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永钧治疗IgA肾病的学术特点
1
作者 朱勤 陈洪宇 +2 位作者 曾佳丽 王曾 王永钧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遵循“审病辨证”,提出Ig A肾病“风湿致病”和“微观辨证”理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选取王教授3年内诊治过的Ig A肾病原始病例,...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遵循“审病辨证”,提出Ig A肾病“风湿致病”和“微观辨证”理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选取王教授3年内诊治过的Ig A肾病原始病例,挖掘并总结其治疗该病所用中药的药味、药性、归经及配伍规律,以期深入理解和传承其治疗Ig A肾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王教授在杭州市中医院门诊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Ig A肾病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3版)。1.2纳入标准:(1)经王教授门诊诊治的Ig A肾病患者;(2)患者年龄≥18周岁;(3)辨证资料完备,中药复方记录详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数据挖掘 学术特点 王永钧
下载PDF
王永钧教授新五型辨证论治IgA肾病技巧赏析
2
作者 朱勤 陈洪宇 +4 位作者 曾佳丽 杨亚珍 王曾 李涛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850-852,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3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王永钧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他从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风湿扰肾”对应关系出发,拓展了中医“象思维...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3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王永钧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他从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风湿扰肾”对应关系出发,拓展了中医“象思维”,揭示了IgAN进展新机制;从西医诊断-宏观辨证-微观辨证-生物标志物角度,创立了新五型辨证,推进了IgAN证候规范化^([2])。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证候规范化 IGA肾病 象思维 王永钧教授
下载PDF
王永钧:肾病患者请谨记,勿吃牛肉少吃盐
3
作者 徐尤佳 王永钧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国医大师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他如今已经90岁,依然一周看四个半天门诊,其余时间在工作室整理临床经验、著书立说、搞学术研究。即便如此,王永钧教授依然抽出时间,接受记者专访,分享其独特的养生护肾经。
关键词 肾病专家 国医大师 中西医结合 肾病患者 著书立说 王永钧教授 学术研究 工作室
下载PDF
王永钧论治肾病学术经验述要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亚珍 王永钧 +1 位作者 陈洪宇 袁博寒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5期313-315,I0002,共4页
国医大师王永钧临证六十五载,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提倡“审病-辨证-治病/证”,主张辨证当结合宏观的“外景”与微观的“内景”,并建立了中医微观辨证体系;他创新了“风湿致肾病”理论,并通过证候学调研构建了IgA肾病五型辨治... 国医大师王永钧临证六十五载,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提倡“审病-辨证-治病/证”,主张辨证当结合宏观的“外景”与微观的“内景”,并建立了中医微观辨证体系;他创新了“风湿致肾病”理论,并通过证候学调研构建了IgA肾病五型辨治新方案。文章介绍了王师论治肾病相关经验,详解巴黄饮、复方积雪草方、加减防己黄芪汤等常用处方并择附验案,以窥其治肾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永钧 国医名师 肾病 学术经验
下载PDF
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论王永钧教授诊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9
5
作者 娄成利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顾问、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王永钧教授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潜心研究肾脏病的病证关系,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结...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顾问、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王永钧教授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潜心研究肾脏病的病证关系,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慢性肾炎(IgA肾病)的微观辨证,在临床研究、辨证用药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中医理论的融汇与创新。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学习,受益匪浅,现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对王永钧教授诊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谈些浅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中华中医药学会 同病异治 传统中医学 辨证用药 微观辨证 中医理论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法的王永钧教授治疗IgA肾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颖萍 蔡旭东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57-59,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届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近60年,德艺双馨,勤求古训,融合新知,提出慢性肾脏病的风湿致病理论,引入微观辨证,倡导"... 王永钧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届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近60年,德艺双馨,勤求古训,融合新知,提出慢性肾脏病的风湿致病理论,引入微观辨证,倡导"识病-辨证-治病/证"的诊疗思维,并创立了Ig A肾病(Ig AN)新辨证方案。本研究收集、整理王永钧教授治疗Ig AN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王永钧教授治疗Ig AN的临证用药经验,以期为名医经验上升为临床证据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名医经验 肾脏病临床 慢性肾脏病 临床证据 微观辨证 临证用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王永钧从“识病-辨证-治病”三位一体论治IgA肾病学术思想集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剑 陈洪宇 王永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3-1456,共4页
全国首届名中医王永钧教授从事中西医肾病临床近60年,对肾脏疾病尤其是IgA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提出“风湿扰肾”学说和“虚、瘀、风湿”理论。文章具体从识病、辨证、治病三方面整理其论治IgA肾病的学术思想内容,并总结... 全国首届名中医王永钧教授从事中西医肾病临床近60年,对肾脏疾病尤其是IgA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提出“风湿扰肾”学说和“虚、瘀、风湿”理论。文章具体从识病、辨证、治病三方面整理其论治IgA肾病的学术思想内容,并总结其学术思想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取象比类 病证结合 风湿扰肾 王永钧 临证经验 “虚、瘀、风湿”理论
原文传递
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永钧 徐琳 +4 位作者 程晓霞 朱彩凤 李慧 俞东蓉 郑文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将10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中药尿毒净治疗组(75例)和包醛氧化淀粉对照组(30例),并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对CRF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4.7%与44.0%)优于对照... 将10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分为中药尿毒净治疗组(75例)和包醛氧化淀粉对照组(30例),并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对CRF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4.7%与44.0%)优于对照组(56.7%和23.3%,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中分子物质(MMS)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0.01),内生肌酐消除率(Ccr)比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且Scr,MMS降低及Ccr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0.01)。尤对氮质血症及早期尿毒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净 慢性 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炎CKD3期的肾保护作用——317例多中心、前瞻、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永钧 何立群 +14 位作者 孙伟 鲁盈 王小琴 张佩青 魏连波 曹式丽 杨霓芝 马红珍 高菁 李平 陶筱娟 袁发焕 李靖 姚晨 刘旭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中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7例患者,观察中西药组(160例,基础治疗+中药辨证颗粒剂+苯那普利片10 mg/d)和西药组(157例...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中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7例患者,观察中西药组(160例,基础治疗+中药辨证颗粒剂+苯那普利片10 mg/d)和西药组(157例,基础治疗+中药颗粒模拟剂+苯那普利片10 mg/d)治疗前后症状、证侯积分值、临床综合疗效及尿蛋白定量/24 h(Upr/24 h)、尿蛋白/肌酐比值(Upr/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钾(K+)、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 GFR)、CKD分期和安全性。疗程24周。结果:治后两组的症状、证侯积分值均较基线时明显改善(P<0.01),但以中西药组为优(P<0.05)。西药组治后尿蛋白减少(P>0.05),血肌酐反增高(P<0.01),其中31例(19.7%)增幅>30%,8例(5.10%)增幅>50%;e GFR降低,其中27例(17.2%)由CKD3期进展至CKD4期,而减轻至2期者仅11例(7.00%)。中西药组则尿蛋白显著减少(P<0.05),Scr降低(P<0.01),e GFR提高(P<0.01),由CKD3期进展至4期者12例(7.50%),而减轻至2期者达27例(16.90%)。临床综合疗效亦优于西药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辨证组方联合苯那普利10 mg/d治疗CGN-CKD3期患者24周,较之单用苯那普利的对照组能更好地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脏病3期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中药辨证组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的肾保护作用——315例多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永钧 何立群 +14 位作者 孙伟 鲁盈 王小琴 张佩青 魏连波 曹式丽 杨霓芝 马红珍 高菁 李平 陶筱娟 袁发焕 李靖 姚晨 刘旭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01-1005,1009,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采用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5例患者分成中药辨证组(158例)和西药苯那普利组(157例)。中...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组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患者的肾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入组人群采用前瞻、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PP)的315例患者分成中药辨证组(158例)和西药苯那普利组(157例)。中药组按肾气阴两虚、肾络瘀痹、风湿扰肾、湿热内蕴四证予中药辨证组方+苯那普利模拟剂+基础治疗;西药组予西药苯那普利10 mg/d+中药组方模拟剂+基础治疗,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u-pr/24 h)、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钾(K+)、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MDRD公式)、CKD分期、中医证候与症状积分值、综合疗效分析及安全性。疗程24周。结果:中药组治后Scr下降,eGFR升高(P〈0.05~0.01),不良反应少,但尿蛋白却较基线有所增高。西药组治后尿蛋白有减少(P〉0.05),但Scr增高(P〈0.01),其中31例(19.7%)增幅〉30%,8例(5.10%)增幅〉50%,eGFR降低,有27例(17.2%)由CKD3期进展至CKD4期。结论:中药辨证组方对慢性肾脏病具有不依赖于减少尿蛋白的肾保护作用,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中药辨证组方
下载PDF
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附两种辨证方案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8 位作者 朱彩凤 程晓霞 张敏鸥 方一卿 周柳沙 高菁 李靖 陶筱娟 于健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案两种辨证方法,分别辨证,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新方案分肾虚、瘀痹、风湿、肝风和溺毒五证,每一证候有主症、次症,主症均设客观和定量指标,结果以肾虚证最为多见(38.9%),其次为风湿证(25.7%),肝风证(16.8%),瘀痹证(14.6%),溺毒证(4.0%)。各证候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肾病理的Katafuchi评分,Andreoli方法的AI/CI指数均具相关性,各证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IgA肾病辨证新方案,简明扼要,实用有效,贴近临床,有利于及时判断IgA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逆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流行病学 中医辨证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被引量:152
12
作者 王永钧 鲁盈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诊断 辨证分型 疗效评定 标准
下载PDF
两种辨证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附134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1 位作者 陈洪宇 李素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肾病理均为Ⅰ~Ⅱ级。结果 :新辨证方案治疗Ⅰ~Ⅱ级IgAN患者 ,临床缓解率较原方案组明显提高 ,且缓解持续时间延长。其中 4 1例病理≥Ⅲ级的新方案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 2 9.3%、尿蛋白从原基础减少大于 5 0 %者达 6 5 .82 %。结论 :新辨证方案更符合IgAN的病机改变、证候谱分布及中医治疗学特色 ,其辨治疗效优于原方案组 ,具有执简御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中医药疗法 IGA肾病 临床对比研究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从虚、瘀、风湿论治IgA肾病123例临床分析——附69例5型辨治及65例本虚为主辨治的疗效对照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1 位作者 周柳沙 朱彩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目的:优化IgA肾病(IgAN)的中医辨治方案,验证从虚、瘀、风湿3型论治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IgAN患者按虚、瘀、风湿3型辨证论治,并与5型辨治方案及本虚为主辨治方案进行历史性对比。结果:3型辨治组治后中医证候总积分、24h尿蛋白... 目的:优化IgA肾病(IgAN)的中医辨治方案,验证从虚、瘀、风湿3型论治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IgAN患者按虚、瘀、风湿3型辨证论治,并与5型辨治方案及本虚为主辨治方案进行历史性对比。结果:3型辨治组治后中医证候总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较治前明显减少(P<0.01),肾功能稳定。3型辨治组肾病理Lee’sⅠ~Ⅱ级的61例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65例本虚为主组(59.0% vs 20.0%,P<0.01);甚至前者62例Lee’s≥Ⅲ级的患者,其缓解率亦优于后者Lee’sⅠ~Ⅱ级的患者(45.2% vs 20.0%,P<0.01)。3型辨治组较之5型辨治组虽然缓解率略高(Lee’sⅠ~Ⅱ:59.0% vs 57.1%;≥Ⅲ级:45.2% vs 29.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瘀、风湿3型辨治方案更符合IgAN的证候谱、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具有执简御繁、实用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辨治方案 3型辨治
下载PDF
俞尚德自拟补中生肌汤治疗特殊类型溃疡病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3 位作者 朱彩凤 俞文武 胡剑鸣 李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溃疡病 中医药疗法 俞尚德 补中生肌汤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水平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永钧 周柳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慢性肾脏病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中西医结合 中医诊治 近现代 北戴河
下载PDF
痰瘀互结与肾内微型癥积 被引量:132
17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慢性肾衰竭 病理 中医学 痰瘀互结 肾内微型Zheng积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风湿证候 被引量:62
18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683-68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证候 风湿 慢性肾脏病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病机 临床诊治 从湿热论治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3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KD3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永钧 殷佳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78-680,68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对39例CGN-CKD3期患者采用饮食营养、西药治疗(包括降压、调脂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39例患者治后不仅能改善症状与证候,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降低Scr,且治疗1年后...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对39例CGN-CKD3期患者采用饮食营养、西药治疗(包括降压、调脂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39例患者治后不仅能改善症状与证候,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降低Scr,且治疗1年后,患者的GFR较治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逆转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CGN-CKD3期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辨证分型 CGN-CKD3
下载PDF
论肾风病的现代观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肾风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继后在《中藏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等文献中均有论述。如《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 肾风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继后在《中藏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等文献中均有论述。如《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生在肾 《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太素 《中藏经》 脉大 能食 脊痛 诸病源候论 现代观 奇病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