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树香 李继泉 +3 位作者 黄大庄 金幼菊 李明 杨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3,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两种寄生蜂的触角上着生着6种感器,分别为指形感器、板状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蒲姆氏鬃;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模式在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种内雌雄个体间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寄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啮小蜂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桑天牛分泌物及虫粪中的信息化合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寄主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树香 李明 +4 位作者 李继泉 李术娜 杨元 郭云霞 郑克然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4-389,共6页
来源于寄主昆虫的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和趋性反应有较强的调控作用。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卵期寄生蜂。初步研究了雌性桑天牛成虫口腔分泌物和产卵后的肛门分泌物以及裸卵等单一... 来源于寄主昆虫的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和趋性反应有较强的调控作用。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卵期寄生蜂。初步研究了雌性桑天牛成虫口腔分泌物和产卵后的肛门分泌物以及裸卵等单一信息化合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主识别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单一信息化合物对该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均没有影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桑天牛成虫粪便中的信息类化合物,并且对不同提取溶剂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寄生蜂寄主趋性反应和寄主识别行为的测定,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该寄生蜂的趋性反应有显著影响,正己烷、甲醇、丙酮以及蒸馏水4种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寄生蜂的趋性反应均无影响;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3种有机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寄生蜂的寄主识别行为有影响,证明有机溶剂能够有效提取存在于桑天牛成虫粪便中的该寄生蜂的接触性信息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提取液分离纯化,层析液对寄生蜂寄主识别影响的测定结果显示,用正己烷作溶剂的层析液对该寄生蜂的寄主识别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二氯甲烷、甲醇、丙酮和蒸馏水作溶剂的4种层析液则没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啮小蜂 寄主识别 桑树 桑天牛 信息化合物 分离提取 有机溶剂
下载PDF
淡水养殖净化菌株的筛选及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树香 吴玉华 +2 位作者 杨炳武 李红亚 李术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养殖鱼塘水样、河底底泥、污水底泥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和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筛选活性高、稳定性好的菌株用于对淡水养殖环境水体的改善。结果表明:1)筛选获得的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养殖鱼塘水样、河底底泥、污水底泥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和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筛选活性高、稳定性好的菌株用于对淡水养殖环境水体的改善。结果表明:1)筛选获得的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8号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0号菌株)、外硫红螺菌(Ectothiorhodospirace Pelsh)(12号菌株)和绿硫细菌(Green sulfur bacteria)(9号和11号菌株)5株菌株对养殖水体均有一定改善效果。2)筛选的5株菌株中,10号菌株对水体中硫化物的降解效果较明显(P10=0.046<0.05),降解率达25%;9号、11号和12号菌株对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达显著水平(P9=0.03 2<0.05,P11=0.041<0.05,P12=0.028<0.05),8号和10号菌株的降解效果达极显著水平(P8=0.005 6<0.01,P10=0.002 3<0.01),且最高降解率达81%;8号和9号菌株对废水中有机物(COD)的降解效果达显著水平(P8=0.039<0.05,P9=0.041<0.05),10号和11号菌株的降解效果达极显著水平(P10=0.001 9<0.01,P11=0.002 1<0.01),最高降解率达83%。因此,10号菌株对水质的综合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菌株鉴定 水质检测 淡水养殖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8-28菌株产芽孢条件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树香 王伟 +3 位作者 李术娜 王全 李红亚 朱宝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6-1388,共3页
为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 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8-28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菌株芽孢形成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麦芽糊精、氮源黄豆饼粉、... 为提高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ilae Kleb)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8-28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影响菌株芽孢形成主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麦芽糊精、氮源黄豆饼粉、无机盐K2HPO4和MnSO4.H2O;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麦芽糊精2.0%、黄豆饼粉2.0%、K2HPO4 0.05%和MnSO4.H2O0.01%、培养液初始pH值为7.0、种龄18 h、装瓶量50mL.(250mL)-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8-28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2.67×108个.mL-1,芽孢形成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芽孢
下载PDF
再生基因Ⅳ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树香 陈秀玮 +3 位作者 李雪婷 张瑜 尚盼 高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eg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1... 目的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eg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eg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RegⅣ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31)、32.0%(8/25)和60.1%(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gⅣ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egⅣ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RegⅣ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指导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再生基因Ⅳ
下载PDF
助产学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压力及应对方法的调查研究
6
作者 赵钰玲 王星悦 +2 位作者 紫开莲 黄良蕊 王树香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2期0073-0078,共6页
了解助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压力情况及压力应对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名助产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分析四个年级学生之间压力水平和应对方式差异。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为88%。均值分析和t检验分析... 了解助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压力情况及压力应对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名助产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分析四个年级学生之间压力水平和应对方式差异。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为88%。均值分析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本科助产学学生总体压力处于中下水平,大一本科生压力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本科助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态度为主,无明显年级间差异。结论 本科助产学大一学生压力大,应对大一学生进行干预措施。当前社会对该群体关注度小,关于助产学的研究甚少。希望此研究能增加社会各界对助产学领域的关注与支持,为高校了解助产学学生压力情况及应对方式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本科助产 应对方法
下载PDF
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ZX-29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树香 李术娜 李红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X-29的芽孢产率及芽孢数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成分:0.5%可溶性淀粉、2.0%蛋白胨、0.10%KH2... 试验研究了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X-29的芽孢产率及芽孢数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摇瓶发酵生产芽孢的最佳条件为:培养基成分:0.5%可溶性淀粉、2.0%蛋白胨、0.10%KH2PO4和0.05%MnSO4·H2O;培养条件:pH 8.0、种龄20 h、装瓶量30 mL(250 mL三角瓶)。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该菌株的芽孢数量达到6.4×109个/mL,芽孢产率达到9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X-29 发酵 芽孢
下载PDF
3-芳亚甲基色满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树香 李术娜 +3 位作者 李红亚 赵齐齐 朱宝成 王秀伶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9-616,共8页
3-芳亚甲基色满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结构较为特殊的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有限。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真菌、抗感染以及抗突变等广泛生物活性和作用。从天然3-芳亚甲基色满酮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 3-芳亚甲基色满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结构较为特殊的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有限。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真菌、抗感染以及抗突变等广泛生物活性和作用。从天然3-芳亚甲基色满酮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该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芳亚甲基色满酮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油松ISSR-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树香 李明 高宝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49,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油松ISSR-PCR反应体系5因素(Taq 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SPSS数据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且除dNTP因素外其他4因...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油松ISSR-PCR反应体系5因素(Taq DNA聚合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的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SPSS数据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且除dNTP因素外其他4因素影响均较大;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油松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Taq DNA聚合酶1 U、模板5μg/μL、Mg2+2.0 mmol/L、dNTP 0.20 mmol/L、引物0.4μmol/L;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筛选出针对不同引物的最适的油松ISSR退火温度。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油松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学和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分子标记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下载PDF
产芽孢木质素降解菌MN-8的筛选及其对木质素的降解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红亚 李术娜 +2 位作者 王树香 王全 朱宝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目的】分离、筛选产芽孢的高效木质素降解细菌,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木质素的降解作用,为木质素微生物降解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胺蓝(Azure-B)变色圈法,结合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从牛粪中分离筛选出产芽孢的木质素降解... 【目的】分离、筛选产芽孢的高效木质素降解细菌,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木质素的降解作用,为木质素微生物降解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苯胺蓝(Azure-B)变色圈法,结合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从牛粪中分离筛选出产芽孢的木质素降解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以及gyrB序列分析对其中活性最强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利用菌株进行玉米秸秆堆积发酵,监测发酵过程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力、锰过氧化酶(MnP)酶活力以及玉米秸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考察菌株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菌株发酵后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推测菌株对木质素的降解机制。【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活性较高的产芽孢的木质素降解细菌MN-8,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MN-8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MN-8菌株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同源性均高于99%。而基于gyrB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同源性最高,为99%。因此确定MN-8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玉米秸秆堆积发酵16 d后木质素降解率可达24%;发酵的6—8 d及10—12 d两个阶段内,分别出现MnP酶活力及LiP的产酶高峰期,相对应两个阶段内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最为显著;GC/MS分析显示菌株MN-8可将玉米秸秆中木质素降解成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等芳香族类化合物及短链脂肪酸类等小分子物质。【结论】高效木质素降解菌解淀粉芽孢杆菌MN-8可以通过断裂木质素单体之间的连接键β-O-4,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成为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等物质,且其对秸秆木质素的降解依赖于LiP及MnP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降解 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降解特性
下载PDF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继泉 杨元 +3 位作者 王树香 冯会藏 黄大庄 金幼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2-1128,共7页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质的来源,对不同处理桑枝(正常桑枝、机械损伤桑枝、系统枝、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咬食和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及雌雄两性桑天牛所释放的挥发物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桑枝对寄生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最大;桑天牛虫粪的气味对寄生蜂有引诱活性,而雌、雄桑天牛体表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效果不明显。桑天牛爬行痕迹对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行为没有影响,而桑天牛虫粪中的信息物质在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寄生蜂对产卵桑枝段的选择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桑枝段和咬食桑枝段,而对不同植物上产卵刻槽的选择没有差异;刻槽表面存在着与此卵寄生蜂寄主识别相关的信息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 桑树 桑天牛 行为 寄主选择 寄主定位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及表征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红亚 李文 +4 位作者 李术娜 王树香 李猛 田苗苗 朱宝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67,共15页
为获得能提高秸秆饲草品质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本研究在前期获得2株具有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基础上,将两者混配成复合菌剂,考察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 为获得能提高秸秆饲草品质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本研究在前期获得2株具有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的基础上,将两者混配成复合菌剂,考察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作用,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扫描电镜(SEM)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技术对玉米秸秆的微观结构及降解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复合菌剂可以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发酵24d时,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8.4%,30.5%和41.4%。FTIR和1 H-NMR谱图中能观察到木质纤维素分子结构中主要连接共价键,如木质素单体间的β-O-4和β-β键、木质素与碳水化合物连接键以及碳水化合物中糖环内的价键等明显断裂,木质纤维素被部分降解;SEM扫描电镜图则显示发酵后秸秆的组织结构出现松散和破坏。发酵后秸秆中小分子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包含苯丙胺和苯丙酸等保留苯丙烷结构单元的木质素单体衍生物以及苄醇和苯甲酸酯类等木质素单体被进一步降解后的芳香族化合物。玉米秸秆中碳水化合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可将玉米秸秆中的结构性多糖等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成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及乳糖等还原性单糖。并利用这些还原性单糖生长代谢,进一步产生乙二醇、丙三醇及短链脂肪酸类等代谢产物。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可有效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在玉米秸秆饲草化利用中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复合菌剂 玉米秸秆 降解 表征
下载PDF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产卵及寄主识别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继泉 王树香 +3 位作者 杨元 黄大庄 金幼菊 白颖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7-452,共6页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刻槽表面检验的时间较长。选择试验显示,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正常桑枝和取食桑枝。在刻槽未产卵桑枝、刻槽产卵未涂抹分泌物桑枝和正常刻槽产卵桑枝中,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并且刻槽检验时间、寄主卵检验率和寄生率等都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已寄生刻槽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低于未寄生刻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 产卵行为 寄主识别 桑天牛
下载PDF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12-34菌株发酵产抗菌蛋白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术娜 姜军坡 +4 位作者 朱莹 李佳 李红亚 王树香 朱宝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6,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优化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B.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优化了培养...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优化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B.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并对B.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时间、装瓶量、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B.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牛肉浸膏3%,CaCl20.10%,KCl 0.05%;B.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9.0,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50 mL/250 mL三角瓶中,200 r/min,37℃培养48 h。优化后表征抑菌蛋白产量的抑菌圈直径增大了1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拮抗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 抗菌蛋白
下载PDF
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及益生菌的营养功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云霞 王树香 +3 位作者 郝庆红 吴国江 李红亚 朱宝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肠道 微生态系统 营养功能 益生菌 正常微生物群 微生态平衡 能量物质 免疫系统
下载PDF
白菜黑斑病菌拮抗细菌LBC-2的筛选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全 李术娜 +2 位作者 王树香 李红亚 朱宝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采用对峙法筛选得到一株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具有强烈拮抗作用并具有较广抗菌谱的细菌LBC-2。本试验利用对峙法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20株,复筛得到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观察、生理生化... 采用对峙法筛选得到一株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具有强烈拮抗作用并具有较广抗菌谱的细菌LBC-2。本试验利用对峙法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20株,复筛得到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20 g/L蔗糖、30 g/L黄豆饼粉、0.5 g/L Ca Cl2、0.1 g/L Zn Cl2。最适培养温度37℃、最适培养p H值为7.5、最适培养转速为220 r/min、最适培养时间为40 h。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细菌LBC-2菌剂的病指防效达到79.08%,对白菜黑斑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黑斑病菌 拮抗细菌 发酵条件 优化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油松天然次生林居群遗传多样性及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明 王树香 高宝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02-3610,共9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北部地区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对250个个体扩增出137条谱带,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60.72%,不同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不同...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北部地区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对250个个体扩增出137条谱带,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60.72%,不同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不同地理居群间的期望杂合度指数在0.2824—0.3702之间,平均为0.3210;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923—0.2490,平均为0.2165。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的37.53%。经Mantel检验,居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069,P=0.360)。聚类分析(UPGMA)表明,河南宝天曼(BTM)、承德大窝铺(DWP)、宁夏苏峪口(SYK)和甘肃冶力关(YLG)居群聚为一组,辽宁医巫闾山(YWL)、山西沁源灵空山(LKS)、陕西蔡家川林场(CJC)、山西和顺云龙公园(YLGY)和山西汶水三道川林场(SDC)居群为一组,山东蒙山(MS)居群独立为一组。经分析发现,分布于我国地势二级、三级阶梯分界线区域的油松天然林(YWL、BTM、YLGY)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位于分布区东西临界点居群(MS、YLG)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经相关性分析,温度相关因子(年均温、1月均温、极端最低温)、海拔及年降雨量显著影响遗传多样性水平。油松天然居群分子变异存在一定的地理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环境因子 遗传多样性 ISSR标记 地理变异
下载PDF
益生芽孢杆菌脂肽类抑菌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红亚 李术娜 +3 位作者 王树香 王全 李文 朱宝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1197,共7页
本文旨在探明一株具有益生潜质的枯草芽孢杆菌N2-10对肠道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活性成分,为深入评价该菌株的益生功能和益生机理奠定基础。以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和有益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对该菌株发酵液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通过高... 本文旨在探明一株具有益生潜质的枯草芽孢杆菌N2-10对肠道菌的抗菌作用及其活性成分,为深入评价该菌株的益生功能和益生机理奠定基础。以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和有益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对该菌株发酵液成分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N2-10发酵液的氯仿和正丁醇提取液对供试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肽类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而对肠道有益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抑制作用很弱,对嗜热链球菌则无抑制作用。脂肽粗提物的HPLC-ESI-MS/MS分析结果显示,脂肽粗提物中的脂肽类抗生素为伊枯草素家族中的C14~C17抗霉枯草菌素(Mycosubtilin)的同系物。因此推断,枯草芽孢杆菌N_2-10对肠道致病菌产生抑制作用依赖于其产生的脂肽抗生素Mycosubti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肽类物质 抑菌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抗霉枯草菌素
下载PDF
茉莉酸诱导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及桑枝挥发物组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薇 李继泉 +4 位作者 王树香 张静 董欣 唐哲 田红雨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7-1003,共7页
【目的】探讨茉莉酸诱导的桑树Morus alba枝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趋性行为的影响,研究桑枝挥发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的间接抗虫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嗅觉测定仪,研究... 【目的】探讨茉莉酸诱导的桑树Morus alba枝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趋性行为的影响,研究桑枝挥发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的间接抗虫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嗅觉测定仪,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24,48和72 h后的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桑枝挥发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0μmol/L茉莉酸处理后的不同时间内,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引诱作用;当茉莉酸浓度为100μmol/L时,桑枝仅在处理48 h后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然而,经1 000μmol/L茉莉酸处理24 h和48h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明显高于对照(24 h,P<0.05;48 h,P<0.01),72 h后桑枝的引诱作用消失。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茉莉酸浓度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百分率显著正相关(ρ=0.791,P=0.006)。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桑枝挥发物组分包括醇类、酯类、萜类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其中萜类物质种类最多(13种)。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桑枝挥发物组分及总释放速率也随之发生改变。处理24 h后,桑枝释放出18种组分,比对照多11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也明显提高,为对照的8.2倍;48 h后桑枝释放出22种组分,比对照多15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为对照的44.6倍;72 h后桑枝释放出13种组分,比对照多6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大幅降低,为对照的3.9倍,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茉莉酸浓度的提高,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逐渐增强。茉莉酸能诱导桑枝挥发物的大量释放及新组分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卵啮小蜂 桑树 茉莉酸 引诱作用 挥发物 时序变化
原文传递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及发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明 王树香 冯大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体细胞胚发生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近几年来,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根据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影响体细... 体细胞胚发生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近几年来,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根据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影响体细胞胚发生和发育的外部条件,如植物激素、光质、碳源、活性炭、渗透压、培养条件等;内部因素如基因型、生理状态。以期为植物体细胞胚诱导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胚发生 植物激素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