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叙事结构及其科学内涵
1
作者 王浩斌 杨思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的叙事结构鲜明地赋存了意识形态批判“由破而立”的逻辑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立足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求索导向,以确立唯物史观的叙事话语破除了以往传统旧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桎梏,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否定性逻辑、建构性逻辑和超越性逻辑的科学内涵,并以此为思想视域,进一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发展。立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初语境,挖掘唯物史观在叙事层级和逻辑结构上所内蕴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科学内涵,无论是对于充实当今马克思主义文本诠释和原著探究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张力和真理伟力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批判 叙事结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人的本质的价值遵循和实践路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哲学的考察
2
作者 杨思齐 王浩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27,44,共8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潜存着实现人的本质的逻辑线索及其相应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指涉,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实现人的本质的价值遵循和实践路径。以人本逻辑战胜资本逻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态全...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潜存着实现人的本质的逻辑线索及其相应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指涉,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实现人的本质的价值遵循和实践路径。以人本逻辑战胜资本逻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态全新超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强化的理论价值;针对国际社会“异化”症结提供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方案,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发展的社会价值;在追求代际公平中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且充实的历史价值。通过发展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国际组织建设、促进国际秩序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人的个体本质、社会本质和“类”本质的实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本质 价值遵循 实践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学理溯源、哲学底蕴及其逻辑进路探微
3
作者 刘占豪 王浩斌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作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 作为“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在马克思人学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本”逻辑、批判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当代诠释和现代解读,饱含着丰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实践观底蕴和历史观底蕴。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逻辑、批判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具有以贯彻“人本”逻辑为出发点的人学向度、以贯彻批判逻辑为立足点的实践观向度、以贯彻历史逻辑为落脚点的价值观向度。因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为其提供了主体归向,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其明确了实践指向,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其奠定了价值取向。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主体归向上的“人本”逻辑、在实践指向上的批判逻辑、在价值取向上的历史逻辑,有助于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的溯源脉络、深刻的内涵要义及其宏伟的叙事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 学理溯源 哲学底蕴 逻辑理路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依据、形成历程及时代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斌 黄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特定时空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世界历史特征,其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坚持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特定时空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世界历史特征,其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前进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立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全面而系统地概括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历程及其时代价值,这无论是对于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研究,还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快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下载PDF
资本批判与时间标尺——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时间概念及其当代价值
5
作者 胡文根 王浩斌 《武陵学刊》 2023年第3期49-58,共10页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是以时间为标尺的,把握时间是认识、批判、进而超越资本的根本前提。虽然马克思对时间的认知深受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影响,但他却冲破了古典时间哲学的桎梏,把时间纳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范畴,从而确立时间的标尺性原则...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是以时间为标尺的,把握时间是认识、批判、进而超越资本的根本前提。虽然马克思对时间的认知深受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影响,但他却冲破了古典时间哲学的桎梏,把时间纳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范畴,从而确立时间的标尺性原则。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刻画了时间解析的三重视角,即资本通过时间来扬弃自身、时间取代资本来统摄历史进程,以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存在形态,从而明确了时间的阶段性、与劳动结合、自由化等特征。与马克思的其他文本相较,该文本对时间论证的独特性体现在“货币—资本”逻辑对“分工—所有”逻辑的超越,“政治—经济”语境对“哲学—经济”语境的覆盖,“时间—资本”结构与“空间—资本”结构的差异等三方面。资本在加速文明发展与限制文明突破的矛盾性总体进程中,时间重获自由、为人重新掌握,构成了该文本的整体时间图景。其当代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为更准确地理解资本的新殖民主义与新剥削主义提供了一种时间批判方法论,另一方面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创新21世纪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时间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批判 时间标尺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下载PDF
历史之谜的解答: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互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思齐 王浩斌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探寻到异化现实“必然构成”的破解之道。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研究视域,厘清意识形态批判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逻辑互动,对于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之谜 意识形态批判 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人的解放.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浩斌 张才全 +3 位作者 王崇树 赵明才 谢贤雍 侯华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 目的探讨检测大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大肠肿瘤患者的术中腹腔冲洗液,其中大肠癌48例(大肠癌组),大肠良性病变12例(阴性对照组),以上标本均经病理学证实,并以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作为阳性对照;应用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测定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的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进而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分析CEA、GCC和CD44v6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大肠癌组腹腔冲洗液CEA、GCC、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8%(21/48)、60.4%(29/48)、31.2%(15/48),总阳性率为72.9%(35/48),高于腹腔冲洗液PLC的阳性率4.2%(2/48),上述3项指标在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中表达均为阳性;在阴性对照组中有1例CEA mRNA检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表达。不同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对CEA、GCC和CD44v6 mR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GCC和CD44v6 mRNA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腹腔微转移的预测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GCC、CD44v6可作为检测大肠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指标;基于b-DNA信号放大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预测腹腔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微转移 腹腔冲洗液 CEA GCC CD44V6 B-DNA QuantiGene 2.0
原文传递
从感性意识到社会性认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认识论出场与历史规定
8
作者 李勇 王浩斌 《社科纵横》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现存在论革命的同时,内在蕴含着对人类认识的存在论思考。通过挖掘认识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实践哲学揭示出人的认识是对生活世界的自觉领悟,是一种感性意识。一方面,感性意识的主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从而超越传统... 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实现存在论革命的同时,内在蕴含着对人类认识的存在论思考。通过挖掘认识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实践哲学揭示出人的认识是对生活世界的自觉领悟,是一种感性意识。一方面,感性意识的主客体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从而超越传统认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难题,实现对感性世界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认知。另一方面,感性意识作为社会性认识有其类存在基础和历史性规定,这不仅终结了传统认识追求抽象的普遍真理的幻梦,更赋予了认识真理性的现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 感性意识 对象性关系 社会性认识
下载PDF
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起源、形成与特征——《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浩斌 张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2,共8页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谟克利特 自然哲学 伊壁鸠鲁 意识哲学 差别 笔记 解读 起源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哲学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 发展过程 思维走向 基本特征 理论起点 唯物史观 世界观 实验室 哲学史 自身
下载PDF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浩斌 方云 +1 位作者 徐宏蕊 朱玉芬 《癌症进展》 2020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放疗且并发RE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按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n=41)与对照组(常规责任制护理管... 目的观察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接受放疗且并发RE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按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n=41)与对照组(常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n=59),比较两组患者RE改善情况、RE持续时间,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患者健康状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E持续时间为(23.50±4.63)d,短于对照组的(27.20±4.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周、6周时观察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可获得更佳的RE疗效获益,更利于RE症状缓解,维持患者良好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绑定式医护同组管理模式 食管癌 放射性食管炎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师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67,共3页
高校师德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树立高校形象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化语境中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必须着眼于全局的高度,建设符合现代高校发展要求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伦理——文化生态。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高校师德建设 伦理 生态
下载PDF
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原则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5-28,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内蕴着“整合——发展——公正”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是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理性、客观地剖析这一“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并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内蕴着“整合——发展——公正”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是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理性、客观地剖析这一“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并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差异和谐化 和谐差异化 逻辑互动 建构原则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浩斌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科技理性主义”价值观、有效规避“有组织风险”、实现以生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民主政治、重新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性社会;“发... 在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科技理性主义”价值观、有效规避“有组织风险”、实现以生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民主政治、重新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性社会;“发展”、“良序”与“正义”作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原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视阈 和谐社会 建构
下载PDF
现代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21,共7页
现代化理论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属于一门经验科学;其历史演进也并不表明它的过时,而恰恰内蕴着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性地反思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 现代化理论不是一个大杂烩而是属于一门经验科学;其历史演进也并不表明它的过时,而恰恰内蕴着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性地反思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最终趋势是整个世界形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那种文化决定论、单纯经济驱动论、单一模式论、简单的两分范式或三分范式及认为现代化终结于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观点是片面的。从其总体运动规律看,现代化进程将越来越摆脱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总是由片面走向全面、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物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由单一价值观走向多元价值观,其运行轨迹类似于一条有着上限线的抛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理论 历史演进
下载PDF
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内在价值冲突决定了政治伦理化实现的底线与限度;个体生存、群体生存以及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决定了政治伦理化的实现必须以实现个人美德、社会正义以及环境正义之间的价值共契为限度;而这一"价值共契"的实现... 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内在价值冲突决定了政治伦理化实现的底线与限度;个体生存、群体生存以及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决定了政治伦理化的实现必须以实现个人美德、社会正义以及环境正义之间的价值共契为限度;而这一"价值共契"的实现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化 市民社会 制度生态诉求
下载PDF
超越方法论转变的认识樊篱:马克思早期法哲学思想转向的多重意向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浩斌 李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马克思在大学学习至《莱茵报》工作期间实现了其早期的法哲学转向。但是在思想发展历程整体性的视域中,该转向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被严重忽视。与传统视域不同,在思想结构整体性视域下,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转向是一个集法的方法论... 马克思在大学学习至《莱茵报》工作期间实现了其早期的法哲学转向。但是在思想发展历程整体性的视域中,该转向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被严重忽视。与传统视域不同,在思想结构整体性视域下,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转向是一个集法的方法论转向、法的本质论继承和法的价值论超越的复杂过程,且该过程对马克思实现法哲学的思想立新和唯物转向产生重要影响。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抛弃了康德的理想主义方法论而在黑格尔理性主义方法论中构建起法的形而上学思路;在本质论层面,马克思运用理性主义方法对法哲学的出场命题、原初命题和现实命题进行了分析,在继承法哲学传统命题中自由理念的同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法哲学思想;在价值论层面,马克思对法的现实性提出质疑,并将人民性融入法哲学研究,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法哲学思想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报》 马克思法哲学 理性主义方法论 法的现实性 人民性
下载PDF
伯恩施坦中产阶级理论的逻辑范式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浩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理论的"修正"主要是基于当时德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间阶级的兴起这一历史背景。当时德国并没有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两大阶级对立的状况,而是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基于这一历史背景,伯恩施坦修正了马... 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理论的"修正"主要是基于当时德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中间阶级的兴起这一历史背景。当时德国并没有出现马克思所预言的两大阶级对立的状况,而是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基于这一历史背景,伯恩施坦修正了马克思的理论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中产阶级理论。伯恩施坦一方面在阶级地位的定义上,反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绎法,主张历史学派的归纳统计方法;另一方面在阶级意识问题上,反对统一的、客观的阶级意识,主张阶级意识是个体心理状态组成的集合。伯恩施坦的中产阶级理论与方法,对社会民主党的政策甚至后来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施坦 阶级分析 中产阶级 阶级意识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被遮蔽的重农学派: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思路说起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浩斌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4,共4页
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一书自 1999年出版以来 ,国内学界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它已经不单纯是一本书 ,而是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种“现象”或“事件”。这一“事件”能否真正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动力 ... 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一书自 1999年出版以来 ,国内学界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它已经不单纯是一本书 ,而是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种“现象”或“事件”。这一“事件”能否真正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动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此书的学术批评能否真正“到位”。鉴于此 ,本刊特组织《回到马克思》“原生学术谱系”中的一些学者 (包括作者本人 )来谈谈他们对《回到马克思》一书中尚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 ,以期通过这种“自我批评”式的学术批评 ,来展示对作为“事件”而存在的《回到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到马克思》 教科书体系 实在 马克思思想 视域 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学 土地 模式
下载PDF
市民社会概念的三个历史阶段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浩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黑格尔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马克思 启蒙思想家 自然状态 古希腊罗马 自然法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浩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82,共9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的缺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表明中国学界的“问题式”还处于传统哲学思辨的轨道上,没有真正地走向社会历史实践。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大讨论,还是近来的现代性问... 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的缺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生产”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表明中国学界的“问题式”还处于传统哲学思辨的轨道上,没有真正地走向社会历史实践。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大讨论,还是近来的现代性问题意识,都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要求。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也需要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其提供一个历史与逻辑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话语权建构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