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掘优化设计对矿井地压控制的影响与优势
1
作者 王朝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4期0067-0070,共4页
随着矿山的不断开采,地压控制成为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矿井采掘优化设计的概念、重要性、目标、原则及基本过程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采掘优化设计是实施地压控制的基础。通过分析采掘优化设计与地... 随着矿山的不断开采,地压控制成为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矿井采掘优化设计的概念、重要性、目标、原则及基本过程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采掘优化设计是实施地压控制的基础。通过分析采掘优化设计与地压控制的关系、不同采掘优化设计对地压控制的影响及地压控制策略,发现采掘优化设计可有效降低地压灾害的发生概率,提高矿山的生产安全和效率。再次,通过分析和评估采掘优化设计在地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对促进地压稳定的优势以及对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贡献,本文揭示了采掘优化设计对地压控制的影响和优势,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掘优化设计 地压控制 矿井安全生产 地压灾害 生产效率
下载PDF
某电站锅炉水冷壁T23管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2
作者 王朝林 胡玉璋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某电站锅炉在投运一年后,其锅炉水冷壁T23管焊缝发生泄漏和裂纹的现象。在充分考虑T23钢的材料的焊接性的基础上,结合宏观和微观组织的检验对泄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焊缝中含有较多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是其产生裂纹的内因;水冷壁鳍片焊... 某电站锅炉在投运一年后,其锅炉水冷壁T23管焊缝发生泄漏和裂纹的现象。在充分考虑T23钢的材料的焊接性的基础上,结合宏观和微观组织的检验对泄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焊缝中含有较多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是其产生裂纹的内因;水冷壁鳍片焊缝的横向收缩应力、刚性梁结构的拘束应力等水平方向的附加应力是导致焊缝开裂的外因。最后提出了相应措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T23 泄漏
下载PDF
脑脊液中miRNAs对胶质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3
作者 冯强 冯书彬 +3 位作者 董留建 王朝林 齐林 李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脑脊液中miRNAs对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收集脑脊液中miRNAs在胶质瘤中诊断价值的文献。采用诊断... 目的 系统评价脑脊液中miRNAs对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收集脑脊液中miRNAs在胶质瘤中诊断价值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估方法2(QUADAS-2)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4.0和Meta-Disc 1.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14项研究,累计胶质瘤患者427例,对照组4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灵敏度为0.80(95%CI:0.76~0.84),特异度为0.84(95%CI:0.81~0.88),阳性似然比为5.28(95%CI:3.53~7.89),阴性似然比为0.22(95%CI:0.14~0.35),诊断比值比为29.05(95%CI:15.42~54.76);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 3(Q^(*)=0.840 3)。结论 脑脊液中miRNAs在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可以作为其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 胶质瘤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手术路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效果
4
作者 冯强 齐林 +2 位作者 董留建 王朝林 冯书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脑积水患儿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经额角穿刺、枕角穿刺手术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脑积水患儿100例,依据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额角穿刺组和枕角穿刺组,各50例。统计分析... 目的:观察脑积水患儿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经额角穿刺、枕角穿刺手术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脑积水患儿100例,依据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额角穿刺组和枕角穿刺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二次手术情况、脑室扩张程度、昏迷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位置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角穿刺组二次手术率为2.00%(1/50),低于枕角穿刺组的16.00%(8/50)(P<0.05);术前,两组Evan’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Evan’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GC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额角穿刺组Evan’s评分低于枕角穿刺组(P<0.05),GCS评分高于枕角穿刺组(P<0.05);额角穿刺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8/50),低于枕角穿刺组的34.00%(17/50)(P<0.05);额角穿刺组导管位置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枕角穿刺组的72.00%(36/50)(P<0.05);额角穿刺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枕角穿刺组的78.00%(39/50)(P<0.05)。结论:在脑积水患儿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经额角穿刺手术路径的效果较枕角穿刺手术路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额角穿刺 枕角穿刺
下载PDF
扬子鳄幼鳄身体量度间的回归参数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朝林 薛辉 吴孝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扬子鳄头部和躯干随年龄增加按一定比速增长.据目前研究,躯干和头部长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扬子鳄幼体的4个身体量度数据和14个头部形态学参数被测量和记录下来.头部量度与身体量度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提取出来.体重值采取lo... 扬子鳄头部和躯干随年龄增加按一定比速增长.据目前研究,躯干和头部长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扬子鳄幼体的4个身体量度数据和14个头部形态学参数被测量和记录下来.头部量度与身体量度间的数学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提取出来.体重值采取log转化,再与体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直线方程.回归方程为由头部参数来估计出扬子鳄幼体体长与体重等数据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身体量度 回归分析 头部参数 体长 体重
下载PDF
扬子鳄繁育启动谱系建设工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朝林 周应健 《安徽林业》 2005年第2期20-20,共1页
一项旨在通过基因筛选来预防近亲繁殖,培育优良品种,实现种群可持续发展的扬子鳄谱系建设工程,已在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启动.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扬子鳄 谱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繁育 可持续发展 近亲繁殖 基因筛选 优良品种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野生扬子鳄保护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朝林 邵民 《安徽林业》 2008年第1期48-48,共1页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中7种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只有300~500条。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政府在皖东南有扬子鳄分布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来加以保护,198... 扬子鳄是世界上23种鳄中7种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只有300~500条。八十年代初,安徽省政府在皖东南有扬子鳄分布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来加以保护,1986年,扬子鳄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缓解野生扬子鳄的生存压力和遏制其数量快速下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野生扬子鳄在这片最后的柄息地上存活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扬子鳄 保护现状 安徽 国家级保护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珍稀物种 种群数量 生存压力
下载PDF
不同饲料配方对初生扬子鳄采食与生长情况比较
8
作者 王朝林 梁保东 +1 位作者 顾长明 华昶 《四川动物》 CSCD 1990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饲料的质与量对初生扬子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饵料组成以小鱼、小虾、螺、兔肉、猪肝和乌鳢肉进行有规律的混合搭配饲喂,幼鳄生长最好,并初步探讨了越冬前及越冬后每鳄每天较合适的喂食量。
关键词 扬子鳄 采食 生长 饲料配方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纳洛酮治疗 脑梗死 临床观察 盐酸 出血性梗死 复方丹参 维脑路通 治疗组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王朝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临床分析 病例报告 病死率
下载PDF
Si基JBS整流二极管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朝林 王一帆 +1 位作者 岳红菊 刘肃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基于JBS整流二极管理论,详细介绍了一种Si基JBS整流二极管设计方法、制备工艺及测试结果。在传统肖特基二极管(SBD)有源区,利用光刻和固态源扩散工艺形成掺硼的蜂窝状结构,与n型衬底形成pn结,反向偏置时抑制了因电压增加引起的金属-半... 基于JBS整流二极管理论,详细介绍了一种Si基JBS整流二极管设计方法、制备工艺及测试结果。在传统肖特基二极管(SBD)有源区,利用光刻和固态源扩散工艺形成掺硼的蜂窝状结构,与n型衬底形成pn结,反向偏置时抑制了因电压增加引起的金属-半导体势垒高度降低,减小了漏电流;采用离子注入形成两道场限环的终端结构,有效防止了边缘击穿,提高了反向击穿电压。对制备的器件使用Tektronix 370B可编程特性曲线图示仪进行了I-V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Si基JBS整流二极管正向压降VF=0.78 V(正向电流IF=5 A时),反向击穿电压可达340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基JBS整流二极管 功率肖特基二极管 蜂窝状结构 I-V特性 场限环
原文传递
扬子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吴孝兵 张盛周 +5 位作者 陈壁辉 邓泽沛 周占祥 王朝林 聂继山 谢万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较少,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回肠和直肠偶见。许多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分布于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少数。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P-物质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合扬子鳄的食性,对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2
13
作者 张盛周 吴孝兵 +3 位作者 陈壁辉 汪仁平 王朝林 谢万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4,共4页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 该文用龙桂开浸银法对扬子鳄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整个消化道中,从食道到直肠。其中,十二指肠和回、直肠交接处密度很高,胃体及直肠很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食道嗜银细胞位于上皮基部和固有膜中,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胃嗜银细胞位于胃腺部,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可见明显的胞突。肠嗜银细胞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呈长柱形、纺锤形、长颈瓶形或锤状。多数细胞两端有较长胞突,分别与固有膜及肠腔联系,有时可见部分嗜银细胞正在向肠腔分泌颗粒。还对扬子鳄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形态学 分布特点
下载PDF
扬子鳄卵的大小对雏鳄及初期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王朝林 邵民 蒋宣清 《野生动物》 1993年第6期32-33,共2页
鳄类卵的大小与雏鳄出生时体重、体长以及对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探明这种关系,作者于1987年7月至1990年9月在扬子鳄研究中心目前的条件下,选择重量、纵横径不同的鳄卵进行实验和一龄期生长的追踪观察,现将实验结果小结于... 鳄类卵的大小与雏鳄出生时体重、体长以及对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探明这种关系,作者于1987年7月至1990年9月在扬子鳄研究中心目前的条件下,选择重量、纵横径不同的鳄卵进行实验和一龄期生长的追踪观察,现将实验结果小结于下。材料和方法 1 实验鳄卵是由研究中心半自然繁殖区内母鳄产的卵,取回实验室,选出90枚大小差异不同的鳄卵分成A、B、C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雏鳄 生长
下载PDF
从12SrRNA基因序列探讨8种鳄类的系统学关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孝兵 王义权 +4 位作者 周开亚 童宗中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7,共6页
测得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和暹罗鳄 (Crocodylussiamensis)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 ,与GenBank中的 2种鳄及文献中 4种鳄的 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 ,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 ,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 ,可划分为 3个... 测得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和暹罗鳄 (Crocodylussiamensis)的mtDNA 12SrRNA基因片段的部分序列 ,与GenBank中的 2种鳄及文献中 4种鳄的 12SrRNA基因相应片段 ,经比对后构建系统树。其结果显示 ,现存鳄类为单系起源 ,可划分为 3个科 ,即 :鳄科、食鱼鳄科和假食鱼鳄科。食鱼鳄与假食鱼鳄亲缘关系较近 ,支持将假食鱼鳄作为食鱼鳄科的一个属 ,与以形态学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不同。在钝吻鳄科中 ,扬子鳄与凯门鳄亲缘关系较远 ,而与密西西比鳄的亲缘关系虽较近 ,但它们的确存在很多差异 ,两者 12SrRNA基因序列差异达12 12 % ,碱基的颠换数为 9。在基于碱基转换和颠换的NJ系统树及仅基于碱基颠换的NJ系统树中 ,前者支持扬子鳄与密河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后者支持扬子鳄与凯门鳄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说明扬子鳄与密河鳄间亲缘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本文仅根据 12SrRNA基因部分序列来进行分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类 12SRRNA基因 DNA序列 分子进化 系统学
下载PDF
野生扬子鳄生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陆生 吴孝兵 +1 位作者 江红星 王朝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作者分别于 2002和 2003年抽样调查了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或曾经有野生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分布的 22个样地,选择了与野生扬子鳄生存有关的 8类生态因子,即水域中岛屿情况、水域水面的稳定度、水体pH值、螺类丰富度... 作者分别于 2002和 2003年抽样调查了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或曾经有野生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分布的 22个样地,选择了与野生扬子鳄生存有关的 8类生态因子,即水域中岛屿情况、水域水面的稳定度、水体pH值、螺类丰富度、岸线植被盖度、岸线土壤质地、苦竹密度和植被类型,运用资源选择函数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野生扬子鳄对生境的选择。结果表明岸线植被盖度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境选择影响最大,其次是水体pH值,再次是螺类丰富度、苦竹密度、水域水面的稳定度和土壤质地;而水域中岛屿情况与植被类型对野生扬子鳄生境选择的影响则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扬子鳄 特征分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成分分析方法 水体PH值 资源选择函数 植被盖度 土壤质地 植被类型 生境选择 2003年 抽样调查 生态因子 稳定度 丰富度 水域 安徽省 岛屿 水面 螺类 密度 苦竹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神经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王朝林 冯书彬 李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6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对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神经营养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84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ETV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对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神经营养指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84例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ETV治疗的患儿作为ETV组(50例),另一组为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的患儿作为VPS组(34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有效率,神经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术后1年的格塞尔发育量表评分来比较预后。结果:ETV组患儿手术时间为(69.41±10.20)min,短于VPS组的(95.73±10.2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患儿手术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VPS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TV组患儿神经营养指标均高于VP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患儿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显著低于VPS组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患儿术后1年格塞尔发育量表评分明显高于VPS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儿的手术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以改善患儿神经营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儿童
下载PDF
安徽省宣州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孝兵 王义权 +3 位作者 周开亚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85-588,共4页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亲代产卵孵化幼鳄的平均畸形率为(0.30 ±0.20) % ,而子一代产卵幼鳄平均畸形率为(1 .85±0.95)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但受精卵幼鳄孵化率在两代间差异不显著.通过饲养种群的家系和有效群体大小分析,作者认为造成子代鳄的繁殖率下降和畸形率上升的原因与近亲繁殖有关.对扬子鳄的遗传保护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饲养种群 繁殖率 现状 遗传保护
下载PDF
扬子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3
19
作者 汪仁平 周应健 +1 位作者 王朝林 叶日全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1988~1995年,每天观察扬子鳄的生活行为,并测量气、水温度,经过多年的重复观测,发现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间存在紧密关系: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鳄处于冬眠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3~18℃间;5月上旬至1... 1988~1995年,每天观察扬子鳄的生活行为,并测量气、水温度,经过多年的重复观测,发现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与环境温度间存在紧密关系: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底,鳄处于冬眠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3~18℃间;5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采食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20~32℃间;5月下旬至9月下旬鳄处于繁殖期,旬平均温度幅度在24~32℃间。据此总结出扬子鳄年生活周期循环规律图,并认为扬子鳄的生活及生理机能受气候温度影响,它只能生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因而它的分布受到地理气候限制。指出各地在引种养殖扬子鳄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生活习性 环境温度
下载PDF
扬子鳄胃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孝兵 张盛周 +2 位作者 陈壁辉 王朝林 谢万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关键词 扬子鳄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