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晶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是导致PE发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蜕膜自然杀伤(decidual natur...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是导致PE发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蜕膜自然杀伤(decidual natural killer,dNK)细胞具有参与子宫螺旋动脉重塑、调控滋养细胞入侵、参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促进胎儿生长等作用。dNK细胞数量、功能和表型等的变化,dNK细胞与绒毛外滋养细胞上配体结合的相应受体表达异常,dN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是PE发病的原因。综述dNK细胞在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P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蜕膜 杀伤细胞 天然 子宫螺旋动脉 血管重塑 滋养层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一丹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胎盘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可能是关键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激活跨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触发下游信号传导,...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胎盘滋养细胞侵袭不足和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可能是关键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通过激活跨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触发下游信号传导,影响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免疫功能、血管生成及炎症反应等关键环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亚家族成员(如BMP2)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分化与侵袭、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以及调控TGF-β超家族其他成员的表达,抑制PE的发生发展;BMP7可以促进滋养细胞钙化,进而导致胎盘血管发育不良;BMP9可以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的表达促进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BMP11可以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活性氧的产生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但其在PE中具体作用尚存争议。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亚家族成员(如GDF-8和GDF-15)主要通过调控MMP的表达及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此外GDF-15还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并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激活素通过调节MMP和整合素β1的表达,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还可能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参与PE的病理过程;而抑制素则在预测PE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多项研究已证实TGF-β超家族成员与P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以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测PE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TGFβ超家族蛋白质类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生长分化因子类 抑制素类 激活素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晶(综述) 王永红(审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251-1252,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突触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在AD患者脑组织中可观察到某些脑区神经细胞的广泛丢失及动脉粥样硬化(AS)弥漫增...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突触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在AD患者脑组织中可观察到某些脑区神经细胞的广泛丢失及动脉粥样硬化(AS)弥漫增生,且大多数AS位于损害的周围。AS作为胶质细胞的主要类别,几乎囊括了胶质细胞的所有功能,AD患者AS的激活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通常比典型的病理改变早十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神经元纤维缠结 动脉粥样硬化 分泌细胞因子 病理改变 AD患者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振华 马廷学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子痫前期(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基因、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若病情进展严重,可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全球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PE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 子痫前期(PE)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多基因、多系统损害性疾病,若病情进展严重,可导致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痫、HE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全球孕产妇及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PE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且临床表现多样化,故治疗原则以解痉、降压、镇静等为主,适时终止妊娠是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目前其病因学研究尚存争议,多数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免疫和激素反应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PE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其中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在PE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PE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中性粒细胞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微粒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梦婷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9-372,383,共5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伤,是常见的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原因。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涉及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主要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伤,是常见的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原因。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涉及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主要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近期研究表明,子痫前期患者的微粒(microparticles,MPs)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释放多种蛋白酶和炎性因子,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综述MPs导致中性粒细胞活化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微粒 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微粒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表达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崔佳蕾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之一,至今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子痫前期发病主要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受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等有关。最新研究表...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之一,至今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子痫前期发病主要与胎盘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导致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受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等有关。最新研究表明,微粒可导致子痫前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并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同时相关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活化并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激发炎症反应是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键环节。当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过量或未被机体及时清除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附着于血管内皮上,引起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现对微粒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释放在子痫前期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血管内皮损伤 内皮 血管 微粒体 胎盘 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及其在生殖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乔国栋 王永红(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60-264,共5页
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人体内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NADPH氧化酶等细胞因子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蛋白酪氨... 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可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参与人体内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表明,NADPH氧化酶等细胞因子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等细胞信号通路对NETs的形成过程进行调节,有助于探讨NETs在子痫前期等生殖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综述NETs的形成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诱捕网 NADP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先兆子痫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mTOR信号通路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钰林 王永红(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55-658,678,共5页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其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因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近年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临床常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其病情变化呈动态性进展,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因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近年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能力,参与胎盘滋养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调节,且胰岛素信号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启动下游分子调节细胞代谢,导致母体血管内皮损伤、子宫螺旋小动脉重构受损,以及炎症免疫反应异常等,参与PE的发生。通过探讨mTOR信号通路与PE发病的相关性,为PE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及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TO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信号传导 滋养层 内皮细胞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症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昝志远(综述) 王永红(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3期2240-2244,2289,共6页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显著提升,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数及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为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临床常用乙酰胆...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显著提升,随着人群平均寿命的延长,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数及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常见的为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临床常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外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很多,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阿尔茨海默症疗法的探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高压氧 综述
下载PDF
子宫肉瘤肿瘤学标记物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静(综述) 王永红(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子宫肉瘤迄今为止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手段,目前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但子宫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无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对子宫肉瘤的肿瘤标记物进行深入研究,对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 子宫肉瘤迄今为止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手段,目前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但子宫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无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对子宫肉瘤的肿瘤标记物进行深入研究,对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诊断 肿瘤标记物 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