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区柯克电影的空间悬念设置
1
作者 王洪政 于利平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0期163-165,共3页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作品中,空间不仅被用作一个简单的叙事场景,而且还具有制造悬念的功能。希区柯克能够精准利用观众的心理效应,在片中设置具有特殊氛围的场景,通过封闭狭小的场景设置,刻意运用镜头空间,控制景深变化,创造性地利用画外空...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作品中,空间不仅被用作一个简单的叙事场景,而且还具有制造悬念的功能。希区柯克能够精准利用观众的心理效应,在片中设置具有特殊氛围的场景,通过封闭狭小的场景设置,刻意运用镜头空间,控制景深变化,创造性地利用画外空间,唤起观众的恐慌和不安,极大地营造了影片中的悬念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区柯克 电影 悬念 空间
下载PDF
层次分析-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畅 高畅 +6 位作者 郭晓瑞 王洪政 徐明远 刘岩 张晶 邢凯鑫 唐中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302,共10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并...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对木脂素综合评分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强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mL/g)、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的综合评分为99.21,与模型预测数值相差较小,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在最优条件下,五味子藤茎木脂素提取率较高且具有抗氧化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法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果荚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估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洪政 李媛媛 +3 位作者 刘伟 王化 祖元刚 赵修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ostii cv.‘Fengdaibai’)果荚为原料,研究了牡丹果荚多糖的提取工艺以及牡丹果荚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原理,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例三因素三水平... 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ostii cv.‘Fengdaibai’)果荚为原料,研究了牡丹果荚多糖的提取工艺以及牡丹果荚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原理,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例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牡丹果荚多糖提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60~80目、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0min、液固比例20mL·g-1,并采用终浓度为80%的乙醇进行沉淀析出。在此条件下,牡丹果荚多糖的得率预测值为8.76%,验证值为8.77%。采用DPPH和还原力体系检测了牡丹果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牡丹果荚多糖具有一定水平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果荚多糖 响应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种皮总黄酮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洪政 刘伟 +6 位作者 张琳 丛赢 昝鹏 王化 祖元刚 陈华峰 赵修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6-860,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牡丹种皮黄酮,通过乙醇体积分数、液固体积质量比(mL·g^(-1))、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牡丹种皮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种皮黄酮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液固体积质...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牡丹种皮黄酮,通过乙醇体积分数、液固体积质量比(mL·g^(-1))、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牡丹种皮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种皮黄酮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液固体积质量比为20:1,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140 W,牡丹种皮黄酮得率为46.50‰。经过柱层析纯化后,牡丹种皮黄酮中含有203.5mg·g^(-1)槲皮素和23.2mg·g^(-1)木犀草素。大鼠体内实验证明牡丹种皮黄酮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 牡丹种皮 黄酮 抗凝血
下载PDF
太空诱变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形态参数、光合能力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政 郭晓瑞 +3 位作者 唐中华 于景华 祖元刚 张学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3,共7页
以未经太空诱变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对照,研究了经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太空诱变后迷迭香在形态参数、光合作用以及次生产物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太空诱变后,迷迭香优良株系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地上部... 以未经太空诱变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为对照,研究了经返回式卫星搭载进行太空诱变后迷迭香在形态参数、光合作用以及次生产物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太空诱变后,迷迭香优良株系的株高、冠幅、分枝数、分枝长、地上部生物量等形态参数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反映迷迭香可采收量的地上部生物量,比诱变前提高了1.24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光合能力的提升是迷迭香诱变株系形态参数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迷迭香诱变株系的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比对照明显提高,而光补偿点则明显下降。作为迷迭香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鼠尾草酸、迷迭香酸和精油的含量在太空诱变株系中明显高于对照,并且精油中主要组分的比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太空诱变中迷迭香可获得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有益突变,从而证明航天育种技术在迷迭香优良品种选育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形态参数 光合作用 次生代谢
下载PDF
牡丹种皮黄酮提取及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被引量:42
6
作者 孟庆焕 王化 +3 位作者 王洪政 吴薇薇 钟晨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4-507,共4页
以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种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牡丹种皮总黄酮匀浆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匀浆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20:1,匀浆时间4min,... 以丹凤牡丹(Paeonia ostii)种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牡丹种皮总黄酮匀浆提取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匀浆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80%,液料比20:1,匀浆时间4min,匀浆次数2次。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牡丹种皮黄酮提取物含量为52.19mg·g^(-1)。测定了牡丹种皮黄酮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牡丹种皮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牡丹种皮变废为宝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种皮 黄酮 ABTS自由基 匀浆法
下载PDF
根系抗坏血酸在小麦幼苗铝耐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洪政 沈振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8,共6页
以3个铝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Al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Al耐性品种‘Atlas 66’质外体中抗坏血酸总含量随着处理 Al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在Al... 以3个铝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Al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Al耐性品种‘Atlas 66’质外体中抗坏血酸总含量随着处理 Al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在Al敏感品种‘Scout 66’和‘扬麦9号’中显著降低。同时,‘Atlas 66’质外体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在高浓度Al处理下显著升高,2个敏感品种则在低浓度Al处理下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略有升高。耐性品种‘Atlas 66’根系共质体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总量在5~40μmol·L-1AlCl3处理下无显著变化,而在 2个敏感品种中则随处理Al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80μmol·L-1AlCl3处理下‘Atlas 66’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氧化酶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而在‘Scout 66’和‘扬麦9号’中则均显著降低。因此Al胁迫下‘Atlas 66’根系质外体抗坏血酸含量的升高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的维持以及Al毒害下抗坏血酸利用率较高可能是其Al耐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铝耐性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酶法辅助乙醇优选牡丹种皮总黄酮 被引量:9
8
作者 孟庆焕 祖元刚 +5 位作者 王化 王洪政 姜涛 吴薇薇 钟晨 段喜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研究适合于以牡丹种皮为原料提取总黄酮的方法,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酶种类、浓度、酶解孵育温度、孵育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 研究适合于以牡丹种皮为原料提取总黄酮的方法,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酶种类、浓度、酶解孵育温度、孵育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工艺优化。考察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5 mg·m L-1、酶解孵育温度45℃、p H4.5条件下进行酶解孵育180 min后,总黄酮得率最高可达74.839 mg·g-1,相对于乙醇提取法牡丹种皮总黄酮得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种皮 总黄酮 果胶酶 纤维素酶
下载PDF
酶解辅助乙醇提取牡丹种皮中的木犀草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庆焕 祖元刚 +6 位作者 王化 王洪政 路祺 李平 吴薇薇 钟晨 段喜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5,138,共4页
以牡丹种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木犀草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5 g·L-1、酶解温度45℃、p H值4.5条件下进行酶解孵育180 min后,在m(牡丹种皮)∶V(乙醇)(料液比)=1 g∶10 m L... 以牡丹种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木犀草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5 g·L-1、酶解温度45℃、p H值4.5条件下进行酶解孵育180 min后,在m(牡丹种皮)∶V(乙醇)(料液比)=1 g∶10 m L、乙醇质量分数为80%、匀浆4 min条件下提取2次,木犀草素提取率最高可达3.241 mg·g-1,相对乙醇提取法木犀草素提取率提高了4.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种皮 木犀草素 纤维素酶 果胶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楠竹叶提取物中的4种黄酮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科 马春慧 +3 位作者 杨磊 孟庆焕 王洪政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0-493,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楠竹叶提取物中的4种主要黄酮成分:荭草苷、牡荆苷、牡荆苷-4′-O-葡萄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通过实验,得到了同时测定4种主要黄酮成分的最佳条件。采用Kromasil-C18(5μm,4.6 mm×250 mm,Akzol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楠竹叶提取物中的4种主要黄酮成分:荭草苷、牡荆苷、牡荆苷-4′-O-葡萄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通过实验,得到了同时测定4种主要黄酮成分的最佳条件。采用Kromasil-C18(5μm,4.6 mm×250 mm,Akzol Nobel,Sweden)进行测定,最佳检测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5%醋酸水溶液=10.3:1:0.7:88为色谱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荭草苷、牡荆苷、牡荆苷-4′-O-葡萄糖苷和牡荆苷-2′-O-鼠李糖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8.1%、99.1%和98.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0.7%、0.8%和0.6%(n=5)。该方法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楠竹叶成分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竹叶提取物 荭草苷 牡荆苷 牡荆苷-4'-O-葡萄糖苷 牡荆苷-2'-O-鼠李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优化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庆焕 祖元刚 +5 位作者 王化 王洪政 路祺 吴薇薇 钟晨 段喜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68-71,共4页
[目的]采用乙醇匀浆法优选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和丹皮酚提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 [目的]采用乙醇匀浆法优选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和丹皮酚提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匀浆时间4 min、提取1次。[结论]采用乙醇匀浆正交试验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种皮 芍药苷 丹皮酚 匀浆法
下载PDF
硼泥陶粒混凝土在地板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大伟 李井永 +3 位作者 刘永前 齐毅 王芳 王洪政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66,共2页
从硼泥陶粒及硼泥陶粒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出发,研究了硼泥陶粒混凝土在住宅建筑地板供暖系统中的应用。试验表明,硼泥陶粒混凝土的蓄热、散热时间持久,房间的热稳定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地板供暖系统 硼泥陶粒 硼泥陶粒混凝土 施工工艺
下载PDF
2种黄芪幼苗对缺硫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13
作者 张野 杨楠 +3 位作者 刘洋 唐中华 郭晓瑞 王洪政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504,共9页
以药用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及其变种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 Hsiao)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两种黄芪幼苗在不同程度缺硫条件下的生物量积累、光合参数、次生代谢... 以药用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及其变种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 Hsiao)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两种黄芪幼苗在不同程度缺硫条件下的生物量积累、光合参数、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供应Hoagland全营养液相比,低硫和无硫供应处理均显著抑制了两种黄芪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伸长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累积,并且引起了植株叶片失绿变黄、根系褐变等一系列缺硫症状。此外,缺硫还导致了两种黄芪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以及光合参数下降、全株各部位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相对膜荚黄芪而言,不同程度缺硫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硫或无硫条件下,膜荚黄芪植株各部位总酚含量出现了明显下降,而蒙古黄芪根系和叶片总酚含量却因缺硫处理而显著升高。同时我们还发现,硫营养缺乏诱导了蒙古黄芪叶片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升高以及植株各部位主要异黄酮物质的大量积累。我们推断,营养液中硫元素供应的减少引起了黄芪幼苗硫营养不良,影响了植株叶绿素合成,降低了植株的光合能力,并同时引起了全株的氧化胁迫,最终使得黄芪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蒙古黄芪在缺硫胁迫下提高了光保护能力,合成了较多的异黄酮类物质,有效缓解了缺硫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从而在面对缺硫胁迫时比膜荚黄芪表现出了更强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硫胁迫 生理响应 适应性
下载PDF
职业高中班级管理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政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4年第9期40-40,共1页
班级管理是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抓好班级管理对作好职业高中学生工作有着决定作用。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职业高中学生 班主任工作 决定作用 作有
下载PDF
单叶省藤叶中黄酮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李媛媛 +2 位作者 王洪政 杨磊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研究了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foilius)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原理,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3因素3水平进行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省藤叶总黄酮提取组合条件。研究... 研究了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foilius)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的原理,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3因素3水平进行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省藤叶总黄酮提取组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省藤叶总黄酮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2.7%,液料比22.5 m L·g-1,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实际得率为19.67 mg·g-1。与浸提和加热回流等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在提取效率和能耗上具有明显优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提取物均含有大量具有与芦丁类似结构的黄酮类物质。此外,单叶省藤叶总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铁还原能力等方面稍低于维生素E,具有温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明显高于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省藤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硒处理对斜茎黄芪生长生理和初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婉婷 杨楠 +3 位作者 陈晨 郭晓瑞 唐中华 王洪政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以一种具有较高Se富集能力的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Se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初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 Se处理显著促进了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 以一种具有较高Se富集能力的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Se处理对其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初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 Se处理显著促进了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的伸长生长;100μmol·L^(-1) Se处理则具有相反效果。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结果与生长指标相一致,低浓度Se对斜茎黄芪叶片的光合作用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Se则对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斜茎黄芪根系和地上部Se含量逐渐增加,但Se的转运系数明显降低,100μmol·L^(-1)处理下Se转运系数比5μmol·L^(-1)处理降低了83.5%。通过对初生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发现低浓度Se处理主要上调了斜茎黄芪中与氨基酸代谢相关途径的代谢水平,而高浓度Se处理主要上调了与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关系密切的初生代谢产物的代谢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Se处理提高了斜茎黄芪光合作用水平以及与生长相关的初生代谢水平,从而促进了植株生长;高浓度Se处理下斜茎黄芪则通过降低Se向地上部的转运水平并将更多的初生代谢产物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从而提高了植株对Se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茎黄芪 硒处理 初生代谢产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特征——省级层面的实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新海 王洪政 +1 位作者 唐一峰 张旭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64,共9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10—2018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研究结果:(1)中国的贫困发生率、耕地流转面积在省域层面均存...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10—2018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研究结果:(1)中国的贫困发生率、耕地流转面积在省域层面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贫困发生率与耕地流转面积之间存在负向空间相关性;(2)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他省份的农地流转会间接促进本省的农村减贫;(3)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减贫的过程存在门槛特征,在农业生产效率及经济发展水平两个门槛解释变量下,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分别呈现出持续上升和先升后降的特征;(4)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在农林牧渔总产值较低的省份中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更强,而在农林牧渔总产值较高的省份该作用则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要解决好中国的贫困问题应全面统筹,注重农地流转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因地制宜推进全国各省农地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实现全面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减贫 空间溢出效应 门槛特征
下载PDF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洪政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对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进行了探讨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 115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腹腔镜胆囊手术)60例,对照组(开腹胆囊手术)55例,通过术后观察与定期随访,统计两组患者中出现肠粘连的例... 目的对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进行了探讨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 115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腹腔镜胆囊手术)60例,对照组(开腹胆囊手术)55例,通过术后观察与定期随访,统计两组患者中出现肠粘连的例数,对比其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以后,对照组的肠黏连发生率(45.5%)高于实验组的肠粘连发生率(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在临床治疗后的肠粘连发生率更低,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快速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 肠粘连
下载PDF
C60高强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及其工程应用
19
作者 郭玉起 甄广常 +2 位作者 张法博 张炳振 王洪政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实验,在水泥、砂、石为原材料的基础上,外加粉煤灰、矿粉等混合料以及萘系高效减水剂,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高流动性的混凝土,并在实际工程应用,对C60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强 混凝土 配合比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洪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行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60例。甲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乙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行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60例。甲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乙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疼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较,甲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相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常规腹腔镜 胆囊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