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扳动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及GRADE证据等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槐旌 符碧峰 +4 位作者 丁少杰 李远栋 杨光 王平 冯敏山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22-632,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扳动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2月中英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符合... [目的]系统评价扳动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2月中英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扳动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文献数据,用改良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5.3对临床总有效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田中靖久35分积分法、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改善率、辅助检查结果、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对文献数目≥10的结局指标作发表偏倚分析,以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7项研究,总样本量1833例,试验组927例,对照组9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20,1.31),P<0.00001],VAS评分[WMD=-1.38,95%CI(-1.90,-0.86),P<0.00001],田中靖久35分积分法[WMD=-2.72,95%CI(-3.29,-2.15),P<0.00001],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SMD=1.09,95%CI(0.58,1.61),P<0.0001],辅助检查结果[SMD=0.74,95%CI(0.20,1.28),P=0.008],不良反应[RR=,95%CI0.48(0.21,1.09),P=0.08]。在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田中靖久35分积分法、辅助检查结果、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数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扳动类手法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与牵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动类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GRADE评价
下载PDF
活血利水类中药对膝关节镜术后下肢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及GRADE证据等级评价
2
作者 刘世珑 王槐旌 +3 位作者 韩金昌 孟涛 王平 符碧峰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利水类中药治疗膝关节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从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2月符合纳入...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利水类中药治疗膝关节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从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2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膝关节术后肿胀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筛选出文献数据,运用改良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评价,运用RevMan5.3对临床总有效率、降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对实验数目≥10的结局指标以漏斗图和Egger's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以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总样本量830例,实验组415例,对照组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利水类中药联合非中药组在提高有效率[RR=1.15(1.06,1,24),P<0.001],降低VAS评分[SMD=-2.18,95%CI(-3.09,-1.26),P<0.001],[降低膝关节肿胀度SMD=-1.83,95%CI(-2.00,-1.65),P<0.001],降低Lysholm评分[MD=4.46,95%CI(0.08,8.85),P<0.001],膝关节活动度[MD=15.28,95%CI(11.97,18.60),P<0.001]方面均优于非中药组。结论活血利水类中药组联合非中药组不仅可以提高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而且更加安全。但目前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文献的证据质量较低,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骨关节炎 活血利水 术后肿胀 中药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王平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天笑 符碧峰 +3 位作者 霍路遥 王槐旌 高玉萍 王平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王平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CSR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王平教授门诊治疗CSR的248则病案为基础,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王平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CSR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王平教授门诊治疗CSR的248则病案为基础,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处方数量及中药使用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iquorice系统对核心药物配伍及随证加减配伍规律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医案共涉及药物88味,累计使用中药共2672频次,王平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为川芎、当归、白芍、甘草、熟地黄、黄芪、桂枝、葛根、栀子,核心处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加减。结论:王平教授认为CSR的基本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治疗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为基本原则,以燥湿化痰、利水渗湿、益气养阴、消食导滞、清热泻火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用药规律 复杂网络 数据挖掘 王平
下载PDF
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槐旌 王平 +4 位作者 李嘉钰 崔庆同 王晓博 符碧峰 卜寒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9期29-33,I0009,I0010,共7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利用CNKI、PubMed、万方、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间均为2010年1月-2019年12月,...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利用CNKI、PubMed、万方、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间均为2010年1月-2019年12月,同时查阅文章参考文献。制定文献检索方略,制定纳入和排除文献标准,依据这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8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MD=1.13,95%CI(1.08,1.19)];症状体征积分[SMD=0.54,95%CI(0.10,0.98)];降低VAS评分[MD=0.89,95%CI(0.62,1.16)];颈椎活动度[SMD=0.50,95%CI(0.34,0.66)];颈部压痛计分[SMD=0.79,95%CI(0.34,1.24)],眩晕症状积分[SMD=0.55,95%CI(0.40,0.69)],颈椎曲度[MD=0.22,95%CI(0.11,0.55)]。结论旋提手法治疗颈椎病能改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提手法 颈椎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验案分析
5
作者 王槐旌 王平 +3 位作者 符碧峰 王晓博 崔庆同 卜寒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29-31,共3页
距骨坏死在中医学属于"骨痹""骨萎"范畴,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故临证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包括中药汤剂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舒筋和络、补养气血,刃针针刺联... 距骨坏死在中医学属于"骨痹""骨萎"范畴,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故临证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包括中药汤剂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舒筋和络、补养气血,刃针针刺联合拔罐,踝关节摇拔戳手法,疗效显著,为中医药综合疗法非手术治疗具有手术适应证的骨科疾病提供了新技术,临床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坏死 中医药综合疗法 验案分析
原文传递
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前后的左右侧提扳力差异分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槐旌 王平 +6 位作者 符碧峰 苏瑾 吴思 李远栋 张超 杨光 冯敏山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运用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的骨伤科医师培训前与培训后左右侧提扳力的差异分布。方法:选取20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骨伤科医师,首先利用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采集每位医师在体重指数正常状态下的左右侧手法操作的提扳力... 目的:研究运用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的骨伤科医师培训前与培训后左右侧提扳力的差异分布。方法:选取20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骨伤科医师,首先利用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采集每位医师在体重指数正常状态下的左右侧手法操作的提扳力,后对20名骨伤科医师进行为期2周的颈椎旋提手法标准化培训,并从旋提手法智能模拟考核系统中提取20名骨伤科医师培训后左右侧手法操作过程中的提扳力,最后比较20名骨伤科医师培训前、培训后的左右侧手法力学参数的差异分布,并分析运用智能模拟系统培训前、培训后骨伤科医师左、右侧旋提手法提扳力的差异分布。结果:20名经过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前的骨伤科医师左右手操作过程中相关力学参数的提扳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名经过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后的骨伤科医师左右手操作过程中提扳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旋提手法智能模拟系统培训骨伤科医师能减小骨伤科医师左右侧手法操作过程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提手法 培训前 培训后 左右侧提扳力 差异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