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灰资源化回收及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锌系统工艺
1
作者 刘璐 王树众 +4 位作者 刘伟 张宝权 刘慧 刘辉 赵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浓度为2 mol·L^(-1)、固液比为1∶8、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2 h、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1)的条件下,锌灰中锌的浸出率达到了95%以上。除杂过程除去了Fe、Al、Ni、Cu等杂质,除杂后的溶液中锌的质量分数达到了97%。利用锌灰浸出液在400℃和25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6 nm的纳米氧化锌,晶体结晶度良好,纯度较高。通过与纯物料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灰资源化回收 超临界水热合成 纳米氧化锌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晶体生长机制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权 王树众 +2 位作者 刘璐 刘慧 杨健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针对目前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LiFePO_(4))的晶体生长机制及反应参数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溶剂热合成方法在340~400℃反应温度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8~85 nm的LiFePO_(4)粉体,表征并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及粒径等性... 针对目前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LiFePO_(4))的晶体生长机制及反应参数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溶剂热合成方法在340~400℃反应温度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8~85 nm的LiFePO_(4)粉体,表征并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及粒径等性能,评估了超临界乙醇中纳米LiFePO_(4)晶体生长过程表观活化能及生长机制,并建立了纳米LiFePO_(4)晶体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LiFePO_(4)在超临界溶剂中的生长过程对其最终尺寸起主导作用,且生长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符合多核控制的二阶生长动力学。纳米LiFePO_(4)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400℃下获得的样品在0.1 C(C为电池充放电倍率)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53.5 mA·h/g,放电倍率提高至5 C时容量保持率为68.3%。在340℃反应温度下:所得产物中的杂质(Li_(3)Fe_(2)(PO_(4))_(3)和Fe_(3)(PO_(4))_(2))导致电池出现了严重的极化效应;在高速充放电下,容量严重衰减,5 C倍率容量保持率仅为46.9%。本研究揭示了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LiFePO_(4)晶体的生长机制,可为后续工艺参数优化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溶剂热合成 磷酸铁锂 晶体生长 纳米化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树众 王志刚 +2 位作者 林宗虎 王斌 张爱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5-978,共4页
通过大型高参数泡沫压裂液试验回路首次详细研究了实际压裂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特性,得出了实际压裂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流变参数的计算关联式,从而为低渗油气藏泡沫压裂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试验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际施工条件下,... 通过大型高参数泡沫压裂液试验回路首次详细研究了实际压裂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特性,得出了实际压裂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流变参数的计算关联式,从而为低渗油气藏泡沫压裂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试验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际施工条件下,CO2泡沫压裂液具有剪切稀化性质,可用幂律模型来描述;其有效粘度随剪切速率、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压力、泡沫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相对而言,温度和泡沫质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比压力的影响明显,在该试验范围内,温度和泡沫质量对流变参数的影响呈指数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压裂液 两相流 流变参数
下载PDF
煤的超临界水热氧化反应动力学及系统热能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众 王亮 +3 位作者 公彦猛 陈崇明 张钦明 徐东海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0,共6页
在连续式反应器上研究了煤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压力、温度和过氧量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并应用热量平衡规律对反应过程产生的热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过氧量是影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 在连续式反应器上研究了煤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压力、温度和过氧量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并应用热量平衡规律对反应过程产生的热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过氧量是影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氧化反应的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及时间和过氧量的增加而加剧;氧化反应对水煤浆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79,对氧的反应级数为0.28,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112.3±5.6)×10^3kJ·mol^-1和(4.12±0.35)×10^2,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在±9%之内;在试验条件下,系统的热效率可达80%以上;在反应的初始阶段(30~75s),不完全燃烧热损是系统的主要热损;在反应终了的阶段(75~120s),“排烟”热损是系统的主要热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超临界水氧化 反平衡 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水平油气两相流中液滴分布的衰减系数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树众 昝元峰 +1 位作者 李慧君 林宗虎 《磁流体发电情报》 EI CAS 2004年第3期481-484,共4页
Droplet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ressure drop and void frac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entrained droplets, o... Droplet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ressure drop and void frac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entrained droplets, one method taking account of the correction of droplet terminal settling velocity due to shear lift force was proposed to modify the droplet turbulent diffusion model. By such a modification the calculated errors of decay coefficient for horizontal oil/gas two-phase separated flow was reduced greatly. As a result, the lift for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reasonably during the study of droplet diffus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oil/gas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油气两相流 液滴分布 衰减系数 湍流扩散 油气输送
下载PDF
垂直下降管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树众 梁志鹏 +1 位作者 林宗虎 苏新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28-30,56,共4页
对垂直下降管中高粘液体两相流的流型转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预测高粘液体两相流在垂直下降管中的流型转变的方法,与现有的两相流预测模型相比,它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流型转变 粘度 高粘液体
下载PDF
竖管中CO_2泡沫压裂液的管流阻力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树众 王斌 +2 位作者 昝元峰 林宗虎 李慧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7-979,共3页
CO2泡沫压裂液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其在实际施工条件下的油管流动特性直接影响到对井底射孔处的压力确定,从而对进行准确的裂缝预测、压裂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垂直下降管中CO2泡沫压裂液的管流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二氧化碳... CO2泡沫压裂液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其在实际施工条件下的油管流动特性直接影响到对井底射孔处的压力确定,从而对进行准确的裂缝预测、压裂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垂直下降管中CO2泡沫压裂液的管流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的摩擦阻力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泡沫压裂液在垂直下降管中流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其在本文实验工况下的平均计算误差为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压裂液 非牛顿流体 摩擦阻力
下载PDF
油水气三相流的流型及泡状流向弹状流的转变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树众 昝元峰 +1 位作者 王祺 林宗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31-34,共4页
油水气多相混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中赖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其流动特性的准确计算是管线设计及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首先,通过实验确定出了油水两相混合物由油包水(W/O)向水包油型(O/W)的转变发生在含水率约为0.45时.垂直下降... 油水气多相混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中赖以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其流动特性的准确计算是管线设计及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首先,通过实验确定出了油水两相混合物由油包水(W/O)向水包油型(O/W)的转变发生在含水率约为0.45时.垂直下降管内油水气三相流的流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油包水和水包油型的泡状流、弹状流及环状流.通过对垂直下降管内气泡碰撞、合并机理的分析建立了油水气三相流动过程中泡状流与弹状流间的转变界限的计算式,该转变发生的临界截面含气率约为0.35,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11%.泡状流向弹状流的转变主要取决于折算气速和折算液速的大小,含水率对转变界限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气三相流 流型 泡状流 弹状流 垂直下降管流 油气运输 混输工艺
下载PDF
水平分层/雾化流中相间滑移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树众 李慧君 +2 位作者 昝元峰 林益 林宗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通过对水平分层 /雾化流中液滴和其携带流体间交互作用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预测水平分层 /雾化流中轴向液滴速度分布以及弥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相对滑移的理论模型 ,通过计算获得了两相速度参数及相对滑移参数 .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 通过对水平分层 /雾化流中液滴和其携带流体间交互作用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预测水平分层 /雾化流中轴向液滴速度分布以及弥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相对滑移的理论模型 ,通过计算获得了两相速度参数及相对滑移参数 .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从液滴轴向速度分布变化趋势的定性分析 ,还是从与实验数据的定量比较来看 ,建立的模型都是合理的 .液滴速度与气相速度分布不同 ,在垂直方向上液滴的轴向速度近乎呈线性分布 .油 /气两相流动时气核中液滴与气相的平均滑移比约为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分层/雾化流 液滴 相间滑移 弥散相 连续相 轴向速度分布 滑移比
下载PDF
垂直下降管中两相流的流型以及液相粘度对流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树众 林宗虎 王妍芄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9,共5页
对空气-油在垂直下降管中的流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的管径为29mm,油和空气的折算流速分别达到4m/s和20m/s,并借助于压降脉动分析和目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流型的识别。研究表明,油气两相流的流型不同于低粘液体... 对空气-油在垂直下降管中的流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的管径为29mm,油和空气的折算流速分别达到4m/s和20m/s,并借助于压降脉动分析和目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流型的识别。研究表明,油气两相流的流型不同于低粘液体的两相流流动,通过实验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液相粘度对流型转变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 转变 液相粘度 空气一油
下载PDF
WNS系列燃油燃气炉CAD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树众 邓勇 +2 位作者 张斌 王俊 昝元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介绍了WNS系列湿背式三回程燃油燃气锅炉CAD软件的开发思路及其功能特点,采用基于Windows环境的向导式设计流程,一步一步地引导用户设计、选用参数并及时地将设计结果及出错信息反馈给用户以便作为修改参数和下一步设计的依据。该软件... 介绍了WNS系列湿背式三回程燃油燃气锅炉CAD软件的开发思路及其功能特点,采用基于Windows环境的向导式设计流程,一步一步地引导用户设计、选用参数并及时地将设计结果及出错信息反馈给用户以便作为修改参数和下一步设计的依据。该软件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和锅炉本体视图的自动绘制等模块。在顺次完成各计算后,即由计算机自行将对应结构尺寸下的本体视图从相应的外部设备上输出,而无需进行任何人工参与绘图,从而使锅炉设计者从繁琐的参数选择、查图表、迭代计算和人工绘图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和开发高质量的新产品中去,而且使得设计更规范、准确和直观、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S系列燃油燃气锅炉 CAD 软件开发 热力计算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油水混合物在水平管中的二相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树众 牛冬梅 +1 位作者 林宗虎 昝元峰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内径40mm的钢管和有机玻璃管内油水二相水平流动时的流型、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包水向水包油的转变发生在含水体积分数约0. 4时。随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大,油水二相流的摩擦压降先是急剧减小,其后在含水体积分... 对内径40mm的钢管和有机玻璃管内油水二相水平流动时的流型、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包水向水包油的转变发生在含水体积分数约0. 4时。随含水体积分数的增大,油水二相流的摩擦压降先是急剧减小,其后在含水体积分数大于0. 4时压降变化趋于平缓。油水二相流的摩擦压降受含水体积分数、管壁润湿特性、管壁粗糙度以及混合物流速的影响,当二相流体处于水包油状态时,钢管内的摩擦压降比有机玻璃管内的大;而当处于油包水时,有机玻璃管内的摩擦压降则比钢管内的摩擦压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二相流 流型 摩擦压降 含水体积分数
下载PDF
水平油气输送管线中液滴升力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众 林宗虎 李慧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对油气输送条件下液滴运动状态的分析 ,提出了考虑相间局部滑移和局部剪切速率分布的水平布置管线中液滴局部升力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液滴升力值在靠近液膜表面位置存在一最大值 ,可达液滴重力的 33% ,这时液滴将在剪切气流的作用... 通过对油气输送条件下液滴运动状态的分析 ,提出了考虑相间局部滑移和局部剪切速率分布的水平布置管线中液滴局部升力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液滴升力值在靠近液膜表面位置存在一最大值 ,可达液滴重力的 33% ,这时液滴将在剪切气流的作用下被强有力地抬升到气核中去 ,而气核中液滴的平均升力约为液滴重力的 10 %。因此 ,在研究油气输送条件下液滴扩散和空间分布规律时应当合理计及液滴升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油气输送管线 液滴升力 剪切气流 空间分布 两相流
下载PDF
施工条件下CO_2泡沫压裂液的对流换热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树众 王斌 +3 位作者 林宗虎 王志刚 张爱舟 昝元峰 《磁流体发电情报》 EI 200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Foam fr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gas reservoirs.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foam fracturing fluid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alculation of pressure dro... Foam fractur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gas reservoirs.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foam fracturing fluid are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alculation of pressure drop in the well, the optimum choice of fracturing parameters and the accurate evaluation of fracturing results. CO 2 foam fracturing fluid behaves as a non-Newtonian fluid.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 2 foam fracturing fluid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on the newly constructed large-scale test loop under downhole conditions with CO 2 in supercritical state, the pressure up to 40 MPa. From the test data, corresponding correlations for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were obtain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were also studied.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whil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was much more complicated.In most c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he coefficient tended to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油气田 CO2泡沫压裂液 对流换热特性
下载PDF
油气两相混输的稳态计算程序──STPHD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众 梁志鹏 +3 位作者 林宗虎 庄贵涛 管余昌 曹苏军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7年第6期6-10,共5页
详细介绍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管路两相混输稳态计算程序──STPHD的设计思路、计算步骤、特点和功能。通过对试验管路的计算并和试验值相比较表明,该软件在油气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模拟方面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它能正确反映管路中压降... 详细介绍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管路两相混输稳态计算程序──STPHD的设计思路、计算步骤、特点和功能。通过对试验管路的计算并和试验值相比较表明,该软件在油气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模拟方面具有足够的计算精度,它能正确反映管路中压降、温降的变化趋势并能对段塞流的流动特性进行详细的预测,因而可为油气混输管线的正确设计、动力设备的选型、管路终端处理设备的设计以及实际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两相混输 STPHD 管道运输工艺 段塞流
下载PDF
油气输送管线中液滴的湍流扩散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树众 昝元峰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对气核中液滴运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剪切气流中液滴所受升力作用对液滴终端沉降速度的影响,首次在理论上实现了在液滴扩散特性计算中计及剪切升力的作用,同时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还综合考虑了液滴和其携带流体间的局部... 在对气核中液滴运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剪切气流中液滴所受升力作用对液滴终端沉降速度的影响,首次在理论上实现了在液滴扩散特性计算中计及剪切升力的作用,同时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中还综合考虑了液滴和其携带流体间的局部滑移以及液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应用该模型对油气输送条件下液滴扩散特性计算的平均计算误差从 28. 2%降低到 1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二相流 湍流扩散 升力 终端沉降速度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赵威 林宗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9,共4页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以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氧化剂过量时含油废水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级,在26MPa时,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5896.83±243.68)J/mol和(0.0652±0.0028)s-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影响因素 动力学 超临界水氧化法 氧化实验 氧化处理 有机废弃物处理 COD去除率 反应装置
下载PDF
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沈林华 段百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物处理技术,COD的去除率近90%;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62,对氧为0.22,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92.2±9.9)kJ.mol-1和(3.53±3.33)×103,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10%之内.此外,在分析综述基础上指出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反应机理 动力学
下载PDF
多相流的近期工程应用趋向 被引量:28
19
作者 林宗虎 王栋 +1 位作者 王树众 林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86-890,共5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多相流...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 ,对近 6年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 .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多相流测量技术等 .附有参考文献 5 5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工程应用 测量技术 石油工业 多相流化床 换热器
下载PDF
城市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及反应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昝元峰 王树众 +3 位作者 张钦明 沈林华 段百齐 林宗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研究了间歇式反应器中城市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SCWO)。实验表明:污泥COD去除率可达到99.98%以上,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污泥COD去除率显著增大;压力对过程无显著的影响;氧化剂过量倍数小于一定程度时,对污泥的去除率影响显著,... 研究了间歇式反应器中城市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SCWO)。实验表明:污泥COD去除率可达到99.98%以上,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污泥COD去除率显著增大;压力对过程无显著的影响;氧化剂过量倍数小于一定程度时,对污泥的去除率影响显著,超过此值时则几乎没有影响。应用SCWO能快速实现污泥的减量减容和无害化处理,脱水污泥完全氧化后的残余固体质量仅为脱水污泥的8%;在450℃,经过95s的反应时间后,反应液的化学需氧量即可小于40mg?L?1。此外,藉反应介质焓值的变化探索了污泥SCWO的反应热,获得了反应过程中能量平衡时,污泥的最大含水率和最小有机物质量含量的方程。结果表明:污泥中有机物完全氧化释放的反应热为21319.15kJ?kg?1,在400℃、26MPa条件下,当污泥中有机物质量含量超过3.0%时,SCWO反应即能实现能量的平衡??自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超临界水氧化 COD去除率 反应热 能量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