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苯”原料车间空气中低浓度苯检测和判定的研究
1
作者 王桠男 曾斤日 汪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8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无苯"原料的生产车间空气中低浓度苯的存在情况,使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便携式气质联用仪法3种方法相互验证。方法日常作业场所空气监测过程中用活性炭管采集某车间空气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样品... 目的探讨使用"无苯"原料的生产车间空气中低浓度苯的存在情况,使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便携式气质联用仪法3种方法相互验证。方法日常作业场所空气监测过程中用活性炭管采集某车间空气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苯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比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标准谱库(NIST)定性复检,再使用英福康便携式气质联用仪(INFICONHapsiteER)进行现场空气实时监测以确证低浓度苯。结果(1)短时间采集的样品1mL解吸溶液中苯质量浓度为1.150μg/mL。(2)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留样进行苯典型碎片筛选,检测出该留样溶液中有疑似苯峰。(3)INFICONHapsiteER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器定性表中也提示现场空气中有苯的存在。结论将实验室检测、复测与现场环境监测技术相结合,3种检测结果符合程度相互印证,可及时发现"无苯"车间空气中实际存在的低剂量苯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色谱法 气相 气相色谱-质谱法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
下载PDF
机械制造类企业劳动者使用护听器适合性检验研究
2
作者 王桠男 苏世标 +1 位作者 廖春华 钟喜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了解机械制造类企业的职业噪声危害情况,使用适合性检验方法评价劳动者佩戴护听器后的个体降噪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5家机械制造类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了解劳动者噪声接触水平。使用3M^(... 目的了解机械制造类企业的职业噪声危害情况,使用适合性检验方法评价劳动者佩戴护听器后的个体降噪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5家机械制造类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了解劳动者噪声接触水平。使用3M^(TM)E-A-Rfit^(TM)护听器适合性检验系统测试485名典型噪声作业岗位的劳动者日常佩戴护听器的基线个人声衰减值水平(PAR),对PAR值不能满足工作降噪需求的劳动者进行佩戴指导并重复测试,收集干预前后劳动者的PAR结果并分析。结果接受适合性检验的噪声作业劳动者主要分布在24个工种,岗位噪声接触水平为80.2~95.0 dB(A),岗位噪声超标率为52.5%(138/263)。485名劳动者的基线PAR中位数[M(Q_(1),Q_(3))]为6.0(0.0,14.0)dB。男性、工龄>15年、使用护听器年限>15年、认为护听器佩戴舒适、大专及以上者文化程度以及接触噪声水平90 dB(A)劳动者的基线PAR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75名工人(56.7%)未通过基线PAR测试,不同噪声分组的工人需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未通过基线受试者的PAR从0.0(0.0,3.0)dB提升至15.0(12.0,18.2)dB。结论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严重,接噪劳动者佩戴护听器基线PAR与护听器的标称值存在较大差异。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劳动者佩戴护听器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防护装置 机械制造 护听器 个人声衰减值 适合性检验
原文传递
基于定性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的塑料制品企业有机毒物职业接触危害分析
3
作者 王桠男 苏世标 +2 位作者 廖春华 林伟涛 汪婷婷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应用定性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对塑料制品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为塑料制品业劳动者的有机毒物接触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宝安区某塑料制品企业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6-8月,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收集有机溶剂岗位接触... 目的 应用定性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对塑料制品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为塑料制品业劳动者的有机毒物接触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宝安区某塑料制品企业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6-8月,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收集有机溶剂岗位接触的毒物种类、接触情况以及职业病防护措施等信息,检测有机毒物接触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exposure concentration of time weighted average,CTWA),利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塑料制品企业有机毒物接触岗位为注塑、印刷和包装岗位,接触的有机毒物为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注塑、印刷和包装岗位甲苯CTWA为52.4~173.2 mg/m3,均超出职业接触限值;二甲苯和乙苯CTWA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定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接触甲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均为5(极高风险),接触二甲苯、乙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均为3(中风险)。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中综合指数法结果显示,接触甲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为2(低风险),接触二甲苯和乙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均为3(中风险);接触比值法评估结果显示,接触甲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为3(中风险),接触二甲苯和乙苯岗位的标化风险等级均为2(低风险)。结论 该塑料制品企业存在有机毒物职业健康风险。定性风险评估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塑料制品企业工作场所有机毒物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时,结果不完全一致,半定量综合指数法更为全面、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有机毒物 职业危害接触 塑料制品业
原文传递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地区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邓慧雅 曾斤日 +1 位作者 王桠男 杨玲 《大医生》 2021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地区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预防保健所检测的115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11... 目的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地区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预防保健所检测的115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15株沙门氏菌中有7种分型:鼠伤寒沙门氏菌、伦敦沙门氏菌、病牛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有29株,占比为25.22%;肠炎沙门氏菌8株,占比为6.96%;伦敦沙门氏菌34株,占比为29.57%;病牛沙门氏菌19株,占比为16.52%;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2株,占比为1.74%;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4株,占比为3.48%;斯坦利沙门氏菌19株,占比为16.52%。沙氏门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98.26%),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4.35%),抗生素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其中四重耐药性菌株有57株,五重耐药性菌株有44株,多重耐药性情况严重。结论沙井地区的沙门氏菌主要以伦敦沙门氏菌为主,检测到的沙门氏菌菌株对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和青霉素类(氨苄西林)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应加强临床药物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病原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分型 K-B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
下载PDF
电视塔电磁辐射对小学生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桠男 梅勇 +4 位作者 顾缨缨 刘婕 张瑞 代浩 彭晓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塔电磁辐射对小学生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距离电视塔500m处某小学4~6年级33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另在距电视塔12km以外的另一小学4~6年级23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学校电磁场强度、小学生免疫球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电视塔电磁辐射对小学生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距离电视塔500m处某小学4~6年级33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另在距电视塔12km以外的另一小学4~6年级23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学校电磁场强度、小学生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溶菌酶含量。结果:观察组学校的电场强度(264.38±1.72)mV/m、磁场强度(701.40±1.66)μA/m和功率密度(186.02±2.68))μW/m2,明显高于对照组学校(P〈0.01)。观察组小学生血清中IgG和Ig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唾液溶菌酶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塔电磁辐射可能对小学生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小学生 免疫球蛋白 溶菌酶
原文传递
18种降噪耳塞频谱声衰减值特性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顾缨缨 梅勇 +4 位作者 张瑞 代浩 王桠男 单琳琳 任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5,90,共6页
目的通过对耳塞降噪功能的频谱声学特性进行检测,了解耳塞的频谱降噪值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并比较国内外防噪耳塞的频谱降噪值,为工业企业有效选择防噪耳塞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正常听力受试人员16人,采用1/3倍频程窄带噪声,中心频谱... 目的通过对耳塞降噪功能的频谱声学特性进行检测,了解耳塞的频谱降噪值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并比较国内外防噪耳塞的频谱降噪值,为工业企业有效选择防噪耳塞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正常听力受试人员16人,采用1/3倍频程窄带噪声,中心频谱为0.125-8kHz,采用真耳听阈衰减法(REAT)的声场测试方法,每位受试人员分别测试18种耳塞,得到18种防噪耳塞的频谱声衰减平均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别,并与国内外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每种耳塞的声衰减值在不同频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从低频到高频呈缓慢上升趋势,且18种耳塞频谱声衰减效果不全相等(P〈0.01)。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8种耳塞分为A、B、C、D4类,其中A、B、C3类耳塞降噪效果均符合BSEN352--2--2002欧盟标准;D类耳塞声衰减值只有在8kHz上达到欧盟标准。与我国标准GB5893.1—1986比较,18种耳塞达标率为61%;A类耳塞全部符合国家标准,B类中有4种耳塞在4kHz上的声衰减值不达标,C类耳塞只有在0.5kHz频率上的声衰减值达标,D类耳塞不达标。结论耳塞的降噪值随噪声频率改变而变化,A类耳塞频谱声衰减效果达标情况良好,可推荐使用。耳塞的材质、形状可能是影响耳塞频谱声衰减值的主要因素。与欧盟标准比较,我国标准中缺少8kHz标准值,建议我国在制定耳塞评价标准时,考虑增加频谱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耳器 耳塞 声衰减 真耳听阈衰减法
原文传递
934名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正常参考值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瑞 梅勇 +3 位作者 代浩 顾缨缨 王桠男 刘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0-1591,161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先进的唾液采集管收集唾液,采用比浊法测定唾液中溶菌酶含量,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存在年龄差异(P<0.05),但无性别差异(P>0.05)。8岁~10岁年龄... 目的:探讨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先进的唾液采集管收集唾液,采用比浊法测定唾液中溶菌酶含量,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存在年龄差异(P<0.05),但无性别差异(P>0.05)。8岁~10岁年龄组小学生唾液溶菌酶参考值范围为0.51μg/ml~7.80μg/ml,11岁~14岁年龄组为0.44μg/ml~6.49μg/ml。结论:通过大量样本的调查,提出了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正常参考值范围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溶菌酶 比浊法 参考值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甲基马尿酸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婕 梅勇 +3 位作者 王桠男 顾缨缨 江金凤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7-550,共4页
目的:完善和规范化二甲苯接触者尿中甲基马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较好地分离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构体。方法:采用waters反相C18柱,以甲醇+0.1%冰乙酸(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波长为230 nm。结果: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 目的:完善和规范化二甲苯接触者尿中甲基马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较好地分离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构体。方法:采用waters反相C18柱,以甲醇+0.1%冰乙酸(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波长为230 nm。结果:甲基马尿酸的3种同分异构体在25μg/ml~1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0.9996,相对标准偏差为2.0%~9.6%,加标回收率为91.36%~101.36%,2-甲基马尿酸、3-甲基马尿酸和4-甲基马尿酸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47μg/ml、0.46μg/ml、0.41μg/ml;3-甲基马尿酸和4-甲基马尿酸的分离度达到要求。结论:该方法能够使3-甲基马尿酸和4-甲基马尿酸达到分离,方法学各项指标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五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相关要求,可用于职业接触二甲苯人群尿中甲基马尿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基马尿酸 同分异构体 规范化研究
原文传递
电视塔频段电磁辐射对血清中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顾缨缨 梅勇 +4 位作者 王桠男 刘婕 张瑞 代浩 彭晓武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观察电视塔频段的射频电磁辐射对小学生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14岁的健康小学生588名,其中以距离电视塔500m学校的356名学生为观察组,另距电视塔12km学校的23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现场监测各学校电磁场强度,分... 目的观察电视塔频段的射频电磁辐射对小学生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14岁的健康小学生588名,其中以距离电视塔500m学校的356名学生为观察组,另距电视塔12km学校的23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现场监测各学校电磁场强度,分别对两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射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血清中SOD活力[(79.99±21.44)U/m1]明显低于对照组[(94.00±18.27)U/ml],MDA含量[(1.83±1.73)nmo1]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8±1.31)nmol/m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T—AOC的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辐射与小学生血清中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尿中丙酮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金凤 梅勇 +2 位作者 顾缨缨 王桠男 刘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1-782,共2页
目的 制定职业接触丙酮的生物标志物尿中丙酮的标准检测方法.方法 尿液样品经顶空处理后,使用QC3/AC-1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尿中丙酮在4.9~157.6 mg/L的检测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 目的 制定职业接触丙酮的生物标志物尿中丙酮的标准检测方法.方法 尿液样品经顶空处理后,使用QC3/AC-1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尿中丙酮在4.9~157.6 mg/L的检测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为0.67 mg/L.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尿中共存物不干扰尿中丙酮的测定.尿样在4℃时,至少可保存7d.结论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丙酮,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干扰少等优点,各项方法学指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生物监测 顶空-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1290名小学生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正常参考值调查
11
作者 代浩 梅勇 +3 位作者 张瑞 顾缨缨 王桠男 刘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279-3280,共2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集全血,分离血清,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值,按性别、年龄分别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指标无性别和年龄差异(P>... 目的了解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集全血,分离血清,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剂盒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值,按性别、年龄分别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指标无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34 U/ml~26.96 U/ml。结论提出了我国小学生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议值,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总抗氧化能力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广东省4起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晓勇 王桠男 +5 位作者 华明 梁伟辉 戎伟丰 黄永顺 黄健 胡世杰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612,共7页
目的分析复合布加工企业发生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的特点与原因。方法以广东省4起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涉及的复合布加工企业、工人和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和职业病诊断资料,... 目的分析复合布加工企业发生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的特点与原因。方法以广东省4起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涉及的复合布加工企业、工人和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和职业病诊断资料,结合“广东省职业卫生质量控制平台”中搜索到的乙酸甲酯使用情况,对乙酸甲酯和(或)甲醇接触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起中毒事件均发生在生产工艺相同的复合布生产加工企业,共导致5名工人中毒。中毒患者临床上均出现眼部损害,严重者导致失明,与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临床表现类似。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显示,4家涉事企业均存在车间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和未规范配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A复合布加工企业在正常生产时采样检测结果显示,上胶岗位空气中的乙酸甲酯和甲醇水平均最高;其中,甲醇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_(TWA))、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分别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简称“超标”)10.1和31.9倍。C复合布加工企业在生产1 h后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甲酯的C_(TWA)、C_(STE)最高分别超标5.3和2.9倍;甲醇的C_(TWA)和C_(STE)均不超标。B和D复合布加工企业分别在停产5和14 d时采集车间空气检测,均检出乙酸甲酯,C_(STE)最高为189.34 mg/m^(3);但均未检出甲醇。配制复合布胶水使用的原辅材料挥发性有机组分中,均存在峰面积百分比较高的乙酸甲酯,最高为67.81%。除A复合布加工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中的甲醇峰面积百分比较高(最高为28.86%)外,其他3家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中甲醇的峰面积百分比均较低(最高为2.29%)或未检出。中毒患者血、尿中甲醇水平最高分别为257.31和359.52 mg/L。生产状态下,工人血、尿中甲醇水平最高分别为71.46和116.98 mg/L。A复合布加工企业的2例中毒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乙酸甲酯、甲醇)中毒;另3家企业的中毒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化学物(乙酸甲酯)中毒。结论职业性乙酸甲酯中毒,特别是乙酸甲酯与甲醇混合接触导致的中毒具有隐匿性,存在群体性发病的风险,易造成严重后果。对工作场所空气、原辅材料和中毒患者、工人生物样品进行乙酸甲酯、甲醇检测分析有利于明确中毒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 甲醇 复合布 职业中毒 化学中毒 急性中毒
原文传递
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跃萍 王桠男 +2 位作者 邓慧雅 汪婷婷 李迎慧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对引起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的病原菌分离株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追溯致病菌的同源性。方法参照GB 4789.7-2013和相关规范对采回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初筛、分离培养,以及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神奈川... 目的对引起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中的病原菌分离株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追溯致病菌的同源性。方法参照GB 4789.7-2013和相关规范对采回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初筛、分离培养,以及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神奈川试验和药敏试验。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致病菌的同源性。结果 14份样品中有5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分型结果为O3:K6型,神奈川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所检出的致病菌株对常见抗生素(阿米卡星、优立新、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类、呋喃坦啶、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妥布霉素)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耐药。PFGE分析结果提示其中4株样本菌株具有同源性,而另一株与其它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紧密相关。结论本事件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且致病菌来自同一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药敏试验 神奈川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