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关系及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
1
作者 王来明 王金辉 +8 位作者 任天龙 于晓卫 张文 李瑞翔 陶有兵 杨振毅 王立功 刘汉栋 郭瑞鹏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6-22,共17页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66~146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35~12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23~110 Ma)和崂山期(118~108 Ma),研究认为区域性岩浆事件一般持续10 Ma左右,而重熔型花岗岩一般持续20 Ma,反映了由基底岩石熔融到侵入结晶的2个阶段,它有一个由基底固体岩石熔融的过程,大致也需要10 Ma,既固体岩石熔融10 Ma,熔浆活动上侵结晶10 Ma。玲珑期重熔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期后产物,郭家岭期岩浆事件代表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开始,伟德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高峰期,崂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结束期。86.8%的金矿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6.9%的金矿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Au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伟德山期花岗岩和崂山期花岗岩。矿石硫与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范围相近,特别是与玲珑期花岗岩大范围重叠,具有岩浆热液硫同位素变化小的特点,说明矿石硫主要源为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矿石铅主要为再活化的下地壳铅,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铅,有幔源铅加入。金矿成矿年龄有162~146 Ma、133~120 Ma、120~115 Ma、112~105 Ma共4个区间范围,与胶东地区四期区域性花岗岩形成时间对应,成矿年龄一般晚于成岩年龄3~5 Ma。根据胶东金矿及多金属矿与岩浆热液事件对应关系,划分为玲珑金成矿期、郭家岭金成矿期、伟德山金及多金属成矿期和崂山多金属成矿期。胶东地区金矿主要是新太古代变质地层和古元古代底部片岩层位经过重熔作用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和郭家岭期岩浆作用成矿。基于以上成矿作用认识,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胶东金矿潜力进行了估算,胶东地区3000 m以浅金矿潜力约为1.8万t,同时对胶西北深部金矿进行了系统预测,预测3000 m以浅金资源量3997 t,5000 m以浅7497 t。通过地质综合研究,栖霞地区中新太古代变质岩下部有隐伏玲珑期花岗岩,根据金矿主要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的空间展布,S、Pb等同位素以及玲珑期花岗岩是金矿成矿直接围岩或母岩的认识,该地区变质岩中发育众多的石英脉型中小型金矿和矿(化)点,可能是浅部或顶部矿体的表现,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和潜力,是胶东地区今后金矿找矿的重要地区和方向。并建议在该地区部署地震和大功率激电剖面及地质科研钻探,查清一系列NE向断裂和地质结构,为金矿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中生代花岗岩 成矿预测 找矿方向 胶东地区
下载PDF
胶西北地区钻孔揭露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晓卫 王来明 +6 位作者 任天龙 祝培刚 刘汉栋 张文 郭瑞朋 侯建华 王立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7-432,共16页
胶东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达5000余吨,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有着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前人利用高精度重磁、CSAMT等物探方法解译,认为焦家成矿带、招平成矿带深部可能有隐伏郭家... 胶东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达5000余吨,区内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有着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前人利用高精度重磁、CSAMT等物探方法解译,认为焦家成矿带、招平成矿带深部可能有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存在。本文通过近几年勘查施工钻孔揭露的胶西北三条主要金成矿带隐伏郭家岭期花岗岩,表现为较高的Na2O+K2O(5.80%~11.27%)、Al2O3(14.01%~16.36%)含量,高的Sr含量(632×10^(-6)~1224×10^(-6))、Ba含量(1641×10^(-6)~3512×10^(-6))和高的Sr/Y比值(185~435),CaO(1.25%~2.44%)、TiO2(0.08%~0.23%)、MgO(0.17%~0.84%)、全Fe2O3(0.67%~1.94%)、Rb(46×10^(-6)~110×10^(-6)),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的A/CNK为1.01~1.06,投点于弱过铝质区域。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模式,具有正铕异常,弱负铈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富集Ba、K、Rb、Sr、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HSFE)。三山岛北部海域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和焦家金矿带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126.10±1.00 Ma和127.59±0.85 Ma。岩浆锆石εHf(t)值为-27.94~-18.59,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95~2.36 Ga(均值2.47 Ga),样品分布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壳源区域,岩浆源区与郭家岭岩体落点一致。结合岩石地球化学认为,钻孔揭露的郭家岭期花岗岩既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特征,又有地幔物质的加入,是陆壳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已开展的钻探工程及脉岩提供的信息,认为胶西北三条主要控矿断裂带下盘有郭家岭期花岗岩存在,同时对胶西北三条主要控矿断裂带、栖霞一带、乳山市周围深部可能存在郭家岭期花岗岩范围进行推测。这对整个胶东地区郭家岭期花岗岩的分布格局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郭家岭期花岗岩与金矿成矿的内在联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岩体 郭家岭期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下载PDF
胶东中生代花岗岩与金矿关系及成矿期划分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晓卫 王来明 +7 位作者 刘汉栋 张文 郭瑞朋 任天龙 侯建华 杨振毅 王立功 梁太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8-1873,共26页
胶东金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资源基地,截止2020年底,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400余吨。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并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划... 胶东金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资源基地,截止2020年底,累计查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400余吨。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并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对上述四期花岗岩与金矿的空间展布、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时代等关系进行了研究。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的相近,特别是与玲珑期花岗岩范围重叠,金矿石铅主要为再活化的下地壳铅,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铅,有幔源铅加入。金矿石的Sr-Nd同位素数据大部分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及中生代脉岩的重叠,暗示Sr、Nd主要来自地壳源区。同位素测试结果说明胶东金矿床Au元素可能来源于胶东岩群、新太古代TTG岩、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初始为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有壳幔相互作用的地幔物质加入。空间上,88%的金资源量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7%的金资源量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中金资源量仅占0.1%。时间上,晚侏罗世玲珑期、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和崂山期花岗岩形成时间分别为166~146 Ma、135~123 Ma、123~110 Ma、118~108 Ma,金矿成矿年龄有162~146 Ma、133~120 Ma、120~105 Ma、110~105 Ma四个区间范围,这四个金矿成矿年龄区间与四期花岗岩年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即162~146 Ma成矿期对应玲珑期重熔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33~120 Ma成矿期对应郭家岭期花岗岩的侵位事件,120~105 Ma的成矿期对应伟德山期和110~105 Ma矿化期对应崂山期花岗岩侵位事件,据此将胶东金矿成矿期划分为玲珑金成矿期、郭家岭金成矿期、伟德山金及多金属成矿期和崂山钼矿化蚀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花岗岩 金矿 成矿期次 胶东地区
下载PDF
胶东大柳行金矿田庵口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晓卫 张文 +7 位作者 刘汉栋 王来明 王巧云 田瑞聪 戴广凯 王英鹏 王金辉 陈文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30,共21页
庵口金矿床是位于大柳行金矿田东北部的石英脉型中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郭家岭岩体内部的北东东向断裂带内。目前,对该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文章通过井下观察、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 庵口金矿床是位于大柳行金矿田东北部的石英脉型中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郭家岭岩体内部的北东东向断裂带内。目前,对该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文章通过井下观察、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分析和同位素测试,将该矿床热液成矿期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碳酸盐阶段(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含富液相和富气相包裹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_(2)为主,少量N_(2)、CH_(4),总体为中低温、低盐度CO_(2)-H_(2)O-NaCl体系,成矿早期(Ⅰ阶段)和主成矿期(Ⅱ、Ⅲ阶段)温度变化不大,盐度呈降低趋势,流体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沸腾)。H-O同位素测试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郭家岭岩体出溶的岩浆水;S、Sr-Nd-Pb同位素示踪显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重熔活化的下地壳(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并在向上运移过程中混入了上地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庵口金矿
下载PDF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来明 熊乐 +4 位作者 郭瑞朋 田京祥 李秀章 李强 王旭春 《黄金》 CAS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含矿构造,与鲁西地区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有明显区别。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区及其... 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含矿构造,与鲁西地区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有明显区别。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区及其边界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附近是金成矿的有利位置,开展找矿勘查工作十分必要。对矿区龙泉站矿段主要是控制矿带走向长度、深部延深和查明相对远离主断裂的2条矿带赋矿情况。南小尧、牛家小河金矿床以及龙泉站—司家官庄金矿床的形成说明沂沭断裂带内也具有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蚀变岩型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鲁西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划分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来明 任天龙 +5 位作者 刘汉栋 宁振国 于晓卫 郭瑞朋 侯建华 朱学强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8期1-14,共14页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中生代花岗岩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并与金矿关系密切。花岗岩的划分主要依赖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由于完成单位众多,完成时间不同,不同图幅对侵入岩的划分有别,因此对花岗岩的划分并不统一...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中生代花岗岩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并与金矿关系密切。花岗岩的划分主要依赖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由于完成单位众多,完成时间不同,不同图幅对侵入岩的划分有别,因此对花岗岩的划分并不统一。本课题首次按“时代+岩浆事件+岩性”的划分方法对中生代花岗岩进行了详细划分。将胶东区域性广泛分布、具有成因联系、岩性相同、形成时代相同的花岗岩划分为同一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岩浆事件名称为期,是时代单位“世”以下区域性岩浆活动事件单位,共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6~166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3~135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和崂山期(108~120 Ma),其中玲珑期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郭家岭期、伟德山期为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崂山期为A型花岗岩。对于局限分布、特殊岩性的花岗岩称之为独立岩体,按“时代+岩性”的方法进行划分,划分为4个独立岩体:分别为晚三叠世宁津所岩体、晚三叠世槎山岩体、晚侏罗世垛崮山岩体、晚侏罗世文登岩体。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反映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即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SN向挤压EW向伸展,到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NW向挤压NE方向伸展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中生代 划分 胶东
下载PDF
BMI轨迹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来明 于俊杏 +6 位作者 王燕 卲会敏 刘志亮 任爱丽 杨春香 朱峰 吴寿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动脉硬化的关联。方法对6143例完成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体检并且完成2010-2011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的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49.68岁。其中,男性4230例(68.9%);依据BMI轨迹将总...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动脉硬化的关联。方法对6143例完成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体检并且完成2010-2011年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的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49.68岁。其中,男性4230例(68.9%);依据BMI轨迹将总人群分为四组:低稳定组、中低稳定组、中高稳定组和高稳定组。对BMI轨迹与动脉硬化进行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BMI轨迹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随着BMI轨迹的增高,动脉硬化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各BMI轨迹组动脉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52.4%、63.3%、67.9%、7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各种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其余三组踝臂指数(ABI)<0.9的OR值(95%CI)分别为1.34(1.08~1.66)、1.57(1.16~2.13)、1.77(1.13~2.79)。结论高的BMI轨迹是动脉硬化前期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其他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动脉硬化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开展山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科学评估全省矿产资源潜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来明 王桂松 +3 位作者 田京祥 刘洪磊 倪振平 韩景敏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第9期1-3,共3页
关键词 矿产资源潜力 科学评估 资源潜力评价 山东省 中国地质调查局 矿产资源勘查 评价工作 国土资源部
下载PDF
2001年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来明 王世进 张富中 《山东地质》 2001年第6期1-6,共6页
20 0 1年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查明了苏鲁造山带 (东段 )的北西边界为牟 (平 )即 (墨 )断裂带 ,在其东侧牟平区通海—王格庄一带发现榴辉岩 ;在青海省囊谦县寺红乡四荣赛发现层状铜矿 ;胶南七宝山发现铅、银多金属矿... 20 0 1年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查明了苏鲁造山带 (东段 )的北西边界为牟 (平 )即 (墨 )断裂带 ,在其东侧牟平区通海—王格庄一带发现榴辉岩 ;在青海省囊谦县寺红乡四荣赛发现层状铜矿 ;胶南七宝山发现铅、银多金属矿和萤石矿 ;平邑铜石地区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山东 地质调查工作 铜矿床 矿产资源 银多金属矿床 萤石矿床 地质灾害
下载PDF
2002年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来明 王世进 +2 位作者 张富中 李洪奎 李壮 《山东地质》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2002年 山东 地质调查工作 基础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调查 地质灾害 地球化学填图
下载PDF
山东省胶南市七宝山银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来明 李洪奎 +1 位作者 田京祥 杨永波 《山东地质》 2002年第6期22-25,共4页
胶南市七宝山地区发现了以银铅为主的多金属矿 ,矿石中有益组分以银铅为主 ,伴生有萤石、铜及少量金 ,其找矿标志是硅化构造破碎带、石英脉、萤石石英脉等。找矿方向应集中于山周断裂两侧和燕山晚期伟德山超单元之中。
关键词 银铅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胶南市七宝山
下载PDF
胶南-威海造山带研究进展及重要地质问题讨论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来明 宋明春 王沛成 《山东地质》 2002年第3期78-83,共6页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 ,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 ,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 ,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 ,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 ,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 ;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 ,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 ,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 ,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 ,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花岗岩 古生代 盖层 构造单元 胶南-威海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作用 榴辉岩
下载PDF
2003年山东省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
13
作者 王来明 王世进 +2 位作者 张富中 李壮 李洪奎 《山东国土资源》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地质调查 国土资源调查 矿产资源 山东
下载PDF
胶南-威海造山带研究进展及重要地质问题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来明 宋明春 王沛成 《山东国土资源》 2002年第4期78-83,共6页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 胶南-威海造山带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组成,另有少量变质表壳岩、浅变质碎屑岩、基性-超基性岩及榴辉岩.变质花岗岩可分为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花岗岩.造山带之上曾经有过古生代盖层,造山带中侵入有三叠纪闪长岩及花岗岩体.在榴辉岩及其围岩中发现了许多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确认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分早期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晚期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变质地层、超镁铁质岩及部分片麻岩等围岩与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大部分花岗质片麻岩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后或发生过程中侵入榴辉岩中的.苏鲁造山带是一条以韧性剪切带为格架,穹窿构造、褶皱构造相伴随的"无山"的造山带;造山带可分为南、北二部分,北带主体属于华北板块南缘带,而南带主体则属于扬子板块北缘带.南、北带的界线大致与连云港-嘉山断裂及近岸断裂一致.造山带南界与响水-淮阴断裂一致,北界位于五莲-王台-朱吴-牟平一线,西侧被郯庐断裂带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花岗岩 古生代盖层 构造单元 胶南-威海造山带
下载PDF
中国制鞋业的苯接触及历史动向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来明 周一梅 +9 位作者 梁友信 方锦斌 杨士兴 金锡鹏 叶细标 王忠旭 郑玉新 傅华 Tom Armstrong Otto Wong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8-231,共4页
关键词 苯接触 制鞋业 挥发性有机溶剂 中国 制鞋行业 环境污染 职工健康 粘胶法 二甲苯 胶粘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典型地区栖霞县幅1∶5万地质图修编——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万渝生 宋志勇 +7 位作者 王来明 颉颃强 刘守偈 侯建华 董春艳 谢士稳 白文倩 刘敦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17-2031,共15页
栖霞是胶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典型地区。在原1∶5万地质图中,许多TTG岩石都被作为胶东群表壳岩看待,岩石形成时代也只在少数露头被确定。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定年,对该区TTG岩石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新修编的1∶5万... 栖霞是胶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典型地区。在原1∶5万地质图中,许多TTG岩石都被作为胶东群表壳岩看待,岩石形成时代也只在少数露头被确定。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定年,对该区TTG岩石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新修编的1∶5万地质图中,太古宙变质基底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约2.9Ga、约2.7Ga和约2.5Ga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也存在少量同时代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2.9Ga和2.5Ga左右的表壳岩(黄崖底表壳岩和胶东群)比原认为要少得多。所有岩石大致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分布,它们在空间上共存,可能是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强烈构造热事件作用的结果。这是国内首次在复杂的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以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定年有机结合,确定不同类型、不同时代地质体时空分布的有益尝试,对于今后类似地区开展专题地质填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TTG 太古宙 地质填图 SHRIMP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鲁东官山榴辉岩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新发现及其对年代学的启示 被引量:20
17
作者 宋明春 金振民 +2 位作者 王来明 张希道 李远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8-244,T007,共8页
鲁东官山榴辉岩呈透镜状包于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中,榴辉岩的片麻理与主岩片麻理总体呈交切关系,局部可见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呈细小岩枝状脉贯入榴辉岩中。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锆石U-Pb法下交点年龄为231±25 Ma,上交点年龄为81... 鲁东官山榴辉岩呈透镜状包于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中,榴辉岩的片麻理与主岩片麻理总体呈交切关系,局部可见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呈细小岩枝状脉贯入榴辉岩中。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锆石U-Pb法下交点年龄为231±25 Ma,上交点年龄为818±66 Ma。发现了闪长玢岩脉斜切式侵入榴辉岩及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的接触关系,且闪长玢岩脉中有榴辉岩捕虏体,这种现象指示:闪长玢岩侵位时榴辉岩已折返至地壳较浅部位。研究表明,榴辉岩与变质含霓石碱性花岗岩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但变质作用发生时含霓石碱性花岗岩可能处于熔融状态,榴辉岩是其中的固相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 超高压变质作用 固相包体 接触关系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峰 季春鹏 +5 位作者 王来明 姚涛 刘志亮 杨春香 王建军 吴寿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年7月-2007年10月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饮酒史以及资料不全者,最终44 019例纳入队列。对所有参...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年7月-2007年10月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糖尿病病史、饮酒史以及资料不全者,最终44 019例纳入队列。对所有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每两年随访一次。将研究对象按基线有无NAFLD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比较两组新发糖尿病检出率和累积发病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NAFLD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在全人群中,NAFLD组新发糖尿病检出率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2.3%、12.5%)均高于非NAFLD组(分别为4.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腰围等因素后,NAFLD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非NAFLD组的1.61倍(95%CI 1.47~1.75)。结论基线NAFLD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鲁东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和期次划分——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51
19
作者 王世进 王来明 +3 位作者 万渝生 张成基 宋志勇 王金光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12期8-20,25,共14页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锆石内核SHRIMP U-Pb年龄2 726~2 707 Ma基本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变质边为2500 Ma;古元古代侵入岩——莱州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形成于1900~1850 Ma左右,锆石SHRIMP U-Pb年龄(1852±9)Ma,(1868±11)Ma;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于胶南-威海造山带,锆石U-Pb定年结果集中为892~605 Ma,其中荣成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年龄720~780 Ma。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集中出露于半岛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燕山早期侵入岩文登超单元、垛崮山超单元、玲珑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7~150 Ma;燕山晚期侵入岩大店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年龄120±4 Ma,崂山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为(120±2)^(114±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形成时代 期次划分 锆石SHRIMP U—Pb 鲁东地区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瑞朋 王来明 +5 位作者 田京祥 李秀章 李英平 宁振国 祝德成 王群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沂水 汤头断裂 沂沭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