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段锦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培 张西 +8 位作者 曲仁莹 张红 袁晨 李可心 王梦迪 陈旭 刘品 赵明阳 高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属于有氧运动,且不受场地限制,适用于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有利于COPD的康复。本研究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八段锦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属于有氧运动,且不受场地限制,适用于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有利于COPD的康复。本研究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八段锦运动锻炼的效果、作用机制及运动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COPD患者运动处方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八段锦 老年患者 有氧运动 康复锻炼
下载PDF
硫酸亚铁制备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2
作者 刘秋平 范永仙 +3 位作者 陈文娴 王梦迪 梅梅 强根荣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硫酸亚铁的制备是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按绿色化学的要求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将废弃Fe资源综合利用,合成可用于抗贫血药物的重要原料硫酸亚铁,并按照药典的标准进行分析检测。学生强化了称量、除杂、加热、溶解、蒸发、结晶以及固液分... 硫酸亚铁的制备是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按绿色化学的要求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将废弃Fe资源综合利用,合成可用于抗贫血药物的重要原料硫酸亚铁,并按照药典的标准进行分析检测。学生强化了称量、除杂、加热、溶解、蒸发、结晶以及固液分离等实验基本技能,认识了Fe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明了Fe的性质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体会化学在改善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综合利用 FE 制备 抗贫血 生命健康 绿色发展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
3
作者 王艳丽 王梦迪 何会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使用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及对围术期免疫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据麻醉镇痛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麻及地佐辛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照组给予全麻及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术毕(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0 min(T3)、拔管后6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清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术前、术后24 h 2组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水平,术毕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3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2组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结果T3时,2组MAP、HR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T4时,2组Cor、MDA均高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2组CD4+、CD4+/CD8+降低,CD8+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术毕12、24、48 h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 d,2组MMSE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间躁动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结论全麻及地佐辛静脉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减轻手术应激,镇痛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 镇痛 地佐辛 罗哌卡因 平均动脉压 CD4+
下载PDF
涉农高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王梦迪 索江华 +1 位作者 李华玮 何金环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12-115,共4页
基于“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论述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出了融入思政元素... 基于“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论述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了“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即通过丰富动物生物化学网络文献、开展“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构建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品质高尚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RoBERTa和T5的两阶段医学术语标准化
5
作者 周景 崔灿灿 +1 位作者 王梦迪 王泽敏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期280-288,共9页
医学术语标准化作为消除实体歧义性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之中.针对医学领域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述方式,传统匹配模型往往难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的问题,提出语义召回加精准排序的两阶段模型来提升医学术语... 医学术语标准化作为消除实体歧义性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之中.针对医学领域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述方式,传统匹配模型往往难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的问题,提出语义召回加精准排序的两阶段模型来提升医学术语标准化效果.首先在语义召回阶段基于改进的有监督对比学习和RoBERTa-wwm提出语义表征模型CL-BERT,通过CL-BERT生成实体的语义表征向量,根据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进行召回并得到标准词候选集,其次在精准排序阶段使用T5结合prompt tuning构建语义精准匹配模型,并将FGM对抗训练应用到模型训练中,然后使用精准匹配模型对原词和标准词候选集分别进行精准排序得到最终标准词.采用ccks2019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F1值达到了0.9206,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阶段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为实现医学术语标准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术语标准化 RoBERTa-wwm 对比学习 T5 prompt tuning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改良MRI-DRAGON评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6
作者 王秀玲 汪轩 +3 位作者 王梦迪 王同兴 殷信道 彭明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MRI-DRAGON评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两家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临床及影像变量对患者进行MRI-DRAGON评... 目的探讨改良MRI-DRAGON评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两家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临床及影像变量对患者进行MRI-DRAGON评分和改良MRI-DRAGON评分并进行比较。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MRI-DRAGON评分和改良MRI-DRAGON评分对卒中不良预后预测的C-统计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分析两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共纳入95例患者,预后良好组49例,预后不良组46例。两组间MRI-DRAGON评分(Z=5.046,P=0.023)与改良MRI-DRAGON评分(Z=-4.429,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MRI-DRAGON评分预测卒中不良预后的C-统计值明显高于MRI-DRAGON评分[0.87(95%CI:0.78~0.90)vs.0.77(95%CI:0.65~0.81)]。ROC曲线显示改良MRI-DRAGON评分预测卒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MRI-DRAGON评分(0.889 vs.0.757;Z=-2.294,P=0.022),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1.3%和87.3%。结论改良MRI-DRAGON评分较传统MRI-DRAGON评分可更有效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DRAGON评分 血管内治疗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预后
下载PDF
卷丹百合LlARF1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李佳敏 王梦迪 +5 位作者 梁佳惠 张铭芳 杜运鹏 张秀海 李玉舒 于晓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目的】探究卷丹百合珠芽发生前细胞和组织学层面的变化,讨论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内在机制。克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LlARF12,为解析LlARF12基因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卷丹百合珠芽... 【目的】探究卷丹百合珠芽发生前细胞和组织学层面的变化,讨论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内在机制。克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LlARF12,为解析LlARF12基因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卷丹百合珠芽器官形成前的叶腋部位进行了组织学观测,从卷丹珠芽形成过程的转录组中筛选得到参与珠芽发生的关键基因LlARF12,克隆得到其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通过qRT-PCR对不同时期、不同种与品种的百合组织中的LlARF12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并通过VIGS技术对卷丹种球进行LlARF12基因沉默,从而验证其基因功能。【结果】克隆获得LlARF12基因长度为2346 bp,编码7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LlARF12在珠芽发生的小白点时期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发生珠芽时期、在S1时期植株茎秆上部表达量显著低于茎秆下部、在能够自然发生珠芽的百合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百合品种;沉默LlARF12基因导致卷丹珠芽发生时间提前,且发生的珠芽数量增多。【结论】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S1时期之前,腋生分生组织已经开始启动,此处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细胞核堆积,并且逐渐产生成熟的维管组织。LlARF12在卷丹百合不能发生珠芽的组织部位和时期的表达量普遍更高,推测其在珠芽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转录抑制作用,通过VIGS技术进行的基因功能验证证明了LlARF12对珠芽发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珠芽 LlARF12基因 表达分析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下载PDF
蒺藜苜蓿MtMYB16基因克隆、表达及转录自激活分析
8
作者 王悦 刘亚玲 +2 位作者 苑峰 王梦迪 晁跃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植物中MYB转录因子数量众多,功能多样,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MYB转录因子在蒺藜苜蓿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蒺藜苜蓿中克隆MtMYB16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1074 bp,共编码357个氨基酸。进化树分... 植物中MYB转录因子数量众多,功能多样,在植物生长发育、逆境响应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MYB转录因子在蒺藜苜蓿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蒺藜苜蓿中克隆MtMYB16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1074 bp,共编码357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tMYB16蛋白与白花草木樨中MYB蛋白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tMYB16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酵母自激活检测结果显示,MtMYB16蛋白具有自激活活性,自激活结构域位于C端。表达分析结果显示,MtMYB16在蒺藜苜蓿根、茎、叶、花、果实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水平最高;IAA、MeJA能够降低MtMYB16表达水平;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MtMYB16表达量在1.0 h时迅速增加,说明MtMYB16可能具有响应盐及干旱胁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YB16 蒺藜苜蓿 亚细胞定位 酵母表达 胁迫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软件模糊测试种子生成方法
9
作者 刘振岩 张华 +2 位作者 刘勇 杨立波 王梦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模糊测试技术作为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用于挖掘漏洞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在发现软件潜在漏洞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针对传统模糊测试技术中种子选择策略无法快速有效地生成高质量的种子集,导致变异生成的测试用例无法到达更深路径、触发更... 模糊测试技术作为当前软件工程领域用于挖掘漏洞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在发现软件潜在漏洞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针对传统模糊测试技术中种子选择策略无法快速有效地生成高质量的种子集,导致变异生成的测试用例无法到达更深路径、触发更多安全漏洞的问题,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GAN)提出了一个种子生成方法以实现高效模糊测试。通过优化LeakGAN网络结构提高生成种子的质量和多样性,引入编解码技术实现灵活扩展生成种子的类型,并显著提高了在不同输入格式下目标程序的模糊测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取的种子生成策略在覆盖率、触发唯一崩溃等指标上有明显提升,并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生成速度。文中选择了6个具有不同高度结构化输入的开源程序和不同的模糊测试工具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相较原策略分支覆盖率平均增长约2.79%,并且多发现了约10.35%的唯一路径以及约86.92%的唯一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挖掘 网络安全 模糊测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及高糖培养下足细胞凋亡及p53通路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郭弋凡 张宁 +6 位作者 刘羽飞 庞彦余 赵婧文 崔方强 刘梦超 王梦迪 赵文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0-205,I0002,I0003,共8页
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及高糖培养下足细胞凋亡及p5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KK-Ay小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与保肾通络方组(10只),另设10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将体外... 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及高糖培养下足细胞凋亡及p5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KK-Ay小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与保肾通络方组(10只),另设10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将体外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PC5)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测定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水平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CCK-8法检测足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及p53、p-p53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 h-UTP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凋亡细胞比例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肾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p53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保肾通络方干预使KK-Ay小鼠24 h-UTP显著降低(P<0.01),肾脏病理改善,肾小球凋亡细胞比例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Bcl-2、Bax及p-p53表达恢复(P<0.05)。体外研究显示,高糖组足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足细胞凋亡比例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Bcl-2表达减少,Bax和p-p53表达增加(P<0.05);而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恢复足细胞活力(P<0.01),抑制细胞凋亡发生并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p-p53的表达(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能够减轻KK-Ay小鼠及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恢复促凋亡与抗凋亡失衡,抑制p53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其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通络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 足细胞 凋亡 p53
下载PDF
蒺藜苜蓿MtCIM基因结构和功能分析
11
作者 谢宏 周丽莹 +3 位作者 李舒文 王梦迪 艾晔 晁跃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69,共8页
【目的】CIM(cytokinin induce messager)属于Expansin蛋白家族,该蛋白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为分析蒺藜苜蓿MtCIM基因结构、表达、亚细胞定位及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 【目的】CIM(cytokinin induce messager)属于Expansin蛋白家族,该蛋白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为分析蒺藜苜蓿MtCIM基因结构、表达、亚细胞定位及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进行深入分子量、理论等电点、不稳定系数及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分析;同时,利用RT-qPCR方法,对不同激素处理(IAA、ABA、GA3)下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融合蛋白瞬时表达及酵母表达方法鉴定其亚细胞定位及转录自激活情况;对MtCIM转基因植株进行低磷环境的适应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IM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29.563 kD,理论等电点为5.54,不稳定系数为41.62,其蛋白质性质不稳定。二级及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外施IAA能够显著提高MtCIM的表达,外施ABA和GA3后,MtCIM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定位于细胞质中。对MtCIM进行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显示,蒺藜苜蓿MtCIM不存在自激活活性。对获得的20株转基因株系进行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细胞壁更厚;转基因植株对低磷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结论】对蒺藜苜蓿MtCIM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其作为Expansin蛋白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并提高了植物在低磷环境中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MtCIM基因 自激活检测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低磷响应
下载PDF
支持语义扩展的多关键词密文检索方案
12
作者 刘佩恒 张劼 +2 位作者 张华 张欣 王梦迪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现有的多关键词的检索研究集中在支持关键词的精确匹配,文中提出一个支持语义扩展查询的多关键词密文检索方案,基于信息内容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关键词与文档的关系引入TF-IDF技术实现语义扩展;采用平衡二叉树的索引结构,使用安全k近邻... 现有的多关键词的检索研究集中在支持关键词的精确匹配,文中提出一个支持语义扩展查询的多关键词密文检索方案,基于信息内容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关键词与文档的关系引入TF-IDF技术实现语义扩展;采用平衡二叉树的索引结构,使用安全k近邻算法加密索引向量和语义扩展查询向量,确保计算出准确的相关性得分,实现多关键词排序搜索。通过进行索引和陷门的机密性、查询无关联性等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文实现的检索方案是安全的,可以防止内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关键词搜索 安全KNN 语义扩展 可搜索加密
下载PDF
时间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的仿真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梦迪 王彤 +1 位作者 何锋 赵科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1-66,共6页
TTE全局时钟同步机制是其时间确定性保障的基本使能技术,对TTE时钟同步机制开展了建模仿真研究:提出TTE协议模块化的建模仿真方法,构建具有时钟漂移的设备时钟模型,采用离散事件调度的方法对TTE系统启动和重启动状态机以及时钟同步过程... TTE全局时钟同步机制是其时间确定性保障的基本使能技术,对TTE时钟同步机制开展了建模仿真研究:提出TTE协议模块化的建模仿真方法,构建具有时钟漂移的设备时钟模型,采用离散事件调度的方法对TTE系统启动和重启动状态机以及时钟同步过程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了典型参数配置下TTE网络的时钟同步的性能,实现了对TTE时钟同步精度范围内微秒级同步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体系结构 TTE网络 建模仿真 时钟同步 时钟漂移 性能验证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对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特点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梦迪 王珍 +4 位作者 闫润泽 周静威 刘娜 刘玉宁 王耀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早、中、晚期各热邪类型的分布及临床诊断指标,初步建立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的辩证规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编制《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专家调查表》,对全国不同地区31位专家的意...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早、中、晚期各热邪类型的分布及临床诊断指标,初步建立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的辩证规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编制《糖尿病肾脏病"热邪"证候专家调查表》,对全国不同地区31位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DKD各期的热邪类型、各热型的诊断指标及病位等。结果:最终确立DKD早期的热邪类型为湿热证、阴虚内热证、郁热证、燥热证,中期为湿热证、瘀热证、痰热证、郁热证,晚期为浊热证、瘀热证、痰热证、郁热证、结热证。并分别对各热邪类型的临床诊断指标和病位进行了分析。结论:初步建立了DKD热邪证候辨证的专家共识,对提高辨证规范,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糖尿病肾脏病 热邪证候
下载PDF
白塞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梦迪 周静威 +1 位作者 孙卫卫 王耀献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4期70-74,共5页
白塞病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的分类标准已将其归入系统性血管炎之中。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近些年遗传学、免疫学等研究的进展,医学对于白塞病的认识更加深入,除HLA-B_(51)基因之外,多种新的白塞病易感基因及保护... 白塞病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的分类标准已将其归入系统性血管炎之中。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近些年遗传学、免疫学等研究的进展,医学对于白塞病的认识更加深入,除HLA-B_(51)基因之外,多种新的白塞病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也相继被发现。其治疗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而生物制剂也已开始应用于难治性白塞病的临床治疗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贝赫切特病 HLA-B51 进展 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火热证候特征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梦迪 王耀献 +4 位作者 刘玉宁 王玉洁 田君健 王丹阳 田哲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火热证候的临床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采集348例DKD早、中、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火热证候判定,对各火热证候类型的分布及火热证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89.4%的DKD患者均伴...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火热证候的临床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采集348例DKD早、中、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火热证候判定,对各火热证候类型的分布及火热证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89.4%的DKD患者均伴有火热证,早、中、晚期伴火热证患者的比例分别为90.5%、89.7%、87.8%。(2)火热证在DKD早期以燥热证最为常见,占61.9%,中期以结热证最为常见,占53.2%,晚期以浊热证最常见,占70%。(3)DKD火热证最常合并气虚证,其次为阳虚证、阴虚证。(4)火热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口咽干燥、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口苦、口中粘腻、怕热汗出、口中臭秽。(5)在理化指标方面,伴火热证的DKD患者具有较高的尿酸水平。结论:火热证在DKD中分布广泛且贯穿疾病始终,各热邪类型在DKD不同分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火热证常与气虚、阳虚、阴虚证并存,其临床表现多样,可能与某些临床理化指标如血尿酸等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火热证 证候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靶向递药系统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梦迪 何广卫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649-1651,共3页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制剂,显示出独特的靶向肿瘤机制,且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无抗原性、病人耐受等特点而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对白蛋白纳米粒国内外研究近期文献的归纳整理,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制剂,显示出独特的靶向肿瘤机制,且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无抗原性、病人耐受等特点而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对白蛋白纳米粒国内外研究近期文献的归纳整理,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纳米粒 肿瘤靶向 制备工艺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呈少量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梦迪 刘玉宁 +5 位作者 王耀献 王晓娜 闫润泽 甘慧芳 杨涵雯 苗润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773-777,共5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脏病呈少量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基于不同eGFR水平,对141例呈少量蛋白尿DK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理化指标、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这部分...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脏病呈少量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基于不同eGFR水平,对141例呈少量蛋白尿DK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理化指标、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这部分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在呈少量蛋白尿的DKD患者中,高滤过率组、正常滤过率组、低滤过率组的比例分别为17. 0%、41. 1%、41. 8%,以低滤过率组所占比例最高,其平均年龄、24 h尿蛋白、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eGFR显著低于其他两组。(2)中医证候上,本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标实证血瘀证、内热证、痰湿证所占比例均较高。低滤过率组阳虚证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组,阴虚证、内热证比例低于其他两组。(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有吸烟史、24 h尿蛋白、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的下降。结论:肾功能的轻中度下降在呈少量蛋白尿的DKD患者中并不少见,且这部分患者在理化指标、证候表现与其他患者具有一定差异。除性别等非可控因素及吸烟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外,在临床中应积极防治24 h尿蛋白、血尿酸等影响DKD肾功能进展的可控因素,早期防治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量尿蛋白 糖尿病肾脏病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梦迪 李静 +3 位作者 田文艳 李晓芳 闫奕 杨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急性起病的偏瘫、四肢瘫,延髓麻痹、深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面舌瘫... 目的分析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急性起病的偏瘫、四肢瘫,延髓麻痹、深感觉障碍、伴或不伴面舌瘫,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预后较差,影像学表现为DWI序列上可见双侧延髓内侧高信号,类似"心型"或"Y型"。结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少见,易误诊,应尽早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延髓内侧 双侧
下载PDF
消癥散结法的源流及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梦迪 杨涵雯 +1 位作者 孙卫卫 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6期543-546,共4页
消癥散结法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类病症。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癥瘕"概念下所涵盖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表面可见的宏观病症,也逐... 消癥散结法是中医临床的重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类病症。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癥瘕"概念下所涵盖的疾病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表面可见的宏观病症,也逐渐深入到微观领域,消癥散结法所包含的具体治法和药物也不断丰富,消除癥瘕、攻逐坚积,需要综合运用开郁消癥、活血消癥、涤痰消癥、软坚消癥、解毒消癥等法,同时要兼顾正气,扶正以消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癥散结法 微型癥瘕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