ,并于术后 30d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结果 动脉球囊损伤后 ,药物治疗组PAI 1水平、内膜的厚度及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结论 血管球囊损伤术后纤溶系统作用的减弱影响动脉壁损伤再修复过程 ,captopril可使纤溶系统保持平衡 ,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内膜增生 卡托普利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最佳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晔玲 郑连文 +1 位作者 夏敏杰 郭雪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探讨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剂量,为细胞移植治疗心肌细胞坏死性相关疾病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6个月龄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104... 目的探讨老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最佳剂量,为细胞移植治疗心肌细胞坏死性相关疾病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6个月龄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104低剂量组、4×105中剂量组、4×106高剂量组),每组5只;在心肌梗死1天后,用微量注射器抽取200μl密度为2×105/m、l2×106/m、l2×107/m l标记后的细胞悬液(剂量分别为4×104、4×105、4×106个),分别多点注射在心肌梗死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 w后进行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观察心肌梗死后相同时间,不同细胞剂量的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104低剂量组细胞移植治疗后心功能虽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105中剂量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4×106高剂量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106高剂量组心功能参数、心脏房室瓣血流率及血液动力学指标高于4×105中剂量组(P<0.05)。结论相同心肌梗死时间、不同移植细胞剂量时,以移植4×106个高剂量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的影响
6
作者 王晔玲 赵利华 +1 位作者 张京平 暴淑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 (Ang )的 AT1 受体拮抗剂 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 valsartan组。captopri...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 (Ang )的 AT1 受体拮抗剂 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 valsartan组。captopril组及 valsartan组术前 1d至术后 14 d分别给予 captopril 2 mg· kg- 1 · d- 1 与valsarta10 mg· kg- 1· d- 1 ,单纯损伤组不给药。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 7、 14 d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AI- 1)、血浆内皮素 (ET)水平 ,并于术后 14 d对各组血管内膜厚度及管腔狭窄度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captopril组及 valsartan组血浆 PAI- 1、ET水平及内膜的厚度、管腔狭窄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损伤组 (P<0 .0 5 )。结论 :captopril与 valsartan均可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I 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管内膜 损伤 增生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学忠 张志国 +5 位作者 王晔玲 曹霞 于小风 徐华丽 曲绍春 睢大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24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化物...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扎再灌注24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福辛普利对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损伤24h大鼠,可明显降低血清AST、LDH及CKMB活性(P<0.05),提高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水肿以及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药理学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酶 自由基 心肌/病理学
下载PDF
铁超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徐伟伟 王晓晶 +3 位作者 魏晓慧 张美微 苏亚乐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8-240,共3页
铁缺乏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小板聚集等。然而,不适当的补铁,会引起机体铁的分布和代谢异常,引起铁超载。机体铁超载时同样会影响组织器官正常功能。铁超载是指机体内铁含量过高。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与铁结合的蛋白,其可以反映细胞内... 铁缺乏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小板聚集等。然而,不适当的补铁,会引起机体铁的分布和代谢异常,引起铁超载。机体铁超载时同样会影响组织器官正常功能。铁超载是指机体内铁含量过高。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与铁结合的蛋白,其可以反映细胞内铁的多少。目前,铁的代谢水平已成为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为明确铁超载致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机制,指导临床规范用药,本文就铁超载与AS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超载 血清铁蛋白 氧化应激 脂质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铁超载致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亚乐 王晓晶 +1 位作者 徐伟伟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4-746,共3页
铁是生命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蛋白和酶的组成。然而在某些条件下,铁的正常代谢会被干扰,从而导致体内铁超载,铁超载引起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可能通过改变活性Akt调节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引起心肌的病理性损伤,从而影... 铁是生命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蛋白和酶的组成。然而在某些条件下,铁的正常代谢会被干扰,从而导致体内铁超载,铁超载引起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可能通过改变活性Akt调节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引起心肌的病理性损伤,从而影响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过程。本文对铁超载导致活性氧家族(ROS)增加时与Akt信号通路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明确铁超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依据,进而为铁过引起的心血管损伤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超载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AKT 铁螯合剂
下载PDF
生长因子对人精原干细胞体外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雪华 蔺勇 +1 位作者 王晔玲 郑连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3种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存活及增殖的作用。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和bFGF,各生长因子均设浓度为0、5、10、20μg/L4个... 目的:探讨3种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SC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存活及增殖的作用。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和bFGF,各生长因子均设浓度为0、5、10、20μg/L4个浓度组,每种生长因子不同浓度1式3份,每隔8~12h观察细胞的体外存活及增殖情况。应用光镜、电镜观察SSCs的形态结构特点。结果: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CF、LIF及bFGF后,SSCs的存活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所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长因子SCF、LIF和bF-GF等可促进SSCs体外存活及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于细胞 于细胞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Percoll离心联合多步差异黏附法分离、纯化人睾丸精原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连文 王晔玲 +1 位作者 张慕淳 郑洪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分离、纯化人睾丸精原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用联合二步酶消化法获得人生殖细胞悬液,经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再用间隔不同时间(2、3、4h),不同次数(1、2次)差异黏附法纯化人精原细胞。结果未经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为48.5%,... 目的探讨分离、纯化人睾丸精原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用联合二步酶消化法获得人生殖细胞悬液,经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再用间隔不同时间(2、3、4h),不同次数(1、2次)差异黏附法纯化人精原细胞。结果未经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为48.5%,间隔2、3、4h纯化1次所获得的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51.3%、59.0%、56.4%,纯度均高于未经纯化的纯度;间隔2、3、4h连续纯化2次所获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57.7%、67.8%、57.8%,以间隔3h纯度最高;与间隔同样时间纯化1次精原细胞纯度相比,间隔2、3h纯化2次高于1次,间隔4h纯化2次与1次无明显差别。结论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不同时间间隔差异黏附法可以有效地对人精原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间隔2、3h,纯化2次高于1次;连续纯化2次时,间隔3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关林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33-2535,共3页
冠心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阻塞冠状动脉血管,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细胞坏死。介入治疗因安全、有效、及时的特点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在介入治疗中介入器械的选择尤为重要,经历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 冠心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阻塞冠状动脉血管,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及心肌细胞坏死。介入治疗因安全、有效、及时的特点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在介入治疗中介入器械的选择尤为重要,经历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现逐步过渡到生物可降解支架。与非降解支架相比,生物可降解支架在机体内存在时间短,避免炎症反应;伸缩性好,有助于血管的扩张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支架 冠心病
下载PDF
原癌基因在大鼠心肌梗死的表达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智昊 王晔玲 赵学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时原癌基因的表达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成大鼠MI模型,分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福辛普利小剂量组、福辛普利大剂量组。在MI后24h和4w剪取心肌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时原癌基因的表达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成大鼠MI模型,分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福辛普利小剂量组、福辛普利大剂量组。在MI后24h和4w剪取心肌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原癌基因c-myc、c-fos、c-jun的mRNA表达。结果大鼠MI24h后c-myc、c-fos、c-jun高表达,福辛普利能抑制其表达。大鼠MI4w后c-myc、c-fos、c-jun的表达基本停止,福辛普利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原癌基因在AMI的早期有高表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AMI后尽早应用ACEI对防治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原癌基因 福辛普利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玲 张家颖 +1 位作者 王晔玲 祝雁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高脂饲料加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观察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高脂饲料加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观察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体质量的变化,处死动物后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壁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阳性表达百分比。结果1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低于胆固醇饲料组,分别为(23.51±10.58)mmol/L和(14.27±3.51)mmol/L(P<0.01)、(21.39±10.00)mmol/L和(14.23±4.01)mmol/L(P<0.01)。病理学大体观察,对照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0%、(28.12±3.77)%和(16.09±2.7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三组内膜厚度分别为(4.45±0.58)μm、(67.47±7.13)μm和(38.11±6.02)μm、内膜/中膜比分别为0.0537±0.007、0.878±0.370和0.391±0.21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检测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AS局部VCAM-1的阳性表达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阿托伐他汀组较胆固醇饲料组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抗AS的作用,抑制VCAM-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索他洛尔治疗中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秦玲 王晔玲 +1 位作者 高沿航 王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对中老年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减少的百分比判定疗效 ,同时观察对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 Q- Tc间期的影响 ;对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 索他洛...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对中老年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减少的百分比判定疗效 ,同时观察对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及 Q- Tc间期的影响 ;对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 索他洛尔治疗中老年人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 65.2 % ;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并且可减慢窦性心律及延长 Q- Tc间期 ;1 60~ 2 4 0 mg/d治疗 3~ 4w对心功能无影响。结论 索他洛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室性早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冠心病合并的室性早搏效果明显 ,极少数人因心率下降及 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他洛尔 治疗 中老年 室性早搏 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靶向治疗-定位给药仪的研制原理及发展现状
16
作者 魏晓慧 徐伟伟 +2 位作者 高丽娜 王晓晶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279-7281,共3页
心血管疾病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然而有些药物缺乏选择性,导致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尿激酶溶栓时会导致重要器官出血。而定位给药仪则利用脉冲电场使带电药物靶向、快速、高效作用于病变处。本文就用于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定位给药... 心血管疾病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然而有些药物缺乏选择性,导致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尿激酶溶栓时会导致重要器官出血。而定位给药仪则利用脉冲电场使带电药物靶向、快速、高效作用于病变处。本文就用于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定位给药仪的研制原理、技术难点、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综述。1定位给药仪研制原理心血管大多数疾病急性发作严重威胁生命,使药物靶向、高效、迅速到达病变处是定位给药仪研制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定位给药仪器 脉冲电场 靶向给药
下载PDF
MicroRNA与年龄相关心脏功能失调的关系
17
作者 张岩 郑连文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6-1307,共2页
MicroRNA最早由Ambros等在秀丽新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发现第一个miRNA基因Lin-4〔1〕,MicroRNA是一组调节后转录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miRNA可以与靶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的3'配对结合,从而降低或者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年龄 MICRORNA 氧化应激 心脏功能失调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误诊分析
18
作者 张美微 曲莉 +1 位作者 王晔玲 李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162-3163,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患者的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IVT的临床表现差异及心电图的复杂多样,初诊误诊率高。结论应提高对IVT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一旦确诊需尽快行射频消融术。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肌炎断 心肌病
下载PDF
可降解支架与金属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PCI术后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振 尉海涛 +6 位作者 刘全 张海娜 张美微 甘佼弘 林欣 崔志琼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与雅培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完全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Neovas)的安全性。方法置入Neovas支架的患者25例为试验组,同期置入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12例为对... 目的探讨与雅培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完全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Neovas)的安全性。方法置入Neovas支架的患者25例为试验组,同期置入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12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并研究可降解支架置入后主要生化指标改变。结果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试验组与对照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4.0%vs 8.3%)、心绞痛发生率(20.0%vs 41.7%)、心绞痛再住院率(20%vs 2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肌钙蛋白升高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20.0%vs 58.3%,P=0.021)。试验组术后24 h内红细胞计数较术前显著减少,白细胞计数较术前显著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术前显著减低(均P<0.05),血肌酐、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ovas可降解支架与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比较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支架 金属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康利锐 王晓晶 +3 位作者 袁晶晶 阿那日 刘洋 王晔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究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受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为NOCAD的患者103例,行心肌声学造影(MCE)... 目的探究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CAD)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受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就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显示为NOCAD的患者103例,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参数即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分为冠脉微循环障碍组(CFR<2.0)44例和冠脉微循环正常组(CFR≥2.0)59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收集患者心脏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功能。结果NOCAD患者中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率为43%,冠脉微循环障碍组吸烟史>20年、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史>10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3.1 mmol/L发生率显著高于冠脉微循环正常组(P<0.05),每日运动量(微信运动步数)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0.76 mmol/L发生率显著低于冠脉微循环正常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史>10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LDL-C升高是NOCAD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升高是保护因素。结论NOCAD患者中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比例较高,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史>10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LDL-C升高易导致冠脉微循环受损,应当早期给予针对性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