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驯养林麝泌香生理反应时间与年龄、地域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奇 李斐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60-4269,共10页
以3处不同地域驯养林麝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麝场61只林麝(离散型年龄分布群)、陕西安康某麝场23只和凤县某麝场5只成体麝(>2岁)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主要气候因子及产香状况等进行观测、记录、统计分... 以3处不同地域驯养林麝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麝场61只林麝(离散型年龄分布群)、陕西安康某麝场23只和凤县某麝场5只成体麝(>2岁)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主要气候因子及产香状况等进行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显示陕西、四川驯养种群泌香生理反应均存在2个泌香高峰期,安康驯养种群泌香高峰期集中于5月初和5月底,以5月底频发,四川则出现在6月初和6月下旬,以6月初频发,且5岁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泌香反应集中且明显,此后随年龄增长而趋于平缓,四川驯养种群泌香启动时间较陕西晚1个月左右,两者泌香高频发期接近且两地麝群泌香生理反应主要在40d内完成;四川麝群不同年龄林麝泌香生理反应初期、盛期、后期及总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育成组和成年组仅麝群在泌香后期组间有显著差异;安康、四川两地麝群仅泌香后期持续时间差异显著(P<0.05);麝群中存在11.48%的个体在泌香季节出现2次泌香生理反应现象,但其麝香产量相对较低、且集中于8—9岁以上雄麝,麝群空香率9.8%左右,主要集中于9岁以上雄麝个体;麝群低产麝(产香量≤10g)占18.93%,中产麝(10g<产香量≤20g)占45.94%,高产麝(20g<产香量)占35.13%,产香量表现出较大变化幅度。上述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温度、光照时间等对驯养麝群泌香期各生理阶段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麝群泌香期启动时间影响显著;此外观测到林麝麝香产量似有与泌香生理反应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泌香生理反应 分配和规律 年龄 地域分布
下载PDF
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迪 王永奇 +3 位作者 许新德 白亚龙 姚可欣 商景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 姜黄素较差的溶解性和对氧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其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为此对多重包埋技术在微囊化姜黄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溶剂类别、溶解温度和时间以及油相蠕动泵频率、真空乳化机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化姜黄素产品的影响,确定了姜黄素最佳溶解工艺条件和一次包埋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分析,针对产品感观质量和稳定性等因素,确定了合理的多重包埋技术微囊化姜黄素10%冷水溶性(Cold Water Solubility,CWS)产品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丙酮作溶剂,溶解温度55℃、时间少于45 min,蠕动泵频率20 Hz,真空乳化机转速控制在15000 r/min;产品配方为12%姜黄素、25%聚乙二醇6000、3.5%吐温-60、3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4.5%dl-α生育酚、20%玉米淀粉。此项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壁材 纳米分散 微胶囊 多重包埋
下载PDF
珍稀药用动物仔幼林麝饲养管理
3
作者 王永奇 李斐然 《特产研究》 202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哺乳期仔麝和断乳后幼麝阶段饲养管理是提高仔幼麝成活率和培育成增重快、发育好的种用麝及产香麝的重要环节,体现着麝群生产水平高低和麝场的生产效益。基于生产实践数据及经验积累,从仔麝出生时间、行为学、适时断乳及方式和奶草过渡... 哺乳期仔麝和断乳后幼麝阶段饲养管理是提高仔幼麝成活率和培育成增重快、发育好的种用麝及产香麝的重要环节,体现着麝群生产水平高低和麝场的生产效益。基于生产实践数据及经验积累,从仔麝出生时间、行为学、适时断乳及方式和奶草过渡等方面对其饲养管理关键点及技术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与阐述,归纳、提出了仔幼麝饲养管理中一些可行的新生产技术措施,提升仔幼麝阶段的管护水平,为提高仔幼麝成活率和麝群整体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仔幼麝 饲养管理
下载PDF
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问题及措施
4
作者 王永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194-0197,共4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基层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当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基层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当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通过借助各种现代化的设施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更好地攻克季节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地改善农业种植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以及设施管理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基层地区的农业管理和种植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设施农业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业种植效益,为此,就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推动设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技术 农业种植效益 问题 改进措施
下载PDF
紫苏油抗过敏·炎症的研究 被引量:55
5
作者 王永奇 王威 +5 位作者 梁文波 邢福有 张巍娥 姜丽 赵红 向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5,共3页
介绍紫苏子中脂肪酸类成分抗过敏·炎症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即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白三烯的研究概况。并与同系列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紫苏油 抗过敏 作用 PAF 白三烯抑制剂 抗炎症作用
下载PDF
紫苏的研究Ⅺ.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永奇 赵宇峰 +10 位作者 李曼杰 王威 周丹 韩大庆 刘继华 李冰 李滦宁 宋乃忠 杨英华 王大宁 牟峻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对紫苏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尤以α-亚麻酸的含量为最高,达69.77%,此外尚含有17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
关键词 紫苏子 脂肪酸 氨基酸 微量元素 紫苏
下载PDF
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筛选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永奇 彭晓 +7 位作者 唐前 于大永 罗燕英 史丽颖 黄连东 牟红梅 唐玲 冯宝民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筛选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物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筛选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物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小鼠,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menglusitena)组,及各样品的低、高剂量组。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和LT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结果发现金花茶叶的水提物(1)和醇提物(2),金花茶果皮的醇提物(3)和乙酸乙酯萃取物(4)、凹脉金花茶叶的醇提物(5)和水提物(6)及凹脉金花茶种子的醇提物(7)中1、4、7号明显降低大鼠血清IgE和LT的含量,作用强度为7>4>1;1、4、7号明显减少全血和BALF中的EOS数量,作用强度为4>7=1;1、4、7号减小肺组织炎症面积,其作用强弱程度基本相同。结论1、4、7号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植物 过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白三烯 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
下载PDF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永奇 邢福有 +8 位作者 刘凡亮 张巍峨 乌兰 姜丽 张学梅 梁文波 赵红 吴丽霞 付子栋 《中南药学》 CAS 200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对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梯度溶媒提取物进行了镇咳、祛痰、平喘的对比性研究。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1.紫苏子水提物、醇提物和醚提物均显示了程度不同的镇咳作用。2.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水提物的小剂量组... 目的 对紫苏子及其炮制品的梯度溶媒提取物进行了镇咳、祛痰、平喘的对比性研究。方法 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 1.紫苏子水提物、醇提物和醚提物均显示了程度不同的镇咳作用。2.紫苏子和炒紫苏子水提物的小剂量组均有良好的祛痰作用。3.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未发现其有平喘作用。但对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的等量混合液诱喘的哮喘模型,炒紫苏子水提物和醚提物的小剂量组都显示出显著的平喘效果。结论 紫苏子具有一定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较分散。平喘成分的水溶性大。存在于炒紫苏子的平喘成分其极性较分散.既存在于极性大的部分也存在于极性小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镇咳 祛痰 平喘
下载PDF
大额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永奇 苟潇 +4 位作者 刘文华 文际坤 毛华明 苏八七 张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对半野生大额牛13个体尺性状和体重指标进行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8.819%的8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额牛成年公、母牛头部和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和坐骨宽选育潜力相对较大,体重和胸围与体长显著相关,其它性状间存在... 对半野生大额牛13个体尺性状和体重指标进行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8.819%的8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额牛成年公、母牛头部和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和坐骨宽选育潜力相对较大,体重和胸围与体长显著相关,其它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各主分量的特征根分布较广,第一主成分反映出大额牛整个体型的生长发育状况,第二、第五和第八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大额牛肉用性能方面的特征,第三主成分有使大额牛体型变小的趋势,第四、第六和第七主成分反映的是大额牛役用方面的性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体尺指标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陕西凤县驯养林麝的种群动态、性比和年龄结构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永奇 盛岩 +3 位作者 刘文华 李斐然 唐婕 孟秀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986-4992,共7页
林麝是濒危资源动物,林麝驯养是保育濒危林麝资源及可持续利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基于对2001至2012年间的陕西凤县林麝驯养的监测和调查,分析了其种群动态、性比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陕西凤县的林麝驯养在近10余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全县共... 林麝是濒危资源动物,林麝驯养是保育濒危林麝资源及可持续利用麝香的有效方式。基于对2001至2012年间的陕西凤县林麝驯养的监测和调查,分析了其种群动态、性比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陕西凤县的林麝驯养在近10余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全县共有150余个麝场,麝场数呈指数式增长,增长率达27.33%,但其平均驯养规模无明显增长,平均存栏种群仅为16.38头。凤县的驯养麝种群总体增长近似指数式增长,增长率达27.22%,目前存栏种群已达3712头。区分性别和年龄,各亚群的增长均呈指数式增长,幼年麝的增长率(30.30%)高于成年麝(27.16%),雄麝的增长率(28.30%)高于雌麝(27.78%)。在2001至2012年间,幼麝种群的雌雄性比((102.64±3.15)%,n=12)和成年麝种群的雌雄性比((100.85±2.585)%,n=10)均显著偏雌(P<0.01),但幼麝、成年麝种群间的性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2005年及2010—2012年间,幼麝(0.5岁龄)占种群的比例为31.91%,亚成体麝(1.5岁龄)占种群的比例为21.11%,成麝(2.5—12.5岁龄)比例为42.72%,老年麝(13.5岁龄及以上)仅占种群的4.26%。合并年龄分析,育龄前个体(幼麝和亚成体麝)的平均比例为53.02%,表明凤县驯养林麝属快速增长种群,其增长潜力较大。在林麝驯养实践中,管理部门可制定准入制度或适当重组现有麝场,促进较大的驯养种群构建,并建立通畅的麝香交易渠道,控制林麝种源的过热交易,以利于林麝驯养种群的性比平衡及可持续的繁育、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凤县 林麝驯养 种群动态 性比 年龄结构
下载PDF
林麝放牧区野生饲用植物叶营养成分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永奇 唐婕 +3 位作者 李斐然 刘文华 黎勇 杨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2-758,共7页
在测定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喜食野生植物叶的常规养分及矿物质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线性相关、营养类型及聚类分析,对植物叶成分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类,以期明析24种野生植物叶的养分含量特点和营养类别,为林麝日粮中青粗料... 在测定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喜食野生植物叶的常规养分及矿物质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线性相关、营养类型及聚类分析,对植物叶成分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类,以期明析24种野生植物叶的养分含量特点和营养类别,为林麝日粮中青粗料的合理搭配及饲草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4种植物叶粗纤维(CF)含量均能满足林麝需要;粗蛋白(CP)含量仅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葎草(Humulus scandens)及野桑(Morus alba)能满足其需要;钙含量均超过需要;磷含量部分超过需要;杜仲(Eucommia ulmoides)、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葎草(Humulus scandens)及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的钙磷比低于7.00,铁、锰含量超过林麝营养需求,铜、锌不足;灰分(Ash)与CP呈显著正相关(P<0.05),Ash与无氮浸出物(NE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F与NEF呈显著负相关(P<0.05),CP与NE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野桑、木姜子C/N均小于3.75,属于N型,葛萝槭(Acer grosseri)C/N为7.27,属于C-N型,蛇葡萄、构树、葎草属于灰分-N型,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sinensis)、丛花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var.loeseneri)属于NC-灰分型,其余属于N-C型;按常规养分含量可将植物叶分为6类,按矿物质元素含量可将植物叶分为7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树叶养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西南山茶抗IgE介导Ⅰ型过敏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奇 侯蕾 +4 位作者 史丽颖 唐玲 郭雨 牟红梅 冯宝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跟踪研究西南山茶叶抗IgE介导Ⅰ型过敏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方法西南山茶叶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用石油...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跟踪研究西南山茶叶抗IgE介导Ⅰ型过敏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方法西南山茶叶用95%乙醇提取,提取物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分离。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Men-glusitena)组,各样品的低、高剂量组。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和LT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炎症面积。结果得到95%乙醇提取物(总黄酮10.95%,总多酚15.73%)(1)、石油醚萃取物(2)、醋酸乙脂萃取物(总黄酮39.38%,总多酚20.01%)(3)、水层(4)。化学分离得到7个黄酮醇类化合物,其槲皮素(5)含量最高(5g)。1、3、5均可降低血清中IgE和LT含量,强弱顺序为1<3<5;1、3、5均能减少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强弱顺序为1<3<5;1、3、5均可减少肺组织炎症面积,强弱顺序为1<3<5。结论西南山茶叶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有效部位为黄酮醇类酚性成分。有效成分或代表性成分为槲皮素,其活性强度优于孟鲁司特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茶 有效部位 有效成分 过敏反应 炎症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永奇 李静伟 +1 位作者 刚宪祯 杨秀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7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分为 3型 ,Ⅰ型 :中心椎管狭窄型 ;Ⅱ型 :脊神经根管狭窄型 ;Ⅲ型 :混合型 (即Ⅰ、Ⅱ型并存 )。其中Ⅰ型 10 4例 (13 ....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7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分为 3型 ,Ⅰ型 :中心椎管狭窄型 ;Ⅱ型 :脊神经根管狭窄型 ;Ⅲ型 :混合型 (即Ⅰ、Ⅱ型并存 )。其中Ⅰ型 10 4例 (13 .96 % ) ,Ⅱ型 15 8例 (2 1.2 1% ) ,Ⅲ型 483例 (6 4.83 % )。CT分型与手术符合率为 92 .2 1% ,不符多见于Ⅲ型。结论 CT分型对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CT分型 外科手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药用收载落新妇属植物功能主治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永奇 刘嘉琪 +2 位作者 王宝昌 唐玲 史丽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2-16,共5页
本研究对落新妇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药用收载、功能主治、与功能主治相吻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及新发现的药效活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为其开发利用及对中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落新妇属植物 资源分布 功能主治 物质基础 作用机理 现代研究
原文传递
花面狸药物催情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奇 刘文华 +2 位作者 蒋志武 刘晓农 车利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40-143,共4页
试验通过用外源激素FSH、LH、PMSG、HCG及诱导发情的中草药 ,以不同配合方式及剂量来处理 3月初未发情的经产母狸 ,结果表明花面狸的发情率分别可达 70 % ,80 % ,80 % ,90 % .产仔率分别达 71.4% ,75 % ,75 % ,77.8% .使花面狸的发情、... 试验通过用外源激素FSH、LH、PMSG、HCG及诱导发情的中草药 ,以不同配合方式及剂量来处理 3月初未发情的经产母狸 ,结果表明花面狸的发情率分别可达 70 % ,80 % ,80 % ,90 % .产仔率分别达 71.4% ,75 % ,75 % ,77.8% .使花面狸的发情、配种、受孕趋于一致 ,这不但很好解决了实际生产中诸多问题 ,而且也为北方地区花面狸年繁 2胎技术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面狸 药物催情 发情率 产仔率
下载PDF
独龙牛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永奇 苟潇 +3 位作者 文际坤 毛华明 苏八七 张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kg,母牛可达350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19〉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19〈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牛 体尺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山茶属植物药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永奇 林红景 +5 位作者 陆敏珠 唐前 李红冰 吴小娟 唐玲 冯宝民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0期764-765,共2页
山茶属(Camillia Linn.)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是山茶科中最大的一个属。有28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25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南部,集中分布于岭南地区。
关键词 植物药用 山茶属 岭南地区 山茶科 亚热带
下载PDF
桦树汁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永奇 李延忠 +2 位作者 张育新 严仲铠 徐国经 《中草药》 CAS 1988年第3期47-47,共1页
桦树汁系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茎皮划开后流出的汁液,多于早春时节采集。树皮及芽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湿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痢疾、肝炎、急性乳腺炎及痈肿疮毒。外用治疗烧烫伤、疮肿。本文... 桦树汁系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茎皮划开后流出的汁液,多于早春时节采集。树皮及芽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利湿等功能。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痢疾、肝炎、急性乳腺炎及痈肿疮毒。外用治疗烧烫伤、疮肿。本文报道其所含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分析结果。一、桦树汁中的微量元素仪器:WFY-3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温州仪器厂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分析仪器厂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树汁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药用山茶属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永奇 吴小娟 +3 位作者 李红冰 逄越 唐玲 冯宝民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7-55,58,共10页
对收载为药的五种山茶属植物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山茶属植物主要含有皂苷、鞣质和黄酮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癌、抗菌、抗骨质疏松及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等.
关键词 山茶属 山茶 油茶 普洱茶 皋芦
下载PDF
绝缘介质理化特性辅助油浸式电抗器故障定位及诊断
20
作者 赵睿 景瑞斌 +3 位作者 赵龙 陈宏刚 王永奇 马玲 《变压器》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在电抗器发生故障后及时分析其故障原因对于消除隐患、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起750kV油浸式电抗器色谱数据异常事件展开调查,首先采用三比值法结合离线色谱气体... 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在电抗器发生故障后及时分析其故障原因对于消除隐患、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一起750kV油浸式电抗器色谱数据异常事件展开调查,首先采用三比值法结合离线色谱气体组分增长情况,初步判断该电抗器故障类型为电弧放电。随后停电将该电抗器退出运行,并运至检修基地吊罩检查,通过对解体后典型部位的绝缘纸进行理化特性表征及分析,精确区分绝缘纸上黑色痕迹的来源,精准定位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而为查找故障根源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分析电抗器绝缘介质的理化特性,精准定位故障的发生位点,加快故障分析进程,为后续油浸式电抗器的故障定位及诊断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抗器 色谱异常 绝缘纸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