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燃烧气溶胶的气象反馈及其棕碳吸光效应
1
作者 王璐瑶 张磊 +1 位作者 安兴琴 王格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2-1224,共13页
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研究了2013年6月华北地区秸秆燃烧排放气溶胶的气象效应,并对秸秆燃烧产生的吸收性有机气溶胶(即棕碳或BrC)的光吸收效应进行分析.设置4组敏感性试验,通过与AERONET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了BrC对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研究了2013年6月华北地区秸秆燃烧排放气溶胶的气象效应,并对秸秆燃烧产生的吸收性有机气溶胶(即棕碳或BrC)的光吸收效应进行分析.设置4组敏感性试验,通过与AERONET观测结果对比分析了BrC对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再现了研究时段内各变量变化;在不考虑BrC吸收的情况下,秸秆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在主要的农业产区造成地表短波辐射的减弱,月平均值减弱约12.42W/m2,且造成近地面降温而2km以上高空增温,其中近地面温度降幅为0.12~3.64℃,致使边界层趋于稳定,垂直扩散能力减弱;气压整体升高,正变压中心与火点密集区域重合.同时,秸秆燃烧引发近地面较强的风辐散,抑制海洋高湿气团向秸秆燃烧区域的水平输送.在考虑BrC的吸收作用后,光学参数的模拟效果得到了一定提升,AAOD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拟合线性斜率由0.47升至0.53,AOD斜率值由0.19升至0.21.生物质燃烧排放BrC对气溶胶消光的影响显著,如AAOD与AO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烧 BrC 光吸收 WRF-Chem模式 华北地区
下载PDF
杭州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形成机制
2
作者 陆晔宇 张思 +4 位作者 张轲 陈玉宝 吴灿 李睿 王格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6-1944,共9页
为探究杭州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形成机制,采集2019年12月~2020年1月PM_(2.5)样品,根据天气条件将采样期分为无雨期、多雨期和少雨期,比较分析各个时期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结合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确定污染来源.结果... 为探究杭州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形成机制,采集2019年12月~2020年1月PM_(2.5)样品,根据天气条件将采样期分为无雨期、多雨期和少雨期,比较分析各个时期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结合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确定污染来源.结果显示,多雨期PM_(2.5)的pH值为(2.2±0.6),比其它时期低1~2个pH值单位,这归因于降水对NH_(3)(g)的有效去除.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与其它地区类似,C_(2)(草酸)>C_(4)(丁二酸)>Ph(邻苯二甲酸),但mGly(甲基乙二醛)与Gly(乙二醛)的比例高得多,表明杭州冬季的SOA主要来源于生物排放的光化学氧化.特异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果也表明,大部分二元羧酸在多雨期富集δ^(13)C,可能是因为POA(一次有机气溶胶)的气相分解增强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相氧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离子 二元羧酸 稳定碳同位素 污染来源
下载PDF
树皮的化学改性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王连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6,共5页
通过甲醛和环氧氯丙烷交联马尾松树皮 ,得到两种改性树皮 :甲醛改性树皮 (简称FMB)和环氧氯丙烷改性树皮 (简称EMB)。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树皮得率的影响 ,研究了FMB、EMB对阳离子型染料碱性桃红和重金属离子铜离子的吸附特性。实验结... 通过甲醛和环氧氯丙烷交联马尾松树皮 ,得到两种改性树皮 :甲醛改性树皮 (简称FMB)和环氧氯丙烷改性树皮 (简称EMB)。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树皮得率的影响 ,研究了FMB、EMB对阳离子型染料碱性桃红和重金属离子铜离子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 1 )通过上述改性 ,可改善树皮的化学稳定性 ,避免有色物质的流出 ;( 2 )与未改性树皮相比 ,FMB、EMB对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提高了约 5 0 % ,达 95mg/ g ;对铜离子的吸附容量提高了约 5 6 % ,达 78mg/g;( 3)两种改性方法相比 ,吸附容量相近 ,但甲醛法改性成本低廉、污染少。综上所述 ,F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皮 化学改性 吸附 染料 重金属离子 甲醛 环氧氯丙烷 木材加工 森林采伐 副产物 利用
下载PDF
丙烯腈/木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水解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王连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15,共7页
以Fe2 +/H2 O2 作为引发剂 ,将丙烯腈和木粉进行接枝共聚 ,得到丙烯腈 /木粉接枝共聚物 (PANW ) ,再经适度水解的方法合成阳离子交换树脂———羧基木粉。研究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各种因素和水解条件 ,并讨论羧基木粉对重金属离子和阳离... 以Fe2 +/H2 O2 作为引发剂 ,将丙烯腈和木粉进行接枝共聚 ,得到丙烯腈 /木粉接枝共聚物 (PANW ) ,再经适度水解的方法合成阳离子交换树脂———羧基木粉。研究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各种因素和水解条件 ,并讨论羧基木粉对重金属离子和阳离子型染料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 1)在适量引发剂 (FeSO4 ·7H2 O =1g)和适当温度 ( 60℃ )作用下 ,可得到较高接枝增量和接枝率的PANW ;( 2 )在PANW的水解反应中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 ,可得到羧基含量高的产物 ,但收率较低 ;而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 ,则得到羧基含量低的产物 ,但收率较高 ;( 3)羧基木粉对阳离子型染料———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与起始浓度有关 ,本实验中 ,羧基木粉对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 50 0mg/g ,对Cu2 +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 39mg/g ;( 4 )经 0 .3mol/LHCl再生4次后 ,羧基木粉对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保持在 4 4 0mg/g以上 ,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木粉 接枝共聚 离子交换 共聚物 羟基木粉 水解物 阳离子交换树树 吸附 金属离子 阳离子型染料
下载PDF
多胺型螯合棉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2,共5页
棉纤维经碱化、环氧化、烯胺化 ,制得了三种多胺型系列离子螯合棉纤维 ,讨论了影响环氧化、烯胺化的各种因子 ,给出了一种简便的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同时也讨论了该类螯合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
关键词 螯合棉纤维 吸附 性能 多胺型 螯合剂
下载PDF
含杀菌、吸附双功能基棉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31-833,共3页
Two kinds of bactericidal and adsorptive cotton fibers(BACF 1,BACF 2) were made through epoxidation, amination and quaternarization.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test of their 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 Two kinds of bactericidal and adsorptive cotton fibers(BACF 1,BACF 2) were made through epoxidation, amination and quaternarization.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test of their 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tests showed that both functionatized cotton fibers have good adsorption capacity to Cu 2+ and antibacterial action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coli . They can be regenerated for repeated use after acidification with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and washing and sterilization with water and 95%alcohol success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化学改性 吸附剂 杀菌剂 制备 性能 纤维素衍生物 吸附功能 杀菌功能
下载PDF
氨基木粉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碱化、环氧化、胺化等反应制备了 3种氨基木粉 ,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含量分析 ,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环氧值、氨基含量的影响 ,同时 ,还考察了它们对Cu2 +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 :该类木粉具有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易解吸、重复... 通过碱化、环氧化、胺化等反应制备了 3种氨基木粉 ,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含量分析 ,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环氧值、氨基含量的影响 ,同时 ,还考察了它们对Cu2 +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 :该类木粉具有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易解吸、重复使用性能好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木粉 阴离子交换剂 吸附 性能 重金属
下载PDF
天然纤维材料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格慧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9-87,共9页
从化学改性的角度 ,对天然纤维材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天然纤维材料 化学改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被引量:199
9
作者 黄鹂鸣 王格慧 +2 位作者 王荟 高士祥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为了初步调查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的污染水平,于2001年冬、春、秋3季在南京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用大流量采样器收集了50个样品.结果表明,南京市PM10、PM2.5的污染很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2%和92%,最大超标倍数达到6.3和9.0,... 为了初步调查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的污染水平,于2001年冬、春、秋3季在南京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用大流量采样器收集了50个样品.结果表明,南京市PM10、PM2.5的污染很严重,超标率分别为72%和92%,最大超标倍数达到6.3和9.0,而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PM2.5占PM10的大部分,约为68%,应引起公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颗粒物 空气污染 南京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的特征 被引量:72
10
作者 王荟 王格慧 +1 位作者 高士祥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02年春季(3月)对南京市城区PM10、 PM2 5(大气中粒径dp≤10或2.5μm的颗粒物)进行了研究测定,并对其水溶性组分及pH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严重,PM10超标率达83%.PM2 5全部超标,超标倍数为... 采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02年春季(3月)对南京市城区PM10、 PM2 5(大气中粒径dp≤10或2.5μm的颗粒物)进行了研究测定,并对其水溶性组分及pH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严重,PM10超标率达83%.PM2 5全部超标,超标倍数为1.8~4.9.PM2 5的酸性明显强于PM10-PM2.5中水溶性组分占总量的24.4%,其中,阴离子约为8.0%,水溶性金属元素+NH4+约为8.9%,TOC约为7.5%.这些水溶性组分对干、湿沉降的酸度影响较大,且主要以细颗粒的形态存在,其在大气中滞留时间较长,对人类的影响深远,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春季 PM10 PM2.5 水溶性组分 大气颗粒物 污染
下载PDF
东亚地区的城市、山区和海洋大气中链烷烃、PAHs和荷烷的粒径分布及其来源
11
作者 王格慧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2期62-62,共1页
利用GC/MS技术研究东亚地区的城市(宝鸡)、山区(泰山)和海洋(日本冲绳)大气中9级粒径的链烷烃、多环芳烃(PAHs)和荷烃。城市大气中冬季和春季链烷烃的环境浓度(1698+/-568和487+/-145ngm-3以及PAH(536+/-80和161+/-3... 利用GC/MS技术研究东亚地区的城市(宝鸡)、山区(泰山)和海洋(日本冲绳)大气中9级粒径的链烷烃、多环芳烃(PAHs)和荷烃。城市大气中冬季和春季链烷烃的环境浓度(1698+/-568和487+/-145ngm-3以及PAH(536+/-80和161+/-39ngm-3),和荷烃浓度(65+/-24和20+/-24ngm-3)比山区高1—2个数量级,比海洋样品高2-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大气 城市大气 东亚地区 粒径分布 链烷烃 山区 PAHS GC/MS技术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和正构烷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牛红云 赵欣 +2 位作者 戴朝霞 王格慧 王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366,i0004,共5页
于200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采集南京市5个功能区的大气气溶胶(PM2 5和PM10)样品,对两个季节不同功能区颗粒物及其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含量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高于粗颗粒.正... 于200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采集南京市5个功能区的大气气溶胶(PM2 5和PM10)样品,对两个季节不同功能区颗粒物及其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含量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高于粗颗粒.正构烷烃的变化规律同颗粒物一致,且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上.根据各个功能区正构烷烃(C15-C32)的CPI(CPI1、CPI2和CPI3)结果,可知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由生物源和人为源共同排放产生.%waxCn的结果表明生物源对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贡献率为20%~43%,对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为1.66%~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CPI %waxCn 大气颗粒物 大气气溶胶 南京市 特征和
下载PDF
南京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源识别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2
13
作者 牛红云 王荟 +3 位作者 王格慧 刘树深 高士祥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48,共5页
采用GC、GC-MS等方法,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夏、冬季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并对不同功能区的PAHs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功能区气溶胶中PAHs总量在19.73~497.40ng/m3之间,且冬季高于夏季,细颗... 采用GC、GC-MS等方法,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夏、冬季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来源,并对不同功能区的PAHs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各功能区气溶胶中PAHs总量在19.73~497.40ng/m3之间,且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中含量高于粗颗粒.通过一些特征标志PAHs的比值,可判断夏季各功能区的PAHs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型)的排放,冬季则为汽车尾气和燃煤污染.采用苯并(a)芘(BaP)及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来评价5个功能区气溶胶中PAHs的污染状况,夏季除交通干道超过国家标准(BaP,10ng/m3),居民区细颗粒中略超过居民区标准(BaP,5ng/m3)外,空气质量良好.而冬季各功能区PAHs基本上均严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污染来源 污染评价 特征比值 BAPE
下载PDF
南京夏秋季大气颗粒物和PAHs组成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4
作者 谢鸣捷 王格慧 +2 位作者 胡淑圆 赵欣 沈国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采集南京市2007年夏、秋季节灰霾天和非灰霾天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6月份农村秸秆焚烧对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和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粒径分布和分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在灰霾天呈单模态-积聚模分布,而在... 采集南京市2007年夏、秋季节灰霾天和非灰霾天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6月份农村秸秆焚烧对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和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粒径分布和分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在灰霾天呈单模态-积聚模分布,而在其他天气条件下呈积聚模和粗模双模态分布.秸秆焚烧释放出大量细粒子和低分子量PAHs,使低环数(3~4环)PAHs的粒径分布由非灰霾天不同粒径上的均匀分布转变为灰霾天的单模态分布,总量增加了约41%,且主要富集在0.4~2.1μm的细颗粒物上;而高环数(5~6环)PAHs的粒径分布和浓度在秸秆焚烧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呈积聚模分布.因秸秆焚烧形成的灰霾期,大气中细颗粒物和低分子量PAHs的浓度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多环芳烃(PAHs) 秸秆焚烧 粒径分布 灰霾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昼夜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牛红云 陈洁 +2 位作者 王格慧 高士祥 王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2002年3月14-19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为期1周的采样,用以研究大气气溶胶PM2 5中的低分子量(C2~C10)二元羧酸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夜间质量浓度(平均为460ng/m3)普遍高于相应的白天质量浓度(平均为... 2002年3月14-19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为期1周的采样,用以研究大气气溶胶PM2 5中的低分子量(C2~C10)二元羧酸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二元羧酸的夜间质量浓度(平均为460ng/m3)普遍高于相应的白天质量浓度(平均为350 ng/m3).草酸是含量最高的二元羧酸,其次是丁二酸与丙二酸,这3种二元羧酸占所检测到的水溶性有机酸总量的89%.由C3/C4(ρ(丙二酸)/ρ(丁二酸))(平均为1.00)可以判断采样期间气溶胶中有机酸主要来源于大气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从C6/C9(ρ(己二酸)/ρ(壬二酸))(平均为0.88)可以认为生物源是有机酸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低分子量二元羧酸 昼夜变化规律 C3 C4 C6/C9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气中的多溴二苯醚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欣 王格慧 +6 位作者 刘树深 高树梅 沈国锋 王晓栋 高士祥 冯建昉 王连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运用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ITMS)建立了大气中8种多溴二苯醚的二级质谱(MS/MS)检测方法。优化后的MS/MS方法对7种三溴至七溴二苯醚(BDE28、-47、-99、-100、-153、-154、-183)和十溴二苯醚(BDE209... 运用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ITMS)建立了大气中8种多溴二苯醚的二级质谱(MS/MS)检测方法。优化后的MS/MS方法对7种三溴至七溴二苯醚(BDE28、-47、-99、-100、-153、-154、-183)和十溴二苯醚(BDE209)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04~0.23pg和9.38pg;方法检出限为6.0~27.1pg/m^3和211.6pg/m^3;6点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980~0.9999。方法对8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9.1%~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14.3%(n=6)。对6份南京实际大气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离子阱质谱的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技术能有效的降低背景干扰。优化后的MS/MS方法对目标化合物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应用于大气中痕量多溴二苯醚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多溴二苯醚 阻燃剂 离子阱串联质谱 二级质谱 选择反应监测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部分无机离子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荟 常卫民 +3 位作者 杨丽波 王格慧 高士祥 王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4,共3页
将气溶胶粒子(粒径Dp为0~8 5μm)分为8级,对各级粒子中的无机离子(NH+4,SO42-,NO3-,Cl-和F-)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Cl-,F-和NO3-较多地分布在粗粒子中,而SO42-和NH4+则更多地分布在细粒子中。在质量浓度分布函数图上,NH4+,Cl-,F-和SO... 将气溶胶粒子(粒径Dp为0~8 5μm)分为8级,对各级粒子中的无机离子(NH+4,SO42-,NO3-,Cl-和F-)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Cl-,F-和NO3-较多地分布在粗粒子中,而SO42-和NH4+则更多地分布在细粒子中。在质量浓度分布函数图上,NH4+,Cl-,F-和SO42-是双峰分布,NO3-没有表现出粒径分布的规律。SO42-对细粒子的酸碱度影响较大,其质量浓度与NH4+有较好的相关性。细粒态的NH4+大多以(NH4)2SO4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无机离子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戴朝霞 陈振翔 +1 位作者 王格慧 王连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比较了我国四大代表性城市北京、青岛、成都和广州的PAHs污染,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多环芳烃的浓度分布状况、季节变化以及在不同功能区的浓度变化趋势。
关键词 多环芳烽 大气颗粒物 城市
下载PDF
南京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相分布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秋歌 赵欣 +3 位作者 LIAN 高士祥 王格慧 王连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6,39,共4页
采用玻璃纤维滤膜(GF)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泡膜(PUF)同时采集南京大气中颗粒态和气态上的多环芳烃(PAHs),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16种优先控制的PAHs,研究了PAHs在南京大气中的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态和气态样品中16种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 采用玻璃纤维滤膜(GF)和聚氨基甲酸乙酯泡膜(PUF)同时采集南京大气中颗粒态和气态上的多环芳烃(PAHs),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了16种优先控制的PAHs,研究了PAHs在南京大气中的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态和气态样品中16种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20.49ng/m3和182.45ng/m3,2~3环的PAHs主要分布在气态中,而>4环的PAHs主要分布在颗粒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气溶胶 相分配
下载PDF
黄河流域极端气温指数的气候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灿 赵景波 王格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535,共11页
利用黄河流域1963-2013年59个站点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结合线性拟合、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黄河流域冷日、冷夜、冰日、霜冻、冷持续... 利用黄河流域1963-2013年59个站点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结合线性拟合、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黄河流域冷日、冷夜、冰日、霜冻、冷持续日数分别以1.06、1.93、2.40、3.36、1.12d·10a-1(P<0.001)的趋势减少,而暖日、暖夜、夏日、热夜、暖持续日数、生物生长季分别以1.56、2.22、2.66、1.56、1.48、3.47d·10a-1(P<0.001)的趋势增加,日最低气温极小(大)值、日最高气温极小(大)值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率分别为0.25(0.4)、0.18(0.27)、-0.09℃·10a-1(P<0.05)。(2)研究区内6个子区域的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宁夏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极端气温事件变化趋势最为显著。(3)夜指数(暖夜、冷夜)变化幅度大于昼指数(暖日、冷日),冷指数(极端最低、最高温度极小值)变化幅度小于暖指数(极端最低、最高温度极大值)。(4)黄河上中游比下游地区对极端气温变化更敏感。(5)WMO发布的16个指数均有3a、7a左右的短周期和26a左右的长周期,而暖(冷)持续日数、气温日较差、生物生长季还拥有一个16a左右的中长周期。(6)除日最低气温极小值、气温日较差、冷持续日数外,其余各项指数的突变年份均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分析 变化周期 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