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桂龙作品
1
作者 王桂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王桂
下载PDF
淄博市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王桂龙 汪心海 +3 位作者 鲍庆东 Farheen Tariq 高华 郝展坤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调查淄博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现状,并分析年龄、性别以及学校、城乡分布等因素对近视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2022年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共有来自淄博市张店区、高青县和沂源县6~18岁的60899例中小学生接受视力... 目的调查淄博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现状,并分析年龄、性别以及学校、城乡分布等因素对近视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2022年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共有来自淄博市张店区、高青县和沂源县6~18岁的60899例中小学生接受视力检查和非睫状体麻痹验光。按照目前医疗标准,近视度数小于300度归为低度近视,300~600度归为中度近视,大于600度归为高度近视。研究采用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近视、高度近视、视力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66.31%、4.63%和41.05%,并且随着年级与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高中阶段,近视率超过了90%,而远视的患病率则呈现相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年龄、高年级、女生和城市就读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淄博市中小学生近视、高度近视和视力不良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高中阶段更为严重。近视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近视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间歇式发泡工艺制备原位微纤增强聚丙烯泡沫
3
作者 张爱敏 王燕 +1 位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2-70,共9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球状聚四氟乙烯(PTFE)和原位PTFE微纤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间歇式发泡系统制备了纯PP,PP/S-PTFE(球状PTFE增强PP)和PP/F-PTFE(原位PTFE微纤增强PP)发泡件。扫描电镜和光热诱导红外显微镜揭示了PTF...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球状聚四氟乙烯(PTFE)和原位PTFE微纤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间歇式发泡系统制备了纯PP,PP/S-PTFE(球状PTFE增强PP)和PP/F-PTFE(原位PTFE微纤增强PP)发泡件。扫描电镜和光热诱导红外显微镜揭示了PTFE一步法成纤的关键因素是PTFE的伸长链晶体结构和表面处理工艺;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PP,PP/S-PTFE和PP/F-PTFE都呈现α晶体结构。在确定的发泡压力下,发泡倍率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而发泡压力从5 MPa提高为15 MPa,发泡温度区间向低温段扩展了10℃。原位PTFE微纤对复合材料的最大发泡倍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相同发泡倍率下,PP/F-PTFE泡沫件的泡孔直径最小,泡孔密度最大,泡孔尺寸均匀性最优,其泡沫件的压缩强度比相同发泡倍率PP泡沫件压缩强度提高了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成纤 聚丙烯 发泡 泡孔结构 压缩性能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2.0”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多元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4
作者 董桂伟 管延锦 王桂龙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9期35-37,共3页
针对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全面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不足、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以及传统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难以保证等问题,以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多元协同共培共育为指... 针对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全面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不足、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以及传统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难以保证等问题,以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多元协同共培共育为指导,构建了“思政铸魂、产学淬能、信息化增效”多元协同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新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专业素养、锻炼学生知识综合运用与实践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2.0 工科基础课程 多元协同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变模温注塑热响应模拟与模具结构优化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2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陈良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6-221,共6页
变模温注塑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和要求,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在塑料熔体充模过程中,如果模具表面温度保持在塑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可以彻底解决常规注塑工艺存在的熔接痕、喷射痕、流动痕、翘曲和浮纤等缺陷。同时在冷却阶段,通过... 变模温注塑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和要求,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在塑料熔体充模过程中,如果模具表面温度保持在塑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可以彻底解决常规注塑工艺存在的熔接痕、喷射痕、流动痕、翘曲和浮纤等缺陷。同时在冷却阶段,通过快速冷却已赋形的塑料熔体,以减小注塑成型周期。从而在不影响注塑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提升注塑件的品质。基于这种思想,在深入研究变模温注塑工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新的利用蒸汽辅助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制定其工艺流程,并构建相应的动态模温控制装置和系统。通过研究蒸汽辅助加热变模温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提出了4种不同的模具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了变模温注塑模具传热分析模型,分别对变模温注塑工艺的加热、冷却过程进行温度响应模拟。以减小成型周期和提高温度均匀性为目标,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将模拟分析获得的结果应用于平板电视机面板的注塑生产,验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 蒸汽辅助加热 模具结构优化 热响应分析
下载PDF
薄壁注塑制品翘曲影响因素分析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2,共5页
利用Taguchi试验设计法,以大型平板电视机面板为研究对象,把注塑过程中的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等6个工艺参数作为翘曲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矩阵,对各工艺组合进行了CAE仿真试验。以减小塑件翘曲为目标,利用信噪比来衡量塑件的品质水... 利用Taguchi试验设计法,以大型平板电视机面板为研究对象,把注塑过程中的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等6个工艺参数作为翘曲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矩阵,对各工艺组合进行了CAE仿真试验。以减小塑件翘曲为目标,利用信噪比来衡量塑件的品质水平,通过计算分析各工艺参数的信噪比,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变异数分析(ANONA)技术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塑件翘曲的影响,得到了各工艺参数的影响因子,并对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形 翘曲 Taguchi优化法 变异数分析
下载PDF
变模温注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变模温注塑是一种基于动态模温控制策略的注射成型技术,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塑件的品质。在深入回顾变模温注塑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构... 变模温注塑是一种基于动态模温控制策略的注射成型技术,可根据不同工艺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模具温度,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塑件的品质。在深入回顾变模温注塑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构建了蒸汽辅助加热变模温注塑系统,实现了平板电视机面板的高光无熔痕注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 动态模温控制 电加热 蒸汽加热 平板电视机面板
下载PDF
肺移植手术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术后死亡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桂龙 彭倩 +4 位作者 黄志菲 王志萍 王谦 朱幸沨 陈静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9-1221,共3页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这类患者病程迁延多伴严重的肺和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衰竭和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病情的恶化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单肺通气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处于代偿边缘或失代偿的心肺功能进...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然而这类患者病程迁延多伴严重的肺和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衰竭和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病情的恶化和手术麻醉期间施行单肺通气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处于代偿边缘或失代偿的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威胁生命。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作为一项心肺功能的生命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肺移植手术 单肺通气 生命支持 麻醉期 因素分析 肺动脉高压 呼吸衰竭 OXYGENATION 呼吸循环衰竭
下载PDF
蒸气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技术及模温响应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174,共4页
快速热循环注塑采用动态模温控制新策略,可以彻底解决常规注塑工艺存在的短射、喷射痕、缩痕、流动痕、熔接痕、浮纤等缺陷。文中通过对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与常规注塑工艺的比较,深入研究了蒸气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原理,制定了相... 快速热循环注塑采用动态模温控制新策略,可以彻底解决常规注塑工艺存在的短射、喷射痕、缩痕、流动痕、熔接痕、浮纤等缺陷。文中通过对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与常规注塑工艺的比较,深入研究了蒸气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原理,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流程,提出了一套新的利用蒸气加热和冷凝水冷却的动态模温控制方案。利用ANSYS模拟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和常规注塑工艺的模温响应过程,分别获得了两种注塑工艺的模具加热速率和冷却速率,讨论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对塑件成型周期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循环注塑 动态模温控制 蒸气辅助加热 无熔痕
下载PDF
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桂龙 王志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胆囊切除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 目的探讨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胆囊切除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芬太尼0.1μg/kg,观察组在入室开放外周静脉后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芬太尼0.1μg/kg,观察两组拔管前5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MAP、HR变化和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 min(T4)舒适度评分(BCS)变化。结果 T1、T2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观察组RS、R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4时B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应用曲马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其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术毕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全麻 曲马多 芬太尼 超前应用
下载PDF
基于CAE的大型LCD注塑面板变模温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桂龙 赵国群 +1 位作者 李辉平 管延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利用蒸汽加热和冷却水冷却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制定了其工艺流程。以LCD面板为例,通过构建变模温注塑工艺分析模型,利用ANSYS对其加热、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加热、冷却过程中型腔表面和聚合物熔体的热响应规律,为优... 研究了一种利用蒸汽加热和冷却水冷却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制定了其工艺流程。以LCD面板为例,通过构建变模温注塑工艺分析模型,利用ANSYS对其加热、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加热、冷却过程中型腔表面和聚合物熔体的热响应规律,为优化变模温注塑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构建LCD面板变模温注塑实验生产线,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验生产,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本工作提出的变模温注塑工艺,可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彻底消除塑件表面熔接痕和提高塑件表面光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注塑工艺 LCD面板 无熔痕 热响应模拟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与靶控输注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桂龙 张兴梅 +3 位作者 郑文泽 曹慧茹 沈卫红 王冬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 近年来一些脑功能区手术尝试最大限度地在唤醒麻醉下切除病灶,麻醉医师常根据麻醉方法及经验估计患者的苏醒时间,需反复呼唤直至患者对指令产生正确反应。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能够鉴别意识的存在和消失,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能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我们将AAI监测和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监测设备 术中唤醒 神经外科 靶控输注 应用 麻醉方法 脑功能区
下载PDF
“技术技能至上”不是就业导向性的体现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桂龙 黄隽 《职教论坛》 2008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前的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变动的需要。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是高职教育的战略性主题。人的可持续发展呼唤高职教... 目前的高职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变动的需要。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是高职教育的战略性主题。人的可持续发展呼唤高职教育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 教育转型
下载PDF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桂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3,共3页
一、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是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就是不专门开设一门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合在各科教育之中,其途径主要有四条:1.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不管是... 一、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是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就是不专门开设一门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合在各科教育之中,其途径主要有四条:1.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不管是美国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和建议,还是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道德教育 方式
下载PDF
MUF和BUF在小儿心肺转流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桂龙 张兴梅 +3 位作者 胡毅平 吴硕雄 姚冰薇 李明秋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比较并评价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在小儿心肺转流术(CPB)中的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平衡超滤(BUF)组、改良超滤(MUF)组和BUF联合MUF(B+M)组3组,分别在整个CPB期间、停CPB后和全过程进行超滤。结果:各组临床资料无差... 目的:比较并评价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在小儿心肺转流术(CPB)中的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平衡超滤(BUF)组、改良超滤(MUF)组和BUF联合MUF(B+M)组3组,分别在整个CPB期间、停CPB后和全过程进行超滤。结果:各组临床资料无差异,BUF组在CPB中滤出液体(415±136)ml,MUF组滤出(294±81)ml,B+M组滤出(726±153)ml;BUF组在CPB过程中炎症因子浓度无明显变化,而MUF组则有上升趋势,B+M组在CPB结束时炎症因子浓度明显低于MUF组(P<0.05);MUF组进行超滤时,血细胞比容明显提高,炎症因子浓度有所上升。结论:平衡超滤法能在CPB中维持较低的体内炎症介质浓度;改良超滤法可以在术后迅速浓缩血液,但对降低炎症介质的浓度影响较小;BUF联合MUF在CPB中既可以维持较低的体内炎症介质浓度又能在术后迅速浓缩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法 心肺转流术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四平台八模块”高职课程模式的结构、特点与实施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桂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高职课程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文章根据世界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于“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理念,提出了“4F8M”高职课程模式,使学生既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又能在...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就业观的变化,高职课程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文章根据世界职业教育的变革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于“立足就业、着眼发展”的理念,提出了“4F8M”高职课程模式,使学生既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又能在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很快适应新的岗位,有发展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F8M"课程模式 模式理念 模式结构与特点 课程开发与实施
下载PDF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桂龙 黄隽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高职院校应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构建"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施"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理实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高职院校应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构建"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实施"讲训并重,学练结合,理实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课程改革,共育高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大学教育的境界:主客体的充分融合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桂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3,共3页
学校教育主客体分离现象是传统教育制度的产物。信息社会中 ,教育主体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就必须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主体与客体是共生共存共命运 ,要更新教育理念 ,在相互倾听、知识共享中实现心灵互通 ,共同探究未知领域 ... 学校教育主客体分离现象是传统教育制度的产物。信息社会中 ,教育主体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就必须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主体与客体是共生共存共命运 ,要更新教育理念 ,在相互倾听、知识共享中实现心灵互通 ,共同探究未知领域 ,师生在相互融合的教育境界中 ,共同体验教育的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学生观 师生关系 相互融合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桂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9-30,共2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王桂龙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王桂龙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中心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国
下载PDF
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桂龙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素质养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素质养成的,它为什么具有教育引导、规范约束和濡化习染的独特功能,环境育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什么?这些问...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素质养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素质养成的,它为什么具有教育引导、规范约束和濡化习染的独特功能,环境育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育人意识、自觉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育人 教育效应 机制模式 心理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