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
1
作者 马宏伟 王浩添 +2 位作者 张广明 陈渊 董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9-1109,共11页
封装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对封装内部焊点的无损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研究微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装载有倒装芯片封装的试验... 封装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对封装内部焊点的无损评价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研究微电子封装中焊点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子封装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效应分析的可靠性无损评价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装载有倒装芯片封装的试验样板,并利用热循环加速试验对样板进行老化处理。每4个试验周期,样板取出进行超声数据采集以监测焊点退化。其次,通过有限元仿真深入研究了超声波在电子封装内部的传播机制,建立了焊点超声图像几何特征与焊点实际物理特征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焊点超声图像边缘提取算法,优化了焊点超声图像中心区域的定位。最后,通过焊点图像中心区域的亮度变化,确定了不同位置焊点的失效周期。利用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将研究结果与以往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边缘检测算法在处理低质量焊点图像时,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能够得到清晰的单像素边缘;在焊点可靠性评价中,相较于以往的方法,均方根误差从137.11增强至41.23,检测精度提高了69.96%,大幅提升了焊点可靠性评价的准确性。这为微电子封装焊点的无损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无损评价 可靠性 边缘效应 焊点 热循环加速试验
下载PDF
油页岩热解的FG-DVC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擎 王锐 +3 位作者 贾春霞 任立国 王浩添 闫宇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08-2315,共8页
为研究油页岩结构与热解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在TG-FTIR分析仪上对甘肃油页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5、20、50℃·min-1)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对CH4、CO、CO2、H2O和页岩油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解各组分... 为研究油页岩结构与热解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在TG-FTIR分析仪上对甘肃油页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5、20、50℃·min-1)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对CH4、CO、CO2、H2O和页岩油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解各组分析出的动力学参数,同时采用基于燃料化学结构的FG-DVC模型对各组分的析出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油页岩的脱挥发分过程主要发生在200~600℃之间;油页岩中有机质所含官能团以脂肪烃为主;由于各官能团活性不同,导致气态产物的析出有先后顺序;由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获得的各种产物析出的活化能E分布在188~239 kJ·mol-1之间,而指前因子A在109~1013 s-1之间;各产物的FG-DVC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相符,这说明用FG-DVC模型来描述甘肃油页岩的热解脱挥发分过程是比较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解 TG-FTIR 气体 动力学 FG-DVC模型
下载PDF
油页岩化学结构的化学渗透脱挥发分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擎 王浩添 +3 位作者 贾春霞 王锐 任立国 闫宇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95-3301,共7页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 3C-N M R)以及综合热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thermogravimetri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G-FTIR)等手段,通过热解实验研究油页岩化学结构特性,建立适用...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 3C-N M R)以及综合热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thermogravimetric-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G-FTIR)等手段,通过热解实验研究油页岩化学结构特性,建立适用于油页岩化学结构的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hemical percolation for devolatilization,CPD)模型。该文通过13C-NMR对油页岩化学结构进行研究,得到CPD模型的4个输入参数。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区别于煤的化学结构,芳碳含量在油页岩化学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窑街样品中芳碳含量为50%,而在兴安盟样品中的含量仅为35%。利用TG-FTIR等手段通过C-R法求得桥键断裂的动力学参数,以窑街和兴安盟油页岩为样品,预测其在加热速率为50℃/min条件下的挥发分曲线。通过后验差法检验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模型预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核磁共振 热解 化学结构 化学渗透脱挥发分
原文传递
油页岩的^(13)C-NMR特征及FLASHCHAIN热解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擎 任立国 +3 位作者 王锐 柏静儒 王浩添 闫宇赫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采用固体13C-NMR核磁共振技术表征了甘肃窑街矿区油页岩的碳骨架结构,分析并计算了油母质团簇化学结构参数,包括团簇平均碳原子数、芳碳原子数、脂碳原子数及芳环数。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上进行了油页岩的热解实验,得到了热解产... 采用固体13C-NMR核磁共振技术表征了甘肃窑街矿区油页岩的碳骨架结构,分析并计算了油母质团簇化学结构参数,包括团簇平均碳原子数、芳碳原子数、脂碳原子数及芳环数。在热重红外分析仪(TG-FTIR)上进行了油页岩的热解实验,得到了热解产物的生成规律。结合样品的团簇化学结构参数,采用基于油页岩结构的FLASHCHAIN模型模拟其热解产物的生成过程;模拟结果与TG-FITR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印证了模型预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热重红外 油页岩 热解 结构参数 FLASHCHAIN
下载PDF
基于EF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高校学生成绩评价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王昕 王浩添 田源 《科技风》 2023年第4期150-152,162,共4页
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有效的反馈,也是学生评奖评优和高等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近年学生成绩评价中开始更多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这导致了评价模型中指标多、层次结构多的结果。此外,很多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带有教师的主观性... 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有效的反馈,也是学生评奖评优和高等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近年学生成绩评价中开始更多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这导致了评价模型中指标多、层次结构多的结果。此外,很多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带有教师的主观性,是不精确和模糊的。为了提高成绩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基于拓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微积分”课程为例进行多指标综合成绩评定。最后基于该模型开发了具有可视化交互界面的评价系统。该系统方便教师使用,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开展高校学生成绩评定,与同类模型相比具有灵活度高、简单易操作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成绩评价
下载PDF
数字全息参数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星 马宏伟 +3 位作者 王豆豆 董明 张一澍 王浩添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图的质量,文中从菲涅尔衍射积分出发,从理论上分析重构距离对全息图质量的影响。采用重构图的平均梯度为判断重构距离的标准,并通过参数调整重构距离的精度,提出了自动调整重构距离的方法,并设计离轴数字全息光路对其...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图的质量,文中从菲涅尔衍射积分出发,从理论上分析重构距离对全息图质量的影响。采用重构图的平均梯度为判断重构距离的标准,并通过参数调整重构距离的精度,提出了自动调整重构距离的方法,并设计离轴数字全息光路对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全息图的质量。其中为了避免物光受共轭物光与零级像的干扰,在衍射场宽度的基础上,建立了CCD平面、重建像与参考光方向的模型,通过分析参考光与各个坐标轴之间的角度,推导出参考光角度的公式,通过分析与实验表明公式对参考光角度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重构距离 参考光角度
下载PDF
基于角谱法分析圆形活塞声源近场声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澍 马宏伟 +1 位作者 王浩添 王星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圆形活塞的声辐射应用较广,大多数超声检测应用中所用的声源,都可视为活塞式辐射器。利用角谱法分析了传播波和倏逝波在声场轴线上的分布与空间位置、声源半径及辐射频率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两种波的声压幅值确定了倏逝波的有效传播距离... 圆形活塞的声辐射应用较广,大多数超声检测应用中所用的声源,都可视为活塞式辐射器。利用角谱法分析了传播波和倏逝波在声场轴线上的分布与空间位置、声源半径及辐射频率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两种波的声压幅值确定了倏逝波的有效传播距离。利用近场声全息(NAH)理论计算了倏逝波在换能器近场空间的声压分布,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空间傅里叶变换的角谱法和NAH法均可准确反映圆形活塞辐射近场声压呈现数衰减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活塞 倏逝波 角谱法 近场声全息(NAH) 换能器
下载PDF
基于k-空间格林函数的近场声全息滤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澍 马宏伟 +1 位作者 王星 王浩添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58-161,166,共5页
基于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空间声场变换主要采用k-空间格林函数法,为保证该算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声场重构过程必须采取波数滤波处理。针对固定截止波数不能适应滤波要求的局限性,分析波数域内的噪声分布,对信噪比进行估计,进而选取合适... 基于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空间声场变换主要采用k-空间格林函数法,为保证该算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声场重构过程必须采取波数滤波处理。针对固定截止波数不能适应滤波要求的局限性,分析波数域内的噪声分布,对信噪比进行估计,进而选取合适的截止波数,有效减少了携带声场细节信息的高波数成分的损失。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滤波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格林函数 波数域滤波 截止波数 信噪比
下载PDF
脉冲数字全息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澍 马宏伟 +1 位作者 王星 王浩添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8,共6页
脉冲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较强的峰值功率。针对数字全息的特点及应用,设计一种以脉冲激光器为光源,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为记录介质的数字全息实验装置,利用同步数据采集卡,采用软件外控的方式实现了激光器和... 脉冲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较强的峰值功率。针对数字全息的特点及应用,设计一种以脉冲激光器为光源,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为记录介质的数字全息实验装置,利用同步数据采集卡,采用软件外控的方式实现了激光器和相机二者的同步控制,记录并再现了全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充分利用了脉冲激光的物理特性,结合高性能数字相机精准的曝光时间,提高了单幅全息图的成像质量。高精度同步时序控制系统的研发,使得实验装置能够以微纳秒量级的速度进行单幅或多幅全息图像的采集,为在瞬时动态条件下进行微观高速测量提供了技术条件。伴随数字全息与超短脉冲技术相融合,脉冲数字全息术将成为记录和再现超快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脉冲激光器 电荷耦合器件 同步控制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数字全息成像
10
作者 王星 马宏伟 +3 位作者 王豆豆 董明 张一澍 王浩添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848-1853,共6页
对于具有高分辨力的数字全息来说,大量的数据冗余存在其中,这对后续的处理分析造成一定的负担。通过分析压缩感知技术,结合数字全息原理,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对全息图进行处理,在不损失全息图细节的情况下,减少数据量。为避免其余因素干扰... 对于具有高分辨力的数字全息来说,大量的数据冗余存在其中,这对后续的处理分析造成一定的负担。通过分析压缩感知技术,结合数字全息原理,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对全息图进行处理,在不损失全息图细节的情况下,减少数据量。为避免其余因素干扰,利用计算全息模拟全息图进行实验验证。对全息图进行多组压缩采样,并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的贪婪算法进行重建。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与卷积的重构方法对其进行光学全息重现,并通过归一化相关性对其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压缩感知技术可以降低数字全息中存在的冗余,当采样50%时能较好地还原出全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数字全息 压缩感知 计算全息
下载PDF
头痛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浩添 焦富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5-67,共3页
头痛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中医学认为,头痛是以自觉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即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中医... 头痛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眉弓、耳廓上部、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中医学认为,头痛是以自觉疼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即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在治疗头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各型头痛的间杂症候也有很好的治疗缓解作用,相比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采用中药及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头痛在治疗有效率,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减少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和不良反应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药 诊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烟气相变凝聚综合处理装置在热电厂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双华 林国辉 王浩添 《浙江电力》 2018年第9期68-72,共5页
为解决某热电有限公司8号机组烟气粉尘超低排放问题,根据热电企业特点,安装了烟气相变凝聚综合处理装置,将相变凝聚技术应用到现有的烟气利用系统中。该装置降低了烟气粉尘含量,脱除了烟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并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除盐水作... 为解决某热电有限公司8号机组烟气粉尘超低排放问题,根据热电企业特点,安装了烟气相变凝聚综合处理装置,将相变凝聚技术应用到现有的烟气利用系统中。该装置降低了烟气粉尘含量,脱除了烟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并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除盐水作为锅炉补水,提高了机组热效率,同时还可以将饱和烟气中的水份冷凝回收,环保节能效果以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企业 相变凝聚 烟气余热 除尘 收水
下载PDF
氟塑料低温省煤器在热电厂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双华 多文明 +1 位作者 姜国强 王浩添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50-52,10,共3页
介绍了新型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氟塑料低温省煤器某热电厂的应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设备使锅炉排烟温度从135℃降低到100℃以下,加热60 t/h除盐水,温度升高约85℃。年节约标煤约3 542 t。利用除盐水吸收锅炉排烟余热,在... 介绍了新型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氟塑料低温省煤器某热电厂的应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设备使锅炉排烟温度从135℃降低到100℃以下,加热60 t/h除盐水,温度升高约85℃。年节约标煤约3 542 t。利用除盐水吸收锅炉排烟余热,在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电厂煤耗;同时可降低70%的脱硫吸收塔喷淋水,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塑料 低温省煤器 余热利用
下载PDF
30MW背压汽轮机端部轴封漏汽分析与处理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军 王浩添 方倪 《热力透平》 2018年第3期236-239,共4页
分析了30MW背压式汽轮机轴封漏汽导致润滑油进水,引起油质乳化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轴封漏汽以及润滑油进水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和改进措施。采取了四种方案解决轴封漏汽问题,即调整轴封、改造轴封加热器、改造轴封汽管道及增加汽封... 分析了30MW背压式汽轮机轴封漏汽导致润滑油进水,引起油质乳化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轴封漏汽以及润滑油进水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和改进措施。采取了四种方案解决轴封漏汽问题,即调整轴封、改造轴封加热器、改造轴封汽管道及增加汽封管道。实践证明轴封漏汽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机组轴封漏汽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机组 轴封 漏汽 透平油
下载PDF
某30MW背压机组频繁跳机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15
作者 方倪 王浩添 彭颖 《黑龙江电力》 CAS 202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为了解决某30 MW背压机组振动突变引起的跳机故障,经过振动数据采集和分析确认是油膜振动导致机组跳机。通过优化发电机轴安装,发电机转子返厂处理,加配重块做高速动平衡,对汽轮机的滑销进行检查、清理等工作消减振动,使机组运行中的振... 为了解决某30 MW背压机组振动突变引起的跳机故障,经过振动数据采集和分析确认是油膜振动导致机组跳机。通过优化发电机轴安装,发电机转子返厂处理,加配重块做高速动平衡,对汽轮机的滑销进行检查、清理等工作消减振动,使机组运行中的振动幅度值维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机组 故障停机 油膜振动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
16
作者 王浩添 彭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0186-0188,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厂热工自动化维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厂的检修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容易导致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在检修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文章阐述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厂热工自动化维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厂的检修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容易导致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在检修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文章阐述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的重要性,分析了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通过分析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维护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有效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热工自动化系统 检修 常见问题
下载PDF
基于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技术浅析
17
作者 彭颖 王浩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0182-0185,共4页
近年来,为充分满足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各种需求,电厂装机容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厂热工自动化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工业自动化需求,企业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在不... 近年来,为充分满足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各种需求,电厂装机容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厂热工自动化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日益增加的工业自动化需求,企业的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文章主要论述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改造的意义,结合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分析了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改造的有关技术内容,可为国内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热工 自动化系统 改造技术 分析
下载PDF
相变凝聚冷凝再热消白技术应用分析
18
作者 毛双华 林国辉 王浩添 《浙江节能》 2019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消除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白色烟羽现象,通过对多种消白路线进行研究,发现先冷凝再加热更适合企业选择。同时根据该公司特点,已安装相变凝聚装置,该技术不但使烟气粉尘含量降低到5mg/Nm3以下,还能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收水,已完成消白前... 为消除燃煤电厂锅炉尾部白色烟羽现象,通过对多种消白路线进行研究,发现先冷凝再加热更适合企业选择。同时根据该公司特点,已安装相变凝聚装置,该技术不但使烟气粉尘含量降低到5mg/Nm3以下,还能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收水,已完成消白前期准备,通过加装烟气再热器最终达到消除白色烟羽的目的。本文章通过多组试验研究探讨各方面因素对烟气消白的影响,并为消白技术研究积累了广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再热器 相变凝聚 白色烟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